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临床无菌部位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病原学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TB微生物鉴定仪、ID32C真菌鉴定板、ATB Fungus3药敏板进行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临床113株真菌标本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真菌对各类抗菌药的敏感率分别为:氟康唑86.67%,伊曲康唑76.77%,伏立康唑88.89%,5-氟胞嘧啶95.45%,两性霉素B100%;耐药率分别为:氟康唑10.48%,伊曲康15.15%,伏立康唑8.08%,5-氟胞嘧啶0.91%。结论临床无菌部位真菌感染仍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药敏显示两性霉素B及5-氟胞嘧对真菌抗菌活性相对较高,而真菌对氟康唑及伊曲康唑耐药性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假丝酵母菌属检出情况及其药物敏感性。方法采用细菌分离培养法和药敏试验方法,对医院感染临床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在2008年期间,该医院共检出895株假丝酵母菌属,其中居前三位的有白假丝酵母505株,占56.4%;热带假丝酵母菌222株,占24.8%;光滑假丝酵母菌127株,占14.2%。白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5种抗真菌药敏感率均为100%。热带假丝酵母菌对上述五种抗菌药物敏感率除伏立康唑仅为0.5%之外,其余均达到97%以上。光滑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敏感率为100%,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敏感率均为79.5%。结论白假丝酵母菌对抗真菌药物具有较高敏感性;热带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对少数抗真菌药存在耐药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深部真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药敏特点,为临床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用ATB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对247株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测试,对其结果和临床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深部真菌以假丝酵母菌为主,其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8.0%,95.6%,94.4%,88.3%,84.6%.结论 真菌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ICU病房、肿瘤科、心血管内科等病房;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均为主,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敏感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我院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和药敏测试情况.方法 收集我院呼吸道标本1020株,对其检出的271株真菌进行5种常用抗真菌药的体外敏感性检测.结果 通过痰液涂片结合分离培养,菌种分布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59.6%.对5种常用药物(5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进行耐药性分析,发现除克柔念珠菌外,其他真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和唑类比较敏感,克柔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结论 对痰液标本进行涂片和培养,发现真菌感染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除克柔念珠菌外,其他真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和唑类比较敏感,克柔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重视真菌分离鉴定和药敏测试.  相似文献   

5.
高建  陈丽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9):2388-2389
目的 对临床送检标本分离鉴定出的念珠菌进行细菌构成及药敏结果分析,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临床送检标本进行 5种常用抗真菌药(5-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的体外敏感性检测及耐药分析.结果 281株念珠菌中白色念珠菌184株,占65.5%,其次是光滑念珠菌50株(17.8%),热带念珠菌19株(6.8%).结论 该院患者念珠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伏立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敏感性高,对送检标本及时进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及时、合理地使用抗真菌药物,减少多重耐药和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住院危重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致病菌分布与耐药性。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ICU收治的557例危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真菌感染情况、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016年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发病率(23.62%)较2015年(19.48%)有所增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54,P=0.245);122例IFI患者共培养分离真菌66株,其中白色念珠菌45株(68.18%),热带假丝酵母菌9株(13.64%),光滑假丝酵母菌2株(3.03%),近平滑假丝酵母菌3株(4.55%),克柔念珠菌7株(10.61%);各真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较高,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真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性普遍较差,5种真菌对伊曲康唑敏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2例IFI患者治疗首选氟康唑72例(59.02%),伏立康唑23例(18.85%),两性霉素B 10例(8.20%),5-氟胞嘧啶9例(7.38%),伊曲康唑8例(6.56%),其中目标治疗以伏立康唑使用率最高为50.00%,抢先治疗和经验治疗以氟康唑使用率最高,分别为64.47%和52.63%。结论该院ICU病房危重病患者IFI发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对于临床诊断和拟诊的患者可首选对常见真菌敏感性普遍较高的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进行治疗,确诊的患者则可选择相应敏感性高的药物进行目标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酵母样真菌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病原学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TB微生物鉴定仪、ID32C真菌鉴定板、ATBFungus3药敏板进行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临床分离106株酵母样真菌标本,白色假丝酵母菌占43.4%。酵母样真菌对各类抗菌药的耐药率分别为:氟康唑18.88%,伊曲康唑16.98%,伏立康唑8.49%,5-氟胞嘧啶1.89%。结论临床酵母样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酵母样真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较敏感,对氟康唑及伊曲康唑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的菌种类别及药物敏感性。方法分析63例RVVC的菌种类别和药敏试验,念珠菌采用API20C AUX方法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ATB FUNGUS方法。结果 63例RVVC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检出39例,占61.9%;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伏力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的敏感性分别为95.2%、85.7%、23.8%、14.3%和14.3%,对伊曲康唑、氟康唑、伏力康唑、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的耐药性分别为57.1%、57.1%、52.4%、14.3%和0。结论 RVVC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敏感性高,耐药率低。  相似文献   

9.
铜陵地区2006年度深部真菌感染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安徽省铜陵地区临床分离的深部真菌分类和耐药状况。方法2006年1~12月铜陵地区临床分离深部真菌,用生物梅里埃试剂盒API20CAUX进行鉴定分类,ATB-FUNGus21NT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白色假丝酵母菌270株占64.3%,热带假丝酵母菌75株占17.8%,克柔假丝酵母菌20株占4.76%,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8株占4.3%,光滑假丝酵母菌16株占3.8%,季也蒙假丝酵母菌7株占1.7%,葡萄牙假丝酵母菌4株占0.95%,酿酒假丝酵母菌3株占0.71%,其他假丝酵母菌7株占1.7%。420株深部真菌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敏感性分别是93.1%和95.2%,氟康唑敏感率51.4%,中介率6.7%,耐药率41.9%;伊曲康唑敏感率35%,中介率15%,耐药率50%;白色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耐药率都是1.85%,氟康唑耐药率46.3%,中介率1.85%,伊曲康唑耐药率51.9%,中介率3.7%;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对5-氟孢嘧啶和两性霉素耐药率分别是26.7%和33.3%,氟康唑耐药率30.7%,中介率12%,依曲康唑耐药率46%,中介率20.6%。结论铜陵地区深部真菌种类与其他地区相同,而耐药性有差别,定期对本地区深部真菌耐药性进行监测,对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延缓抗真菌药物使用周期,减少难治性真菌的产生和流行有重要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和药敏测试情况。[方法]收集我院呼吸道标本1020株,对其检出的271株真菌进行5种常用抗真菌药的体外敏感性检测。[结果]通过痰液涂片结合分离培养,菌种分布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59.6%。对5种常用药物(5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进行耐药性分析,发现除克柔念珠菌外,其他真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和唑类比较敏感,克柔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结论]对痰液标本进行涂片和培养,发现真菌感染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除克柔念珠菌外,其他真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和唑类比较敏感,克柔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重视真菌分离鉴定和药敏测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监测分析临床分离真菌的分布以及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现状,加强抗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对2009年1~12月分离鉴定出的210株真菌用目前常用的5种抗真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和分析。结果 210株真菌中念珠菌和其他真菌分别占96.7%和3.3%,其中居前4位的念珠菌依次是白念珠菌(70.5%)、光滑念珠菌(12.9%)、热带念珠菌(8.2%)和克柔念珠菌(3.8%)。呼吸道标本检出率最高,肺癌患者检出率最高。两性霉素B耐药率最低,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对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耐药率高。结论肿瘤患者临床分离的耐氟康唑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有升高趋势,微生物室应将念珠菌鉴定到种并对其进行个体化药敏试验,加强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深部真菌感染现状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深部真菌感染提出防治措施。方法采用细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方法进行了观察。结果从51369份临床标本中共分离真菌1435株,检出率为10.4%;分离真菌15种,白色念珠菌仍为主要菌种。各种真菌对6种抗真菌药物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真菌感染在临床上呈上升趋势且产生了耐药菌株,真菌对两性霉素、制霉菌素、5-氟胞嘧啶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 818株酵母样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 ,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科玛嘉真菌显色培养基分离真菌 ,用ID 32C鉴定 ,ATBFungus自动分析系统测定真菌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咪康唑、益康唑以及酮康唑的药敏结果。纸片扩散法测定真菌对氟康唑的药敏结果。结果  818株酵母样真菌以念珠菌属为主 ,其中白色念珠菌的检出率居首位。 15 7株酵母菌的药敏结果 ,以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氟胞嘧啶的作用最强 ,益康唑的作用最差。 95株酵母菌对氟康唑的药敏结果 ,以克柔念珠菌的耐药率最高 ,达 10 0 %。结论 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 ,增加了酵母菌的感染机会 ,应加强真菌的检测和耐药性监测工作 ,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临床泌尿系统真菌分布及其药敏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临床送检的泌尿系统标本进行真菌鉴定,并检测其对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采用 WHONET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共分离出真菌239株,其中白色念珠菌居首位,其余依次为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2)239株真菌对氟康唑(FCA)、伊曲康唑(ITR)、伏立康唑(VRC)、5-氟胞嘧啶(5-FC)及两性霉素(AMB)的敏感率分别为63.2%、61.9%、92.5%、93.7%及93.7%;(3)白色念珠菌对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好,均达到95.0%以上;(4)光滑念珠菌对 FCA 和 ITR 的敏感性最低,仅为9.7%。结论泌尿系统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由于各种念珠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因此加强泌尿系统真菌鉴定及药敏检测,能够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Mutations at embB gene codons 306 and 497 and iniA gene codon 501 occur frequently in ethambutol (EMB)-resista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strains worldwide.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se mutations in resistant strains has been achieved by labor-intensive DNA sequencing or by tedious amplification protocols followed by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digestion. In this report, we describe 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base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substitutions at embB codons 306 and 497 and iniA codon 501 directly in BACTEC cultures of M. tuberculosis isolates. The wild-type and mutant alleles are revealed by easily interpretable and different RFLP patterns. The methods optimized initially on reference strains were tested directly on BACTEC cultures of 25 randomly selected clinical M. tuberculosis isolates, seven of which were determined to contain EMB-resistant strains by phenotypic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ing. The PCR-RFLP methods identified mutations in four of seven EMB-resistant strains with three isolates containing mutated embB codon 306 and one isolate containing mutated embB codon 497. The results of PCR-RFLP were confirmed by DNA sequencing. The worldwide prevalence figures for mutations at embB codons 306 and 497 and iniA codon 501 suggest that nearly half of EMB-resistant M. tuberculosis strains could be identified within one working day eve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equipped with simple PCR technology instead of weeks required for phenotypic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ing. Further, since EMB resistance is also associated with multiple-drug resistance from some geographical locations, detection of EMB resistance may also lead to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multidrug-resistant strains of M. tuberculosis.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佛山市南海区第三人民医院检出的病原菌分布及其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微生物鉴定仪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从该院患者的各类标本中分离的1 037株病原菌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及法国生物梅里埃ATB药敏板条。结果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8.4%、革兰阳性球菌次之占27.3%,真菌占13.2%,除真菌外的其他主要病原菌的抗菌药物耐药率普遍较高。结论医院容易发生医院感染,应加强其病原菌分布及其抗菌药物耐药情况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临床分离菌株,了解该院临床常见病原菌的种类及细菌耐药性,为临床抗菌剂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指导,为制定区域性院内感染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11年住院及门诊患者各种标本,培养分离菌株采用K-B法标准,以CLSI 2009年版为判定标准进行药敏实验.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的检测采用CLSI推荐的纸片筛选与表型确证实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测采用头孢西丁纸片作K-B法确认,应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 1 682株临床分离菌株中革兰阴性菌占65.93%,革兰阳性菌占29.96%,真菌占4.10%.分离出大肠埃希菌产ESBLs 366株,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 99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44株.结论 该院临床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产酶菌株的检出率较低.加强细菌的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选择敏感性强的药物,减缓细菌的耐药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526株临床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监测福鼎市医院2005年度临床感染病原菌的耐药状况,为本地区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性统计分析2005年度本院各临床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526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65株,占50.4%;真菌130株,占24.7%;革兰阳性球菌115株,占21.9%。各菌属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有差异,大肠杆菌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最低为11%;克雷伯菌属对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最低为31%;假单胞菌属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最低为40%;不动杆菌属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最低为32%;肠杆菌属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最低为29%。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呋喃妥因对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结论临床常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呈高耐药率,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医院应重视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和控制滥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9.
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变迁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本院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变迁及耐药趋势,为临床治疗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帮助。方法统计分析本院2004~2006年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结构及耐药情况。结果在4551例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2362株,占51.9%,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3.1%,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分列前5位;革兰阳性球菌占12.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分列前2位;真菌占14.9%,以白假丝酵母为主;药敏结果提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最强,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但细菌种类及耐药性在不断发生变化,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以抑制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并提高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