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1月~2007年3月,应用STRIPP’IN静脉内剥脱器结合点式剥脱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32例,观察手术疗效。结果32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术后无血肿发生,术区炎症反应轻,随访6~12个月静脉曲张无复发、点式切口疤痕基本消失。结论采用STRIPP’IN静脉内剥脱器结合点式剥脱治疗大隐静脉曲张,静脉剥脱完全,操作简便、创口小、切口美观,恢复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本术式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后,逆行剥脱大隐静脉+点式结扎曲张分支静脉治疗33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均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杨彦冰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8):1405-1406
目的分析改良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3例(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51例接受传统剥脱术治疗,研究组52例接受改良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用时、住院用时、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治疗后1 d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研究组术中失血量较参照组少,手术用时、术后下地活动时间、住院用时较参照组短(均P<0.05)。治疗后1 d研究组VAS评分较参照组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92%)与参照组(5.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接受改良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能减小创伤,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加快术后康复进程,且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大隐静脉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均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15例),应用大隐静脉曲张根治术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大隐静脉点式剥脱术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7%,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平均用时为41min,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平均用时为88min,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平均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5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5d,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3.3%,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大隐静脉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新型抽剥器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 2006年3月~ 2011年1月对84例下肢静脉曲张,分别采用传统金属抽剥器抽剥45例,采用新型抽剥器抽剥39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84例随访1~36月,平均13月,新型剥脱器组比传统金属剥脱器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降低(P<0.01),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新型抽剥器较传统抽金属抽剥器有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改良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6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经典方法,但在遇到小腿部范围广泛、极度曲张静脉的病例时,需对曲张静脉采用大切口剥脱,具有手术创伤大、切口多、术后瘢痕粗长、影响美观等缺点[1]。近年来,诸如激光、腔镜等先进设备及技术的应用,使得大隐静脉曲张的外科治疗有较大的发展[2~4],但这些新技术的开展一般均要求特殊器械和较高的医  相似文献   

7.
选择性内翻式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介绍选择性内翻式剥脱术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方法:局麻下应用清水式新型特制剥脱器实施选择性大隐静脉内翻剥脱术+选择性硬化剂注射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线218例,293条肢体。其中伴色素沉着者48例,伴足靴区溃疡者16例。结果:均获得满意疗效,无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2d,6例系门诊手术。术后随访165例,时间2个月-20个月,效果良好,无复发。结论:选择性内翻式大隐静脉剥脱术操作简单、安全,术后不需卧床,伤口不明显,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廉,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点刺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2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刺剥脱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单纯下肢静脉曲张病患者28例36肢,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刺剥脱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单侧患肢手术时间90~120 min,平均(105±20)min,术中出血50~120 mL,平均(85±15)mL;术后第1天均能下床活动,曲张静脉全部消失;腹股沟Ⅰ类切口甲级愈合,余点刺小切口无须缝合,均一期愈合;其中6条(16.7%)患肢术后当天切口有少量渗血,2条(5.6%)患肢术后出现小腿内侧皮肤麻木感,5条(13.9%)患肢术后出现足踝区肿胀,1~2周后缓解。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刺剥脱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剖析大隐静脉曲张运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的效果.方法:利用双盲、对照法,分组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该科接收的60例大隐静脉曲张病例:A、B两组各30例.A组采取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B组采取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传统剥脱术.分析两组病情变化,比较相关治疗指标.结果:A组复发率为3.33%,B组为16.67%.A组明显低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为(115.0±12.2) min、下床活动时间为(6.9±1.5)h、住院时间为(4.1±1.2)d,B组分别为(126.7±15.4) min、(10.5±2.8)h、(7.4±1.9)d.A组明显短于B组(P<0.05).结论: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中合理加用点式剥脱术,有助于减少疾病复发风险,改善手术时间等治疗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选择性内翻式剥脱术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方法:局麻下应用清水式新型特制剥脱器实施选择性大隐静脉内翻剥脱术 选择性硬化剂注射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218例,293条肢体.其中伴色素沉着者48例,伴足靴区溃疡者16例.结果:均获得满意疗效,无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2 d,6例系门诊手术.术后随访165例,时间2个月~20个月,效果良好,无复发.结论:选择性内翻式大隐静脉剥脱术操作简单、安全,术后不需卧床,伤口不明显,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廉,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微创刨吸术(TriVex手术)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采用TriVex手术系统对121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微创组),并与70例行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其在手术时间、切口数量、切口长度、皮下血肿发生率、术后住院日及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的差异.结果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日分别为20.8 min及5.1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2 min及9.5 d(P<0.05).切口数量由对照组的5.2个减少为3.2个(P<0.05),切口长度由对照组的31.2 mm缩短为3.6 mm(P<0.01);皮下血肿发生率由对照组的38%降为微创组的24%(P<0.05);术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VAS评分相差明显(P<0.05).结论微创刨吸术近期疗效满意,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激光技术辅助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激光技术辅助治疗的155例(共187条肢体)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术后随访6~10个月,绝大部分患者曲张静脉团块消失,患肢酸胀不适感消失,溃疡愈合,色素沉着变浅,皮疹消退。155例患者187条肢体,其中87条肢体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6.5%,部分肢体出现2种以上并发症;其中静脉炎症反应、皮下淤斑、隐神经损伤、皮肤灼伤、下肢肿胀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分别为17.6%(33/187)、13.4%(25/187)、9.6%(18/187)、6.4%(12/187)、4.3%(8/187)和0.5%(1/187);除1例深静脉血栓患者遗留后遗症外,其余并发症经治疗均痊愈。结论激光技术辅助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创伤小,疗效确切,但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曲张大隐静脉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选取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病人隐-股交界瓣膜区静脉6条,取6条正常静脉作对照.提取血管组织总RNA,纯化mRNA后逆转录制备目标序列,应用含有4096种人类基因cDNA的表达谱芯片进行差异表达谱分析.结果:在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基因表达谱中差异表达基因共有168条,上调基因96条,下调基因72条,共存性差异表达基因39条,其中上调基因28条,下调基因11条.差异表达基因中有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基因等多种基因.这些基因可能与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发病机制有关.结论: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大隐静脉曲张的致病相关基因,可能为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大隐静脉曲张膝位结扎分段剥脱术与传统手术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大隐静脉曲张发生在膝以下者行膝位结扎分段剥脱术与传统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发生在膝以下病人146例,162肢体。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成两组,分别行膝位结扎分段剥脱术及传统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在单肢手术时间、单肢手术出血量、单肢术后2年复发率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膝位结扎分段剥脱术与传统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之间的单肢平均手术时间、单肢平均手术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膝位结扎分段剥脱术与传统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的单肢术后2年复发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膝位结扎分段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发生在膝以下者可行,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5.
透光旋切系统(TriVexTM)治疗大隐静脉曲张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阳  李基业  王世斌 《重庆医学》2006,35(11):1017-1018
目的评价以透光旋切系统(TriVex^TM)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即透照下动力静脉切除术(TIPP)的疗效.方法以透光旋切系统(TriVex^TM)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共120例(160条肢体).结果 TIPP手术时间(不含腹股沟手术时间)平均为14.0min(2~60min).小腿部平均手术切口2.9个(2~6个).平均住院时间8.4d(2~16d).术后曲张静脉、下肢酸痛、色素沉着及皮肤溃疡消失.平均随访18.2个月(1~28个月)无复发,小腿无明显癍痕. 结论 TIPP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术后无复发、且美容效果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外科综合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7月~200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220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资料,其中1802例患者采用激光联合透光直视旋切术;82例采用射频联合透光直视旋切术;218例采用选择性内翻式大隐静脉剥脱联合硬化剂治疗或透光直视旋切术;98例分别采用激光、高位结扎、射频处理大隐静脉主干,辅以曲张静脉团的手术切除、激光、电凝、皮下连续缝扎或硬化剂注射方法治疗。对于伴有交通支功能不全的患者,术中结扎或切断交通支;对于严重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患者,同时处理深静脉瓣。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大隐静脉返流消失,静脉曲张消失,均临床治愈,手术时间为20~78min,平均40min。结论激光、射频、内翻剥脱是治疗大隐静脉返流的有效方法。手术切除、皮下连续逢扎、电凝(分支)、硬化剂注射对静脉团的处理有很好的效果。切断结扎返流的交通支十分重要。透光直视旋切术对静脉团的处理十分理想,治疗彻底,但需注意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腔内同期及分期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合并下肢静脉曲张临床疗效及费用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腔内同期及分期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合并下肢静脉曲张同期治疗患者50例(A组)、分期治疗46例患者(B组)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采用下肢深静脉造影或血管彩超评估髂静脉狭窄治疗结果;采用静脉疾病严重程度评分评估静脉曲张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8.
泡沫硬化剂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泡沫硬化剂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预后情况.方法 采用单组前瞻性研究对186例采取泡沫硬化剂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引起的下肢静脉曲张及相关并发症,对手术时间、手术切口、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静脉曲张消失情况、复发情况、溃疡、皮炎、色素沉着、水肿的好转情况等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 18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每条肢体治疗时间为6~15min.手术切口1~3个.术后6h均下地行走,术后住院3~5d(平均4.2d).术后1周内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泡沫硬化剂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安全有效,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美容效果好,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曲张大隐静脉平滑肌细胞形态学改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曲张与平滑肌细胞(SMC)形态学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临床术中收集正常及曲张大隐静脉标本,制作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SMC一般组织学变化;制作超薄切片置透射电镜下观察SMC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光镜下曲张大隐静脉内膜增厚,SMC数量增多;中膜增厚,SMC形态异常,排列紊乱;电镜下SMC形态不规则,胞浆中粗面内质网、核糖体和线粒体丰富,肌丝少。结论大隐静脉曲张的发生和发展与SMC细胞形态学改变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聚多卡醇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科进行治疗的316例(411腿)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纳入研究.将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结扎联合硬化组(n=114,150腿)、硬化剂组(n=89,116腿)、结扎组(n=113,145腿).结扎联合硬化组患者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硬化剂注射,硬化剂组给予局部硬化剂注射,结扎组患者单纯进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于术前及术后12个月,由患者填写阿伯丁静脉曲张问卷(aberdeen varicose vein questionnaire,AVVQ)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由上级医师采用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表(venous clinical severity,VCSS)对患者静脉曲张及溃疡情况进行评价.记录溃疡术后所需愈合时间,测量溃疡面积,统计治疗1、3个月及6个月后溃疡治愈情况.结果 术后12个月3组AVVQ及VCS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结扎联合硬化组患者术后两项评分较另两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扎联合硬化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为(26.87 ±12.60)d,低于硬化剂组的(32.75±14.84)d及结扎组的(30.36 ±13.4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16,P=0.045).3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溃疡与术前相比逐渐缩小(P<0.05),且结扎联合硬化组溃疡相比另两组愈合较快,愈合率较高(P<0.05).3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聚多卡醇硬化治疗能够有效治愈大隐静脉曲张所致下肢静脉性溃疡;联合治疗在患者生活质量、溃疡愈合速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效果优于单纯硬化剂注射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