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利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与普通光学显微镜进行血尿诊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肾内科及泌尿外科500份血尿患者尿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以下简称UF-1000i)与显微镜检测同一份标本中的红细胞(RBC)形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于肾性血尿,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的灵敏度98.7%高于显微镜的灵敏度86.7%;对于非肾性血尿,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特异性97.1%,高于UF-1000i的特异性89.1%,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在尿RBC检测中灵敏度高,而显微镜RBC形态上特异性好,在血尿诊断中必须二者结合才能正确诊断,提高尿液标本的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2.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胸腹水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胸腹水细胞检查中的应用。方法随机取自住院和门诊患者送检胸腹水标本100例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上检测红细胞和白细胞数,与手工法相比较。结果应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所测100例胸腹水标本红细胞和白细胞数与手工法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胸腹水细胞数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判断血尿的来源和性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尿标本,分别经Sysmex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进行检测,并以显微镜检测结果为标准,判断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的检测结果符合情况。结果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提示红细胞信息与显微镜检查的符合率,非肾源性血尿、肾源性血尿、混合性血尿分别为91.0%、90.5%、81.3%。结论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形态速度快,准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普通光学显微镜联合流式细胞术尿沉渣分析仪UF-1000i对尿中红细胞形态的判断,进而探讨二者联合应用对肾小球性血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80份血尿患者尿液标本,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尿中红细胞形态,同时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同一份标本尿红细胞相关参数。结果对于非肾小球性红细胞尿,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特异性(90.6%)高于UF-1000i全自动流式细胞术尿沉渣分析仪的特异性(82.8%)(P<0.05);对于肾小球性红细胞尿,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敏感性(97.4%)高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敏感性(90.5%)。结论实验室鉴别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红细胞尿,联合应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与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能得到更为可靠的判断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测定尿中管型结果进行比较。方法晨尿标本720份用UF-1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然后再将标本离心取沉渣于Motic显微镜下镜检。结果 720份尿液中UF-1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管型阳性112份(15.56%),显微镜检测管型阳性104份(14.44%);UF-1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假阳性42份(37.50%),假阴性34份(32.6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F-100尿沉渣分析仪只能做为尿常规的过筛检测,对其检测阳性标本,一定要在显微镜下进行复检,才能为临床的诊断提供准确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管型存在的假阳性、假阴性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1~4月门诊、住院尿液标本2130例分别用干化学分析法、UF-1000i分析仪法和人工显微镜法进行尿液有形成分检测,并收集有关管型的数据。以人工显微镜法判定管型检测真阳性、真阴性标准。结果 UF-1000i尿液分析仪法和显微镜镜检法的阳性率分别是11.60%、4.5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UF-1000i分析仪法检测管型的假阳性率为7.09%,假阴性率为0.28%。引起UF-1000i假阳性的因素有黏液丝,各种结晶、细菌成团,白细胞、上皮细胞成团,分别占比例为60.93%、23.84%、15.23%。引起UF-1000i假阴性的因素为管型短小或溶解,或者标本的电导率低出现漏诊及管型内颗粒无法被荧光染料染色造成仪器漏检。结论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管型需结合显微镜镜检法,并进一步优化仪器性能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UF-500i尿沉渣分析仪与光学显微镜的结合使用。方法选取住院患者标本1000份,分别用UF-500i尿沉渣分析仪与光学显微镜检查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管型、酵母菌。结果 1000份标本中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细胞假阳性率为20.6%,白细胞假阳性率为13.5%,酵母菌假阳性率39.0%,管型假阳性率为46.9%。结论 UF-5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查一般用于过筛检查,把他与光学显微镜检查结合使用是避免误诊、漏诊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红细胞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的各种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方法对518例门诊及住院尿液标本分别用干化学分析法、显微镜和UF-1000i分析仪进行尿液有形成分检测,并收集尿液红细胞的检测数据。以尿液干化学法和显微镜检法两种方法来判定红细胞检测真阳性、真阴性标准。结果显微镜镜检法和UF-1000i尿液分析仪法的阳性率分别是36.49%、40.1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尿液干化学法和镜检法检测红细胞同时为阳性为真阳性标准,UF-1000i分析仪法假阳性率为3.67%,以尿液干化学法和镜检法检测红细胞同时为阴性为真阴性标准,UF-1000i分析仪法假阴性率为3.86%。引起UF-1000i假阳性的因素有孕妇阴道分泌物、草酸钙结晶、细菌、其他盐类结晶,分别占比例为42.10%、21.05%、10.53%、26.32%。引起UF-1000i假阴性的因素为红细胞溶解或可能由于荧光染色敏感度下降造成仪器漏检。结论本实验表明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红细胞必须结合干化学法、显微镜检测,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尿液有形成分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尿液标本来自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的400例门诊患者,将收集的每一位患者的尿液标本平均分为2份,分别通过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进行有形成分检测,定义为全自动组与显微镜组.选择主管检验师以上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分别通过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进行标本检测,记录WBC、RBC、结晶、黏液丝、管型、类酵母菌的阳性符合率.结果 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阳性符合率与显微镜检测阳性符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法具有简单、便捷、标准率高、敏感度高等优点,检测视野相当于显微镜的10倍以上,在尿沉渣的检测中具有高效性与可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随机选取的678份患者尿液标本,比较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及显微镜检结果有无差异。方法分别用UF-1000i和显微镜检法检测患者标本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并记录结果。结果两种检测手段对红细胞和白细胞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检合理结合使用,能够提高临床检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收集新鲜中段尿液标本,以显微镜检查为参照方法,同时进行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和DIRUIU-500尿干化学检测。结果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和真菌的结果与显微镜检查结果有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路感染标本时,干扰因素较多,需与显微镜检查结果进行比对,将两种方法结合应用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尿液有形成分对UF-1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细胞结果的影响。方法通过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干化学仪检测结果与显微镜镜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500例标本经UF-100检测红细胞、白细胞结果:阳性370例,占74.5%,假阳性130例,占25.5%。结论通过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仪和显微镜三者交叉互检,应以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筛查,需要结合显微镜检查,可排除假阳性结果,有效的提高检测的精确度,使尿液分析标准化,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UF-500i尿沉渣分析仪与尿沉渣显微镜检查两种方法对尿液中管型检测的敏感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226例患者的尿液分别用UF-500i尿沉渣分析仪分析和显微镜检查尿沉渣中管型。结果 UF-5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中管型阳性率为12.9%,灵敏度为36.8%,特异度为95.2%,假阳性率3.6%,假阴性率16.0%,符合率80.4%,阳性预测值72.2%,阴性预测值81.6%;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尿中管型阳性率为25.3%。结论 UF-5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中管型存在较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联合应用显微镜检查尿沉渣可提高管型检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中红细胞、白细胞的干扰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0例门诊、住院患者新鲜尿,采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干化学法和显微镜检三种方法检测尿中红细胞、白细胞。结果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细胞常受结晶、酵母样菌、细菌、影红细胞等影响;上皮细胞、非晶形盐类结晶、大量细菌、小圆上皮细胞是引起白细胞假阳性的主要因素。结论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能快速检测尿中红细胞、白细胞,但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多种因素可以影响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中红细胞、白细胞,出现结果误判,因此该仪器不能完全替代显微镜的检测,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干化学法及显微镜检三者互检,可使结果更准确,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徐金莲 《河北医药》2013,35(8):1250-1251
尿液分析是临床常规检验项目,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尿沉渣分析、尿液干化学分析及显微镜检查法,但各有利弊[1,2]。现就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法、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法、尿胶体金隐血检测法检测患者尿液中红细胞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1材料与方法1.1标本358例本院门诊患者随机尿液标本。1.2仪器与试剂日本Sysmex公司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细菌计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0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的新鲜中段尿,采用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分析,同时对所有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比较两种方式测得细菌计数所诊断的疾病结果,以细菌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等指标。结果:经统计,尿沉渣分析所得细菌计数诊断的阳性患者有365例,阴性患者235例,细菌培养诊断的阳性患者334例,阴性患者266例。以细菌培养作为金标准,真阳性297例,假阳性68例,真阴性198例,假阴性37例,特异性率为74.4%,敏感性为88.9%,准确性82.5%。结论:采用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细菌计数在尿路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的临床复检规则,评估其临床意义,提高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方法:根据国际实验血液学学会(ISLH)推荐的41条复检规则并结合本科实际情况,制定了本科血细胞分析仪的17条复检规则。对1492个门诊、住院和健康查体标本进行全血细胞分析,同时用SP-1000i制片、染色、镜检。结果:1492例标本,符合规则307例,复检率为20.57%(307/1492),真阳性率、假阳性率、真阴性率和假阳性率分别为13.06%(195/1492)、7.51%(112/1492)、77.08%(1150/1492)和2.35%(35/1492)。结论:血细胞分析仪的复检规则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能有效地筛选出真正异常样本,提高工作效率,为临床诊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3种方法检测尿液红细胞的作用和价值。方法 收集该院2014年3~4月住院及门诊400例患者的晨尿标本400份于一次性尿管中,并在2 h内进行干化学分析仪及显微镜检测、UF-1000i尿液流式细胞分析仪。结果 以尿沉渣显微镜检测结果为诊断标准,尿干化学法假阳性24例(6%),假阴性8例(2%);UF-1000i尿液流式细胞分析假阳性1例(0.3%);假阴性14例(3.5%)。UF-1000i尿液流式细胞分析仪对尿液标本中红细胞的检测结果与干化学分析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方法对尿中红细胞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流式细胞分析法和干化学法易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建议3种方法联合应用,以提高尿中红细胞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UF-1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假阳性产生的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11月18日~12月18日送检的住院患者无菌尿液5750份,标本在采集后2 h内完成,同时用UF-100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查尿红细胞,比较检查结果。结果5750例标本中UF-1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阳性者1242例,阳性率为21.60%;光学显微镜检测阳性851例,阴性391例,阳性率为14.8%,假阳性率为6.8%。尿液中的结晶、细菌、酵母样菌等是导致UF-1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假阳性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结论 UF-100尿沉渣分析仪对尿红细胞检测的同时要结合显微镜检测,提高检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根据国际血液学协作组制定的41条复检规则,结合本院仪器特性与临床要求,制定本院血涂片复检规则,并对其进行评估。方法采用日本希森美康公司生产的XS-1000i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利用双盲规则对我院2013年5月1日-10日10d内1332例住院及门诊血常规进行规则的逐项评估。结果1332份血标本复检率为25.74%,真阳性率为11.02%,假阳性率为14.72%,假阴性率为1.05%。结论我室制定的针对XS—1000i血液分析仪的复检规则,能够有效地筛选出真正异常样本,使操作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对真正异常标本进行复检,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血常规准确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