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6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分为急诊手术组、延期手术组、择期手术组,每组各20例,对并发症、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诊手术组和择期手术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延期手术组,择期手术组治愈率高(P<0.05).LC成功率显著高于前两组.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急诊早期手术和掸期手术优于延期手术组.急性胆囊炎发病后72h内均可进行安全的胆囊切除手术.病程超过1周者宜采取保守治疗,6~8周后行择期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急诊手术的可能性和安全性。方法把11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急诊手术分为早期手术组(组Ⅰ,n=51)、延期手术组(组Ⅱ,n=36)和晚期手术组(组Ⅲ,n=23),对手术时间、手术难度、并发症、病死率和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住院天数和病死率,组Ⅲ高于组Ⅰ和组Ⅱ(P<0.05);组Ⅰ,组Ⅱ治愈率、治疗结果明显优于组Ⅲ(P<0.05)。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尽早进行手术,而不应拖延直至晚期才行手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应在7d内行胆囊切除术,以保证术后的恢复。若时间>7d,则应先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则在7周左右视情况选择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时机选择及可行性.方法 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不同时期行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7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急诊手术41例,平均手术时间为(79.0±25.8) min,中转开腹手术2例(4.9%);术后并发症3例(7.3%),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为(45.2±7.8)h,肛门排气时间为(36.0±4.5)h;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5±0.8)d;延期手术35例,平均手术时间为(108.0±15.9) min,中转开腹手术5例(14.3%);术后并发症6例(17.1%),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为(76.1±6.6)h,肛门排气时间为(58.2±8.5)h;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5±1.2)d.急诊手术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延期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急诊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与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对比,评估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109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急诊手术组(55例)和延期手术组(54例,由于各种原因最终实行延期手术的共40例).急诊手术组55例依据实施手术时间迟早分为:72小时内手术组(37例)和72小时后手术组(18例).比较各组手术时间、胆道损伤、中转开腹、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围手术期死亡率.结果 急诊手术组与延期手术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91±26.2)min、(104±34.7)min;胆道损伤发生例数分别为1例、0例;中转开腹发生例数分别为3例、4例;住院时间分别为(8±2.7)天、(8±1.2)天;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为2例、1例.两组上述参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急诊手术在72小时内开展与72小时后开展手术时间分别为(89±13.4)min、(104±34.7)min,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转开腹例数分别为0例、3例,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 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安全可行的方法,手术时间宜愈早愈好.  相似文献   

5.
马茹 《中国医药指南》2013,(25):467-467
目的分析妊娠晚期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至2013年收治的妊娠晚期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进行择期手术及急诊手术的两组,比较不同手术时机对产妇术后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急诊手术组孕妇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择期手术组患者(P〈0.05),早产及流产发生率也大幅低于择期手术组患者(P〈0.05)。结论急诊手术治疗可以优化妊娠晚期孕妇的妊娠结局,降低早产及流产率,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复发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手术时机。方法将329例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按实施手术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和延期手术组,早期手术组184例,在胰腺炎控制后14d内同次住院期间实施LC;延期手术组145例,在胰腺炎缓解出院后8周至12个月实施LC。结果早期手术组有8例术后复发急性胰腺炎,复发率4.3%;延期手术组5例术后复发急性胰腺炎,复发率3.4%。2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总管细小结石是导致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实施LC后复发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早期实施LC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腹腔镜(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治疗。比较说明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结果LC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O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3.0%)高于LC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的手术适应证选择和精密的手术操作的前提下,急性胆囊炎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住院时间短,康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李良标 《安徽医药》2019,23(6):1173-1175
目的 对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泾县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2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从症状发作到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时间间隔分为两组,早期手术组(18例)为症状发作72 h内手术的病人,延期手术组(14例)为症状发作后超过72 h手术的病人;对比分析围手术指标、中转开腹例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组间差异性。结果 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早期手术组均明显低于延期手术组(t=2.134,P=0.041;t=2.303,P=0.028;t=3.863,P=0.001;t=2.618,P=0.014);早期手术组的中转开腹率为0.00%,明显低于延期手术组的28.57%(χ2=5.877,P=0.01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早期手术组为5.56%,低于延期手术组的14.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8)。结论 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中,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靠性高,可有效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中转开腹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得到有效降低,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尹虎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4):3731-3733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对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随访资料完整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将其分为急诊手术组和延期手术组各45例,统计不同手术时机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早期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延期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分别为(3.8±1.0)h、(317.3±33.8)ml、(493.8±65.7)ml,急诊手术组分别为(2.1±0.4)h、(184.5±24.2)m1、(287.3±43.6)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15.38、22.73,均P〈0.05)。术后1个月,急诊手术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62.8±14.2)分,与延期手术组的(43.1±1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诊手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更有利于患者早期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可以更早减轻疾病给患者所带来的痛苦,但对最终髋关节的功能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下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并总结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12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时患者的发病时间分为三组:早期手术组(〈72h)46例,晚期手术组(72h~1周)54例,择期手术组(4—6周)23例。结果对比3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中转率及住院时间,晚期手术组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省了医疗费用。结论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且在抗炎治疗72h~1周内手术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于我院且采取腹腔镜肌囊切除术治疗的86例胆囊炎、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资料,并与之前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86例胆囊炎、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患者在手术时间[(77.2±28.7)...  相似文献   

12.
伍宏  严谨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8):41-42,44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剖腹胆囊切除术(OC)后患者在麻醉恢复室(PACU)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不同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及护理策略。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胆囊炎、胆石症患者1754例,按术式不同,分为LC组和OC组。采用Roberta的麻醉恢复室并发症指标,对腹腔镜和剖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在PACU内发生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循环呼吸并发症无明显差异;恶心呕吐的发生率LC组明显高于OC组(P〈0.01);疼痛的发生率OC组高于LC组(P〈0.05);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AⅢ级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SAⅠ、Ⅱ级患者,尤其是LC组。结论对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需注意消化道症状,剖腹胆囊切除术加强疼痛的观察和处理。对ASAⅢ级以上的患者尤其是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需加强术中和术后的管理和护理,有助于及时发现和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黄年开 《安徽医药》2013,17(11):1923-192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可行性和优势。方法选择该院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6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腹腔镜组31例,开腹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情况。结果31例腹腔镜组患者中30例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1例中转开腹切除。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总并发症数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创口恢复较好,患者术后痛苦小的特点,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3年1月遂宁市中医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48例,设为腹腔镜组,应用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术。另选择同期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47例,设为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术中、术后的各指标的变化。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70.5±30.3)min、术中出血量(50.7±10.4)ml、下床活动时间(11.0±5.0)h、胃肠活动时间(1.5±0.6)d、平均住院时间(5.0±2.6)d等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16.98%(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显著、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术者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熟练掌握腹腔镜的基本操作和技巧。  相似文献   

15.
唐彦明 《中国药业》2013,22(15):93-9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甲状腺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入Ⅰ组、Ⅱ组和Ⅲ组,每组40例。于术前5 min分别给予Ⅰ组,Ⅱ组,Ⅲ组舒芬太尼0.1,0.2,0.3μg/kg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手术开始(T1)、术中牵拉甲状腺时(T2)及缝皮时(T3)血流动力学、镇静程度及镇痛评分的差异。结果Ⅱ组和Ⅲ组T1及T2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显著低于Ⅰ组(P<0.05);在T1、T2及T3时点,Ⅱ组和Ⅲ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Ramsay评分显著优于Ⅰ组(P<0.05);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结论 0.2μg/kg的舒芬太尼持续输注镇痛、镇静效果好,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及中转原因。方法选择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腹腔镜手术的观察组和开放手术的对照组,观察手术相关指标、中转开腹手术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分别为(118.62±11.13)min、(98.54±9.52)ml、(25.54±2.58)ml、(1.52±0.23)d、(3.05±0.41)d,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中转开放者的上腹部病手术史例数、急性胆囊炎发作例数、白细胞计数、胆囊壁厚度均大于未中转开放者,与中转开放手术呈正相关。结论上腹部手术史、急性胆囊炎发作、白细胞计数偏高以及胆囊壁厚度增加均是中转进行开放手术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中应谨慎选择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17.
朱平增  朱军  丁建强  焦岩  杨彦军  贾真 《中国药房》2012,(42):3990-3992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用于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20例拟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术前组(Ⅰ组)、帕瑞昔布钠术后组(Ⅱ组)和对照组(Ⅲ组),各40例。均在全麻下完成手术,Ⅰ、Ⅱ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10min、术毕缝皮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Ⅲ组不使用帕瑞昔布钠;术毕均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监测各组在术后2、6、12、24、48h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与术后48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Ⅲ组比较,Ⅰ、Ⅱ组术后6、12、24、48h时VAS评分低(P〈0.05),术后48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少(P〈0.05),术后6、12h时Ⅰ组VAS评分低于Ⅱ组(P〈0.05);与Ⅲ组比较,Ⅰ组寒战发生率低(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用于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患者镇痛效果良好,降低了患者自控镇痛泵按压频次,减少了不良反应,术前应用较术后应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吴伟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2):185-186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导致胆管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59例胆囊炎和胆囊结石患者,回顾性分析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发生原因。结果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25例(占2.9%),医源性胆管损伤与患者性别无明显关系(P〉0.05);年龄〉40岁的患者医源性胆管损伤发病率明显高于≤40岁的患者(P〈0.05);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发病率;胆囊结石患者中合并积液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单纯性患者(P〈0.05)。结论 LC导致的医源性胆管损伤主要与年龄、原发病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感染性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感染性急性肾损伤的患者42例,根据急性肾损伤的不同分期,分为急性肾损伤Ⅰ组(18例)、Ⅱ组(13例)、Ⅲ组(11例),APACHEⅡ评分比较预后恢复情况,并分析影响肾功能恢复的因素。结果急性肾损伤Ⅰ、Ⅱ组治疗48 h后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肾损伤Ⅲ组治疗前、治疗48 h后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恢复率与人为选择的影响因素不存在线性相关性(P〉0.05)。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急性肾损伤Ⅰ、Ⅱ期时可明显改善感染患者的肾功能恢复情况,而在急性肾损伤Ⅲ期则对患者预后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