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QT离散度在心电图运动试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QT离散度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08例冠心病,95例正常人和36例运动试验假阳性者进行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测定运动前和运动高峰时未校正的QT离散度(QTD)和校正的QT离散度(QTcd)。结果:冠心病患者运动前和高峰时的QTD和QTcd明显大于正常人,且运动高峰时的QTD和QTcd明显高于运动前,而正常人QTD和QTcd运动前后无差别,运动试验阳性而静息时心电图和QT离散度正常的冠  相似文献   

2.
QT离散度(QTdispersion,QTD)是反映心脏各部位心肌复极离散程度的指标。研究表明,当心肌局部缺血、室壁运动异常、心肌肥厚或心功能不全时,可出现静息心电图QTD异常变化〔1〕,而有关运动负荷下的QTD变化的观察报道较少。本文将冠心病冠脉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运动对缺血性心脏病(IHD)QT离散度的影响及β受体阻滞剂的干预作用。方法:观察27例IHD(IHD组),24例接受β1受体阻滞剂治疗的IHD(IHD-β组)和14例正常人(正常组)静息和平板运动高峰时QT间期有其相关参数。结果:静息和运动高峰时IHD和IHD-β组QT间期较正常组显著延长,但心率校正后差异无显著性。IHD与正常组比较,静息时QTd,QTcd,运动高峰时QTd,QTcd均  相似文献   

4.
5.
冠心病(CAD)患QT离散并QTd多明显增大,运动实验后进一步增加,作旨在观察运动实验中QTd及其心率校正值(QTcd)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心电图QT离散度改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鲤珍  陈国桢 《急诊医学》2000,9(6):408-409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肥厚、心肌缺血对QTd、QTcd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比较7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QT离散度。结果:无LVH组、无LVH伴缺血性ST-T改变组。LVH组QTd、QTcd比较差异显著;无LVH组与对照组QTd、QTcd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心室肥厚、心肌缺血使QTd、QTcd增大,表明QTd在检测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心肌缺血、评价抗高血压治疗过程中均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延髓肿瘤心电图QT离散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延髓不同性质肿瘤QT间期离散度的改变及其可能的机理,方法:选择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延髓血管网织细胞瘤47例,延髓胶质瘤54例,分别测量和计算QT离散度、QTc离散度,最大QTc和最小QTc,产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组间的QT离散度、QTc离散度,最大QTc有显著差异(P<0.05)。2组QT离散(QTc)≥50ms例数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呈浸润性生长的延髓胶质瘤组与膨胀性生长的血管网织细胞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说明延髓肿瘤的性质影响心电图(QT离散度,肿瘤的浸润生长程度与QT离散度改变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麻醉前后的QT离散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麻醉前后QT离散度 (QT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并计算出 5 5例手术病人麻醉前后的QT、QTc离散度 ,其中 12例为全身麻醉 ,4 3例为连硬麻醉。结果 :麻醉后病人的QTd、QTcd大于麻醉前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全身麻醉后QTd、QTcd增大较连硬麻醉后更为明显 (P分别 <0 .0 5和 <0 .0 1)。结论 :麻醉可增大心室肌的复极离散度 ,可能与麻醉过程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加相关 ,麻醉过程中应加强心脏监护 ,确保麻醉安全。  相似文献   

10.
脓毒症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进一步发展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脓毒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危重患者最常见的死亡病因之一[1].而心肌损伤在脓毒症早期即存在,心肌损害出现越早,病情越重,而且一旦出现心血管并发症,病死率急剧升高[2].对本院急诊外科收治的63例脓毒症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对脓毒症合并早期心脏损害患者心电图异常临床意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自 1990年Day等〔2〕首先证实QT间期离散度 (QTd)的临床实用价值后 ,QTd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有关与各种心脏病的关系的观察时有报道。本文主要探讨运动前后QT间期离散度变化对冠心病诊断指导意义 ,从而提高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1 材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选择 1999年 4月到2 0 0 1年 4月因发作性胸闷、胸痛的可疑冠心病而在我院住院患者 6 0例 (除外陈旧性心肌梗塞及静息状态下心电图有ST-T明显缺血改变的患者 )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狭窄≥ 75 %为阳性 )将试验…  相似文献   

12.
13.
14.
测定QT间期离散度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16.
QT离散度(QTdispersion,QTd)是普通体表心电图QT最大间期(QTmax)与QT最小间期(QTmin)的差值,反映心室肌细胞复极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的程度,可用以预测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发生[1]。有学者认为QTd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关[2,3]。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观察QTd和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肌供血不足及病情程度的关系。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为我院住院的60例冠心病患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分为(1)不稳定性心绞痛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8.6±10.3岁。(2)稳定性心绞痛组:30例。其中男21例,女8例,平均年龄59.2±10…  相似文献   

17.
曹丽  张广明  肖广辉 《临床荟萃》2000,15(5):196-196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ICM)与冠心病(CAD)患者QT离散度的关系。方法:测量18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30例冠心病屠 和30例健康人的QTd及校正的QTd(QTcd),并对各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Ⅰ组QTd,QTcd较Ⅱ组,Ⅲ均显著延长,Ⅱ组QTd,QTcd较Ⅲ组显著延长。结论: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QT离散度明显高于冠心病患者,且二者均高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18.
19.
众所周知,体表心电图上QT间期可反映整个心肌复极化过程。自1985年Campbell等首先描述了体表心电图不同导联QT间期存在微小差异以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各导联间QT间期的这种离散性并不是记录的伪差,而可能是心室肌复极障碍的反映,代表不同区域心肌复极的时间差异。由此提出了QT间期离散度这一概念,指同步记录的体表12导联心电  相似文献   

20.
观察了心力衰竭者QT离散度(QTd)的变化。其中心力衰竭患者49例,正常对照组43例。结果表明心力衰竭患者QTd、QTc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尤其以心力竭死亡组增加更明显。心力衰竭死亡组TQd均值为68.33,提示QTd明显增大是发生意外的危险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