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 236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血清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组合模式和前S1抗原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清HBsAg阳性率为18.45%,抗-HBs阳性率为34.3%,6项全阴性者224例,HBsAg(+)、HBeAg(+)、抗-HBc(+)(大三阳)76例,阳性率为6.15%,HBsAg(+)、抗-HBe(+)、抗-HBc(+)(小三阳)129例,阳性率为10.44%,在大三阳组中,前S1抗原阳性率为90.79%,在小三阳组中,前S1抗原阳性率为74.42%。男性HBsAg阳性148例,阳性率为21.29%;女性HBsAg阳性80例,阳性率为14.78%,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P<0.01)。结论精神病患者HBV总感染率略高于普通人群,对这类患者应采取监测隔离,治疗等措施,防止HBV的传播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输血前患者4项感染指标检测结果与流行趋势。方法选择该院2010~2012年输血前患者25 068例,采用ELISA法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结果 2010~2012年输血前患者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阳性率分别为12.78%、1.06%、0.05%和0.95%,其中抗-HIV和抗-TP阳性率具有逐年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和年龄HBsAg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抗-HIV阳性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TP阳性率具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输血前患者具有一定的感染率并有增高的趋势。进行输血前检查,对于了解输血前患者感染状况、减少医疗纠纷和提高输血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在消化内科行胃镜检查病人与健康体检者中的感染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来门诊消化内科行胃镜检查与同期来院体检人员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情况.结果 胃镜检查患者2894例,HBsAg阳性142例,总阳性率4.91%,男性阳性率5.19%,女性4.36%,两性别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体检者10354例,HBsAg阳性374例,总阳性率3.61%,与病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3,P<0.01),其中男性阳性率3.64%,女性3.55%,两性别组差异依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组人群中消化内科就诊患者比健康体检者HBsAg阳性率高,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人群中男性HBsAg阳性率均大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东省珠海市西部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感染状况。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2019年12月间在珠海西部地区参加健康体检的27218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的方法检测血清中的乙肝表面抗原(HBV surface antigen,HBsAg),用t检验、单因素卡方检验和RxC列联表分别分析HBsAg阳性率在年龄、性别、年龄组、年份间的分布差异情况,P<0.05被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该人群HBsAg平均阳性率为9.31%(2535/27218)。男性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10.08%vs 8.20%,χ^(2)=27.52,P<0.05)。各年龄组之间HBsAg阳性率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75.29,P<0.05);其中45~60岁组的HBsAg阳性率最高(11.61%)。此外,该地区HBV的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45.77,P<0.05)。结论:珠海西区健康体检人群的HBsAg阳性率较高,男性阳性率高于女性,中年人群阳性率最高,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该地区HBV流行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青岛市健康体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为乙肝疾病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结果总体检人群HBsAg阳性率为3.732%,其中男性阳性率为4.019%,女性阳性率为3.283%,但是男女HBs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82,P=0.069)。各年龄组中20岁组和81~90岁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最高,分别为7.936%和13.333%;61~70岁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最低(2.278%)。但是各年龄段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326,P=0.065)。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各年龄组中男性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普遍高于女性。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应重点针对两个高感染率年龄组人群加强卫生监督,普及乙肝防治知识,提高乙肝疫苗接种覆盖率,进而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减少和控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西安市健康成人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状况,为乙、丙型肝炎防治及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在西安市10个社区抽取1 052例健康成人,检测HBV 6项血清学标志物和抗-HCV抗体,分析HBV及HCV感染的分布特征。结果共检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37例,总阳性率为3.52%,男性阳性率为4.08%,女性阳性率为3.07%,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30~40岁与40~50岁年龄段男性,其余各年龄段及各年龄段性别间HBsAg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HBs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阳性31例,阳性率为2.95%,单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为54.18%,各相同血清学模式男、女所占百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抗-HCV抗体阳性9例(0.86%),男性阳性率为0.64%,女性阳性率为1.02%,男、女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安市健康成人HBV、HCV感染率较低,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定期进行常规传染病的监测与疫苗接种,以控制乙、丙型肝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病患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水平与人宫颈癌基因(HCCR)、甲胎蛋白(AFP)的相关性及其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318例HBV相关性肝病患者为病例组,选取6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比较两组HCCR、AFP检测结果,并分析HBsAg水平与HCCR、AFP的相关性;比较不同血清HBsAg水平患者以及不同HBV相关性肝病患者的HCCR、AFP检测阳性率;比较两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酸转肽酶(GGT)以及碱性磷酸酶(ALP)检测结果。结果病例组HCCR和AF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BsAg水平患者的HCCR与AFP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随着HBsAg水平的升高,HCCR、AFP水平和阳性率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的HCCR、AFP阳性率依次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ALT、GGT、AL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GGT水平显著高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而ALT水平则显著低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R、AFP水平与HBsAg水平呈正相关,反映了HBV相关性肝病患者肝细胞病变的严重程度。对于HBsAg高水平患者,应联合检测HCCR、AFP以及早明确肝脏病变情况,提高肝癌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100例输血患者输血前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出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输血患者,输血前对患者血清中抗-HCV、HBsAg、抗-TP和抗-HIV进行检测。结果 100例输血患者中女性患者血清抗-HCV、HBsAg、抗-TP和抗-HIV 4种标志物的阳性率显著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患者抗-HCV和HBsAg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HCV阳性率最高的年龄段为20~40岁,HBsAg阳性率最高的年龄段为60岁;抗-TP和抗-HIV阳性率在各个年龄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种标志物阳性率排在前三位的科室分别为普外科(25.81%)、血液科(22.58%)和肿瘤科(16.13%)。结论在输血前对患者血清中抗-HCV、HBsAg、抗-TP和抗-HIV进行检测,有助于减少血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并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感染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鼓楼医院2010年1月~2015年3月的866例SLE患者(SLE组)的临床资料; 并收集1 795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血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及丙型肝炎(HCV)抗体。分析SLE组与对照组HBsAg,HBsAb及HCV抗体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SLE患者中HBsAg阳性的共有17例,阳性率1.96%,对照组HBsAg阳性204例,阳性率为11.4%,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81,P<0.000 1)。男性SLE患者阳性率5.26%,低于对照组的1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8,P<0.05)。女性SLE患者HBsAg阳性率1.64%,也低于对照组的8.12%(χ2=35.65,P<0.0001)。在21~30,31~40和41~50岁三个年龄段中,SLE组HBsAg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1.86,22.78和20.36; 均P<0.0001)。SLE患者中HBsAb阳性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总:χ2=0.50,P=0.48; 男性:χ2=0.12,P=0.73; 女性:χ2=2.00,P=0.16)。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低于健康人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血清总胆汁酸(TBA)、单胺氧化酶(MAO)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三项指标联合检测指标在肝脏损害诊断中的应用和价值。方法取无肝病组和肝病组患者清晨空腹血清或血浆,TBA采用循环酶法,MAO采用比色法,ALT采用连续检测法进行检测,均在奥林巴斯AU-64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无肝病组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检测者TBA阳性率为6.1%,HBsAg阳性检测者TBA阳性率为20.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BsAg阴性检测者MAO阳性率为4.5%,HBsAg阳性检测者MAO阳性率为7.4%,两者略有差异(P<0.05);但两组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肝炎组TBA和ALT的阳性率均为100%,而MAO的阳性率为5.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慢性肝炎TBA的阳性率为39.4%,ALT阳性率为31.2%,而MAO阳性率为100%,两组间均有明显差异(P<0.01)。肝硬化及肝癌患者TBA阳性率为100%,而MAO的阳性率为100%和8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BA和MAO的阳性率明显高于ALT。结论血清TBA测定可作为肝病检查时一项常规的重要指标,而血清MAO测定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迁延过程中,可作为肝病控制、预防、转归及肝脏进一步损害的预测、观察的重要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A total of 408 HBsAg and anti-HCV-negative patients with elevated ALT levels referred from blood banks were studied. Of these, 359 were followed up. HBsAg and anti-HCV were repeated in the first visit and ALT was checked at a 3 months interval. A liver biopsy was indicated when ALT levels remained abnormal for more than 6 months. Of the patients included, 316/359 (88%) were men, with a mean age of 34 years. In the first visit, 3 (0.8%) patients were anti-HCV positive upon serological reevaluation, with persistence of elevated ALT in all of them. A biopsy revealed chronic hepatitis in all three cases. Twenty-two patients were positive for anti-HBc, 20 of them were immune (anti-HBs positive), one developed anti-HBs after a vaccine dose, and one was HBsAg positive.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s that ALT can be a useful marker for the detection of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ed donors in whom technical problems might have occurred in serological screening.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HBV)感染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情况。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抗-HBs、HBsAg阳性者进一步用ELISA检测乙肝5项,同时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结果 HBsAg阳性率为6.4%,抗-HBs阳性率为58.7%,HBV全阴率为35%,ALT在HBsAg阴性新生中异常率为3.7%,ALT在HBsAg阳性新生中异常率13.7%。结论 HBV感染与ALT异常密切相关,ALT明显异常者为乙肝活动期,对大学学生应加强传染病相关知识宣传,继续加强乙肝疫苗接种,预防HBV传播。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天门市高考体检者HBsAg和ALT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本市高中学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阳性情况,为学校有效控制肝炎在学生中的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对16517名参加高考的学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BsAg、采用连续监测比色法检测ALT。结果HBsAg阳性率为9.56%,高于社会人群9.09%的携带率,男生阳性率(10.97%)高于女生(7.46%)。ALT阳性率为1.36%,男生(1.56%)高于女生(1.13%)。结论应加强高中学生的健康查体,乙型肝炎疫苗的预防接种,肝炎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等工作,降低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率和肝炎发生率,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4.
高密市2005年高考体检HBsAg、ALT检测结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市高中学生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氨酸氨基移换酶(ALT)阳性情况,为学校有效控制肝炎在学生中的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对6417名参加高考的学生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采用速率UV比色法检测ALT。结果HB-sAg阳性率为3.3%,低于社会人群9.09%的携带率,男生阳性率(3.93%)高于女生(2.48%)。ALT阳性率为2.68%,男生(4.04%)高于女生(0.90%)。结论应加强高中学生的健康查体,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肝炎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等工作,降低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率和肝炎发生率,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含量与血清标记物HBeAg、谷丙转氨酶(ALT)的相关性及其对肝病患者诊断、预后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523例乙肝患者血清学标记物(HBV-M),其血清学模型包括以下四种组合,A组:HBsAg(+)、HBeAg(+)、HBcAb(+)(大三阳);B组:HBsAg(+)、HBeAb(+)、HBcAb(+)(小三阳);C组HBsAg(+)、HBcAb(+);D组:HBsAb(+)、HBeAb(+)、HBcAb(+);并选取65例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正常人(E组)作为对照.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血清中HBV-DNA含量,同时采用酶法测定血清ALT水平.结果 A组HBV-DNA阳性率为92.55%,明显高于B组78.97%(x2=189.60,P〈0.001)和C组50.98%(x2=234.15,P〈0.001),A、D、C三组A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01,P〈0.001,P〈0.001);Log HBV-DNA与HBeAg S/CO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0.418,P〈0.001),而ALT与Log HBV-DNA及HBeAg S/CO之间均无相关性.结论 HBV-DNA含量与乙肝病毒e抗原具有显著相关性,HBV-M和HBV-DNA定量检测并联合ALT水平对于临床乙肝病毒感染、复制及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与肝功能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微粒子酶免疫法(ME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的结果分为:A组,HBsAg、HBeAg、HBcAb阳性;B组,HBsAg、HBeAb、HBcAb阳性;对照组,单独HBsAb阳性。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血清IL-18水平,常规方法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γ- 谷氨酰转移酶(GGT)浓度。结果 乙型肝炎患者IL-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以A组水平最高,IL-18与ALT、TBil呈正相关,与GGT无相关性。结论 IL-18可能参与了病毒性肝炎肝脏的炎性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al, HBV)脱氧核糖核酸(DNA)含量与HBV免疫标志物(HBVM)和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含量,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定量检测五种HBVM(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用速率法监测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以了解乙肝患者肝功能的损害程度。结果 HBsAg、HBeAg、HBcAb阳性患者HBV-DNA阳性率要明显高于HBsAg、HBeAb、HBcAb阳性患者(P<0.01)及HBsAg、HBcAb阳性患者(P<0.05);HBeAg 与HBV-DNA拷贝数呈明显的正相关(r=0.474,P<0.05);HBV-DNA载量与ALT、AST含量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前者r=0.286,P<0.05;后者r=0.296,P<0.05)。结论 血清中HBV-DNA含量与乙型肝炎免疫标志物以及肝细胞损害程度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在临床工作中应对血清乙肝免疫标志物、ALT、AST和HBV-DNA含量联合检测,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病情、预后及指导抗病毒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T 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 lymphocyte immunoglobulin mucin molecule 3,Tim-3)、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表达与病情程度关联性。方法 选取宝鸡市口腔医院2017 年10 月~2019 年6 月诊断为慢性乙肝患者103 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3 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检测肝功能[ 肝胆酸(cholyglycine,CG)、谷氨酸 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直接胆红素 (direct bilirubin,DBIL)、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TGF-β1,HBsAg 和Tim-3 表达情况,并分析慢性乙肝 发病影响因素、各指标水平与肝功能指标水平关联性、诊断效能。结果 ①研究组TBIL,DBIL,CG,AST 和ALT 血 清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4.412~53.782,均P < 0.05)。②研究组Tim-3,TGF-β1 及HBsAg 水平 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9.878~37.574,均P < 0.05)。③ HBsAg(OR=2.234)、Tim-3(OR=2.634) 及TGF-β1(OR=2.768)均为影响慢性乙肝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χ2=5.862~11.140,均P < 0.05)。④ TGF-β1,Tim-3 及HBsAg 与肝功能指标CG,ALT,AST,DBIL,TBIL 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均P < 0.05)。⑤联合诊断敏感度 (95.15%)、特异度(92.23%)和准确度(93.69%)高于TGF-β1(79.61%,76.70% 和78.16%)、Tim-3(77.67%, 80.58% 和79.13%)及HBsAg(82.52%,83.50% 和83.01%)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62~22.685,均P < 0.05)。 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Tim-3,HBsAg 和TGF-β1 水平与肝功能存在正相关关系,通过联合检测可提升慢性乙肝诊断敏感 度及准确度、特异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本校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校2002~2005年入学新生进行HBsAg检测及ALT检测,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生HBsAg阳性率4.23%~5.20%,有逐年下降趋势;男生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女生(P<0.01),农村的新生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城镇新生(P<0.01);乙肝病毒感染模式以"大三阳"和"小三阳"为主。结论:入学新生HBsAg检测及ALT检测的结果反映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免疫状况,是制定乙肝防治对策和提升学生保健服务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阳性产妇感染模式,以及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与乳汁中HBV-DNA载量的关系,乳汁中HBV-DNA载量与产妇肝功能的关系,评价母乳喂养的安全性。方法对267例HBV携带产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中和乳汁中HBVDNA载量,采用速率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 109例HBsAg和HBeAg双阳性的产妇,其乳汁HBV-DNA阳性率为76.1%,158例HBsAg阳性而HBeAg阴性产妇乳汁HBV-DNA阳性率为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产妇其血清中携带不同载量的HBV-DNA,分别为HBV-DNA500、500~1.0×10~5、1.0×10~5 copies/mL 3组,其两两比较乳汁中HBV-DNA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中HBV-DNA载量与乳汁中HBV-DNA载量呈正相关关系;乳汁中HBVDNA阳性与乳汁中HBV-DNA阴性产妇血清ALT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sAg和HBeAg双阳性和血清中HBV-DNA1.0×10~5 copies/mL的产妇不宜母乳喂养,同时乳汁中HBV-DNA载量较高的产妇应同时密切监测肝功能,以防发生肝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