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腺肌病一般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以及逐年加剧的进行性痛经;高效孕激素和假孕疗法对此病无效。治疗子宫腺肌病目前常用药物有丹那隆、内美通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等,但由于副反应大或药源问题而限制其广泛应用。有报道米非司酮治疗内异症有效。故本文试用米非司酮低剂量治疗子宫腺肌病以减少手术治疗机会。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1994年4月~1999年12月痛经、经量多、经期长、盆腔及超声检查诊为子宫腺肌病患者18例,均为经产妇,年龄30~46岁,渐进性痛经6~15年12例,同… 相似文献
2.
陈凤 《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8,6(2):73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与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的一种良性子宫疾病,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已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本院妇产科门诊对89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现对其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腺病2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激素受体调节剂—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3月~2005年3月我院对2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应用米非司酮治疗,10mg/次,1次/d口服,连用3个月,治疗前后观察月经量、痛经,子宫体积大小的变化,用药治疗前、用药后1个月及3个月分别抽血测定性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随诊6个月,24例患者中在服药期间均闭经,痛经缓解率为100%,子宫体积缩小平均为58%,性激素中雌激素(E2)、孕激素(P)水平下降,卵泡刺激素(FSH)与黄体生成素(LH)变化不明显。结论:米非司酮能有效控制子宫腺肌病,并可诱导围绝经期妇女闭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效果及小剂量长期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6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开始全部接受短期治疗,口服米非司酮25mg/d,总疗程6mo.观察患者症状、体征、血红蛋白、子宫体积、内膜厚度的变化.复发病例17例接受长期治疗,方案为口服米非司酮12.5mg/d持续用药.结果 服药期间所有患者均闭经,痛经消失.短期治疗结束后,贫血纠正,子宫体积明显缩小,内膜变薄.年轻患者停药后复发率高于围绝经期患者.复发者,进行长期治疗仍有效.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子宫腺肌病为女性常见病,50%患者合并不孕,近年临床发病率明显增加,在生育年龄妇女中有10%的发病率,本文对2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9年3月-2010年3月门诊就诊的2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其中月经过多13例,月经紊乱伴经血过多7例;年龄31~48岁;子宫大小正常3例,稍大8例,6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孕三烯酮分别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及长期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76例要求药物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米非司酮、孕三烯酮口服。米非司酮组于月经第1天起口服米非司酮10 mg,每天1次,孕三烯酮组每次2.5 mg,每周2次,第1次于月经第1天服用,3 d后服用第2次,以后每周相同时间服用。两组患者均连续服用6个月,比较治疗前与服药6个月后痛经、闭经、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子宫大小变化及复发情况。结果米非司酮组服药6个月后痛经症状缓解率、闭经率、停药后复发情况与孕三烯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发生率,血清孕激素水平,子宫大小变化情况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米非司酮较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更加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01年1月至2008年9月在本站诊治的不需生育的围绝经期子宫腺肌病46例,每晚口服米非司酮半片,连服3个月。结果围绝经期子宫腺肌病与用药前对比,经量评分显著下降(P〈0.01),痛经评分显著下降(P〈0.01),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变薄;子宫体积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卵巢无明显变化。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是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腺肌病的有效方法,是选择保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给予米非司酮25mg/d,连服6个月,服药前后对其痛经、月经变化、子宫大小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全部患者都发生闭经,痛经患者下腹胀痛情况全部消失,月经量减少,子宫体积缩小。结论米非司酮可作为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前、后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方法 41例确诊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0mg/d,连用6个月.结果 用药过程中均闭经.未出现明显的副作用.停药后随访1年,痛经程度用药后较用药月经异常明显改善;用药前子宫体积平均为(10.9 × 9.5 × 5.6)cm3,用药后的子宫体积平均为(8.1×6.3×4.1)cm3.P均<0.01,有统计学意义.其中36例治愈,3例复发后行手术治疗,2例>45岁患者致绝经.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官腺肌病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方法 41例确诊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0mg/d,连用6个月.结果 用药过程中均闭经.未出现明显的副作用.停药后随访1年,痛经程度用药后较用药前明显减低;月经异常明显改善;用药前子宫体积平均为(10.9 × 9.5×5.6)cm3,用药后的子宫体积平均为(8.1 × 6.3×4.1)cm3.P均<0.01,有统计学意义.其中36例治愈,3例复发后行手术治疗,2例>45岁患者致绝经.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及长期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对56例要求药物治疗的子宫腺肌症患者,于经期第一天起口服米非司酮12.5mg,每天一次,连续服用6个月,比较治疗前与服药6个月后症状、体征、血红蛋白及CA125水平.结果服药期间所有患者均闭经,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改善率达96.43%.子宫体积明显缩小,内膜变薄,血红蛋白上升,贫血纠正, CA125水平下降明显.结论小剂量米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方法 41例确诊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0mg/d,连用6个月.结果 用药过程中均闭经.未出现明显的副作用.停药后随访1年,痛经程度用药后较用药前明显减低;月经异常明显改善;用药前子宫体积平均为(10.9 × 9.5×5.6)cm3,用药后的子宫体积平均为(8.1 × 6.3×4.1)cm3.P均<0.01,有统计学意义.其中36例治愈,3例复发后行手术治疗,2例>45岁患者致绝经.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4.
15.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对2004年6月~2008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子宫腺肌症患者中,要求药物治疗的5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全部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观察闭经时间、痛经症状改善情况、子宫体积及内膜的变化、激素水平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服药期间所有患者均闭经,痛经消失8例(13.8%),50例痛经减轻(86.2%),子宫体积由治疗前的(89.35±10.32)cm3缩小至(58.56±9.07)cm3,子宫内膜变薄,由治疗前的(9.26±1.3)cm减少为(5.29±0.58)cm。58例患者中,仅10例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3例转氨酶轻度升高,余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有效、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和评价米非司酮及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该院收治并确诊的83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0例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孕三烯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缓解率为87.5%稍高于对照组8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患者在肠胃反应、肝功能异常方面发生率分别为12.5%、10.0%明显低于对照组25.6%、2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复发方面复发率为32.5%稍低于对照组3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米非司酮较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在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无差异,而在不良反应方面发生率小,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及长期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59例要求药物治疗的子宫腺肌症患者,于月经第一天起口服米非司酮12.5 mg,每天1次,连续服用6个月,比较治疗前与服药3个月、服药6个月后症状、体征及性激素水平。结果服药期间所有患者均闭经,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改善率达93.22%。子宫体积缩小有效率91.52%,内膜变薄。雌二醇(E2)和孕酮(P)较用药前下降,FSH和LH用药前后无明显差异,但停药后易复发。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及不良作用,并评估停药后复发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子宫腺肌病的2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米非司酮40 mg·d-1组(n=122例)和米非司酮20 mg·d-1组(n=116例)两组,分别给予40 mg·d-1米非司酮和20 mg·d-1米非司酮进行口服治疗,连续服用9个月。用药前后经B超测量子宫体积的三维径线,评估患者血红蛋白浓度、子宫内膜情况等,并对患者进行9个月随访,观察子宫腺肌病复发情况。结果:两组剂量米非司酮均可改善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缩小子宫体积并提高血红蛋白(P<0.05)。停药后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6个月和9个月复发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20 mg·d-1组发生子宫内膜异常增生率低于40 mg·d-1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40 mg·d-1和米非司酮20 mg·d-1分别治疗子宫腺肌病,均能缩小子宫体积、改善临床症状,但以20 mg·d-1剂量更安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停药后复发率高,但可以用作术前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19.
20.
小剂量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典型重症子宫腺肌病患者30例,自月经周期第1~3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每晚12.5mg,2个月后开始减量,维持量2.5~10mg,1次/d,疗程9个月.继以加服中药1个月.观察闭经时间、症状改善、子宫体积及腺肌瘤变化、对肝肾、血糖影响,停药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子宫体积明显缩小,平均缩小47.35%.腺肌瘤完全消失.18例子宫大小、形态恢复正常.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1).FSH,LH,E2均处在卵泡期水平,低雌激素症状轻微.检测肝肾功、尿RT、血糖均正常.随访6个月~2年,复发率10%.结论米非司酮小剂量长疗程治疗子宫腺肌病有效、安全、简便、经济.配合中药治疗,可进一步巩固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