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7年,Hachinski应用脑白质疏松症(LA)一词来描述皮质下脑白质的异常CT表现,表现为边界不清的双侧斑片或弥漫性密度减低区,仅限于脑室周围或扩展至半卵圆中心。而在MRI T2加强像和液体衰减翻转恢复系列上,表现为脑室周围的高信号环或皮质下多发性的点状或斑片状,部分融合或融合性区域。在一些文献上,这种与脑梗死不同的影像学改变也称作白质高信号或白质损害。  相似文献   

2.
钟永海 《当代医学》2009,15(1):103-105
目的评价螺旋CT对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的诊断价值,探讨其CT表现。方法本院近2年神经科门诊病人136例,进行颅脑CT检查,对CT图像进行对照研究,分析其CT表现。结果本组CT诊断的敏感度97.1%,特异度100%,准确度98.5%。CT表现为两侧基本对称的侧脑室周围和(或)半卵圆中心区域的密度减低。结论脑白质疏松症有比较特征性的CT表现,螺旋CT对脑白质疏松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脑白质疏松是衰老过程的一部分,其发生机制与脑血流低灌注有关,它可能导致和加重智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高峰 《当代医学》2014,(36):24-24
目的探讨CT对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LA患者46例,均进行颅脑CT检查,分析其CT表现。结果 LA病灶主要位于大脑皮质下的脑白质区域、侧脑室周围、半卵圆中心或者深部脑白质,可并发基底节、丘脑腔隙性梗死和出血。其CT主要表现为双侧侧脑室额角或者枕角周围的对称性、低密度区域,双侧侧脑室周围的对称性、斑片状、低密度区域或脑白质弥漫性的低密度区域。结论 LA好发于双侧侧脑室额角以及枕角周围,严重者可累及双侧侧脑室周围的全部脑白质区域,其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CT对脑白质疏松症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藏高原地区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的发病机理及CT表现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42例脑白质疏松症的CT和临床资料。结果青藏高原脑白质疏松症的CT表现为双侧较对称的侧脑室周围和/或半卵圆中心区域的密度减低,与平原地区脑白质疏松症的CT表现无显著差异;但高原地区合并脑卒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平原地区。结论脑白质疏松症有比较特征象的CT表现,CT可作为诊断LA的首选方法。本病病理表现为双侧脑室周围脑白质脱髓鞘,脑白质的供血特点、年龄的增长及高血压为LA脱髓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白质损害在1987年由加拿大神经病学家Hachniski用“白质疏松”来定义。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是一个影像学诊断术语,用于描述头颅CT扫描时发现的脑室周围白质异常低密度或磁共振(MRI)检查时T2加权图像上见到的双侧性、弥漫性大脑自质高信号即白质高信号灶。  相似文献   

6.
脑白质疏松的病理与影像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脑白质疏松确切的病理变化及其与影像学(CT/MRI)的关系。方法:将10年来我科收治的63例影像学表现为脑白质疏松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其中10例死后进行了病理检查。结果:脑室周围深部白质,半卵圆中心,放射冠部位的病理学表现为:(1)髓鞘结构紊乱,体积变小,数量减少;(2)轴索变性,萎缩和脱失,(3)白质内明显的小血管硬化和胶质细胞增生;(4)多发性腔隙性梗死灶。结论:病理证实的脱髓鞘改变,CT显示的脑室周围低密度性改变,MRI的T2加权像显示的双侧弥漫性高信号三者部位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白质疏松症的CT、MRI征象及临床特征.方法对80例脑梗死合并脑白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白质疏松症CT 表现为两侧基本对称的密度减低改变,而MRI则表现为不规则、边缘模糊的斑片状及斑点状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改变,T2 Flair高信号改变.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脑白质疏松症最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越严重的患者脑白质疏松症越严重.结论脑白质疏松症有比较特征性的CT 及MRI表现,认知功能障碍与脑白质疏松症程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8.
脑白质疏松常见于老年人,磁共振成像诊断(MRI)优于CT,能发现更多的病灶。本文着重讨论该病影像学表现及分级分类、病理基础及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脑白质疏松(LA)是影像学诊断术语,用于描述脑白质内斑点状或斑片状改变。随着社会老龄化和CT、MRI等影像技术的广泛应用,脑白质疏松的检出率大大提高,本文就其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白质损害在1987年由加拿大神经病学家Hachniski用“白质疏松”来定义。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是一个影像学诊断术语,用于描述头颅CT扫描时发现的脑室周围白质异常低密度或磁共振(MRI)检查时T2加权图像上见到的双侧性、弥漫性大脑自质高信号即白质高信号灶。  相似文献   

11.
为总结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CT表现,对36例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CT资料加以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有弥漫性脑白质低密度改变,脑梗塞和脑萎缩。认为,SAE是一种老年性疾病,常在50岁以后发病,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加,CT有明确表现,结合临床表现可早期确诊。  相似文献   

12.
唐勇  曹娟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9S):154-155
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是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一组影像学所描述的临床综合征,最早是由加拿大神经学家Hachinski于1987年提出的一个影像学诊断术语,用于描述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区脑白质的弥漫性斑点状或斑片状改变,CT表现为低密度影,MRI T1加权像呈等或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此种影像学改变可见于多种疾病,如Alzheimer disease(AD)、脑外伤、脑炎、CO中毒、糖尿病等患者,且在正常老年人中也占有一定比例。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对LA的研究逐渐增多,现结合文献对该病的发生率、病理基础及发病机制、影像学表现和临床意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首先是作为一个影像学诊断术语于1987年由Hachinsk等~([1])提出,表现脑室周围以及半卵圆中心区呈脑白质弥漫性斑点状或连续斑片状改变。随着CT和MRI对脑白质疏松检出率增加,该病受到广泛关注。LA的主要病理表现有胶质细胞增生、血管周围间腔增大,少胶质细胞、髓鞘和轴突的丢失。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病变为  相似文献   

14.
CT及MRI对脑白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螺旋CT及磁共振(MRI)对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的诊断价值及其CT、MRI表现。方法收集本院2007年1-12月神经科诊治的患者120例,分别进行颅脑CT及MRI检查,对其CT、MRI图像进行对照分析研究。结果病灶主要位于大脑皮质下脑白质区域、半卵圆中心、侧脑室周围或/和深部脑白质。CT表现为两侧基本对称的密度减低改变,而MRI则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的斑点状及点片状异常信号影,SE序列呈T1WI,为等或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改变,T2flair(水抑制序列)呈略高或高信号改变。LA常伴有多灶性脑梗死、脑萎缩等脑血管病变。LA也可见于正常老年人。结论LA有比较特征性的CT及MRI表现。螺旋CT对LA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有其经济性、易操作性。但在有条件时,采用MRI检查更容易显示病灶。T2flair显示脑白质疏松特别敏感,MRI可作为诊断LA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早产儿围生期窒息颅脑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围生期窒息新生儿临床资料,比较不同胎龄(早产儿26例,足月儿24例)、不同窒息程度早产儿的颅脑CT表现、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NBNA)、脑白质CT值。结果26例早产儿可见脑实质密度弥漫性降低(CT值16Hu),蛛网膜下腔出血,24例足月儿均为脑皮质与皮质下白质低密度灶(CT值18Hu),累及脑室周围白质,可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早产儿NBNA评分、脑白质CT值低于足月儿(P0.05);轻度窒息组NBNA评分、脑白质CT值高于重度窒息组,脑白质损伤率低于重度窒息组(P0.05);围生期窒息早产儿NBNA评分与脑白质CT值呈正相关(r=0.352,P0.05)。结论窒息对不同发育阶段脑组织病理损害不同,其中围生期窒息早产儿颅脑CT病变集中于脑室周围白质,随窒息程度加重,脑白质损伤更严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Pd对CT阴性的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临床疑为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而CT表现为阴性患者的MR/表现。所有患者均在伤后2d内接受CT与MR检查。CT采用常规程序扫描,MRI采用自旋回波T1 WI、T2WI序列、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及弥散加权成像(DWI)。结果CT仅见弥漫性脑肿胀,未见明确病灶;MRI可见弥漫性脑肿胀,脑干、胼胝体及脑白质小灶性损伤。58例患者中,MRI各序列共检出216个病灶。MRI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病灶的敏感性明显优于CT。结论MRI为CT阴性的DAI临床诊断提供了直接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由加拿大神经病学专家Hachinski等在1987年提出的一个影像学诊断术语,用以描述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区脑白质的斑片状或斑点状改变。CT表现为低密度灶,MRI表现为T1W1为等、低信号,T2W1高信号。随着CT和MRI的广泛应用,LA越来越多地在中、老年患者中发现。其病理改变主要是白质广泛脱髓鞘,而弓状纤维保留。近年来有关LA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发病机制等的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现将近几年有关脑白质疏松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小儿结节性硬化症的临床及颅脑CT表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价颅脑CT在小儿结节性硬化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CT共同确诊的39例小儿结节性硬化症的颅脑CT表现。结果 39例小儿结节性硬化症CT平扫表现为颅内钙化或/和非钙化结节,发生于室管膜下39例(100%),皮质或皮质下15例(38.5%),脑白质12例(30.8%),脑实质内可见孤立的斑片状钙化11例(28.2%),双侧脑室轻度增大21例(53.8%)。结论 小儿结节性硬化症的颅内结节多发生于双侧脑室外侧壁室管膜下,CT平扫对颅内高密度或钙化结节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是诊断小儿结节性硬化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老年脑白质疏松症(LA)的相关性,了解脑白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182例老年患者根据CT/MRI结果按有无脑白质疏松,分为LA组95例和非LA组87例,采用循环酶法对两组患者血浆Hcy的浓度进行测定。结果 LA组Hcy浓度(21.13±4.62)μmol/L明显高于非LA组(15.36±4.58)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老年脑白质疏松关系密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是脑白质疏松症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CT、MRI表现以及病理基础和诊断分析。方法搜集具有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病例76例,分析其B超、CT及MRI表现并作出对比分析。结果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在CT上表现为侧脑室周围白质呈不规则片状、低密度影,边界模糊。MRI上表现为侧脑室旁、两侧半卵圆中心、深部脑白质之对称或不对称的长T1长信号效应,部分患者脑萎缩。结论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MRI表现更优于CT表现,其能显示较小、较早期的病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