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干预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作用。方法:脑梗死患者270例,随机分为2组各135例,均采用系统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配合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等心理干预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2组患者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下降更显著;AD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提高更显著(P<0.05,0.01)。结论:心理干预可促进脑梗死恢复期患者ADL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影响。对283例精神病患者进行跌倒评估,通过标识高危人群,提高患者对预防跌倒的认知水平;同时加强重点环节质量控制,改善住院环境,给予运动指导训练等护理干预,有效预防和减少了精神病患者跌倒。  相似文献   

3.
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便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芬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1):1040-104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把住院精神病患者3d无解大便者定为便秘,并对1个月内出现1次以上便秘患者作为护理干预对象,比较干预后1个月内与干预前患者出现的便秘次数。结果:干预后患者出现便秘的次数明显减少,与干预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精神病患者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5.
恢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表明,心理护理是解决精神病患者常见心理问题的有效手段[1],掌握和了解此类患者的心理活动,及时恰当的心理护理措施,对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对40例恢复期精神病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恢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由于社会偏见、歧视和不公平待遇使得大多数精神病患者在现实生活中承受比一般疾病更为沉重的精神负担。恢复期精神病患者随着自知力的恢复,面临的许多实际问题,使患者最终感到疾病对生活的威胁,这对患者来说是严峻的考验。因此,了解和掌握其心理动态,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对巩固疗效,预防疾病复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40例恢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护理,说明掌握和了解此类患者的心理活动及时采取恰当的心理护理措施,对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9.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经常发现恢复期精神病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为此我们对40例恢复期精神病患者进行了心理问题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999年6~7月既将出院的恢复期精神病患者犤1犦,随机抽取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16~42岁。精神分裂症27例,躁郁症9例,其他原因所致精神障碍4例(10%)。已婚15例,未婚16例,离异9例。病程1~20年,平均(7.45±3.52)年。文化程度:大学(大专以上)4例,中专(包括高中)13例,初中以下23例。40例…  相似文献   

10.
护理干预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幻觉妄想已基本消失,自知力大部分恢复,对病情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力,但此时的心理活动也更为复杂,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疾病康复。本文对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了对照研究,并对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治疗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COOLI)、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分别评估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社会功能及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SDSS评分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OOLI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13.
家庭全程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护士对回归后(维持治疗期)的精神病患者及家庭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复发率.其中,护士的干预能力和即时开展院内阶段性护理是成功的关键.我们从2004年3月开始对住、出院患者随机分组进行护理干预研究,并对同年8-12月住院并已出院的A、B 2组56例患者对治疗和护理干预的依从性进行研究.对A、B组护士的干预能力亦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正确进行家庭干预对预防精神病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在临床痊愈的住院精神病患者中,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即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予以精神病相关知识、药物知识,以及如何应对社会压力及如何预防疾病复发进行指导,对照组予以常规出院指导。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NOSIE评定因分子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干预组精神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正确进行家庭干预对预防精神病复发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义会  阚瑞云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6):1535-1536
<正>为有效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便秘的发生率,我们将2009年9~11月住院的989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多数精神病患者,往往由于出院过早,留有部分精神症状,表现情感淡漠,缺乏主动性,精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等,因而不能直接返回工作岗位。需要一段时间的家庭休养。在这段时间里,一则继续服药巩固疗效,二则适应家庭生活及逐步接触社会,锻炼和培训劳动能力。显然,做好恢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十分重要。这关系到较好地实现减少和防止精神病复发使患者尽快回归社会、重返工作岗位的最终目的。1正确认识精神病,端正对患者的态度精神病与其他疾病一样,患者的亲属理应关心爱护患者,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厌恶、害怕甚至打骂,也不可讥…  相似文献   

17.
家庭护理干预对抑郁患者病情恢复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5):1059-1060
对家庭护理干预对抑郁患者病情恢复期的影响总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择2004-01/2006-01在我院住院,病情恢复出院,在家自己服药的患者76例。其中男26例,年龄48~65岁;女50例,年龄50~66岁;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为标准,通过临床表现、心理测验,确诊为抑郁症恢复期,可以自己在家服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年龄、文化程度、病情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中低体温对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及预防低体温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全麻手术患者108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术中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中生命体征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体温、血压、心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率为3.70%,低于对照组的18.52%(P0.05);研究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全身麻醉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较好地维持术中体温,加快全麻术后恢复,降低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可推广。  相似文献   

19.
心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不同时期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分析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心理特点,探讨心理干预对策。结果:急性期患者以焦虑、恐惧、紧张、悲观失望为主;恢复期患者以忧虑抑郁、依赖为主,针对患者不同时期心理状态进行心理干预,使患者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应对疾病。结论:心理干预可以调节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应激状态,增加患者信心,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QOLI-74)、阴性症状量表( SANS )、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 NOSIE)总分和各因子分的变化。结果两组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前SANS、GQOLI-74、NOSIE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不显著( P>0.01),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SANS、GQOLI-74、NOSIE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显著( P<0.01)。结论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精神衰退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