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门脉高压性结肠病6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肝硬化门脉高压性结肠病(Portalhypertensivecolopathy,PHC)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1995年1月~1999年8月间我科共收治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108例,并发PHC者68例,报告于下。1 对象和方法全部病例符合1984年南宁会议制订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PHC诊断主要依据结肠内镜特征。68例中,男48例,女20例,年龄22~73岁,平均44.3±6.2岁。其中肝炎后肝硬化40例,血吸虫性肝硬化12例,酒精性肝硬化8例,胆汁性肝硬化4例,隐源性肝硬化4例。门脉高压病程1~10年,平均3.5±1.2年。除肝硬化的一般临床表…  相似文献   

2.
我们共收集老年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21例,对心得安联合哌唑嗪治疗老年肝硬化门脉高压的降压疗效进行评价,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21例老年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经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彩超或  相似文献   

3.
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IPH)是一类比较罕见的肝脏血管病变, 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内门静脉小分支的闭塞或狭窄诱发的门静脉高压。国内外研究显示, 该病与感染、药物、毒素、血栓倾向、免疫及遗传等因素相关。特发性门静脉高压又称特发性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INCPH), 为肝窦前性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 较难与隐源性肝硬化相鉴别, 该病国内外鲜少报道。现报道1例人类白细胞DR3等位基因(HLA-DR3)阳性的IPH, 讨论该患者的诊治经过以及对该病的认识, 为临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oPH)的临床特点和经胸超声心动测量右心房线性指数同心功能或肝功能的关系。 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门脉高压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11例,回顾性分析11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像检查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右心导管检查测算数据、心肺功能测定结果、治疗和转归等。所有患者进行NHYA分级与mMRC量表评分。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生化、凝血、B型脑钠肽、动脉血气分析等,用以计算Child-Pugh及MELD等评分。 结果11例中男性5例,女性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者9例,非肝硬化门脉高压者2例,追溯病史发现肺动脉高压距离门脉高压诊断时间为0.5至19年,中位时间5年。NHYA分级与改良MRC呼吸困难(mMRC)评分存在正相关关系[r=0.9608,95%CI(0.8460,0.9896), P<0.0001],与Child-Pugh评分无相关关系。右心房线性指数与BNP存在相关关系[r=0.7930,95%CI(0.3684,0.9439),P=0.0036],与终末期肝脏疾病评分(MELD)无相关关系。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值较预计值升高(t=3.669,P=0.0018),具有显著性差异。就诊时已出现右心功能严重下降的患者预后差。 结论PoPH患者多以运动性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与心功能严重程度相关,与肝功能无显著线性关系,临床随访不能只评价肝功能。随访中超声心动图中右心房径线的测量有助于心功能评估。尽早干预肺动脉压力的升高,有助于右心功能的保护,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多数学者认为门脉高压性结肠病(portalhypertensive colopathy,PHC)内镜下特征为红斑点征 ,猩红热样疹 ,毛细血管扭曲扩张 ,蜘蛛痣样改变及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病变。我院对肝硬化门脉高压与非门脉高压患者的结肠粘膜病变进行对照研究观察 ,探讨其临床特征及意义。1.研究对象 :收集我院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临床确诊为肝硬化住院病人共60例 ,男47例 ,女13例 ,其中肝炎后肝硬化46例 ,酒精性肝硬化12例 ,其它肝纤维化2例。全部病例均行结肠镜检查。2.方法 :分为门脉高压组…  相似文献   

6.
门静脉高压症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门静脉压力升高,临床表现为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腹水等临床症候群。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门脉高压可分为肝前性、窦前性、窦性、窦后性和肝后性门脉高压[1]。引起门脉高压的最常见病因是肝硬化,属于窦性门脉高压,约占我国患者的80%~85%,而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non-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NCPH)是指患者有明显的门脉高压表现,但临床生化、影像学或组织学上无肝硬化证据的一组疾病,包括肝外门静脉闭塞症、先天性肝纤维化、特发性非硬化性门脉高压、肝窦阻塞综合征和布加综合征等[2]。NCPH患者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在病因、治疗和预后方面有明显的不同,因此应重视对该组疾病的认识。本文对常见的NCPH疾病进行了简述,期待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组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李卫  李铭  李永华 《肝脏》2012,17(2):146-147
门脉高压常见病因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占门静脉高压的80%以上,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仅占5%~10%[1],但目前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临床上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日益受到重视,部分患者通过适当的治疗,预后较好.现将我科收治的2例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门脉高压患者胃动力障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常伴有胃动力障碍,如腹胀、食欲不振、早饱、反酸、恶心、腹泻、便秘等,导致进食减少,营养不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与胃肠动力的关系进行了许多研究,本文主要介绍肝硬化患者的胃动力改变的发生机制及临床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9.
蔡子豪  诸葛宇征 《肝脏》2023,(2):148-151
门静脉肝窦血管性疾病(PSVD)的概念最早于2017年由欧洲肝病学会血管性肝病研究小组提出,是对特发性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INCPH)概念做出的重要补充,但PSVD涵盖范围更广,更便于临床应用。PSVD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当伴有门静脉高压时易与肝硬化患者相混淆,因此提高对该病临床特征的认识、完善疾病的诊疗流程对临床医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395例,研究其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214例,占54. 18%。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肝功能分级、肝硬化病因与是否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无关(P>0. 05);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多于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门静脉内径高于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不良饮食习惯多于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且有统计学差异(P<0. 05)。将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内径和不良饮食习惯为影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相关影响因素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内径和不良饮食习惯为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十二指肠损害的发生率及其与肝硬化病程、门脉高压性胃病、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对7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进行胃镜检查,观察十二指肠粘膜病变,同时检测14C呼气试验。另选72例接受胃镜检查的非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十二指肠糜烂发生率为41.7%,随肝硬化病程延长和肝功能分级差而增高,而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相差(P>0.05)。糜烂主要发生于十二指肠降部,糜烂轻重程度与肝功能分级无关(P>0.05)。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十二指肠糜烂与非特异性十二指肠炎不同,是门脉高压导致十二指肠的一种病变。  相似文献   

12.
刘建生  鲍念慈等 《肝脏》2001,6(1):31-32
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常见并发症。由于门静脉高压引起胃粘膜病变出血占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 5 0 % ,且止血效果差和出血复发率高 ,易误诊为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我们在 1998年 6月~ 2 0 0 0年 3月期间对 5 1例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出血患者作了较系统的对比研究。对象和方法一、病例选择选消化科病房 1年半内确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病例合并有呕血和 (或 )黑粪的急性消化道出血征象 ,并经病史、临床检查、B超及胃镜证实为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出血患者 5 1例 ,其中男 40例、女 11例 ,年龄 2 3~ 70岁 ,以平行对照设计原理分为治疗组 (…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总结30岁以下食管胃静脉曲张(GOV)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2015年1月~2020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医学部收治的61例30岁以下GOV患者,提取、分析和总结其临床资料。结果 在61例GOV患者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27例(44.3%),其中隐源性肝硬化占40.7%,乙型肝炎肝硬化占33.3%,和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NCPH)34例(55.7%),其中以门静脉海绵样变占61.8%;基于内镜下静脉曲张LDRf分型,在位置方面主要以Le/g型多见(77.1%),在直径方面,D1.0占41.0%,在出血风险方面,Rf1分级占77.1%;针对GOV治疗,以二级预防治疗为主(85.7%),多采用组织胶或硬化剂注射或套扎联合治疗(66.1%);NCPH患者GOV再出血比例为11.8%,显著低于肝硬化组的29.6%(P<0.01)。结论 30岁以下人群GOV患者以NCPH居多,其中以各种原因引起的门脉海绵样变最多见。NCPH患者并发GOV经内镜治疗后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肝硬化患者。  相似文献   

14.
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近年被认为是肝硬化或不合并肝硬化患者胃肠失血的常见原因,统计表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发生PHG的比例高于65%.PHG常是肝硬化患者更严重肝病的标志,也可能是静脉曲张出血的重要预测因素.本文对PHG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一个常见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对上消化道出血紧急内镜检查的广泛使用,门脉高压时的胃黏膜病变渐引起关注,被认为是门脉高压时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之一。以往曾有许多名称,包括糜烂性胃炎、充血性胃炎、充血性胃病等用来说明这种胃黏膜损伤,后来Sarfeh等将其称为门脉高压性胃病。本文通过总结我院2001年4月~2005年12月经胃镜检查67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病的临床特点,并研究其与肝功能损伤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关系,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7,(11):101-110
肝硬化钠代谢紊乱52例结果分析,肝硬化、重型肝炎医院内感染败血症的临床分析,瑞代对肝硬化患者术后应激性高血糖及感染的影响,肝硬化并发低钠血症临床观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的糖代谢变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部分性脾栓塞44例并发症防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大、脾功能亢进(脾亢)是临床常见病。部分性脾栓塞(SPE)既可治疗脾亢,又可降低门静脉高压、保留脾的免疫功能,优于脾切除术.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亢首选的治疗方法。但由于栓塞后疼痛、脾脓肿等并发症出现率较高而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1999年5月至2003年12月.我们对44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亢患者,进行SPE治疗。现对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治疗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是常见病 ,临床处理有时仍较困难。部分脾栓塞 (PSE)和肝内门体支架分流 (TIPSS)是近年来应用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介入性治疗的新技术。本研究 ,对 37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分别采用上述新技术 ,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 ,旨在评估PSE与TIPS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疗效及价值 ,为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1994年 6月~ 1998年 6月间住院的 37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 ,其中男 2 8例 ,女 9例 ,年龄为 2 2~ 6 6岁 (平均42 .5岁 ) ,病程 2~ 2 0年 (平均 9.8年 )。肝炎后肝硬化 32例 ,…  相似文献   

19.
老年门静脉高压症PCDV手术前后KICG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进一步提高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吲哚氰绿血浆清除率(简称KICG)为指标,研究了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在进行PCDV手术前、后KICG的变化,并与同类中年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PCDV手术前、后KICG无显著差异(P>0.05),且均低于中年同类患者(P<0.05)。结论(1)PCDV手术对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肝脏机能和肝脏储备能力影响不大,可做为首选术式。(2)KICG可做为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手术前确切了解肝脏机能状态和肝脏实际储备能力的可靠指标。(3)KICG可做为老年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手术前选择手术适应症的指标。(4)KICG可做为老年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判定手术预后,指导临床治疗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20.
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NCPH)是指除肝硬化外多种疾病导致的门静脉高压症。NCPH常见的原因有门静脉血栓形成、先天性肝纤维化和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等。这组疾病的主要特点是门静脉高压相关的表现突出,而肝功能储备相对较好,鉴别该类疾病需要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的深入检查。通过适当的内外科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