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脑钠肽(BNP)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86例CHF患者,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为Ⅱ-Ⅲ级,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从小剂量(1.25mg,qd)逐渐加至靶剂量(10mg,qd),治疗6个月。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NYHA分级、心率、血压、超声心动图等指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57±6)mmvs(65±5)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46±6)mmvs(54±4)mm]显著下降(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升高[(49±7)%vs(38±8)%](P<0.01),血浆BNP[(261±60)vs(680±176)ng/L]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且,比索洛尔治疗前后患者血浆BNP降低值与LVEF的增加呈负相关。结论比索洛尔治疗CHF可使BNP值明显下降,缩小左室内径,增加LVEF,改善心功能。BNP水平与LVEF显负相关,可作为诊断心衰和了解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方毅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3):1964-1966
目的 对比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126例CHF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分别在常规抗心力衰竭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比索洛尔组有效率为92.1%(58/63),显著高于美托洛尔组的79.4%(50/63)(P<0.05);两组治疗后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后比索洛尔组SBP(98.7 ± 13.7) mm Hg、LVEF(48.6±7.7)%显著优于美托洛尔组的(102.5±13.8)mmHg、(45.4±7.9)%(P<0.05);两组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可有效改善CHF患者心功能,但比索洛尔具有更强的优势,在临床工作中仍需严格把握适应证,合理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在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随机抽取63例患者,分别患有轻到中度CHF和中到重度COPD,在治疗前和治疗中进行肺功能试验、12导联心电图和N端脑利钠肽检查。结果 31例患者达到两种药物的目标剂量,19例在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比索洛尔19%,美托洛尔42%,P=0.045);8例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停药(比索洛尔组:2例因低血压,1例因心动过缓;美托洛尔组:2例因低血压,3例分别因哮喘、呼吸困难和水肿)。比索洛尔组比美托洛尔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显著增加(比索洛尔组:1 561±414ml vs 1 698±519ml,P=0.046;美托洛尔组:1 704±484ml vs 1 734±548ml,P=0.441)。两种药物均降低了心率(比索洛尔组:75±14 vs 68±10,P=0.007;美托洛尔组:78±14 vs 72±12,P=0.016)。然而均未对N端脑利钠肽产生影响。结论β受体阻滞剂常引起不良反应,只有49%的患者可耐受目标剂量。研究表明,比索洛尔比美托洛尔能够较好改善肺功能状态且引起的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对酒精性心肌病患者采用曲美他嗪联合替米沙坦、比索洛尔的疗效.方法 从我院酒精性心肌病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替米沙坦、比索洛尔疗法,观察组使用曲美他嗪联合替米沙坦、比索洛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的LVEDV水平为(168.22±6.47)ml,对照组为(192.13±7.28)ml,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ESV水平为(79.33±30.67)ml,对照组为(113.02±42.21)ml,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EF为(0.65±0.21)%,对照组为(0.34±0.3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血浆脑钠肽水平为(371.36士121.45)μ g/L,对照组为(470.06±122.17)μg/L,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酒精性心肌病患者采用曲美他嗪联合替米沙坦、比索洛尔疗法,有助于控制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在恢复其左心室收缩功能上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常规治疗配合酒石酸美托洛尔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有效性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抽取2020年2月至2021年7月时段内扩张型心肌病患者58例,以抽签法纳入甲组和乙组,各组29例。甲组使用常规治疗,乙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评估治疗有效性、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乙组总有效率为93.10%,高于甲组(72.41%)(χ2=4.3500,P <0.05);乙组心功能指标优于甲组,乙组LVESd(35.12±2.89)mm、LVEDd(51.70±3.81)mm、LVEF(49.67±3.93)%、甲组则为(40.64±2.15)mm、(60.74±3.84)mm、(40.59±2.16)%,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0.05)。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4%,低于甲组34.48%(χ2=4.8581,P <0.05),结论 针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酒石酸美托洛尔应用方案,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预后效果较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和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卡维地洛组给予卡维地洛治疗,比索洛尔组给予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治疗效果、相关临床指标与不良反应.结果 卡维地洛组心功能治疗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比索洛尔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维地洛组HR(70.67±7.27)次/min,SBP(104.25±10.58) mmHg,DBP(70.43±7.06) mmHg,LVEDD(57.01±5.74) mm,LVESD(42.99±4.16) mm,MVO2(7 215±876)m与BNP(536.15±79.15) ng/L与NT-proBNP水平(462.10±50.17)ng/L,均显著低于比索洛尔组[(76.45±7.63)次/min,(116.73±16.18)mmHg,(75.89±7.21) mmHg,(61.50±5.99) mm]、(47.42±4.41)mm,(8 159±977),(816.08±94.35)ng/L,(743.21±58.94)ng/L],6MWT[(421.54±37.76)m,LVEF水平[(50.63±5.74)%]显著高于比索洛尔组[(369.84±29.16)m、(42.56±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 vs.10%,P> 0.05).结论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比索洛尔,且安全性较高,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与培哚普利联合对慢性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前体(pro-bnP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即比索洛尔组、培哚普利组和比索洛尔联合培哚普利组,测定治疗前后血浆pro-bnp水平,观察疗效.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优于比索洛尔组(80.0%)和培哚普利组(77.5%),P<0.05,治疗后血浆pro-bnp水平联合治疗组显著低于比索洛尔组和培哚普利组,P<0.05.结论 比索洛尔和培哚普利联合用药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血浆pro-bnp水平,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原(NT-pro 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CHF患者89例的临床资料, 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48例、B组41例。A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 B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 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NT-pro BNP水平的差异, 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5.8%(46/48), 高于B组的82.9%(34/41)(χ2=4.05, P < 0.05)。治疗后, 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均显著上升, 且A组高于B组(t=2.19, P < 0.05)。治疗后, A组NT-pro BNP为(416.51±30.56)ng/L, 明显低于B组的(450.20±35.79)ng/L(t=4.79, P < 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CHF的疗效优于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中多巴胺+呋塞米、硝酸甘油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医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6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乙组(32例)、甲组(32例)。全部患者均常规治疗,而甲组加多巴胺+呋塞米、硝酸甘油治疗,总结不良反应、临床指标、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P <0.05。甲组患者的左室功能、脑钠肽、心功能都优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P <0.05。甲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中,多巴胺+呋塞米、硝酸甘油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并显著改善左室功能、脑钠肽、心功能等指标。  相似文献   

10.
马丽霞  彭乱顺  宫蕊 《河北医药》2012,34(18):2752-2753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和比索洛尔联合治疗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SD大鼠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方法 SD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慢性心力衰竭(CHF)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A组),厄贝沙坦治疗组(Q1组),比索洛尔组(Q2组)和厄贝沙坦、比索洛尔联合治疗组(Q3组),另设假手术组(S组).造模4周后药物灌胃6周,检测血浆BNP值浓度.结果 与S组比较,A组大鼠血浆BNP值升高100~200 pg/ml(P<0.05).经过药物治疗后,Q1、Q2、Q3组大鼠血浆BNP均有显著改变,血浆BNP浓度显著降低(P<0.05).且Q3组较之Q1、Q2组血浆BNP浓度下降更为显著.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比索洛尔可以有效降低CHF大鼠的血浆BNP浓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脑钠肽(BNP)的表达情况,并分析患者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预后与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信阳市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并采用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的CHF患者96例,以治疗6个月时的疗效评估患者短期预后情况并分组,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记录并比较患者相关资料及入院时血清Cys-C、BNP水平,分析CHF患者血清Cys-C、BNP水平与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治疗6个月时,88例患者中12例预后不良,占12.50%;预后不良组入院时血清Cys-C、BNP水平较预后良好组高(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HF患者入院时血清Cys-C、BNP高表达与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OR>1,P<0.05);入院时血清Cys-C、BNP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CHF患者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预后的AUC分别为0.796、0.798、0.807,均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 CHF患者血清Cys-C、BNP水平与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后预后密切相关,血清Cys-...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子痫前期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102例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51例。甲组患者采用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乙组患者采用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含量,治疗前后血液流变等指标水平,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患者的舒张压(75.32±10.74)mm Hg(1 mm Hg=0.133 kPa)和收缩压(134.53±8.43)mm Hg均显著低于乙组的(88.53±10.23)、(155.75±9.75)mm 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发生宫颈裂伤2例、子宫过度收缩3例、产后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6/51);乙组患者发生宫颈裂伤6例、子宫过度收缩5例、产后出血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9.41%(15/51);甲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含量均低于治疗前,且甲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含量显著低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均显著低于乙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08%,显著高于乙组的84.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子痫前期患者的有效性更明显,治疗效果更高,并发症更少,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更显著, 24 h尿蛋白含量更低,血压变化更突出,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前列腺素E1(PGE1)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及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老年CHF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美托洛尔加前列腺素E1)、美托洛尔组和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按心力衰竭常规治疗进行强心、利尿、扩管、降压等治疗,美托洛尔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联合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美托洛尔和前列腺素E1。治疗8周后,比较3组患者血浆BNP浓度变化、心功能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输出量(CO)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8周后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美托洛尔组(P0.05),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血浆BNP水平、LVEF及CO均有明显改善;与美托洛尔组相比,联合组血浆BNP水平、LVEF及CO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托洛尔联合前列腺素E1可显著提高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心输出量,降低BNP水平,值得临床参考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中国药房》2015,(32):4532-4534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与比索洛尔对老年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心型脂肪结合蛋白(H-FABP)、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CHF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卡维地洛组和比索洛尔组,各55例。卡维地洛组患者给予卡维地洛3.125 mg,bid,每2周剂量加倍,直至达目标靶剂量25 mg或耐受最大剂量;比索洛尔组患者给予比索洛尔1.25 mg,qd,每2周剂量加倍,直至达目标靶剂量10 mg或耐受最大剂量。两组患者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有效率,应用心脏超声测量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变化;结合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浆中BNP和H-FABP浓度变化。结果:治疗后,卡维地洛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6.4%)高于比索洛尔组(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DD、LVEF、BNP、H-FABP、SBP和DBP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且卡维地洛组显著低于比索洛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卡维地洛与比索洛尔均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卡维地洛疗效更为显著,同时H-FABP治疗前后的明显下降提示H-FABP也可以作为判断心力衰竭治疗效果的另一个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分析代文治疗心力衰竭伴肾功能衰竭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30例心力衰竭伴肾功能衰竭竭患者当做研究对象,遵循患者的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6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乙组患者加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甲组患者加用代文进行治疗,评价甲乙两组患者的疗效、肾功能指标、心功能指标。结果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9.23%)小于甲组患者(92.31%),但差异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367,P=0.555)。甲组患者的胱抑素C水平(1.81±0.26)mg/L、血肌酐水平(194.31±20.25)μmol/L、血尿素氮水平(9.41±2.72)mmol/L均小于乙组患者[(1.97±0.18)mg/L、(219.89±26.79)μmol/L、(11.23±2.02)mmol/L],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的心率(86.31±11.34)次/分、左室射血分数(54.35±4.25)%、左室短轴缩短率(36.52±5.32)%、心脏指数(2.51±0.42)L/(min·m~2)、脑钠肽(1203.56±134.25)pg/m Ll均优于乙组患者[(93.42±12.78)次/分、(46.75±3.89)%、(28.45±4.17)%、(2.31±0.38)L/(min·m~2)、(1758.29±165.35)pg/m L],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力衰竭伴肾功能衰竭竭患者的治疗中,代文治疗的有效率高,并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心功能,应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关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后对患者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 36例慢性心衰心功能在Ⅲ-Ⅳ级患者,在常规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观察治疗前后BNP水平变化.结果 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心胸比缩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缩短,左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BNP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可使BNP值明显下降,增加LVEF,缩小左室内径,改善心功能,BNP水平与LVEF显负相关,可作为诊断心衰和了解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脉隆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心功能改善及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源于本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6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慢性心力衰竭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心脉隆注射液.统计两组治疗前后心率(Heart Rate,HR)、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等心功能指标及血清BNP水平,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BNP水平[(107.69±45.26) 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HR[(72.15± 11.3)次/min]、LVEF[(57.83 ± 13.52) %]、CO[(4.27 ± 1.13)L]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8%,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局部不良反应或全身不良反应.结论 心脉隆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及促进脑钠肽水平下降有积极影响,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对血浆脑钠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CHF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疗效及血浆脑钠肽和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指标LVEDd、LVFF及血浆脑钠肽、细胞因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维地洛治疗CHF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浆脑钠肽和细胞因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16例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比索洛尔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67.78±11.06)次/分明显低于对照组(78.32±10.23)次/分(P <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水平与本组治疗前相比较明显降低(P <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64%)明显高于对照组(73.21%)(P <0.05)。结论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体征指标恢复,提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及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萍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0):1383-1385
目的 评价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以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CHF患者采用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标准分级.在不同剂量美托洛尔给予患者治疗前后,分别静脉取血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血浆中BNP浓度,并测定治疗前后的生化全套、血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并将BNP与心超指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相比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CHF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所有CHF患者的其他临床症状也均有相应的改善(均P<0.05).结论 美托洛尔能降低患者血浆BNP的水平,并能使心功能得到改善,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