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最近出版的《制药业真相》一书,共73章,内容新颖,语言婉转,但批评尖刻,值得一读,特节录一部分《研究与开发》,以引起读者兴趣。  相似文献   

2.
3.
Standard&Poor的分析家们在一份最新报告“行业报告卡:欧洲卫生保健”中指出,欧洲制药市场在2006年及以后将出现更多的合并和收购。公司的发展受到强大的研发计划表和几乎没有专利将到期的驱动。  相似文献   

4.
黄敏燕 《国外药讯》2005,(10):45-46
印度制药商正在扩大投资规模、考察和进行研究开发以应对新产品专利制度带来的压力。分析家们预测,随着当地公司寻求解决来自跨国公司的竞争压力和逐渐缩减产品项目的方法,印度将涌现出战略联盟和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学家题为“医药2020:塑造制药业未来”的第14届医药会议伦敦年会上讨论了范围广泛的议题。论题覆盖了未来的药物定价和研究与开发、病人作为消费者和欧盟的信息差距。同时也讨论了有关大型制药企业垂直整合的可持续性、新型合作的可能性和开发市场的视点及它们对制药业作为一个整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同其他新兴工业一样,印度制药业迈向全球化并最终与它的欧洲、日本和美国对手竞争已不是什么秘密。这是个富有雄心的目标,因为当前印度制药业在通用名药而不是创新药物领域取得成功。为此,印度制药业界长久以来要求政府给予更多的政策鼓励,以帮助它在进行创新药物研究与开发时与拥有丰富全球药物开发经验和强大财力的外国公司竞争。例如,在2003年,代表印度11家主要国内制药公司的IPA(印度制药联盟)向政府提交了一份有关税收优惠的备忘录,建议对在海外进行临床试验给予税收优惠、与教育机构缔结研究联盟和一个帮助它们建立新运营所必需的基础研究与开发基础设施的体制。  相似文献   

7.
英国医药研究国际中心(CMRI)一份对投资和产出的年度研究报告提到,在1990年代国际制药业经历了高增长率的快速发展,而在将来它将要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其中“快速的后续产品”和专利寿命的削弱正在威胁着市场的独占权。业界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所谓“第四道障碍”的出现,即各国政府为了抑制不断螺旋上升的医疗保健费用所考虑和采取的成本限制政策。  相似文献   

8.
《国外药讯》2010,(2):2-3
欧洲药品局(EMEA)起草了上市后研究准则,确保欧洲药物流行病学与药物警戒中心网络计划(ENCePP)下研究人员与研究资助方之间关系达到最佳规范以及研究过程的透明,以便促进科学的独立性。随同草案一同公开征求意见的还有一份清单,旨在帮助改进研究质量。  相似文献   

9.
《国外药讯》2009,(6):34-34
根据一家环球生命科学公司Burrill和美国研究和制造商协会(PhRMA)对新统计数据的综合分析,2008年美国生物制药业对新药的研究与开发投资为652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3%。去年单单PhRMA成员公司的医药研发投入估计就达到503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2003年全球药品市场销售额创历史新高达到4663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9%[1].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3年世界范围内批准上市的新活性物质(New Active Substances,简称NASs)数量创造了1979年以来的历史低点,似乎新药上市对全球药品市场的贡献越来越不明显,通用名药品市场逐渐扩大,药物研发将何去何从呢?笔者将介绍世界药物研发的一些现状,并对未来的趋势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药研发环境分析及优化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制药企业一直以生产仿制药品为主,新药研发投入少,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这些已严重制约我国制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国外药企的专利药品抢占了我国大部分市场,也增加了医药市场的竞争程度,因此,我国必须加快本土的研发活动。依据技术创新理论,企业是创新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但企业在创新活动中,会受到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律等因素的制约。单纯从企业自身角度考虑问题,  相似文献   

12.
《国外药讯》2001,(6):1-2
中国制药企业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官员和跨国制药企业对中国加入WTO后对中国医疗保健业的影响发表了评论。中国制药企业家指出,加入WTO后会逐渐减弱对国内制药业的保护而使中小型制药企业难于与国外的对手竞争。中国的研究与开发投入水平相当低、生产技术落后、知识产权保护观念不强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中国制药业的发展和.全球竞争力,即使是通用名药和非处方药制造业也面临诸如印度、爱尔兰、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定义药品生产企业核心竞争力,并构建其评价体系.方法:以"核心竞争力""医药"为中文关键词,"Core competi-tiveness""Pharmaceutical"为英文关键词,检索(自建立/建库至2020年6月,下同)发布在中国相关政府网站中的法规政策和解读文件,以及在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  相似文献   

14.
据悉,Hybrigenics(ALHYG)是一个致力于研究和开发癌症新治疗方法的生物制药集团,其近日宣布它已收到来自欧洲专利局授予的正式通知,即旨在授予Hybrigenics依奈骨化醇高剂量治疗用途的专利,且目前正给予加速办理。  相似文献   

15.
<正> 【地坛医院背景资料】地坛医院始建于1946年,原名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主要收治除结核病之外的37种法定传染病,是隶属于北京市卫生局的三级甲等医院,北京市医疗保险定点单位。北京市病毒传染病防治研究中心、北京市艾滋病临床研究中心设在院内,是北京大学医学部50余年的教学医院。传染病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培养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同时承担来自全国各地的传染病医师、护士来院进修学习的任务。是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专业的“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1998年成为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市卫生局共建医院。  相似文献   

16.
《广东药学》2008,(5):F0002-F0002
广州中山医医药有限公司是中山大学广州中大产业集团的直属企业,成立于1998年1月8日,现已发展为国内知名的大型药品流通企业,主营药品批发业务。公司下设四间子公司,分别从事新药的研究与开发、医疗器械批发、零售药店连锁、化妆品及保健品营销。  相似文献   

17.
《今日药学》2008,18(5):F0002-F0002
广州中山医医药有限公司是中山大学广州中大产业集团的直属企业,成立于1998年1月8日,现已发展为国内知名的大型药品流通企业,主营药品批发业务。公司下设四间子公司,分别从事新药的研究与开发、医疗器械批发、零售药店连锁、化妆品及保健品营销。  相似文献   

18.
《广东药学》2009,(1):F0003-F0003
广州中山医医药有限公司是中山大学广州中大产业集团的直属企业,成立于1998年1月8日,现已发展为国内知名的大型药品流通企业,主营药品批发业务。公司下设四间子公司,分别从事新药的研究与开发、医疗器械批发、零售药店连锁、化妆品及保健品营销。  相似文献   

19.
《广东药学》2008,(3):F0003-F0003
广州中山医医药有限公司是中山大学广州中大产业集团的直属企业,成立于1998年1月8日,现已发展为国内知名的大型药品流通企业,主营药品批发业务。公司下设四间子公司,分别从事新药的研究与开发、医疗器械批发、零售药店连锁、化妆品及保健品营销。  相似文献   

20.
《广东药学》2009,(2):F0004-F0004
广州中山医医药有限公司是中山大学广州中大产业集团的直属企业,成立于1998年1月8日,现已发展为国内知名的大型药品流通企业,主营药品批发业务。公司下设四间子公司,分别从事新药的研究与开发、医疗器械批发、零售药店连锁、化妆品及保健品营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