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了解义县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情况,将依据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相关预防治疗提供。方法收集及分析义县2012年~2015年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数据信息。结果 2012年~2015年共报告HFRS病例7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49/10万。2015年发病率最高,为6.14/10万,2012年最低,为1.36/10万,各年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县16个乡镇都出现发病的情况,张家堡乡具有最高的发病概率,发病概率为3.64/10万。地区不同,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概率也呈现数据差异性。出现相对比较明显双峰现象,其中,3~6月属于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的优势峰,10月到第2年的1月属于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的弱势峰,分别占56.96%和22.78%。男性54例,女性25例,男女比为2.16∶1。30~49岁46例,占58.23%。农民72例,占91.14%。结论义县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国登革热流行现状、分布特征,为防治登革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2年全国登革热病例资料,建立数据库并分析。结果 2005~2012年我国共报告登革热病例3044例,其中2006年发病人数最多(1045例),同年发病率也最高(0.0798/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广东(2181例)、浙江(252例)、福建(210例)等地区;其中家庭及其待业的患者最多(526例,17.28%),其次是农民(452例,14.85%)和工人(393例,12.91%);男性1608例(52.83%)、女性1436例(47.17%),男女比为1.12∶1。2005~2012年间全国共发生47起登革热暴发事件,涉及病例1829人,其中广东29起,涉及病例1567人。输入性登革热229例,其中2008年最多(50例,21.83%),输入地区主要集中在云南(71例,31.00%)、广东(62例,27.07%)等地区;职业以商务人员为主(48例,20.96%);绝大多数病例来源于亚洲,尤其是东南亚(168例,73.36%),输入病例的男女比为2∶1。结论我国登革热持续性流行尚未有效建立;发病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福建等地;以家庭及其待业者和农民、工人为主;男性多于女性。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广东;有必要重视和加强重点地区登革热的监测和控制工作,加强防蚊、灭蚊工作,防止登革热疫情的暴发。输入性病例以商务、旅游为主,男性多于女性,病例主要来源于东南亚等地区。所以应加强这些重点国家入境旅客的登革热检疫工作,减少病例的输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掌握2002~2006年白城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疫情概况,疫区分布及流行特点,为深入开展HFRS监测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2~2006年白城市HFRS疫情及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疫情分析.结果 2002~2006年白城市累计报告出血热8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79/10万,死亡2例,病死率为2.47%.通过对疫源地人间及鼠间监测结果证实,我市肾综合征出血热为家鼠型,传染源为褐家鼠,鼠间检测阳性率为10.53%,疫区常住居民隐性感染率为16.67%.结论 肾综合征出血热防控形势严峻,应继续开展监测并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研究锦州市太和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以及重症死亡病例的风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2016年锦州市太和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病原学特征的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2016年锦州市太和区共58例重症病例,年均重症率1.16%,重症病死率4.33%;重症病例在4月和5月较集中;4个区有重症病例报告,新民区报告最多(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散居的儿童为主要人群(94.82%);年龄<3岁的儿童占主要;感染病毒的类型主要以HEV71为主;死亡病例中HEV71感染率较高。结论锦州市太和区手足口病重症发生率偏高,主要为HEV71感染,要加大对小年龄、延迟就医且出现发热和皮疹的患儿的重视,以避免发展成为重症病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南阳市1997~2007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Excel录入、分析南阳市1997-2007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数据.结果 疫情数据分析显示,南阳市HFRS一年四季均有发病,呈冬季高峰.农村发病明显高于城市,平原高于山区;农民占发病总数的75.39%;青壮年占发病总数的87.43%;男、女比例为4.03:1;2006年流动人员中发病占61.54%.结论 加强对HFRS的健康教育、疾病监测和流动人口管理,重视环境和食品卫生,科学灭鼠防鼠,开展重点人群的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HFRS疫情、防止疫情传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分析德惠市流行性出血热(HFRS)的发病情况及特征,为HFRS预防控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利用2005年至2009年五年间德惠市HFRS调查报告和报告卡片,对其流行特征和三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德惠市HFRS发病以家鼠型为主,职业以农民为主,占总发病数的79.31%;发病年龄集中在20至60岁之间,占总发病数的75.86%;发病时间多在3~6月份,占总发病数的59.78%;性别以男性为主,占总发病数的79.31%。结论在高发人群和流行高峰前,对流行地区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包括健康教育、疾病监测、灭鼠、防鼠、灭螨、防螨以及应用疫苗等。  相似文献   

7.
齐忠 《中国医药指南》2013,(19):594-596
目的通过分析2010年~2012年白城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描述HFMD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规律,为白城市HFMD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了2010年~2012年白城市手足口病的疫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等疫情特征。结果白城市2010年~2012年累计报HFMD7004例,总发病率36.22/10万。结论各县(市、区)均有发病,2011年发病高峰明显高于其他两年,发病周期为3年,6~9月份发病集中,发病年龄集中在5岁以下,男女发病性别比1.45∶1,以散居儿童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11年~2015年丹东市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疫情的流行特点,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布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整理2011年~2015年丹东市人间布病疫情监测资料,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分析布病患者的地区、发病时间、年龄、性别和职业分布。结果 2011年~2015年丹东市共报告布病病例71例,其中2015年发病最多,共43例例,占全部发病例数的60.56%。其中男性55例,女性16例,男女性别比为3.44∶1.00;年龄主要集中在30~<35和45~<65岁组人群,共51例,占发病总数的71.83%;职业以农民为主,共36例,占发病人数的50.70%。发病时间集中在每年的2月和4~9月份,共57例,占全部发病例数的80.28%;全市7个县(市)区中除合作区外均有发病,其中凤城市最多,共37例,占病例总数的52.11%。结论丹东市病疫情有扩散蔓延趋势,建议在发病集中季节,应加强对职业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防护意识,控制人间布病疫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平顶山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特征,为完善预防控制措施,有效控制流脑流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平顶山市疫情资料汇编》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报告资料等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1957-2011年平顶山市流脑发病总体呈下降态势,期间年平均发病率为4.33/10万,年平均病死率为5.03%,发病以10岁以下年龄段为主,主要集中在7岁以下28例,占40%;15岁以上发病16例,占22.86%,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以学生及散居儿童为主,占87.14%;县(市)发病高于城区;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即使在疫苗后时期,疫情仍有周期性波动迹象;2009年发现C群流脑病例,但病例较少,呈高度散发。结论平顶山市流脑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但近年有流行优势菌群变化的可能,提高儿童流脑疫苗的有效接种率是控制流脑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海门市2007年2012年梅毒的流行趋势,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海门市2007年2012年梅毒的流行趋势,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海门市2007年2012年梅毒疫情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回顾性分析。结果 1 2007年2012年梅毒疫情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回顾性分析。结果 1 2007年2012年,海门市共报告梅毒病例1142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0.38/10万,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2007年最低,为15.43/10万,2012年最高,为25.58/10万。2以早期梅毒(一、二期梅毒)发病率较高,共报告早期梅毒病例912例,占全部梅毒报告患者数的79.86%。3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23∶1。以202012年,海门市共报告梅毒病例1142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0.38/10万,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2007年最低,为15.43/10万,2012年最高,为25.58/10万。2以早期梅毒(一、二期梅毒)发病率较高,共报告早期梅毒病例912例,占全部梅毒报告患者数的79.86%。3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23∶1。以2059岁年龄组患病最多,与性活跃年龄相当。4报告病例中,农民所占比例最高,共575例,占50.35%,教师和医师所占比例最少,为0.18%。5全市23个乡镇中,海门镇发病率最高,海永乡报告病例最少。结论海门市的梅毒发病呈上升趋势,应该根据流行病学特征有针对性地加强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中山火炬开发区2009年2012年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掌握其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年2012年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掌握其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年2012年国家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报告的居住于中山火炬开发区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2012年国家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报告的居住于中山火炬开发区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2012年共报告2146例,其中男1379例,女767例,男女比例1.8∶1,发病年龄以5岁以下特别是3岁以下为主,5岁以下儿童占病例96.60%,散居儿童及托幼儿童分别占72.32%及25.54%;发病时间呈双峰型,42012年共报告2146例,其中男1379例,女767例,男女比例1.8∶1,发病年龄以5岁以下特别是3岁以下为主,5岁以下儿童占病例96.60%,散居儿童及托幼儿童分别占72.32%及25.54%;发病时间呈双峰型,47月为发病高峰,2010年、2012年9月出现小高峰、2011年11月出现小高峰;实验室确诊病例73例,占3.40%,重症病例35例,占发病1.63%,重症病例中EV71病毒感染25例、Cox16感染1例,其他肠道病毒感染5例,未做病原体检测4例。结论我区的手足口病在季节、人群、地区分布方面有之显著的差异,必须根据疫情特点找出适合我区手足口病疫情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深圳市福田区2011年艾滋病流行状况。方法运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深圳市福田区2011年艾滋病疫情报告进行分析。结果深圳市福田区2011年新发现HIV/AIDS 139例,男女病例为10.6∶1,年龄较为集中在20~40岁,以青壮年为主;多为流动人口为主(占67.6%);以性接触感染为主,占82.7%,而其中44.6%是经男男同性性接触感染。结论 2011年深圳市福田区艾滋病疫情长期增长趋势仍然没有改变,但在特定人群(如男男同性恋人群等)呈高流行态势,疫情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持续扩散。开展普通人群和重点人群的艾滋病防控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任丘市2010-2012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现状以及流行特征。方法收集任丘市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10-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统计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3年中任丘市共发生手足口病病例12293例,重症病例数735例,发病数和重症病例数逐年增高,2012年发病数最高,2009年发病数最低(r=0.47,P<0.05);发病有明显季节性,6、7、8月份为高峰;发病以聚集性儿童居多;重症病例发生率5.98%,2012年和2011年均高于2010年(r =0.43,0.39,P <0.05);2010年和2011年疫情以肠道病毒CoxA 16为主要病毒株,2012年以EV 71病毒为主。结论任丘市手足口病发病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并呈季节性变化,以聚集性儿童为主,2010年和2011年以CoxA 16病毒株为主,2012年以EV 71病毒株为主。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1995~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我省1995-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情况,为我省的乙脑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江西省1995~2006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的乙脑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1995~2006年江西省共报告乙脑病例3857例,死亡189例,年平均发病率和死亡分别为0.86/10万和0.04/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7~8个月,占全部报告病例的72.02%;赣州市和上饶市乙脑发病一直居全省前列;病例主要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占全部报告病例的90.67%.结论 加强乙脑疫情的监测,在薄弱地区努力提高乙脑疫苗的接种率,积极开展以防蚊、灭蚊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是今后我省控制乙脑流行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我院2010~2012年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疫情,掌握我省东部地区该病流行特征。方法:采用Excel2003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绘图、分析。结果:2010~2012年我院出血热发病例总计308例,男222例,女86例。发病区域呈现由市区向周边逐渐增加趋势,2010~2012年连续三年,佳木斯市区发病人数远低于佳市所辖市县和本省外市县,且本省外市县人数在2012年明显上升。年龄分布集中在21~60岁,分别占不同年份总病例数的93.48%,88.30%和77.87%。季节分布以夏季和秋冬交际为主,6、7月和11月份发病人数居多,均超过同年的65%。结论:有关部门应根据我省东部地区出血热疫情制定切合实际的科学防控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掌握榆林市子洲县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特征,了解流行规律,为布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子洲县2008年所有布病确认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全年累计病例259例,发病率97.42/10万,较2007年(60.67/10万)疫情明显上升,全县有5个暴发点.发病以从事羊只饲养人员为主.结论 布病疫情暴发流行仍然存在且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丹东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病学特征,以制定相应防控措施。方法对丹东市报告HFRS疫情资料、人群血清抗体、鼠密度和带毒率等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丹东市HFRS流行特征为以青壮年男性、农民为主;季节分布呈双峰型,秋峰高于春峰;血清学监测阳性率5.26%;市区和农村鼠密度分别为1.30%、10.57%,鼠带毒率为10.37%,带毒鼠主要为褐家鼠、黑线姬鼠、大仓鼠、花鼠、小家鼠。结论2004年丹东市HFRS发病率为2003年大幅上升,达历史最高水平;宿主动物密度高、带毒率高,人群免疫水平低,有必要加强灭鼠、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以有效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玉门市近5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现状,为全市防控措施和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手足口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3年全市手足口病年平均发病率92.48/10万,报告病例达到668例。全年每月均有发病,6~11月为发病高峰(占总数的91.77%);发病地区以农村为主(81.29%);发病年龄以1~5岁为主(74.55%);发病职业主要集中在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分别占发病总数的45.21%和38.17%,流行优势株以Cox A16为主(87.5%)。结论玉门市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以1~5岁儿童为主,发病高峰期较长,要加强重点时段、重点人群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梅毒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更好的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石家庄市2008至2012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梅毒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至2012年石家庄市共报告梅毒病例3737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7.47/10万,年均增幅35.46%,呈逐年上升的趋势(χ2=683.100,P<0.001)。以早期梅毒和隐性梅毒为主(97.83%),且早期梅毒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227,P<0.001),男性高于女性,而隐性梅毒以女性占优势。男女比例为0.93∶1,年龄主要集中在20~49岁(61.49%),职业以农民和家务及待业为主。结论针对流行特征,结合艾滋病防治网络,加强防治知识宣传,规范诊疗,加强监测,控制梅毒传播。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普宁市近52年的麻风病流行趋势和特点,为当地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普宁市1956~2008年新登记管理的麻风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历年发现病人2593例,其中少菌型(PB)1991例,占76.78%,多菌型(MB6)602例,占23.22%,少菌型与多菌型相比为3:1,麻风发病以多菌型为主;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基本消灭麻风病达标前以普查发现病人为主,基本消灭麻风病达标后以皮肤科门诊发现为主;联合化疗方案(MBT)比DDS单疗治疗麻风病可收到较好效果。结论普宁市经过麻防工作人员52年的不懈努力,达到广东省基本消灭麻风病指标已20年,麻风病流行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各种疫情指标无出现反跳现象,但麻风病在各个自然村仍有散在发生,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开展有效的管治,防止再次扩散漫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