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置于宫腔内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7月~2006年12月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并准备剖宫产的孕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胎儿娩出时均静脉注射缩宫素10U,观察组胎盘娩出后置米索前列醇200μg于宫腔内。比较两组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分别为(939.43±441.02)ml和(1 189.96±428.36)ml,均少于对照组(P<0.01、P<0.001)。观察组24 h出血>1 500 ml 2例,对照组8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置于宫腔内促子宫收缩作用强,能较好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2.
龙玲  姚兰 《实用预防医学》2002,9(3):276-277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 方法 选择 370例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 2 0 0例 ,胎儿前肩娩出后立即静脉注射缩宫素 10 IU,并在胎盘娩出后经直肠置入米索前列醇 2 0 0 ug;对照组 170例 ,胎儿前肩娩出后立即静脉注射缩宫素 10 IU。观察产后 2 h出血量及产后 2 4h血红蛋白变化情况。 结果 产后 2 h平均出血量 ,观察组 15 3.2 ml± 2 3.4ml,对照组 2 16 .7ml± 46 .6 ml,有明显的差异性 (P<0 .0 1)。产后 2 4h血红蛋白下降值 ,研究组 0 .8g± 0 .3g,对照组 1.3g± 0 .5 g,差异有极显著性 (P<0 .0 1)。 结论 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明显 ,能较好的预防产后出血 ,且用药方便、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3.
联合用药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联合应用10%葡萄糖酸钙、米索前列醇、缩宫素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采取了临床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研究观察对比。将受试对象划分为研究组664例(应用10%葡萄糖酸钙、米索前列醇、缩宫素)和对照组664例(不给予上述处理)。结果:①研究组剖宫产183例,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积血量平均为(170±51.33)ml,对照组80例未用药,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积血量平均为(250±35.93)ml,两组比较差异显著。②研究组阴道分娩481例,胎儿及胎盘娩出后出血量平均为(150±51.33)ml,明显低于对照组未用药的228例,胎儿及胎盘娩出后出血量平均为(180±51.33)ml。③剖宫产研究组有效率为96.2%,阴道分娩研究组有效率为97.5%。结论:联合应用10%葡萄糖酸钙、米索前列醇、缩宫素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李乾  刘婷婷 《现代医院》2006,6(10):33-34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合用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足月妊娠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在胎儿娩出后子宫肌注射缩宫素20u,同时于直肠置入米索前列醇400μg。对照组50例,胎儿娩出后子宫肌注射缩宫素20u,观察产后2h内及产后24h内出血量。结果观测组分娩后2h内平均出血量(152.00±50.56)ml;24h内(190.10±50.63)ml。对照组分娩后2h内平均出血量(250.66±60.23)ml;24h内(280.00±68.56)ml。产后总出血率观察组为1.66%,对照组为6.00%;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合用缩宫素比单用缩宫素有更强的子宫收缩作用,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预防、降低产后出血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肛门塞置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正常足月妊娠阴道自然分娩者 30 0例 ,随机分为 A组、 B组和 C组各 10 0例。A组于胎儿娩出后立即一次性口服米索前列醇 6 0 0 μg。B组胎儿娩出后立即肛门内置入米索前列醇 40 0 μg。 C组胎儿娩出后肘正中静脉注催产素 2 0 IU。结果 :A组第三产程时间为 6 .45± 3.1min,B组6 .78± 3.3min,C组 10 .2± 3.5 6 min。产后 2 h内出血量 ,A组 140 .2± 34 .2 ml,B组 137.2± 35 .1ml,C组 2 38.6±5 8.4ml。米索前列醇组与催产素组比较 ,差异极显著。结论 :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催产素 ,能较好地预防产后出血 ,且用药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6.
卡孕栓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术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卡孕栓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①观察组: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卡孕栓1mg舌下含化。②对照组: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催产素针20U宫体注射。两组均给予5%葡萄糖500ml加催产素10U持续静滴,多胎妊娠于最后一胎儿娩出后立即给药。结果:①产后出血:观察组剖宫产术中、术后2h、术后24h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10±46·2)ml、(250±52·3)ml、(300±50·8)ml;对照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305±52·1)ml、(403±59·8)ml、(452±56·3)ml,观察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产后出血率(5·09%)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15·92%),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手术时间: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5±5)min,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5±6)min,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切口感染率比较:两组均无子宫切口感染,观察组1例腹壁切口感染,对照组4例腹壁切口感染,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舌下含化卡孕栓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疗效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方法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联合静脉点滴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有发生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单纯静脉滴注缩宫素10 U,治疗组在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0.2 mg同时静脉点滴缩宫素10 U,观察两组用药后子宫出血量及宫底下降情况。结果对照组产妇产后30 min、2 h出血量分别为(396.9±40.2)ml、(488.7±82.6)ml,治疗组产妇产后30 min、2 h出血量分别为(214.5±45.3)ml、(359.1±83.4)ml;对照组产后2 h子宫底下降(16.2±1.5)cm,治疗组产后2 h子宫底下降(20.3±1.2)cm。结论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联合静脉点滴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明显,能很好地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且用药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卡孕栓用于剖宫产预防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剖宫产者 2 0 9例随机分为卡孕栓组 10 3例和对照组 10 6例 ,卡孕栓组在腹膜切开后舌下含服卡孕栓 1mg ,两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向子宫肌层注入催产素 2 0IU、对照组静脉滴注催产素 2 0IU。观察两组术中和产后 2 4h出血量及产后血红蛋白变化情况。结果 卡孕栓组术中和产后 2 4h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91 2ml和 3 17 2ml ,对照组分别为 2 16 6ml和 3 5 0 5ml ,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卡孕栓组术后血红蛋白减少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卡孕栓组未出现明显副反应。结论 卡孕栓在剖宫产中促进子宫收缩明显 ,能较好地预防产后出血 ,舌下给药方便、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云南白药结合宫腔水囊压迫治疗胎盘胎膜残留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及优势。方法:将68例胎盘胎膜残留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水囊组,n=32)和试验组(云南白药纱布垫+水囊组,n=36)。两组均行同式的宫腔水囊压迫操作,试验组加用云南白药20 g +生理盐水50 mL的液体浸润的无菌纱布垫,于水囊侧胎盘胎膜残留处贴敷。比较两组操作所需时间、止血显效时间、留置时间;24 h留置出血量,取出过程阴道出血量,取出后12、24 h阴道出血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1周内残留物排出(〈3 cm)及产褥病率。结果:两组操作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止血显效时间为(217.83±22.56)s,留置时间为(13.34±1.25)h,24 h留置出血量为(880.21±12.53)mL,取出过程阴道出血量为(14.67±1.13)mL,取出后12、24 h阴道出血量分别为(8.05±1.46)mL、(3.27±0.21)mL,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为(7.82±0.96)d,1周内残留物排除(〈3 cm)为(31.05±0.57),产褥病率为(33±2.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云南白药结合宫腔水囊压迫治疗胎盘胎膜残留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明显优势于单纯宫腔水囊压迫治疗,为临床治疗胎盘胎膜残留性产后出血提供了良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探讨预见性护理应用在产妇阴道分娩后降低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04月15日至2015年04月15日我院收治的180例经阴道分娩产妇,计算机随机划分为对照组(n=90)与观察组(n=90),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预见性护理,观察2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第三产程、产后2h、产后24h)的出血量.结果:与对照组(58.37±5.36)ml、(140.14±21.41)ml、(212.19±12.33)ml相比较,观察组在第三产程(40.33±4.38)ml、产后2h(98.22±34.65)ml、产后24h(175.28±23.47)ml的出血量更少,组间差异大,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产妇阴道分娩后出血量,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休克指数(SI)和舒张压(DBP)应用于评估产后出血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该院经阴道分娩的2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后24 h内出血情况分为产后出血组(97例)和未出血组(103例)。收集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妊娠次数、产妇及胎儿情况、产后24 h出血量、产前与产后产妇的血压、心率及SI,并对产妇产前与产后的血红蛋白(Hb)及全血细胞水平进行检测,然后将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组产妇的总产程、24 h出血量及孕周均高于未出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而两组产妇在年龄、妊娠次数、生产次数、新生儿体质量及产前收缩压(SBP)、DBP、HR、Hb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产后24 h内各指标对比结果显示,两组产妇24 h内各指标均有浮动,而产后出血组的产妇在24 h时的SBP、DBP、红细胞(RBC)及Hb水平均低于未出血组产妇(P<0. 05),而且产后出血组产妇SI明显高于未出血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Ordinal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妇产后SBP、DBP、SI及Hb均可对产后出血进行评估,对产后出血的发生具有提示作用。结论产后24 h SI和DBP对产妇出血的预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母草注射液预防产时(新生儿娩出至产后2小时内)及产后(产后其余时间)出血的作用。方法将300例顺产产妇随机分为3组,每组100例,益母草组、缩宫素组均单纯采用益母草注射液或缩宫素治疗,益母草+缩宫素组则采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主要观察3组产时产后出血量、子宫复旧情况。结果产时出血方面,益母草+缩宫素组出血量少于益母草组和缩宫素组(P〈0.05);益母草+缩宫素组、益母草组的产后出血量均明显低于缩宫素组(P〈0.05)。在产后子宫复旧方面,在第3天、第5天益母草组的子宫底高度低于缩宫素组。结论益母草注射液有明显促宫缩、促子宫复旧的作用,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对预防产时产后出血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秀梅  钮彬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7):2814-2815
目的:探讨卡孕栓舌下含化联合短时间宫腔填塞在剖宫产术中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183例产后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140例,均给予催产素、子宫按摩和卡孕栓等常规方法止血。治疗组在胎盘娩出后立即宫腔填塞纱布垫,同时迅速缝合子宫切口;对照组在胎盘娩出后按常规缝合子宫切口,根据子宫收缩情况决定是否给予其他促子宫收缩的方法,如B-Lynch缝合术或(和)子宫肌注欣母沛。结果:治疗组术中及产后2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产后24 h血红蛋白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无继发的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避免了子宫切除。结论:卡孕栓联合短时间宫腔填塞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简单、安全、快速、经济、有效,是预防手术中产后出血和保留子宫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氧化亚氮吸入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氧化亚氮气体吸入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和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150例无产科及内科并发症的初产妇,随机分为氧化亚氮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氧化亚氮组给予吸入含50.0%氧化亚氮气体和50.o%氧气的混合气体,对照组孕周、孕妇年龄和体重,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比两组产妇的疼痛情况、产程时间、分娩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氧化亚氮组分娩时无疼痛感者64.0%(48/75)、刮宫产率6.7%(5/75),分别与对照组0,21.3%(16/7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P<0.05);2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窒息、血压、脉搏、挠动脉血及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氧化亚氮气体吸入用于分娩有明显的镇痛效果,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水中分娩对孕妇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自愿水中分娩,无禁忌证,具有适应证的孕妇40例,为观察组,同期足月头位阴道分娩,无并发症的孕妇40例为对照组。对水中分娩组失血量进行统计,产后各时段出血量,产后平均血红蛋白进行比较。结果:水中分娩组与正常分娩组比较,产后平均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中分娩组和正常分娩组失血量进行比较,水中分娩未增加产后出血风险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腔水囊压迫治疗产后出血较宫腔纱条填塞治疗产后出血的优越性。方法:选择产后出血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经常规处理后仍有阴道大量出血或有大出血倾向,按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水囊组34例,行宫腔水囊压迫止血;纱条组32例,行宫腔纱条填塞止血。比较2组显效时间、操作所需时间、留置时间;治疗后阴道出血量、取出过程阴道出血量、取出后阴道出血量、操作引起软产道裂伤、子宫复旧情况、再次出血发生率、子宫切除率、感染率、死亡率、住院时间。结果:水囊组显效时间(309.06±39.75)s,纱条组(286.47±60.34)s,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23,P=0.073);水囊组操作时间平均值(147.56±21.75)s,纱条组(416.76±75.06)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8,P=0.000);水囊组留置时间平均值(16.82±3.48)h,纱条组(25.91±2.19)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98,P=0.000);水囊组与纱条组放置后2 h、12 h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囊组与纱条组取出过程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囊组与纱条组取出后2 h、12 h、24 h、48 h出血量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囊组与纱条组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囊组与纱条组操作引起软产道裂伤、再次出血发生率、子宫切除率、感染率、死亡率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水囊压迫治疗产后出血优于宫腔纱条填塞治疗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产后出血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27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患者(预防组)和36例已经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治疗组)均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观察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等.结果 预防组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按常规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均经阴道分娩,出血量200~ 480 ml,平均385 ml,无一例发生产后出血.治疗组患者在栓塞前已发生产后出血,出血量1 000~4 200 ml,平均2 050ml,辅助行宫腔填纱9例,背带缝合2例.栓塞术后35例有效,成功率为97.2%(35/36),无效1例行子宫切除.患者均存活,无一例发生静脉血栓、下肢坏死及感染;所有患者术后子宫复旧良好.产后42 d门诊复查,无一例发生晚期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席汉综合征.已随访到的53例患者月经恢复时间为3~ 13个月.结论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是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对有产后大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也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会恋 《中国校医》2022,36(2):137-139
目的 探讨欣母沛联合麦角新碱预防具有高危产后出血因素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1月在我院分娩的产科高危因素产妇1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90例.两组均行阴道分娩,在胎儿娩出时予以对照组马来酸麦角新碱,予以观察组马来酸麦角新碱、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商品名:欣母沛).测定两组产后2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次性宫腔压迫双球囊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64例,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两组(n=32),对照组术中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一次性宫腔压迫双球囊,比较两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9.4%)低于对照组(40.6%)(均P<0.05);胎盘和子宫因素共同存在时子宫出血发生率更高(P<0.05);两组手术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子宫切除术率、Blynch缝合术率、输血率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在剖宫产术中联合应用一次性宫腔压迫双球囊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够有效预防产后出血,降低子宫切除风险,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秀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3):1746-1747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口服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无米索前列醇禁忌,单胎头位经阴道分娩的485例孕产妇,随机分为三组:米索前列醇组205例,胎儿娩出后即予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米索前列醇加缩宫素组148例,胎儿娩出后即予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同时给予缩宫素10U肌注;缩宫素组132例,胎儿娩出后即予肌注缩宫素10U,同时静脉注射缩宫素10U,观察三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产时及产后出血量、产后24h出血总量、发生产后出血的例数。结果:第三产程时间、产时及产后出血量、产后24h出血总量、发生产后出血例数米索前列醇组与米索前列醇加缩宫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米索前列醇组与缩宫素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同时口服米索前列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米索前列醇对预防阴道分娩时的产后出血效果良好,对子宫的收缩作用强于缩宫素,且用药方便、简单、经济、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