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樊裕  王旋  潘韵  姜翠敏 《中南药学》2014,(10):1043-1047
目的探索PDCA循环对普外科Ⅰ类切口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管理成效。方法抽取本院普外科2009年7月2010年6月Ⅰ类切口清洁手术病历作为对照组,2010年7月2010年6月Ⅰ类切口清洁手术病历作为对照组,2010年7月2011年6月、2011年7月2011年6月、2011年7月2012年6月、2012年7月2012年6月、2012年7月2013年6月Ⅰ类切口清洁手术病历分别作为管理组12013年6月Ⅰ类切口清洁手术病历分别作为管理组13,应用PDCA循环管理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管理前后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使用合理率及术后切口感染率的显著性检验,判断是否取得显著成效。结果通过PDCA循环管理,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由99.23%下降至7.91%(χ2=13 890.16,P<0.001),使用合理率从0.77%上升至90.44%(χ2=13 571.10,P<0.001),术后切口感染率从0.77%下降至0.66%(χ2=7 547.58,P<0.001)。结论运用PDCA循环对普外科Ⅰ类切口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进行管理,预防使用率显著下降,使用合理率显著上升,术后切口感染率显著下降,取得良好成效,今后应继续探索应用。  相似文献   

2.
郑重践  许东伟 《海峡药学》2011,23(6):209-210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0年12月出院的甲状腺、乳腺Ⅰ类(消沾)切口手术病例共47例,分析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 47例Ⅰ类(清洁)切口手术病例中,89.36%适应症不合理,93.61%选药不合理,21.28%单次剂量不正确,68.09%预防给药时机不合理,85.11%术后用药时间过长,8.51%联用不合理,19.15%无指征换药。结论我院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极不规范,医院应加强管理和学习,提高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情况。方法抽取Ⅰ类切口清洁手术病历共171例,按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1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要求,从药物品种选择、预防使用率、术前给药时机、预防用药时间等方面对病历进行汇总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清洁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合理。结论应进一步规范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我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规范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基层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住院手术患者,随机抽取1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0例I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5.00%,其中,抗菌药物使用合理16例。预防用药品种选择不合理,用药疗程过长。结论我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存在较多问题,应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吴强  罗小英 《抗感染药学》2020,17(3):354-356
目的:探究医院2018年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间骨科收治的接受Ι类切口手术患者60例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预防用抗菌药物监控与否将其分为管理后组(31例,2018年7月-12月间)和管理前组(29例,2018年1月-6月间),管理后组患者术后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实施监控,而管理前组患者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未实施监控;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及诊疗情况。结果:管理后组患者管理后药物品种选择合理性、给药时机合理性、联合用药合理性均显著高于管理前组(P<0.05);而切口感染率、抗菌药物费用、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管理前组(P<0.05)。结论:2018年医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提高了用药的合理性,改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和管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102例Ⅰ类切口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进行合理性分析,探讨管理对策.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存在用药指征、用药种类、用药时机、用药时间不合理的现状.结论 加强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和监督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周后凤  张彬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246-247
目的分析我院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合理性和干预实施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实施干预前后的用药情况。结果干预后我院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明显提高。结论对我院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实施有效干预,可明显提高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李翠 《中国医药指南》2013,(20):255-256
目的了解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提高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抽取2012年1月至2月Ⅰ类切口病例资料151例,填写患者基本情况和用药情况调查表,统计分析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7.5%,平均用药时间为5.1d。结论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需严格掌握用药指征,药物选择及用药时间应遵守相关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评价医院围手术期为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Ⅰ类手术切口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为监控重点,分析评价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结果通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广泛展开,医院Ⅰ类手术切口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开始下降,选药用药的合理性得到提高。结论Ⅰ类手术切口患者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是严格控制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余兴群  宦娣  王哲  黄斌  杨阳 《淮海医药》2013,31(5):444-446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分析主要不合理表现,以促进我院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7月~2012年6月Ⅰ类切口手术204例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统计分析预防使用率、用药时间、应用疗程以及联合用药等情况。结果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率为51.7%,术前用药时间合理率仅占所查病例的36.27%,总预防时间在48 h内的占所查病例的34.31%,联合用药50例,联合用药率为24.52%。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在抗菌药物使用率、药物选择、给药时机、应用疗程、联合用药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结论应加强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和监督,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分析评价医院围手术期为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以Ⅰ类手术切口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为监控重点,分析评价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结果 通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广泛展开,医院Ⅰ类手术切口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开始下降,选药用药的合理性得到提高.结论 Ⅰ类手术切口患者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是严格控制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和分析我院Ⅰ类切口同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高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对我院2009年下半年678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678例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9.7%,头孢菌素类是使用最广泛的抗菌药物,其次为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不合理用药表现主要为围手术期给药时机不当、术后用药时间过长及药物选择不当等。结论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仍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围手术期用药的管理,限制Ⅰ类切口清洁手术的抗菌药物使用,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的关系,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按照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标准和手术切口感染诊断标准,调查我院637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手术切口感染情况。结果:354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未使用抗菌药物,均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在应用抗菌药物的283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1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35%。结论:Ⅰ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需使用抗菌药物;确需使用时,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既能有效预防手术切口的感染,又能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普外科I类切口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开展PDCA循环的应用效果。方法某院在2018年10月~2019年5月在普外科I类切口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中开展PDCA循环管理,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4个阶段,比较实施前后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不合理用药率明显低于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P<0.05)。结论在普外I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开展PDCA循环管理,能够规范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减少不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I类切口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情况。方法:抽取Ⅰ类切口清洁手术病历共171例,按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1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要求,从药物品种选择、预防使用率、术前给药时机、预防用药时间等方面对病历进行汇总分析。结果:I类切口清洁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合理。结论:应进一步规范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6.
袁波  李玲  黄芳  陆文杰 《中南药学》2013,(7):555-558
目的比较干预前后我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进一步规范我院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7~9月(干预前)和2012年7~9月(干预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统计、分析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干预后由84.67%下降到57.30%(P〈0.01),抗菌药物费用明显减少(P〈0.01),用药合理性明显提高。结论我院为规范骨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采取的综合干预措施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7.
张二锋  孙博  马换青 《抗感染药学》2021,18(8):1166-1170
目的:分析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以及临床使用的合理性.方法:抽取医院2020年1月—6月符合Ⅰ类切口手术指征患者505例病历资料,分析其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使用的合理性.结果:505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118例,其预防使用率为23.37%;预防用抗菌药物疗程≤24h 33例(占27.97%),预防用药时机合理率为95.76%,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为64.41%;围术期预防用药最多的为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56例,占47.46%).结论: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3 0%,符合要求;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预防用抗菌药物时间偏长、预防用药选用不当及给药时机不当等,医院行政部门应加强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的干预管理,以增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意识,确保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一汽总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选取2014年一汽总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使用的抗菌药物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抗菌药物科室分布、联用情况、抗菌药物给药时机、用药疗程和预防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22.0%,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主要分布于眼科和骨科,构成比分别为36.9%、34.8%;给药时机主要集中于术前0.5~2 h,有316例,占94.9%;24 h内停药的有203例,占61%;品种选择以头孢替唑和头孢唑啉为主。结论一汽总医院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9.
陈莉  曾文谊 《中国药业》2012,21(11):50-51
目的 探讨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调查医院2010年1月至9月,围手术期预防感染病历428份,对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 428份病历中,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达92.52%;给药时机不规范;术后用药时间过长;药物选择起点过高;不符合用药经济学原则.结论 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感染抗茵药物使用,仍存在较多问题,应加强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20.
王会容  罗诚 《中国药业》2014,(16):70-72
目的 评价临床药师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进行持续干预的效果,为后期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干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10月至12月和2013年4月至6月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临床药师干预,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医师在预防用药指征、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给药频次、溶剂选择、溶剂量、首次预防用药时间、术后用药持续时间、联合用药等方面的使用合理率有了明显提高;人均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时间由5.67 d降至3.21 d。结论 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促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