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我又一次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比第一次更糟的是,病理结果为转移型乳腺癌。作为一个Ⅲ期乳腺癌的康复者轻松生活了11年以后,突然发现自己不得不再次登上与癌搏斗的战车,然而与上一次截然不同的是,这次我将终生站在那个战车上。  相似文献   

2.
6年半以来,一个名叫癌症的魔鬼在不断吞噬着我的身体,最初是乳腺癌,经过1年的治疗以后,病情基本控制,3年以后,因发现癌前病变细胞而切除了子宫,又过了2年,癌症转移到了头部和颈椎。  相似文献   

3.
黑色星期三     
2012年4月11日星期三,我称之为黑色星期三,因为那一天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就是从那天开始,我走上了痛苦而漫长的抗癌之路,下面是我癌症手术后写的几篇日记:  相似文献   

4.
1年的抗癌之战结束了,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讲,我的战斗在每一个阶段都很愉快。 每一个癌症患者都经历过生命的转折,已经站到了死亡的门口,然后获得了重生。治疗的残酷与获得康复的喜悦之间的转换使我们感觉如同再世为人。  相似文献   

5.
希望·信心     
曾经,癌症、白血病这样的字眼对于我来说是那么陌生、遥远。每当在电视里看到那些因化疗而掉光头发的孩子,我都会觉得,他们好像来自另外一个世界。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在我14岁这年,一向身体健康的我也会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踏上抗癌的漫漫征程。  相似文献   

6.
李修延 《中国肿瘤》1992,1(12):25-25
我大学毕业后师从病理学家、肿瘤学家江晴芬教授,因而从1954年开始,就在华西医大走上肿瘤防治研究的道路。我从一个对肿瘤防治研究一知半解到爱上这个工作并愿为之付出我的全部身心,这期间老一辈专家的鼓励,关怀,中国肿瘤防治事业的蓬勃发展都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亲情悲歌     
杭标 《抗癌》2005,(2):31-32
我已过知天命年龄,出生在浙江余姚,以务农为生。1974年6月,我时常头晕眼花,浑身无力冒虚汗,一次无意中我在颈部摸到一个硬结,渐渐这个硬结长得有核桃那么大,我心慌意乱不知如何是好,妻子刘贵英说我脸色难看,催我赶紧去医院看看。第二天,便搭车来到余姚医院。  相似文献   

8.
我与淋巴瘤     
2008年9月,我的颈部长了一个硬块,经过3个月曲折而很富有故事性的求医之路后,活检病理报告得出了“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的结论。于是,继16年前得了乳腺癌后,我又和淋巴瘤搭上了关系。  相似文献   

9.
经过由于机械故障和恶劣天气所导致的两次登顶失败以后,2008年6月19日,我终于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站在了北美的最高峰——德纳利峰顶。这不仅仅是一次攀登的胜利,它还标志着我实现了自己以一个两次罹患癌症的康复者的身份作征服世界所有最高山峰的第一人的梦想。更重要的是,它为所有正在“攀登高峰”的癌症患者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10.
林葳 《癌症康复》2009,(3):47-49
11年前,当我刚参加工作时,老爸被诊断得了肝癌,之后在短短的两三个月时间里就离开了我们。这对于从未经历过身边亲人死亡的我来说,无异于一个晴天霹雳。老爸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平时总是乐呵呵的,脾气无比随和,总喜欢开玩笑,而且脑袋瓜很聪明。猜谜是老爸的拿手好戏,那些在我看来一头雾水的谜语到了老爸那儿,总能迎刃而解,这让我从小就很是羡慕。老爸平时不修边幅,一副眼镜戴了二十几年,日常也总是T恤短裤休闲装,但这还是遮挡不住老爸的一表人才。  相似文献   

11.
杨庆凤 《癌症康复》2010,(2):109-111
我真是一个多病灾的人!在很小的时候大夫曾经对我的父母亲说:“她的病很重,应该是活不过16岁。”但就在那个年代,是自衣天使们救死扶伤的高尚医德和高超医术将我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使我一个就要离去的小生命得到了复苏,  相似文献   

12.
20年前,我刚55岁,还不到退休的年龄,但由于经常犯心绞痛,只好提前退休了。医生确诊我为“冠心病”。我问需不需要做“支架”,医生说:“这还需要做一个心脏造影检查看看。但我劝告你一句,要想多活几年,就必须把烟酒戒掉。另外,还要坚持锻炼健身。”  相似文献   

13.
橄榄绿 《抗癌》2007,(3):32-35
我是一位身患“白血病”已整整五年的年轻警官。在这里,我要给大家讲述一个关于妻子与我共创生命奇迹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在我一生中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搏斗,其中有简单的,如“抢一个靠窗的座位“,有复杂的.甚至令我不愿提起,但最可怕的要属“癌症”。很久以前我认为“癌症”只是一个两个音节的词,现在.我自动地给它添加了第三个音节.那是一个无声的音节——死。  相似文献   

15.
我院是沿海城市的一个市级医院,整个地区的小儿血液病多集中在我科,每年约有20多个新诊断的急性白血病患儿住我科治疗。1978年—1983年6年间我们较系统地治疗ALL25例。CR有13例(52%),但无1例存活5年以上。1983年以后我们开始注意早期强化治疗,主要用COAP、CODP、DOAP方案,CR率和长期生存率有了明显提高。我们总结了1986年—1995年10年间收治的ALL125例的资料,其中18例治疗……  相似文献   

16.
在2000年《癌症康复》杂志第3期,以“带上病魔去漫游——中国边境漫游录之一”为题对我“中国边境漫游、抗癌治病健身”做过一些介绍。当时很多人都在猜测,一个身患重病,又驾那么一辆简陋的汉江微货车,去走遥远而又十分艰难的中国边境线,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呢?这一出去还能回来吗?他还打算不打算回来?几年过去了,如今我除了西藏的阿里和新疆的南疆还没去外,已走完了中国大陆的边境线。去年5月,仍然是这辆车伴随着我,沿着川藏线,从成都出发,经11天到达拉萨。因非典阻止了我继续西进阿里的计划。  相似文献   

17.
珍惜生命     
我21岁时,忽然被告知只能再活几个星期。 这不是我第一次患癌。癌症这个臭名昭著的机会主义疾病在我15岁时就曾经戏剧性地侵入我的肌体,当时医生在我的脊髓上发现了一个肿瘤,被称作阿斯金瘤,  相似文献   

18.
转过拐角     
周日的晚上,大概9点钟的时候,太太凯西和我在看电视,我转过头去问她想不想要点点心或者饮料,忽然想起今天早晨我作了一个扫描,似乎从早晨8点以后我们还没有吃喝任何东西。和凯西提到今天的事,我们同时意识到了什么,不由得相视而笑:我们终于转过了一个拐角。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个3个孩子的母亲,我在38岁那年被诊断为乳腺癌。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很幸运得到了许多热心人的帮助。老实讲,大家确实已经为我和我的家人做了太多的事情,以至于即使确实存在某些困难,我也不愿意提出来。  相似文献   

20.
庞英 《癌症康复》2014,(3):79-80
我来肿瘤医院工作已经一年半了,这期间遇见过很多患者。有一位患者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可能因为他是我遇到的第一位年轻的癌症患者。他是一位年纪只有30岁的南方小伙子,患淋巴瘤晚期。记得那天上午,他一个人,架着双拐来治疗室做冥想,可是我发现他根本进入不了冥想状态,不断变换姿势,显得特别烦躁。于是我关掉了冥想的视频,对他说:“你看上去很烦躁,好像根本进入不了状态。”他点点头说:“我一点儿都听不进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