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发热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检测细菌感染(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病毒感染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组)、SLE伴细菌感染(SLE伴细菌感染组)各30例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0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并测定细菌感染组及SLE伴细菌感染组治疗3天后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及SLE伴感染组的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SLE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SLE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95、P=0.997)。细菌感染组及SLE伴感染组治疗前与治疗体温正常3天后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的检测有助于发热性疾病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及红斑狼疮伴细菌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恶性肿瘤患者发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10月恶性肿瘤伴发热患者254例,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体温升高的原因进行分组,并比较各组间PCT水平的差异。结果与肿瘤热组相比,败血症组和非败血症组PCT水平显著升高(P0.001)。且无论是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还是二者混合性感染,PCT水平均明显高于肿瘤热组;与真菌感染组相比,细菌感染性组的PCT水平显著升高(P0.01)。在肿瘤热组、真菌感染组与细菌感染组中,PCT水平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诊断真菌感染性发热和细菌感染性发热的临界值分别为0.575、0.945ng/mL,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2(95%CI:0.805~0.934)、0.951(95%CI:0.917~0.985)。结论初步认为PCT可以作为鉴别恶性肿瘤患者发热原因的一个有效的临床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8):4224-4225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118例患有不同发热性疾病的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细菌培养的结果分为观察组(细菌感染68例)和治疗组(非细菌感染50例),同期健康儿童5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并分析3组患者血清PCT、PA含量及在儿童发热性疾病的意义。结果观察组PCT水平明显高于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PCT水平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PA水平低于正常范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与PA联合检测在儿童发热性疾病中有助于鉴别感染类型,可作为早期诊断细菌感染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感染性腹泻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法检测72例感染性腹泻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降钙素原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细菌性腹泻患者PCT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性腹泻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性腹泻患者治疗前降钙素原明显高于治疗后水平(P〈0.01);病毒性腹泻患者治疗前后降钙素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水平与细菌感染相平行,是一项比白细胞更敏感的、鉴别细菌和病毒性腹泻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急性发热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急性发热患者87例,其中细菌感染组49例,病毒感染组38例,另选正常对照组35例,通过检测三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比各组患者治疗前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并检测使用抗生素3-5天后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水平。结果:治疗前细菌感染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5),病毒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降钙素原无统计学差异(P=0.075);细菌感染组在抗生素治疗3-5天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01)。结论:降钙素原的检测对急性发热患者病因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并能评估细菌感染的治疗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前白蛋白(PA)联合检测在儿童发热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120例不同的发热性疾病患者,按照细菌培养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68例和非细菌感染组52例,健康体检儿童60例为健康对照组。对其进行PCT及PA的测定及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PCT 值明显升高,与非细菌感染组及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细菌感染组PCT 在正常水平,和对照组相比差异(P>0.05);细菌感染组PA有明显下降,与非细菌感染组相比有差异意义(P<0.05);非细菌感染组PA低于正常数值,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PCT)与前白蛋白(PA)联合检测在儿童发热性疾病中能较好的鉴别细菌及非细菌性感染,可作为细菌感染早期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热患者感染与否的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8例伴有发热的SLE住院患者以及同期门诊缓解期SLE患者20例的PCT值、C反应蛋白(CRP)值、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补体、24h尿蛋白定量、自身抗体系列、病原学检查等,比较PCT、CRP对诊断非病毒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评价其在SLE患者发热的鉴别诊断中的意义。结果 PCT值在非病毒性感染(包括细菌、真菌、结核等)组为(1.95±0.67)μg/L,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0.30±0.11)μg/L,P<0.05〕、非感染组〔(0.13±0.03)μg/L,P<0.05〕及对照组PCT(0.12±0.04)μg/L,P<0.05〕;CRP值在非病毒感染组为(45.7±15.2)mg/L,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10.9±3.2)mg/L,P<0.05〕、非感染组〔(16.7±5.6)mg/L,P<0.05〕及对照组〔(2.80±0.9)mg/L,P<0.05〕;而血清PCT值在病毒感染组、非感染组及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PCT≥0.5μg/L为诊断非病毒感染的阳性阈值,其诊断敏感性为73.3%,特异性为93.9%;以CRP≥8mg/L为诊断非病毒感染的阳性阈值,其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45.5%,PCT特异性明显高于CRP(P<0.05)。结论检测血清PCT对SLE患者并发非病毒性感染具有重要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前白蛋白(PA)检测在儿童发热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根据病原学诊断结果将100例发热性疾病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54例和病毒感染组46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结果正常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对3组儿童的血清PCT水平和PA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的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血清PA水平显著低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联合检测诊断细菌感染性发热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单独应用血清PCT检测或血清PA检测(P0.05),且血清PCT检测的敏感性显著高于血清PA检测(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的上升和血清PA水平的下降可提示有细菌感染性发热的发生,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细菌感染性发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在发热患者病因学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52例体温大于38℃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中PCT与CRP的含量并根据临床资料和统计学分析评价其与临床病因学之间的关系.结果 所有患者当中,PCT和CRP均无法区别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者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95% CI为0.45~0.78,P=0.14)和0.61(95% CI为0.43~0.79,P=0.22).当PCT临界值分别为0.2 μg/L和10.0 μg/L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9%和67%、3%和100%.此外,PCT和CRP能区分细菌性发热和病毒性发热(P<0.05).结论 仅根据PCT和CRP无法鉴别患者是否为感染性发热,但能区分病毒性性发热与细菌染性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败血症早期快速诊断的可靠方法和降钙素原对危重患者败血症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发光法 (ILMA)对 12 0例中疑有败血症的危重患者测定血清降钙素原 (PCT) ,结合C反应蛋白 (CRP)测定和血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PCT阳性 4 9例 ,CRP阳性 17例 ,血培养阳性 12例。感染灶组中PCT与CRP阳性率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伴有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与感染灶组比较 ,PCT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PCT可以作为危重患者败血症早期诊断的指标 ,其动态变化亦可作为判断败血症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感染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0例住院患者采用荧光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PCT水平,检测结果分4个等级,正常值小于0.5ng/mL,超过0.5ng/mL为阳性阈值,10.0ng/mL考虑重度感染。结果在非细菌感染性疾病组中阳性率为11.3%、其浓度较低,以0.5~2.0ng/mL为主;细菌性感染组阳性率为83.5%,其浓度较高,多超过2.0ng/mL,且升高的程度与感染严重度密切相关。非细菌感染性疾病组及细菌感染组血清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中PCT水平不升高或轻度升高,而细菌性感染患者血清中PCT水平则明显升高,且升高的程度与感染性疾病的严重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在诊治急性发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5月,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急诊科诊治的急性发热患者285例,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常规组122例和PCT组163例.均测定血常规、C-反应蛋白,并通过病原学或血清免疫学检查明确诊断;PCT组患者加测PCT.常规组按照抗生素指南进行治疗,PCT组根据PCT质量浓度指导抗生素治疗.比较2组的抗生素费用及疗程、使用率及临床有效率和病死率.PCT组按感染的判定标准分为3个亚组: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采用成组t检验、x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最小显著法等统计方法,比较各组炎症指标对诊断细菌感染的价值.PCT组按照预后不同,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两组,比较两组间血清PCT质量浓度,评价其与细菌感染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常规组和PCT组抗生素的费用及使用率、疗程分别是(3586.5 ± 703.3)元、95.08%、(15.01 ±11.21)d和(1871.2 ±433.5)元、54.60%、(11.22±7.1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有效率、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质量浓度在细菌感染组(1.12±0.88) ng/ml均高于病毒感染组(0.21±0.11) ng/ml和非感染组(0.18±0.13)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后2组的P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均优于其他炎症指标.结论 血清PCT质量浓度对急诊医师鉴别诊断急性发热的性质、预后优于其他炎症指标,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鉴别肿瘤患者发热原因中的价值。方法 将218例发热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及肿瘤发热组,检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率、PCT、CRP阳性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率、PCT、CRP阳性率明显升高,与病毒感染组和肿瘤发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发热组PCT阳性率与病毒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诊断发热患者细菌感染的敏感度为97.83%,特异性为83.33%,均高于其他指。结论 PCT和CRP检测有助于鉴别肿瘤患者的发热原因,且PCT有更好的特异性及敏感度,为抗感染及肿瘤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 (PCT)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 342例各种感染性疾病患者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患者血清PCT水平 ,PCT水平分为 <0 .5ng /ml,0 .5~ <2 .0ng /ml,2 .0~ <10 .0ng /ml和≥ 10ng /ml4个等级。结果 :若以血清PCT≥ 0 .5ng /ml为阳性阈值 ,则血清PCT检测对细菌感染 (含立克次体病 )诊断的敏感性为75 .0 % ,特异性为 70 .2 % ,阳性预测值为 4 5 .0 % ,阴性预测值为 89.6 % ,阳性似然比为 2 .5 1,阴性似然比为 0 .35。结论 :血清PCT是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 ,其诊断价值明显优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血清PCT水平高低可作为是否使用抗菌药物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 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106例儿科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PCT水平,并与C-反应蛋白(CRP) 及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比较,分析各指标在细菌及病毒感染中的差异.结果 以血清PCT≥0.5 ng/ml为阳性阈值,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为81.0%,病毒感染组为1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CT对细菌感染诊断敏感性达80.9%,特异性为81.4%,阳性预测值86.4%、阴性预测值74.5%,敏感性明显优于CRP或WBC计数(P<0.01).结论 血清PCT可作为细菌感染的敏感、有效诊断指标,对鉴别儿科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培养联合降钙素原和 C-反应蛋白检测在急诊感染性发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急诊科126例血培养阳性急性发热患者及123例血培养阴性急性发热患者采血当日 CRP 和 PCT 测定结果,并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数据采用 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6例血培养阳性患者 CRP 和 PCT 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100.0%,测定值为26.9~256.8和0.25~98.6;123例血培养阴性患者 CRP 和 PCT 的阳性率为95.5%和15.4%,测定值为1.2~126.8和0.02~0.98。血培养阳性组 PCT 测定值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血培养阳性组CRP 测定值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PCT 与 CRP 可作为血流感染的监测指标,血培养联合 PCT 和 CRP 对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降钙素原鉴别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发热原因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发热原因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0例ICU重度颅脑损伤伴发热患者血清PCT水平与发热原因之间的关系。结果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患者发热后血清PCT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PCT可用于鉴别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发热原因,为恰当的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CD64、降钙素原(PCT)在感染性及非感染性烧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烧伤外科收治的160例烧伤患者,根据患者细菌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n=110)及非感染组(n=50),感染组根据感染程度又分为脓毒症组(n=48)及局部感染组(n=62),感染组根据血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革兰阳性细菌感染组(n=52)及革兰阴性细菌感染组(n=58);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64,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PCT,采用速率比浊法测定CRP。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异曲线(ROC曲线)分析CRP、CD64、PCT在感染性烧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烧伤患者中脓毒症组、局部感染组及非感染组血清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脓毒症组、局部感染组血清CD64、PCT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知,血清CRP、CD64、PCT在革兰阴性细菌感染组中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55.2%、75.8%、71.8%,特异度分别为51.8%、50.2%、96.8%;血清CRP、CD64、PCT在革兰阳性菌感染组中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36.3%、39.2%、40.8%,特异度分别为55.5%、55.6%、52.2%。结论血清CD64、PCT可作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烧伤患者的鉴别指标,其中PCT对于鉴别烧伤患者革兰阳性细菌与革兰阴性细菌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感染性烧伤患者诊断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新生儿重症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0例新生儿,根据感染情况分为重症感染组31例,局部感染组29例,以及无任何感染依据的对照组新生儿30例,检测3组血清PCT及CRP阳性表达率及表达水平。结果血清PCT在重症感染组、局部感染组及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逐步下降,组间差异显著(P〈0.05或P〈0.01);血清CRP在重症感染组及局部感染组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PCT、CRP在重症感染组、局部感染组及对照组中表达水平均逐步下降,组间差异显著(P〈0.01);血清PCT的诊断敏感度显著高于血清CRP(P〈0.05),且血清PCT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915)显著大于血清CRP的曲线下面积(0.671)。结论血清PCT在新生儿重症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敏感度及准确性优于血清CRP,可作为其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