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 ,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AP)是引起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各种临床症状的基本原因。由于冠脉内AP突然破裂 ,以及斑块破裂后血小板聚集 ,继发血栓形成使冠脉不完全堵塞 ,冠脉流量急剧减少 ,形成临床不稳定性心绞痛 (UA) ,冠脉完全堵塞则形成急性心肌梗死 (AMI)或猝死并使其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稳定粥样斑块 ,预防斑块破裂 ,甚至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消退动脉粥样硬化 (AS)及斑块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不稳定性动脉粥样斑块的现代研究1.1 不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的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中可溶性黏附分子的水平与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3 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其中不稳定心绞痛 19例 ,急性心肌梗死 12例 )和 12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及 1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可溶性黏附分子sVCAM 1、sICAM 1的水平。结果 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及稳定性心绞痛血清中VCAM 1和ICAM 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与稳定性心绞痛相比较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中的sVCAM 1和sICAM 1水平明显增高 ,具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1) ,急性心肌梗死血清中水平较UA明显增高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sVCAM 1和sICAM 1均明显增高 ,sVCAM 1和sICAM 1是检测斑块不稳定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外周血循环标记物对不稳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择33例因胸闷、胸痛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无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史患者,其中16例(不稳定斑块组)造影显示至少1处病变的狭窄<70%,血管内超声检查发现病变处有不稳定脂质软斑块;另17例(对照组)造影显示血管正常。采用酶联单克隆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血浆高敏肿瘤坏死因子(hs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用TransAMTM系统检测核因子(NF)-κBP65的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MCP-1 mRNA的表达。结果不稳定斑块组的MCP-1 mRNA表达为1.03±0.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87±0.17(P=0.0122)。不稳定斑块组NF-κBP65活性为0.31±0.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22±0.06(P=0.0001)。不稳定斑块组hsTNF-α、MCP-1水平分别为(1.662±0.014)、(192.83±25.24)n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50±0.013)、(148.86±43.93)ng/L(P值分别=0.0195、0.0015)。结论冠状动脉轻中度狭窄处(<70%)的斑块常是一些性质不稳定的脂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NF-κB、hsTNF-α、MCP-1在不稳定斑块患者外周血表达升高,因而检测外周血循环标记物可作为早期预测不稳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简便手段,有望替代有创性的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4.
炎症与不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缺血性脑卒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斑块的破裂、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发病机制,其中斑块的破.裂是最重要的始动环节。目前普遍认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粥样斑块的稳定性,与血管的狭窄程度并无直接关系。而随着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可能是一种炎症性疾病。 相似文献
5.
目前研究认为,大多数急性心脑血管事件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有关,因此,稳定斑块已经成为中外医学界研究的热点。近年来,中医药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问题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现将2000年以来的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生多是在不稳定斑块出现裂缝、糜烂或破裂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导致急性心肌缺血.因此研究不稳定斑块及血栓形成和发展的机制,采取措施增强斑块稳定性和阻止血栓形成,将对ACS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及酗酒等易患因素与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160例脑梗死患者和123例非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并结合血压,血脂,血糖以及其吸烟,酗酒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组中易损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非梗死组,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酗酒的患者易损斑块发生率较高。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酗酒显著相关,特别是易损斑块的形成和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前认为 ,稳定性冠脉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是稳定的动脉粥样斑块 ,而不稳定冠脉疾病如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的病理生理基础是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在其破裂基础上不同程度和特征的血栓形成。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主要由斑块的稳定性而非大小决定。本文就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不稳定斑块 (unstableplaque)的结构及特点1 1 不稳定斑块的形态学特征经尸检、冠脉旋切标本观察及动物模型研究发现[1,2 ] ,不稳定斑块有如下明显的形态学特征 :①斑块系偏心病变 ,且不规则 ,多表现为斑块分型中的Ⅱ型 (图 1)摘自[3… 相似文献
9.
10.
11.
中医药降血脂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脂是血液中所含脂类的总称,包括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脂蛋白、磷脂和游离脂肪酸等。临床上所称的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s),主要是指胆固醇高于220—230mg/dl,甘油三酯高于130—150mg/dl的人群。正常情况下,大部分血脂可由动脉内膜渗入动脉壁,再由动脉外膜的淋巴管排出,所以不至于沉积在动脉壁上。然而当长期高糖高脂饮食、脂质代谢功能异常、遗传因素、精神活动和其他疾病等影响下会病理性升高形成高脂血症,进而造成动脉粥样硬化(AS)。由此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有时还可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降血脂治疗能延缓或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并促进其消退。虽然部分西药有降血脂作用,但长期应用后副反应严重。因此,通过对中医药的研究,寻找出安全、可靠、有效的降低血脂的疗法和药物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13.
应用高场强磁共振设备及多种线圈、多序列扫描技术探测颈动脉粥样斑块,不仅能观察到斑块内脂核含量和纤维帽的厚度,斑块内出血、坏死等变化,还可以得到血管管壁形态学的改变、血管管腔及斑块自身的应力改变等多方面的信息;通过钆螯合对比剂及超顺磁性三氧化二铁制剂增强成像,可以了解斑块内炎性改变,这与斑块的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因此,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判定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动脉粥样硬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病理基础,以不稳定斑块破裂或侵蚀导致的血栓栓塞事件是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主要原因[1]。不稳定斑块包含以大坏死核心为特征的薄纤维帽粥样硬化斑块(TCFA)和侵蚀引起的糜烂斑块[2-3]。目前国内外关于不稳定斑块动物模型的研究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15.
16.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硬化(AS)斑块不稳定性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目前认为动脉硬化斑块不稳定性与炎症反应、免疫机制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的增加密切相关。目前认为基质的降解主要是由MMP来完成的,MMP能够降解细胞外所有的基质成分。有研究发现AS斑块中MMP蛋白及活性明显升高,MMP升高可降解纤维帽中的胶原纤维,易导致纤维帽变薄,甚至破裂。现认为MMP增多与斑块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1,2]。本文主要阐述MMP与动脉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的进展。1MMP的定义、分类、调控机制1.1MMP的定义、分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局部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对其余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体质量年龄适合的新西兰白兔3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10)。实验组和对照组予以高脂饲料喂养,空白组予以普通饲料喂养。喂养4周后,对实验组采用颈动脉球囊损伤术进行动脉粥样硬化建模,12周后杀死兔子,取颈动脉、腹主动脉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利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各部位平均内膜厚度、斑块面积与管腔面积之比,同时抽取兔子静脉血行血脂分析。结果 4周末、8周末、12周末时,实验组、对照组体质量较0周时明显升高(P<0.05),空白组体质量较0周时无明显差异(P>0.05),且空白组体质量明显低于实验组、对照组(P<0.05),对照组间体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平均内膜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空白组(P<0.05),且实验组手术侧颈动脉平均内膜厚度、斑块面积与管腔面积明显大于对侧颈动脉、腹主动脉(P<0.05);12周末时,实验组、对照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胆固醇(LDL-C)、高密度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且对照组间TG、TC、LDL-C、HDL-C、CR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局部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可使机体CRP水平升高,进而促进其余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影响多处血管床的全身性疾病,其与心梗、脑梗等血管事件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并可作为预测血管事件的独立因素。颈动脉是AS最常累及的部位,研究表明,颈动脉斑块(carotidplaque,CP)是AS的早期体征之一,是血管疾病多重危险因素的敏感指标而备受临床关注。颈动脉居于人体的表浅部位,易被体表超声检测,是超声检测体表AS最常采用的部位。 相似文献
19.
氯沙坦和卡托普利对兔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干预作用。方法:31只雄性新西兰兔分为正常对照组(4只)、高胆固醇组(7只)、氯沙坦组(6只)、卡托普利组(7只)和联合用药(氯沙坦 卡托普利)组(7只),饲养16周处死动物,分别测定(或计算)内皮素、一氧化氮、主动脉中胆固醇含量、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比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调亡率等指标。结果:与高胆固醇组比较,各服药组动态粥样斑块面积和主动脉胆固醇含量显著减少,以联合用药组疗效最佳,内皮素水平下降,一氧化氮含量增加;氯沙坦组及联合用药组VSMC调亡率增加。结论:氯沙坦和卡托普利可显著延缓高胆固醇饮食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其作用机制与促进VSMC凋亡和内皮功能保护有关;小剂量联合用药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