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18岁。因渐进性双鼻堵3年,两眼突出伴视力减退2年余,于1989年1月13日入院。检查:两眼向前外明显移位,眼球活动好,双眼视力0.6。鼻梁两侧膨大,两内眦间距增宽。左鼻外侧壁粘膜明显内移,中隔明显右移,鼻腔内结构无法窥见。  相似文献   

2.
付晓燕  汪建  熊敏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22(10):1119-1120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是较常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且多见于头颈部,其次是泌尿生殖道、躯干和四肢等,而发生于鼻腔鼻窦的则十分罕见[1,2]。现将我科至2007年的7年中收治的26例鼻腔鼻窦RMS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1985~1996年,我科收治鼻腔鼻窦横纹肌肉瘤8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例病人中,男5例,女2例;年龄11~43岁,平均26.3岁.病程30~180d.临床均表现为鼻塞、流脓涕或涕中带血、头痛,其中4例伴有复视、视力下降及眼球向前、外错位,6例鼻腔检查可见淡红色或苍白色肿物,表面尚光滑、质韧,有些肿物表面溃破,触之易出血,部分病人鼻腔外侧壁内移.  相似文献   

4.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是较常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是来源于横纹肌组织或者向横纹肌过渡的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且多见于头颈部,其次是泌尿生殖道、躯干和四肢等,而发生于鼻腔鼻窦的则十分罕见例子.现将我科1997年5月-2009年10月收治的10例鼻腔、鼻窦RMS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鼻腔鼻窦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 RMS)比较少见,而发生于成人者则更为罕见.RMS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正确的诊断和恰当的治疗对提高患者生成率十分关键.RMS不具有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临床上诊断比较困难[1].影像学检查,如CT和MRI,能准确显示病变的位置及其侵犯的范围,对于鼻腔鼻窦RMS的诊断具有较大价值.本院收治1例成人鼻腔鼻窦RMS,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鼻腔、鼻窦平滑肌肉瘤罕见,我科自1982年至1998年16年中仅收治1例鼻腔、鼻窦平滑肌肉瘤。现将其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患者女性,49y。因右鼻腔流血涕,伴右眼流泪3个月,于1998年8月19日入院。患者3个月来,右侧鼻腔常流血涕,并伴有...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男,63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鼻腔出血,量约200ml,鼻腔填塞后出血暂时停止,之后左侧鼻腔反复出现少量渗血、鼻塞,一直未行治疗。半月前突然发现左侧鼻背隆起,左侧鼻塞持续加重,左侧鼻腔可见大团块肿物,嗅觉减退,淌黄褐色鼻水,伴鼻腔异味,并出现鼻部疼痛,伴左侧头痛,左侧眼睛肿胀不适、流泪、视物稍模糊。入院查体:鼻音重,左侧鼻背部隆起,左鼻腔可见鼻水,双侧鼻腔通气差,左侧鼻腔见大团块鱼肉样肿物,肿物充满鼻腔,表面有溃烂、出血,鼻中隔被推向右侧,鼻道未见脓性分泌物,左鼻梁及左上颌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男性,65岁,2016年12月无明显诱因间断右鼻脓涕,伴涕中带血、右侧嗅觉下降,无鼻腔异味、上列牙痛、听力下降,后于当地医院行鼻窦CT及MRI检查提示右侧嗅裂肿物,破坏前颅底骨质。于当地医院行活检穿刺,病理提示:可见细胞核异型性,考虑嗅神经母细胞瘤。2017年2月患者于中日友好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查体见右鼻嗅裂可及不规则肿物,表面粗糙,触之易出血。行副鼻窦CT轴扫、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分析鼻腔、鼻窦肉瘤的远期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鼻腔、鼻窦肉瘤的治疗方法,并跟踪随访结果。结果 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36.4%和9.10%。结论 单纯放疗效果差,影响治疗有社会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8年1月收治的1名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患者,行鼻内镜下鼻腔鼻窦肿瘤切除术,之后接受放化疗。结果随访1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彻底切除肿瘤并给予放化疗可有效治疗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  相似文献   

12.
鼻腔鼻窦横纹肌肉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和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4~2002年收治的的4例患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均为女性,年龄19~74岁,病灶位于鼻腔左侧2例,右侧l例,双侧l例。术后确诊3例,术前确诊l例。病理类型:胚胎型2例,葡萄簇型1例,多形性型l例。手术3例,术后接受放化疗2例,单纯放疗l例。随访4个月~6年,死亡l例,其存活期为6年,健在的3例中有2例已存活3年和6年。结论 头颈部横纹肌肉瘤好发于鼻窦、鼻腔,其临床表现不具特征性,术前误诊率高,影像学检查和活检是确诊和避免误诊的重要手段;广泛手术切除乃其主要治疗方法,术后应予放化疗,可提高其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34岁,农民,因渐进性鼻塞3年,反复鼻衄、发现腰背部肿物1年,于1987年5月9日入院。4年前在外地医院行左侧“鼻息肉”摘除术,术后很快复发。近1年来全身乏力,食欲下降,消瘦。左颌下可触及1.0×1.0×0.5cm的淋  相似文献   

14.
报告鼻部6例腺样囊性癌。本病为一种少见癌肿,易复发,但预后较好,即使转移仍能存活较长时间。因此对晚期患者也应积极治疗,不得放弃。并建议手术切除应比一般癌肿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5.
鼻腔及鼻窦腺样囊性癌1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腔及鼻窦腺样囊性癌11例分析辛慧军,黄德茂,陆地红,张琨龄,余海燕腺样囊性癌(adeoidcystsccarcinoma,ACC),常见于头颈部的大小涎腺及上消化道,发生于鼻腔及鼻窦者较少见,ACC被认为是低度恶性或半恶性肿瘤,也有人认为应与其他恶...  相似文献   

16.
横纹肌肉瘤原发于鼻腔及鼻窦者不多见,因其恶性度高,不易早期发现,预后一般较差。本文报道了一例早期鼻腔及上颌窦横纹肌肉瘤,指出早期发现及早期诊断,进行综合治疗时提高本病的预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1例鼻腔粒细胞肉瘤(GS),该瘤是由粒系未成熟细胞组成的,一般呈绿色的浸润性和破坏性瘤块.细胞染色技术证实该瘤主要与急性髓系白血病密切相关,也有研究发现于骨髓增殖性疾病(MPDs)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孤立性GS常表现为生长快和固定的结节性瘤块,可为单个、多个和播散性. 粒细胞肉瘤大多数预后很差,大部分患者(86%)短期内死亡(27天~34个月).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64岁,因右侧鼻腔进行性鼻堵塞,流清涕、头痛以及右鼻翼处隆起半年于2008年4月1日来本院就诊,其他无脓涕,无涕中带血,无面部"蚁行感",无发热、全身乏力、其它部位出血及进行性消瘦.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32岁,农民。因左眼痛、眼球突出、视力下降,伴左侧鼻塞,左侧偏头痛1个月,于1992年5月4日就诊于眼科,诊断为“左眼眶蜂窝炎?”,给予静滴氨卡青毒素及激素治疗。5d 后,患者左眼突然失明,急请我科会诊。检查:颈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左眼视力无光感,左眼球向  相似文献   

19.
腺样囊性癌(adeoid cystsc carcinoma,ACC)常见于头颈部的大小唾液腺及上消化道,发生于鼻腔及鼻窦者相对较少.其最早由Rabin等于1853~1854年报告为具有圆柱形特征的肿瘤,并提及肿瘤侵犯和沿神经扩展的倾向,主要靠病理来诊断.我科自1990~1993年收治五例发生于鼻腔的鼻窦腺样囊性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病人,男,62岁。因鼻出血、嗅觉减退1年,鼻息肉术后18 d,于2005年10月15日入院。病人于1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鼻腔出血,右侧为重,反复发作,最初每次出血量约10 mL,1月前增至100 mL,为鲜血,混有血凝块,伴鼻塞,嗅觉减退。无发热,无头痛、头晕及视物不清。鼻腔冠状位CT平扫:鼻中隔右偏,右侧鼻腔内为软组织密度影并向鼻咽突入,密度均匀,不能分辨上中下鼻甲,其周围骨质吸收变薄。双侧上颌窦、蝶窦黏膜肥厚,以右侧为著。右侧筛窦黏膜肥厚。双侧额窦窦腔清晰,黏膜未见明显增厚,窦壁未见骨质破坏。诊断为右侧鼻腔息肉并鼻中隔右偏,双侧上颌窦、蝶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