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药源性低血钾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来银  孔令云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6):2223-2224
诸多因素可致血钾降低。其中,药物是导致血钾降低的原因之一,由于药物作用导致钾经肾脏或消化道排泄增多,或钾的细胞内转移,使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时,称为药源性低血钾症。除常见的利尿剂和皮质激素可引起低血钾外,近年来临床上又发现一些药物可导致低血钾,现就此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药源性高、低血钾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萍  边强 《药学进展》2001,25(4):245-247
患肾功能损害或钾代谢异常者易发生药源性高、低血钾症,特别是肾钾分泌受损者.这里主要讨论可引起药源性高、低血钾症的药物及其临床表现症状.高血钾症状定义为血清或血浆钾水平大于5.3 mmol/L,低血钾症则为血清钾浓度小于3.5mmol/L.  相似文献   

3.
探讨导致低钾血症的临床常见药物,阐述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并给出药源性低钾血症的防治措施,提醒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对药源性低钾血症这一现象引起足够的重视,避免或减少药源性低钾血症对人体的不良影响,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当血钾浓度低于3.5mmol/L时,即为低血钾症。轻者发生肌无力,重者可出现昏迷,呼吸肌麻痹甚至死亡。我院2002~2003年度收治8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分析、比较我院2000年-2002年间80例住院患者低血钾的心电图、血清钾变化,以早期、准确的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药源性胰腺炎发病特点与诱发药源性胰腺炎相关性药物的临床表现,供临床医师参考,促进合理用药、安全用药。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多类药物在治疗时可以引起急性胰腺炎。结论应加强对药源性急性胰腺炎相关药物的监测及时发现,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关实验研究显示,血压与尿电解质关系密切[1].但高血压合并低血钾的病理生理机制各不相同,目前多数认为是口服排钾利尿剂造成失钾过多所致.观察我院高血压患者38例,分析引起低血钾的主要原因,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关实验研究显示,血压与尿电解质关系密切[1].但高血压合并低血钾的病理生理机制各不相同,目前多数认为是口服排钾利尿剂造成失钾过多所致.观察我院高血压患者38例,分析引起低血钾的主要原因,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殷志萍  方忠宏 《上海医药》2005,26(8):360-361
目的:归纳药源性肾损害防治的研究资料,以寻求减少其发生的有效方法。方法:查阅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药源性肾损害发生率较高,并呈上升趋势,防治药源性肾损害应重视合理用药,如防止非甾体抗炎药在止痛、退热等方面的滥用;使用肾毒性大的药物,或进行造影检查时要进行充分的水化治疗等。结论:要尽可能避免药源性肾损害的发生,在使用对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时,应充分权衡利弊。  相似文献   

10.
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有关知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数据库,下载有关药物致血小板减少症的文献,然后进行文献综述。结果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约十万分之一,但不同药物之间的发生率差别很大。致病药物以抗菌药物、解热镇痛药物及血液系统药物多见。致病机制包括血小板破坏增加、生成减少和消耗增加,其中又以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多见。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一般是可逆的,停药后7~10d可望恢复,产生严重后果者少见。结论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常见的药源性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务人员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1.
抗高血压药物致低钾血症的临床循证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高血压药物导致低钾血症是老问题,但近年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在低钾血症方面又有不少新的发现.使用排钾利尿剂的所有疾病患者低钾血症总发生率为21.1%,原发性高血压者的发生率在20%以上,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安慰剂时低钾血症的发生率<4%.低钾血症的发生和利尿剂剂量与患者年龄相关,虽然合并用药可能避免低钾血症发生,但临床上无法预测,而且可能出现高血钾.低钾患者心律失常一直倍受关注,但近来大型研究显示心律失常与低钾相关不密切,心性猝死、原发性心脏骤停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低钾血症密切相关.宜通过以下方法避免低钾血症:1利尿剂剂量要小;2排钾利尿剂要和保钾利尿剂或钾制剂合用;3适时监测血钾,即使使用联合用药方案;4对老年人使用利尿剂要特别注意低钾血症.  相似文献   

12.
1例83岁女性患者因右肺腺癌左肺转移和可疑肝转移口服吉非替尼0.25 g、1次/d。用药27 d后患者出现严重腹泻伴恶心呕吐,实验室检查示血钾2.1 mmol/L,粪培养结果为阴性,排除感染性腹泻。未停用吉非替尼,给予补钾、止泻等治疗4 d,患者痊愈。4 d后患者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实验室检查示血钾2.96 mmol/L,考虑腹泻和低钾血症与吉非替尼有关。停用该药,给予补钾、止泻、止吐、护胃等对症治疗。停药9 d后,患者腹泻、恶心呕吐症状减轻,实验室检查示血钾3.52 mmol/L;停药22 d后,患者腹泻、恶心呕吐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示血钾4.69 mmol/L。  相似文献   

13.
吲哒帕胺致老年低血钾3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 3例分别被诊断为食道裂孔疝、脑震荡后遗症、冠心病和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老年高血压病人服用吲哒帕胺引起的低血钾。认为引起低血钾的原因是与老年人体内含钾量低、多病并存和器官的退行性变有关。原发或伴随疾病症状的掩盖 ,使诊断较为困难。提高对老年人病理生理及用药特点的认识 ,详细询问病史、用药史 ,多吃含钾较高的食物 ,或与氯化钾片、保钾利尿剂同时服用 ,多药合用时注意协同排钾作用 ,定期复查血钾等 ,是预防吲哒帕胺致老年低血钾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导致低钾血症的发生率、原因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126例接受卡培他滨单药治疗(剂量及用法:每次1 000 ~1 250 mg/m^2,每日2次,口服14 d,停用7d,21 d为1周期)的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用药均超过3个周期,不超过10个周期,查找出其中出现低钾血症的患者,总结分析低钾血症的发生率、原因及治疗方法.结果 126例患者中,低钾血症发生率为14.3%(18/126),其中卡培他滨间接导致的低钾血症占77.8%(14/18),卡培他滨直接导致低钾血症占22.2%(4/18).经过及时的口服或静脉补钾治疗,患者的血钾值均恢复正常,无患者因低钾血症退出化疗.结论 卡培他滨可直接或间接导致低钾血症,临床医生应充分重视该项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1例60岁男性胃癌晚期患者,给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氟尿嘧啶化疗,第6天开始出现骨髓抑制,第9天达到高峰,白细胞降至0.73×109·L-1,血小板最低39x 109·L-1;同时合并高热及重度低钾血症,血钾最低1.98 mmol·L-1.给予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氯化钾注射液持续静脉泵入、预防感染及退热对症处理,患者第12天体温恢复正常,第15天白细胞、血小板及血钾恢复正常.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16.
Antibiotic-induced hypokalemia does not occur frequently, but has been described with aminoglycosides, amphotericin B, and ureido penicillins. A patient with Staphylococcus aureus bacteremia who developed severe hypokalemia while on high doses of oxacillin is presented. To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ed case of oxacillin-associated hypokalemia.  相似文献   

17.
Nifedipine, a calcium-channel blocking agent, has been reported to cause many side effects, particularly in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A case of nifedipine-induced hypokalemia is presented, with a discussion on the presumable mechanism involved in this phenomenon.  相似文献   

18.
19.
14例低钾血症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滨 《中国实用医药》2009,4(18):184-185
摘取14例典型低钾血症病例,复习内分泌代谢科常见低钾血症的诊治,提示不要忽视低钾血症的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20.
Piperacillin/tazobactam is a commonly prescribed antibiotic and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safe. We report a case of a 2-year-old girl who developed hypokalemic metabolic alkalosis and bradycardia after receiving intravenous piperacillin-tazobactam for bronchopneumonia. Upon withdrawal of the drug, serum potassium normalized in 2 days. Hypokalemia is a serious adverse effect of piperacillin-tazobactam and should be suspected while treating patients with this drug. Early recognition and prompt withdrawal of the drug will result in lesser morbid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