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纤维素酶在葛根总黄酮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 Ohwi或甘葛藤P. thomsonii Benth.的干燥根,系常用中药  相似文献   

2.
纤维素酶在竹叶总黄酮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奚奇辉  李士敏 《中草药》2004,35(2):166-167
竹叶为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var.pubescens的叶,主产于浙江、江西、四川等地。竹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竹叶提取物在抗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调节血脂和血胆固醇、调节免疫、抗菌、抗病毒等方面具有多种功效。  相似文献   

3.
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王昌利  薛红 《中成药》1995,17(6):6-8
通过两水平四因素的正交试验优选出了葛根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即加原药材8倍量的70%的乙醇,浸泡12h,提取3次,每次2h。该工艺省时,且得率较高。并对葛根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筛选出从野葛根中提取葛根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运用单因素考察以及正交试验法对葛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葛根总黄酮的含量;利用HPLC测量提取出的葛根素的含量;以测量得到的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的含量为评价指标,筛选出葛根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以10倍量的70%乙醇提取3次,每次1.5h,为葛根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论该提取工艺成本低,重现性良好,适合于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5.
葛根为豆科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野葛PuerariaLopata(wild.)Ohwi的根,具有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等功效。葛根总黄酮能降低心肌耗氧  相似文献   

6.
葛根中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从葛根中提取总黄酮,并测定其含量。方法:运用微波技术提取葛根总黄酮,用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测得葛根中总黄酮含量0.34%,平均回收率为97.6%,RSD=1.28%(n=6)。结论:首次运用微波技术从葛根中提取出总黄酮,反应速度加快,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响应曲面法优化葛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响应曲面法乙醇提取葛根总黄酮的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乙醇浓度、固液比和提取时间对葛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醇法提取葛根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68.30%、固液比1:25和提取时间71.98min时,此时葛根总黄酮的提取率达12.05%。结论:响应曲面法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适用于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相似文献   

8.
愈风宁心片中葛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lobata(Wild.)Ohwi的干燥根,性平味甘、辛,习用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发斑疹[1]。近年研究发现,葛根中总黄酮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以及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2]。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  相似文献   

9.
通脉粉针剂中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与方法:利用光谱相似性评价中药指纹图谱。结果与结论:该方法能从定性角度对中药质量进行控制,具有稳定、简便、重复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中成药》2016,(1)
目的采用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解法提取马尾松花粉中的总黄酮,并优化工艺条件。方法以马尾松花粉中的总黄酮量为指标,通过考察纤维素酶质量分数、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结果最优提取工艺参数组合为纤维素酶质量分数0.2%,溶剂乙醇体积分数60%,液固比25∶1,超声时间30 min,总黄酮含有量12.02 mgg。结论该方法不仅提取时间短,提取条件温和,溶剂用量少,提取率高,提取成本低,而且减少了有机溶剂带来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2.
纤维素酶在甘草提取工艺中的应用总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纤维素酶应用于甘草的提取工艺中,以其有效成分甘草酸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其加酶组与与未加酶组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用纤维酶法提取甘草浸膏,甘草酸收率比原工艺降低。  相似文献   

13.
纤维素酶在中药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吉霞  蔡俊鹏  祝玲 《中药材》2005,28(1):64-67
本文对纤维素酶的作用机理、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及目前用于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研究情况进行文献综述,并指出海洋细菌极具多样性,其产纤维素酶的潜在菌源有待发掘;随着纤维素酶研究的深入,它必将在中药成分提取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纤维素酶法提取翠云草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纤维素酶法提取翠云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翠云草总黄酮含量为指标,分别研究了酶用量、酶解温度、pH值和酶解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L9(34)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纤维素酶法提取翠云草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为22 U/g,酶解温度为45℃,pH值为5.0,酶解时间为60min。结论优化后的提取工艺条件合理可行,为翠云草总黄酮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不同产地葛根总黄酮含量的比较(简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常用中药葛根以野葛Puerarialobata(Wild)Ohwi.和粉葛P.thomsoniBenth.为原植物收载于《中国药典》1995年版,近代药理研究证明,葛根中所含有效成分葛根总黄酮(其中以葛根素为代表)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冠脉、脑血管血流量,明显缓解心绞痛,抗心律失常等,被医药界专家们认为具有开发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之新药的良好前景。但是由于两种葛在我国分布广,产量大,其生态环境各异在质量上差别较大。为了能更合理利用这两种资源,提高  相似文献   

16.
水煎煮法提取葛根总黄酮的动力学模型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围绕本实验室参与推导的中药通用提取动力学模型,建立了适当试验以及数据处理方法,并以葛根总黄酮为测定指标,以水煎煮法提取葛根中总黄酮对该模型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葛根总黄酮质量浓度的自然对数值随时间、溶剂倍量值的自然对数变化成良好线性关系,通过计算,拟合,成功地建立了水煎煮法提取葛根总黄酮的动力学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拟合度良好,偏差能够很好地控制在工业生产要求的范围内,说明该方法的模型适应性良好。但方程校正因子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葛根总黄酮不同提取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65,自引:6,他引:65  
郭建平  孙其荣  周全  赵彤英  高玉田 《中草药》1995,26(10):522-523,539
对葛根总黄酮不同提取工艺进行了探讨,并用葛根素作指标测定了葛根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冷浸法较铅盐沉淀法、回流法简便,得率高,甲醇冷浸提取后再用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及硅胶柱层析,其含量前后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纤维素酶在三七提取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考察纤维素酶对中药材中皂甙类成分提取效果的影响 ,实验选用三七 ,用乙醇溶液进行提取 ,以提取液中固形物含量和三七总皂甙含量为考察指标 ,对加入纤维素酶与不加纤维素酶两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比较满意。为纤维素酶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一定依据。1 实验仪器与材料 纤维素酶粗品 (活性单位≥ 150 0u/g) ,由华美生物工程公司提供 ;人参皂甙Rg1 、Rb1 、Re和三七皂甙R1 对照品 ,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三七药材从四川省中药材公司购进 ,经鉴定为Panaxnotoginseng(Burk .)F .H .Chen…  相似文献   

19.
葛根总黄酮的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赵浩如  郜凤香 《中成药》2000,22(11):756-758
目的选择提取葛根总黄酮的最佳方法,研究了用渗鹿法、浸渍法、煎煮法、回流法提取葛根总黄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液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用回流法得率最高,其次为渗漉法,用煎煮法提取得率最低;在渗漉法中以乙醇为溶剂,速度为2ml/kg·min的渗漉法提取的总黄酮得率最高.结论渗漉法是合适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20.
内生青霉菌纤维素酶在银杏总黄酮提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筛选的高产纤维素酶内生青霉菌的发酵液辅助提取银杏黄酮。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以银杏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对酶辅助提取中影响总黄酮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如酶解时间,温度,pH,酶料比等)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纤维素酶发酵液酶解银杏叶的最佳条件为:发酵液以酶料比15∶1加入银杏干粉中,在pH5.0、温度50℃下,酶解处理3 h,该条件下的银杏黄酮提取率达到了1.33%,比常规醇提法提高了18.75%,与纯酶辅助提取率相近。结论:内生青霉菌发酵液辅助法是提取银杏总黄酮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