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损伤患者不同时段尿清蛋白的排泌规律及其在肾损伤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糖尿病肾损伤患者(n=70)3 d的晨尿、次晨尿、餐后尿、随机尿和24 h尿,进行尿清蛋白浓度检测和分析.结果 糖尿病肾病患者清蛋白的排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其排泌高峰值为晨尿(57.3±24.0 g/L)和餐后尿(61.4±28.1 g/L),餐后尿和晨尿的清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次晨尿(40.6±23.8 g/L)和随机尿的清蛋白含量(38.8±21.1 g/L)(P〈0.05),但均有较大的日间变异(CV=42.3%~57.4%),24 h尿清蛋白(58.1±13.5 g/L)也存在一定的日间变异(CV=22.3%);不同时段尿微量清蛋白含量均和24 h尿清蛋白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0.82~0.99);2型糖尿病患者(n=40)的晨尿、次晨尿和餐后尿清蛋白阳性率分别明显高于1型糖尿病患者(n=30)的晨尿、次晨尿和餐后尿清蛋白阳性率(χ2=3.88~4.07,P〈0.05),晨尿、餐后尿清蛋白阳性率均高于次晨尿清蛋白的阳性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餐后尿和晨尿清蛋白含量的多次测定有助于提高糖尿病肾损伤早期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清蛋白、β2-微球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含量,以观察其与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清蛋白(mALb)分为两组:(1)糖尿病肾病组,晨尿高微量清蛋白(20mg/L)30例;(2)无糖尿病肾病组,晨尿正常微量清蛋白(20mg/L))33例。结果晨尿高微量清蛋白组的尿β2-微球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及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晨尿正常微量清蛋白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微量清蛋白(mALb)及尿β2-微球蛋白是糖尿病早期肾小球及肾小管损伤的标志物,肾病微血管病变程度与HbA1c的增高有关,血脂异常可增加糖尿病患者肾病微血管病变的危险性。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血糖水平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73例,年龄均在60岁以上,糖尿病病史>10年,其中平均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及平均餐后血糖水平<11.1mmol/L者35例,为第1组;平均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及平均餐后血糖水平≥11.1mmol/L者38例,为第2组;检测2组24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第2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第1组[(287.80±35.60)vs(162.50±20.30)mg/24h,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水平对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影响大于空腹血糖,积极控制餐后血糖,可能对延缓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人体尿微量清蛋白及胱抑素C水平对于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了70例冠心病患者(实验组)及7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使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2组患者尿微量清蛋白及胱抑素C水平,检测其是否具有临床实际意义。结果实验组尿微量清蛋白水平为(124.67±52.18)mg/24h,对照组尿微量清蛋白水平为(11.59±4.34)mg/24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实验组胱抑素C水平为(1.52±0.43)mg/L,对照组胱抑素C水平为(0.92±0.19)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 1)。结论冠心病患者相较于健康人其尿微量清蛋白及胱抑素C水平均较高,可以作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指标,帮助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检查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和尿微量清蛋白(U-mALB)三种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根据24 h尿微量清蛋白的定量检测结果将19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单纯糖尿病组(n=65),B组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n=68),C组为临床糖尿病肾病组(n=65),分别对这三组患者进行血清Hcy,CysC和24 h U-mALB含量检测,并与50例健康对照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B组Hcy,CysC和U-mALB水平分别为18.62 ±3.63 μmol/L,2.89±0.54 mg/L和198.33±52.69 mg/24 h; C组分别为23.15±4.16 μmol/L,5.23±1.35 mg/L和383.23±109.52 mg/24 h,均高于对照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组Hcy,CysC和U-mALB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组和B组的异常率明显高于A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异常率随患者肾损害程度的加重而升高。以单一指标异常作为诊断标准,Hcy,CysC和U-mALB对糖尿病肾损害的异常率分别为72.06%,76.47%和80.88%,三种指标联合检测异常率为95.64%,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 联合检测CysC,Hcy和U-mALB三种生化指标对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130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尿微量清蛋白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尿微量清蛋白对糖尿病肾损伤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进口Roche原装试剂在罗氏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24 h尿微量清蛋白.结果 糖尿病组尿微量清蛋白为(40.2±30.1)mg/24 h,阳性率为33.8%.结论 尿微量清蛋白在30~300 mg/24 h可作为糖尿病肾损伤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患者24h尿微量清蛋白的含量,探讨其在疾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178例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患者(其中轻度88例,重度90例)24h尿微量蛋白及24h尿微量清蛋白含量的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轻度子痫前期患者24h尿微量蛋白结果(756.95±1249.26)mg/24h,24h尿清蛋白结果(447.02±1134.58)mg/24h;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4h尿微量蛋白结果(2576.09±3153.68)mg/24h,24h尿清蛋白结果(1860.42±2702.37)mg/24h;轻度及重度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患者肾小球随病情的加重损伤也加重,作为肾小球损伤重要标志的尿微量清蛋白可能在疾病的早期诊断及病情判断上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杨丽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1):2380-2381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0例健康职工与6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健康组、糖尿病第1组(D1组,病程小于或等于10年)及糖尿病第2组(D2组,病程大于10年),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尿微量清蛋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组中的尿微量清蛋白为(7.9±5.9)mg/24h,低于D1组(32.6±21.3)mg/24h和D2组(102.3±71.1)mg/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微量清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检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PGE1,商品名凯时)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胱抑素C(CysC)、24 h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老年病科的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PGE1组(A组)与常规治疗组(B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再静脉注射前列地尔10μg,1次/d,连续应用14 d.测定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5 d、90 d的CysC、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A组治疗后15 d的CysC水平(0.67±0.06)mg/L,B组治疗后15 d的CysC水平(1.57±0.08)mg/L,两组相比A组明显降低(P=0.005);A组治疗后15 d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68.7±6.4)mg/24 h.B组治疗后15 d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168.3±8.9)mg/24 h,两组相比A组明显降低(P=0.004).A组治疗后90 d的CysC水平(0.73±0.05)mg/L,B组治疗后90 d的CysC水平(1.48±0.06)rag/L,两组相比A组明显降低(P=0.002);A组治疗后90 d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77.2±6.2)mg/24 h,B组治疗90 d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145.7±7.2)mg/24 h,两组相比A组明显降低(P=0.003).B组15 d时的CysC、24 h尿微量白蛋白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下降;但90 d时的CysC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下降(P=O.009),24 h尿微量白蛋白与治疗前相比,也有明显下降(P=0.008).结论:A组老年早期糖尿痛肾痛治疗效果优于B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胱抑素C(Cys C)和尿微量清蛋白(UmAlb)与尿肌酐(UCr)比值在2型糖尿病(T2DM)肾损害早期诊断和治疗意义。方法依据24h尿微量白蛋白的定量测结果将182例T2DM患者分为3组:A组为糖尿病无肾病组(UmAlb<30mg/24h)60例,B组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UmAlb≧30mg~300mg/24h)62例,C组为糖尿病明显肾病组(ADN)(UmAlb>300mg/24h)60例。对这3组患者进行血清Cys C、Hcy、UmAlb/UC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含量检测,并与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B组CysC、Hcy、UmAlb/UCr水平分别为(1.95±0.52)mg/L、(17.18±2.57)μmol/L、(142.5±31.47)mg/g,C组分别为(2.43±0.65)mg/L、(19.28±3.66)μmol/L、(387.2±61.48)mg/g,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清Cys C、血清Hcy、UmAlb/UCr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单一指标阳性作为诊断标准,血清Cys C、血清Hcy、UmAlb/UCr对2型糖尿病肾损害的阳性率分别为85.2%、80.3%、86.9%,3项联合检测阳性率达96.7%,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Hcy、血清Cys C、UmAlb/UCr对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及病情监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293例和体检健康体检者70例,对其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晨起空腹及随机)、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尿素氮、血肌酐、尿常规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上述不同检测方法对糖尿病早期诊断灵敏度.结果 晨起、随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值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e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成显著正相关,晨起空腹尿ACR与UAER、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936(P<0 01),r=0.906,(P<0.01);随机尿ACR与UAER和24h尿微量白蛋白相关系数分别为r=0.756(P<0.01),r=0.738,(P<0.01).2型糖尿病组尿ACR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比较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将血肌酐、尿素氮、尿ACR诊断糖尿病肾病敏感性比较,尿ACR阳性率显著高于前两者,P<0.01.结论 晨起空腹及随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两者均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晨尿、随机尿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及尿白蛋白(U-Alb)浓度,判定微量白蛋白尿的临界值,以检测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方法收集169例T2DM患者及4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24 h尿、晨尿、随机尿,以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为早期DKD的判定标准,分析目前临床应用的晨尿、随机尿的ACR及U-Alb浓度判定微量白蛋白尿的临界值对早期DKD的筛查效能;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Youden指数最大时对应的晨尿、随机尿的ACR及U-Alb浓度为检测早期DKD微量白蛋白尿的临界值。结果在微量白蛋白尿判定结果中,晨尿ACR与24 h UAE的符合率为43%,UAlb为37%;随机尿ACR为48%,U-Alb为41%,以上4个指标与24 h UAE的判定结果有明显差异(P均0.001)。正常对照组晨尿、随机尿检测结果判定与24 h UAE一致,均为正常。ROC曲线分析显示ACR晨尿临界值为男16 mg/g、女23 mg/g(Youden指数分别为0.70、0.6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1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2%、65%);ACR随机尿临界值为男17 mg/g、女28 mg/g(Youden指数分别为0.68、0.6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1%、82%);U-Alb晨尿临界值为男16 mg/L、女15 mg/L(Youden指数分别为0.57、0.59,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8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0%、73%);U-Alb随机尿临界值为男17 mg/L、女14 mg/L(Youden指数分别为0.56、0.5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8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71%)。ACR的最大Youden指数均0.6,且高于相应的U-Alb浓度的Youden指数。结论目前临床应用的晨尿、随机尿微量白蛋白尿的临界值判定T2DM患者早期肾病的漏诊率较高,应重新建立T2DM患者晨尿、随机尿ACR及U-Alb的临界值,以利于DKD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2型糖尿病肾病(DN)并发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已确诊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检测其清晨空腹血DD、FIB、CRP水平,并同时收集24h尿液进行尿微量白蛋白(MA)测定,按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糖尿病组分3组:单纯糖尿病组(SDM组,UAER<30mg/24h);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UAER 30~300mg/24h);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UAER>300mg/24h).结果 2型糖尿病组患者DD、FIB和CRP水平在单纯糖尿病组已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UAER增加而增高,呈正相关.三组之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检查DD、FIB和CRP水平,可明显提高糖尿病早期肾脏损伤检出率,同时还发现其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不同时段尿白蛋白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脏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不同时段尿白蛋白(urinary albumin)的排泌情况及尿白蛋白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脏损伤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中山医院门诊及住院糖尿病患者及健康对照组3 d内不同时间段的尿液,分析尿白蛋白天内、天间的排泌变化情况;以24 h尿白蛋白为标准判断肾脏早期损伤情况,比较不同时段尿及时间点尿与24 h尿白蛋白的相关性、诊断特异度及敏感度;评估随机尿的诊断特异度及敏感度,推导随机尿最佳诊断水平.结果尿白蛋白天间变异较大,以尿Cr和尿量分别校正后可降低变异.糖尿病组中尿白蛋白使用尿Cr校正后变异系数(CV)小于尿量校正(CV分别为49%±23%vs 64%±30%).尿白蛋白天内排泌呈节律性变化.不同尿液留取方式中夜间尿尿白蛋白/尿Cr(ratio of urinary concentrations of albumin and creatinine,ACR)与24 h尿白蛋白定量相关性最好(R~2=0.976),优于晨尿ACR(R~2=0.900)、午间餐后尿ACR(R~2=0.584)和随机尿ACR(R2=0.791).以24 h尿白蛋白总量作为判断标准进行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曲线)分析显示,随机尿ACR的判断值为27.7 μg/mg尿Cr(存在男女性别差异:男性12.8μg/mg尿Cr vs性27.0μg/mg尿Cr).最小阴性似然比0.011时推导随机尿ACR的排除判断值为13.0 μg/mg尿Cr;最大阳性似然比481.000时推导随机尿ACR的确诊判断值为87.4 μg/mg尿Cr.结论 尿Cr较尿量能更好地降低尿白蛋白天内变异,但仍无法完全消除变异.夜尿ACR与24 h尿白蛋白定量相关性最好,可替代24 h尿白蛋白定量.随机尿ACR作为最方便留取的尿液标本亦可以较好地替代24 h尿白蛋白定量,但应考虑引入尿Cr后带来的性别间差异.以13.0 μg/mg及87.4 μg/mg作为随机尿ACR的排除判断值及确诊判断值可以便于临床医师基本排除或确定白蛋白尿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清胱抑素C(Cys C)在糖尿病肾痛(DN)不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时的改变及其相关性.方法 根据UAER将13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其血清HCY、hsCRP及Cys C的水平,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随着T2DM患者UAER水平的升高,SDM组、EDN组和CDN组Cys C(0.65±0.16)mg/L、(0.89±0.45)mg/L、(1.69±0.82)mg/L均高于对照组(0.62±0.18)mg/L,HCY(8.38±2.76)μmol/L、(9.46±2.11)/μmol/L、(13.34±4.86)μmol/L也高于对照组(6.89±0.29)μmol/L,hsCRP(2.68±1.67)mg/L、(4.98±3.48)mg/L、(11.72±4.86)mg/L高于对照组(0.76±0.47)mg/L(P<0.01),SDM组、EDN组和CDN组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SDM组、EDN组和CDN组的血清肌酐清除率(CCr)随着UAER水平的升高逐渐降低,CDM组的CCr低于对照组、SDM组和EDN组,CCr(69.13±1.25)ml/min vsq(89.25±13.8)ml/min、(91.50±12.6)ml/min、(87.12±24.6)ml/min(P<0.01),HCY和hsCRP分别与UAER及CysC呈正相关(r=0.482、0.416,P<0.05;r=0.642、0.757,P<0.01).结论 HCY、hsCRP与DN有关,且其水平与DN的程度呈一致性,二者的水平可作为DN病情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能否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炎症病变、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排泄。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对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60例,按照1:1分为治疗组(螺内酯)和对照组(安慰剂),予ACEI类或AT1RA类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螺内酯片(20mg/d)或安慰剂,共治疗12周。检测治疗前后24h尿微量白蛋白、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肾功能等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肌酐清除率均较治疗前升高,但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59.4±13.4,61.2±13.5,P=0.000)。两组治疗前后的24h尿微量白蛋白及尿MCP-1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治疗组治疗前后24h尿微量白蛋白及尿MCP-1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1450.13±1369.84,779.33±656.57,P=0.001;39.69±9.71,32.79±6.74,P=0.000)。治疗前后二者定量呈明显正相关。结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能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炎症病变,明显减少蛋白尿排泄,延缓了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王卫民 《综合临床医学》2012,(10):1019-1021
目的探讨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20例(UAER〈20μg/min)、微量白蛋白尿组20例(20—200μg/min)、大量白蛋白尿组20例(UAER〉200μg/min)。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2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hs—CRP、TNF-α、IL-6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清hs—CRP浓度为(1.21±O.87)mg/L,TNF-α为(1.27±0.93)ng/L,IL-6为(4.31±1.72)ng/L;正常白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hs—CRP浓度为(2.31±1.07)mg/L,TNF-α为(1.95±1.34)ng/L,IL-6为(5.79±1.68)ng/L;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hs—CRP浓度为(3.47±1.25)mg/L,TNF-α为(2.86±1.26)ng/L,IL-6为(7.13±1.57)ng/L;大量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hs-CRP浓度为(4.83±1.47)mg/L,TNF-α为(4.03±1.43)ng/L,IL-6为(9.14±2.43)ng/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的hs-CRP、TNF-α、IL-6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正常白蛋白尿组比较,微量白蛋白尿组的hs-CRP、TNF-α、IL-6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大量蛋白尿组的hs-CRP、TNF-α、IL-6浓度明显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P均〈0.01)。糖尿病肾病患者hs—CRP、TNF-α、IL-6浓度与尿微量白蛋白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血清hs-CRP、TNF-α、IL-6浓度的升高,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也随之增高(L值分别为0.67、0.64、0.75,P均〈0.01)。结论hs—CRP、TNF-α、IL-6炎性因子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苦碟子结合苯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的疗效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9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96例用苦碟子加苯那普利,对照组96例用苯那普利治疗4周,各组均给予常规降糖治疗。检测2组治疗前、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及尿β2-微球蛋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8.9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检测指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低切、高切、血沉、血沉方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碟子加苯那普利是防治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依布硒啉(ebselen)对db/db小鼠蛋白尿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16只8周龄db/db小鼠随机分为依布硒啉组8只(Ebs组)和糖尿病肾病组8只(DN组),分别给予依布硒啉50mg/kg和生理盐水灌胃,2次/d;8只8周龄db/m小鼠为非糖尿病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2次/d;每周监测各组体质量、空腹血糖。8周后检测24h尿白蛋白、尿8-羟基脱氧鸟苷酸、肾脏组织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治疗8周后,DN组空腹血糖((31.9±2.4)mmol/L)、24h尿白蛋白((240.7±26.3)μg/24h)、尿8-羟基脱氧鸟苷酸(183.5±26.7)ng/24h)、肾组织匀浆丙二醛含量((11.5±2.2)nmol/mg)明显高于对照组((6.7±0.8)mmol/L、(16.4±1.1)μg/24h、(74.8±13.5)ng/24h、(3.6±0.9)nmol/mg)和Ebs组((21.3±1.1)mmol/L、(76.3±14.7)μg/24h、(86.9±16.5)ng/24h、(7.7±1.6)nmol/mg),肾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312.4±16.9)、(167.2±14.8)u/mg)明显低于对照组((358.2±13.4)、(217.4±15.7)u/mg)和Ebs组((366.5±24.7)、(191.2±16.5)u/mg)(P〈0.01);Ebs组空腹血糖、24h尿白蛋白和肾组织丙二醛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尿8-羟基脱氧鸟苷酸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布硒啉能降低蛋白尿,其机制可能与减轻db/db小鼠肾脏组织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