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术后的PCOS患者和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受孕后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中心第一次行IVF的PCOS患者共104例,对照组为第一次行IVF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共1 658例.两组患者按年龄均分为<35岁组和≥35岁组.对4组患者的基本资料、IVF-ET周期的卵子和胚胎情况以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比较.[结果]PCOS患者IVF周期中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早产率、多胎率、大于胎龄儿、小于胎龄儿以及畸形率与同年龄组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 35岁PCOS患者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35岁PCOS患者该两种疾病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5岁PCOS患者行IVF-ET治疗后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增加,≥35岁PCOS患者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未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不同体质量指数(BMI)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的治疗结局.方法 87例接受IVF-ET治疗的PCOS患者,根据BMI分4组:A组BMI<20 kg/m2,B组20~22.9 kg/m2,C组23~24.9 kg/m2,D组≥25 kg/m2.比较各组超排卵周期的基本资料、胚胎实验室数据及妊娠结局.结果 D组促性腺激素用量与A组和B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1和P=0.037).D组有效胚胎数与A,B、C三组相比均显著减少(分别为P=0.006,P=0.020和P=0.033).各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PCOS患者BMI的增大,促性腺激素用量增加;当BMI≥25 kg/m2时,有效胚胎数减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体质量指数(BMI)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的治疗结局。方法87例接受IVF—ET治疗的PCOS患者,根据BMI分4组:A组BMI〈20kg/m^2,B组20~22.9kg/m^2,C组23~24.9kg/m^2,D组≥25kg/m^2。比较各组超排卵周期的基本资料、胚胎实验室数据及妊娠结局。结果D组促性腺激素用量与A组和B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1和P=0.037)。D组有效胚胎数与A、B、C三组相比均显著减少(分别为P=0.006,P=0.020和P=0.033)。各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PCOS患者BMI的增大,促性腺激素用量增加;当BMI≥25kg/m^2时,有效胚胎数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BMI)及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对体外受精(IVF)-胚胎移植周期(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83个(例)激动剂长方案IVF周期,其中PCOS因素周期153例,单纯输卵管因素周期275例.两组患者再分别根据BMI分为超重组(BMI≥24)和正常体重组(BMI<24).比较各组促性腺激素用量、用药天数、获卵数、卵子成熟率、受精率、优质胚胎数、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结果 PCOS组高BMI患者比例显著高于输卵管因素组(P<0.01).PCOS组中,高BMI患者促性腺激素用量及天数显著高于正常BMI患者(P<0.01).正常体重的PCOS患者获卵数与优胚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卵子成熟率、受精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妊娠早期流产率在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 >0.05).结论 肥胖合并PCOS时降低卵巢对促性腺激素反应.非肥胖型PCOS利于促排卵.肥胖及PCOS均未影响IVF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屈螺酮炔雌醇预处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其中36例在IVF-ET治疗前未使用屈螺酮炔雌醇处理者纳入对照组,34例在IVF-ET治疗前使用屈螺酮炔雌醇处理者纳入观察组。治疗3个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以及治疗前后的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窦卵细胞数目、卵巢体积、胰岛素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为67.65%,高于对照组的52.78%,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分别为2.94%、2.94%,低于对照组的8.33%、5.56%,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促性腺激素血清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周期后,对照组患者的FSH、T、AMH高于治疗前,LH、E2低于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体质量指数(BMI)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用标准长方案进行IVF助孕的224例PCOS患者资料,根据BMI分为2组,高BMI组(BMI≥24.0)60例,正常BMI组(18.5≤BMI<24.0)164例,分析高BMI与正常BMI的PCOS患者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 (1)高BMI组基础睾酮(T)显著高于正常BMI组(P<0.05);(2)两组促性腺激素(Gn)总量、Gn用药、促排天数、获卵数、受精卵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BMI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于正常B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流产率、平均孕周、胎儿平均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BMI组妊娠期糖尿病(GDM)显著高于正常B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BMI的PCOS患者易出现高雄激素血症,且妊娠期并发症GDM发生率增加,但不影响其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不孕患者采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治疗的疗效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52周期PCOS不孕因素IVF-ET病历资料作为A组,同期102周期输卵管因素IVF-ET病例作对照作为B组。结果:PCOS组与输卵管因素组比较分析:患者年龄、不孕年限、BMI、Gn天数、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OHSS风险取消移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患者较输卵管因素组更年轻,不孕时间短、体重指数高,Gn时间长,获卵数多,相应可移植胚胎多,OHSS风险明显升高。而两组Gn用量、内膜厚度、2PN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及临床妊娠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伴不孕患者采用IVF-ET助孕可获得与输卵管因素IVF-ET助孕相似的疗效,但要注意OHSS的风险预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该院生殖医学科收治的78例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IVF-ET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辅助IVF-ET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内分泌指标[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子宫内膜厚度、IVF-ET效果(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结果: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当天(HCG日),观察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LH、FINS、HOMA-IR水平低于对照组,IVF-ET治疗后获卵数多于对照组,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受精率、卵裂率、移植胚胎数及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OHS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22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经治疗后怀孕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体重指数分为A组(BMI≥24.0kg/m2,106例)和B组(BMI<24.0kg/m2,120例),对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围生期并发症以及新生儿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除去自然流产患者,继续妊娠的两组患者在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的发病比例上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早期自然流产率、妊娠高血压疾病及子痫前期、胎膜早破、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体重指数≥24.0kg/m2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的风险增高,建议孕前关注多囊卵巢综合征孕妇体重指数的调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1 753个IVF周期、妊娠634周期临床资料.结果临床妊娠634周期,妊娠率36.2%,其中宫内妊娠605例,占95.4%;异位妊娠(EP)29例,占4.6%.单胎妊娠492例,占77.6%;多胎妊娠142例,占22.4%.足月分娩451例,其中自然分娩98例(21.7%),剖宫产353例(78.3%);流产89例,流产率14.0%;引产3例,引产率0.5%;正在继续妊娠65例.结论IVF-ET技术给不孕症患者带来了福音,但IVF-ET术后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流产、异位妊娠、多胎妊娠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1753个IVF周期、妊娠634周期临床资料。结果临床妊娠634周期,妊娠率36·2%,其中宫内妊娠605例,占95·4%;异位妊娠(EP)29例,占4·6%。单胎妊娠492例,占77·6%;多胎妊娠142例,占22·4%。足月分娩451例,其中自然分娩98例(21·7%),剖宫产353例(78·3%);流产89例,流产率14·0%;引产3例,引产率0·5%;正在继续妊娠65例。结论IVF-ET技术给不孕症患者带来了福音,但IVF-ET术后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流产、异位妊娠、多胎妊娠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不同体重指数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性激素及糖脂代谢水平。方法 323例PCOS患者根据体重指数分为3组,由专业人员对PCOS患者进行腰围、臀围的测量及多毛、痤疮、黑棘皮的记录,并于患者自然月经周期或孕激素撤退出血的第3~5天空腹测血清性激素、糖脂代谢水平。结果 323例PCOS患者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3组:A组(BMI<23kg/m2)、B组(23kg/m2≤BMI<25kg/m2)、C组(BMI≥25kg/m2),构成比分别为10.84%、34.67%、54.49%;腰围、臀围、腰臀比(WHR)在不同BMI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腰围、臀围、WHR与BMI呈正相关。黑棘皮发生率在不同BMI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OS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在不同BMI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LH和SHBG与BMI呈负相关,E2与BMI呈正相关;糖脂代谢指标在不同BMI PCOS患者中代谢水平不同,其中TG、TC、LDL、FPG、FINS和HOMA-IR均与BMI呈正相关。结论 不同BMI PCOS患者表现出血清性激素及糖代谢的差异,且FSH、LH、SHBG、E2、TG、TC、LDL、FPG、FINS水平和HOMA-IR指数均与BMI相关。 相似文献
14.
背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无论是否肥胖,胰岛素抵抗(IR)均有较高的发生率,严重影响其生殖代谢健康。目前有关正常体质指数(BMI)的PCOS患者IR影响因素的研究尚少。目的 探讨正常BMI的PCOS患者发生IR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是基于“针刺联合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妇女活产的影响(PCOSAct)”临床试验的二次分析,该研究是于2011—2015年在中国开展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分中心包括27家医院,共纳入1 000例有生育需求的PCOS不孕受试者。本研究纳入该试验中453例BMI正常(18.5kg/m22)的受试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将患者分为IR(+)组(114例)和IR(-)组(339例)。比较两组患者在人口学特征、性激素、糖脂代谢、肝肾功能及电解质的差异,并分析各指标与HOMA-IR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正常BMI的PCOS患者发生IR的影响因素。结果IR(+)组BMI、腰围(WC)、腰臀比(WHR)、收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常规促排卵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3年4月-2005年8月间常规促排卵后多卵泡发育接受IVF-ET治疗11例PCOS患者病例资料,分析晚卵泡期黄体生成素(LH)及孕酮(P)水平、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形成率及妊娠结局。结果:4例在卵泡成熟前2-3 d出现LH上升,而P处于卵泡期水平。11例患者平均获卵数(17.8±7.2)个,受精率70.3%,优质胚胎形成率60.2%。累计5例妊娠分娩,1例孕6月。结论:对于PCOS患者,常规促排卵后多卵泡发育时行IVF-ET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体重指数正常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BMI)正常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胰岛素抵抗(IR)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3例PCOS患者按BMI分为正常体重PCOS组(PCOS Ⅰ组,BMI<24 kg/m2)31例与超重/肥胖PCOS组(P-COS Ⅱ组,BMI≥24 kg/m2)22例,同时选取BMI正常的非PCOS妇女30例为对照组,采集静脉血检测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和空腹血糖(FPG),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程度。结果 ①PCOS Ⅰ组FINS、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及HOMA-IR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②PCOS Ⅱ组FINS水平和HOMA-IR值高于PCOS Ⅰ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③LH水平和BMI与HOMA-IR值显著相关,但前两者与HOMA-IR不存在交互影响(均 P>0.05);IR在PCOS患者中的暴露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BMI正常的PCOS患者存在IR;肥胖可加重PCOS的高胰岛素血症和IR;IR为PCOS发病的独立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