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湿温病,顾名思义就是温邪夹湿的一个证候。多发生于长夏初秋季节,湿热交蒸的气候中极易发病。湿为阴邪,热为阳邪,二者结合则湿热氯氟,蝎踞中焦,如油八面,症状复杂,变化多端,病程缠绵,医家颇感棘手。亚病因多由感受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酒醉酝酿成湿,内蕴脾胃所致。2征候初起恶寒,头身重痛,后但热不寒,汗出热不解,午后热较甚,院腹痞闷.呕恶厌食,渴不引饮.大便塘泄,小便短赤不利,或面目肌肤发黄,或皮肤发痒,舌答白腻或黄腻,脉儒缓或儒数。本病病机:本病之病因是湿热。病位则在脾胃。湿性粘滞,湿聚热蒸,…  相似文献   

2.
3.
4.
方书有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之说。张景岳则谓;“自汗亦有阴虚,盗汗亦多阳虚……自汗、盗汗各有阴阳之证。”此论可谓基本掌握了汗证之要领,然而还不够全面。例如对于湿邪导致的汗出,则只字未提。我乡位处东南沿海,地势卑下,气候潮湿,湿邪害人之广不亚于叶天士所居之吴地,故其所导致之自汗、盗汗,在临床亦较常见。笔者历年所治伤湿汗证较多,今选7例供同道参考。一、阳湿伤表似风温、风湿、中风案高××,男,36岁。1981年4月1日初诊。患者二天前突然恶寒发热。现微恶寒,汗出(?)然而热不解,伴见头胀微疼,昏重若裹,身困肢楚,脘痞纳呆,口粘泛恶,渴不欲饮,  相似文献   

5.
6.
丁宽亮  孙凤民 《光明中医》2009,24(7):1368-1369
探讨带下证之成因,明确以虚湿为病本,深究其无虚不生湿,无湿不成带之病机,以虚为本,以湿为标,标本相合带下成矣之理论.通过临证病案举隅及分型论治、随证加减来说明治病必求以本之关键所在.从而指导带下证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王吉军 《陕西中医》2003,24(7):672-672,F003
祖国医学认为 ,舌苔禀脾胃之气而生 ,脾主运化 ,胃为水谷之海 ,五脏六腑皆受气于胃 ,因此五脏六腑的病变都能影响到胃气 ,反应于舌苔上。舌苔的变化在湿证辨证中常反应着脾气的盛衰和胃气的强弱。对临床湿证的辨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1 舌苔的薄厚与湿证辨治 舌苔的薄厚常反应  相似文献   

8.
伤寒与温病的关系是中医临床基础研究的热点,寒温比较是研究的方向。通过将张仲景与吴鞠通的著作作对比研究,分析的内容包括湿证名称、主治方剂的法度、类方、同名方和高频使用的中药剂量等。结果发现,吴鞠通学术渊源于张仲景,开创三焦辨证治疗湿证,提出了新的湿证名称,主治方药和仲景重叠范围广,为临床使用经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哭证辨治     
先贤原无“哭证”命名,笔者基于临床突出“哭”的外在客观表现,屡见不鲜,因而不揣冒昧,僭立“哭证”病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肺……在声为哭。”又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灵枢·本脏》云:“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其所病矣。”根据《内经》的理论指导,以“哭”归属于肺之病变而辨证施治,获效迅捷。兹选案例四则: 一、张×男26岁农民。母诉:神识昏愦,发热便秘,溲短而黄,醒时喊妈,呜呜痛哭,不吃不喝,已有四天。望见颜面赧红,唇爪暗紫,舌色紫红,苔黄厚垢。闻及鼾声如雷,痰鸣如锯。切诊脘腹胀满,脉来滑数有力,腋温39.3℃。诊为温热劫液为痰而阻肺,热毒内结阳明而腑实,始因谣言中伤,复趋表里闭阻,遂致昏愦而悲恸痛哭。投以宣自承气汤加味:石膏60g 大黄10g杏仁6g 瓜蒌15g 枳壳10g 甘草6g 礞石滚痰丸15g入煎,安宫牛黄丸2粒打碎分冲。服1剂,粪下秽臭,热退哭止,神清诉谣,悲恸  相似文献   

10.
燥证辨治     
《燕山医话》系河北丰润县中医院张子维所著,由丰润县科技委员会、丰润县卫生局联合印行。书中有《肺燥喘咳》一节,张老说:“刘河间在素问病机十九条中增诸涩枯涧干劲皴揭,皆属于燥一条,刘氏认为寒凉收敛,收敛则燥涩干劲皴揭,较为多见者是风能胜湿,热则耗液而致燥,后人所谓‘温燥’‘凉燥’之说,大抵源于此。余以为燥之为病当分内外,较为确切。我燕山脚下,地处北部山区,1960年春,干旱少雨,阳气骤张,气候异常干燥,尤于山区干燥益甚。丰润县北部何家峪是一个较小的山庄,尤于同时有廿余人发生喘息,干咳无痰,证候大抵相似。余认为春令则风胜,近夏则向热,风能胜湿,热则耗液,乃拟‘辛凉甘润清温滋燥法’,用桑白皮,花粉,沙参,麦冬,天冬,甘草,众人皆服此方,数日而愈”(以上节录原书)。  相似文献   

11.
论述大青龙汤适应的病机及其方证内涵。认为其适应病机为表寒兼里热。辨别方证时,应注意郁热或渴,不必囿于烦躁;但寒烦躁当与阴证辨别;汗出不彻,可青龙发汗;伤寒白苔,津存者仍可汗。  相似文献   

12.
1湿温病的辩证特点(1)湿温病多发生在夏末秋初。此时暑热尚未完全消退,湿土当令,雨水增多。湿气上腾,热蒸湿动,湿热之邪夹杂,极易侵袭人体形成湿温病;(2)湿为阴邪,热为阳邪,湿遏热伏,热在湿中。因此,湿温病往往病势缠绵难愈,病程较长;(3)湿为有形之邪,与热相合,热蒸湿动,容易弥漫周身。由于胃为水谷之海,脾为湿土之脏,所以湿热之邪极易伤中焦脾胃;(4)湿热为患,既有湿的见证,又有热的表现,其临床症状特征有:发热而四肢反凉,或阵热阵寒,或身热不扬,头痛身重,胸腔痞问,口干而不欲饮,大便数日不下,但不燥…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给出几类具有退化核的第二类Vloterra型积分方程的精确解。利用这些结果,又给出几类可积的高阶线笥和非线性常微分方程及其求解公式,并指出许多著名的微分方程都是本文结果的特例。  相似文献   

14.
1 感冒 案1:李某,女16岁,学生。主诉:发热10天。体温最高达40℃,尤以午后为甚,发烧前啬啬恶寒,自服用百服宁可退热,但旋退旋起。某医院检查排除伤寒、疟疾、结缔组织病、血液系统疾病,予以静脉滴注青霉素、丁卡、洁霉素治疗无效。诊断为病毒性感冒。遂来中医门诊治疗。 刻下:恶寒发热,T38.7℃,汗出不畅,头晕头痛,脘痞纳差,肌肉关节酸痛,无咽痛、咳嗽,二便调,舌苔白黄而腻,脉细滑数。体检无阳性体征。 中医诊断:湿温。仿藿朴夏苓汤、三仁汤加减:藿香、佩兰、干荷叶各10g,白豆蔻、香薷各3g,杏仁、薏…  相似文献   

15.
1 厨师   案1:李某,女16岁,学生。主诉:发热10天。体温最高达40℃,尤以午后为甚,发烧前啬啬恶寒,用百服宁可退热,但旋退旋起。某院实验室检查,排除伤寒、疟疾、结缔组织病、血液系统疾病。以静脉滴注青霉素、丁卡、洁霉素治疗无效。诊断为病毒性感冒。遂来中医门诊治疗。复查血常规正常。刻下:恶寒发热,T38.7℃,汗出不畅,头晕头痛,脘痞纳差, 肌肉关节酸痛,无咽痛、咳嗽、咳痰,二便调,舌苔白黄而腻,脉细滑数。体检无阳性体征。中医诊断:湿温。仿藿朴夏苓汤、三仁汤加减。药用:藿香、佩兰、干荷叶各10g,白豆蔻、香薷各3g,杏仁、薏苡仁各30g,鸡苏散、茯苓、神曲各15g,青蒿、半夏、厚朴花各9g。3日后复诊,午后体温38℃左右,仍头晕身倦,纳少, 药已中鹄,再守前法,减藿香、佩兰半量,去香薷,加清水豆卷9g继化余湿,又进5剂,言药后微微汗出热退,神清身轻,唯纳谷不馨,口淡无味,舌苔薄白,继以六君子汤以善其后。  相似文献   

16.
湿阻是指湿邪阻滞中焦,导致脾胃功能运化障碍所产生的一系列病证。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可概括为“重”、“闷”、“湿”、“腻”、“濡”。其一是“重”,湿病之人多有头重如束布帛,颈项板滞,肢体沉重、倦怠;其二是“闷”,湿阻胸膈,气机不畅则为脘腹痞闷;其三为“呆”,五脏中脾喜燥恶湿,  相似文献   

17.
陈荣  高云 《国医论坛》2001,16(6):15-15
湿温系湿、热二邪合而为病。湿为阴邪 ,氤氲粘腻 ,热为阳邪 ,耗津伤液 ,湿与热合 ,湿包热外 ,热处湿中 ,以胃肠为薮 ,外连肌表 ,内连膜原 ,弥漫三焦 ,郁遏蒸腾 ,难分难解。故本病的特点是热型稽留 ,缠绵多变 ,治难速效。但如能辨证准确 ,施法合理 ,用药入扣 ,亦未始不能减少其枝蔓 ,缩短其疗程。湿温既为湿、热两合而病 ,亦必两分而愈。故病情虽有卫气营血的传变 ,但治疗则要使湿、热分消。欲分消湿、热 ,不仅要有湿热兼顾、治湿不遗热、治热不远湿的全局观点 ,更要辨明湿之与热孰轻孰重 ,权衡治湿治热的侧重得宜。辨湿热之轻重 ,固宜四诊合…  相似文献   

18.
湿阻是指湿邪阻滞中焦,导致脾胃功能运化障碍所产生的一系列病证.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可概括为"重"、"闷"、"湿"、"腻"、"濡".其一是"重",湿病之人多有头重如束布帛,颈项板滞,肢体沉重、倦怠;其二是"闷",湿阻胸膈,气机不畅则为脘腹痞闷;其三为"呆",五脏中脾喜燥恶湿,故湿邪侵犯人体,常先困脾,使脾阳不振,运化无权,表现为纳食乏味呆滞;其四为"腻",湿阻病程缠绵,舌苔厚腻;其五为"濡",湿阻患者多见濡脉.  相似文献   

19.
任琳浦  董霞  彭召君 《新中医》2004,36(12):59-60
湿火证是以面部烘热、两颧如妆、口唇胀热、口干不欲饮、身反恶寒、头重身倦、胸闷脘痞、四肢胀累、小便短赤、大便溏黏、排出不畅、肛门坠胀、舌红、苔腻为特点的症候群。病名以病因“湿”和病性“火”命名,准确而传神,故习用之。民间亦称之为“发湿火”。此证岭南地区多见,且有一定的季节性。本病若治疗得法,来快去速,若失治误治,则病程缠绵,迁延难愈,还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