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上颌窦自然口扩大联合下鼻道开窗治疗霉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霉菌性上颌窦炎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3例,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术,B组57例,采用鼻内镜下经上颌窦自然口扩大联合下鼻道开窗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评定疗效,A组治愈35例,复发8例,治愈率为81.4%,B组治愈55例,复发2例,治愈率为96.5%,B组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下自然口扩大联合下鼻道开窗术式是治疗霉菌性上颌窦炎的有效手段,疗效确切,较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术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传统上颌窦根治术(柯一陆氏手术)与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张联合下鼻道开窗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以往采取柯一陆氏手术治疗的2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本院采取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El扩张联合下鼻道开窗术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57.89%)与总有效率(94.7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1.03%,72.41%),P〈0.05;观察组复发率(2.63%)明显低于对照组(20.69%),P〈0.05。结论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张联合下鼻道开窗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确切、手术创口小、术后易恢复、复发率低,可于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鼻内镜手术联合下鼻道开窗双径路治疗上颌窦难治性病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于本院治疗的40例上颌窦难治性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鼻内镜下鼻道开窗双路径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纯从中鼻道扩大自然开口径路治疗。比较两组治愈率。结果治疗组上颌窦难治性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鼻内镜下鼻道开窗双路径治疗上颌窦难治性的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对真菌性上颌窦炎的治疗.方法 对我科48例真菌性上颌窦炎经上颌窦自然开口和下鼻道开窗径路进行鼻内镜手术.结果 48例患者全部治愈,半年后复查上颌窦均无真菌和炎症.结论 真菌性上颌窦炎经上颌窦自然开口和下鼻道开窗径路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采用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联合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联合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术对20例经病理确诊的真菌性上颌窦炎进行手术治疗,并同期比较20例单纯采用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治疗经病理确诊的真菌性上颌窦炎。结果随访半年,治疗组20例全部治愈,对照组20例中有6例复发,再行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术治愈。结论真菌性上颌窦炎属难治性鼻窦炎,采用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联合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术对其综合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镜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中的真菌球两种手术方式比较。方法将2010年10月至2017年6月我院接受治疗的24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中的真菌球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入院顺序按入院月份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例,实验组患者给予鼻内镜中鼻道上颌窦手术+下鼻道开窗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鼻内镜中鼻道上颌窦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结果认为对于单纯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真菌球患者最好采用鼻内镜中鼻道上颌窦手术治疗,术中充分的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尤其是横径一定要达到1.5 cm以上,术中结合用生理盐水、3%双氧水、碘伏反复冲洗上颌窦腔。结论该手术临床效果确切,对维持术后长期充分的上颌窦引流及通气十分有利,从而完全改变了真菌赖以生存的环境,对鼻腔鼻窦创伤更小,对患者鼻窦鼻腔正常生理功能影响最小,可作为首选手术径路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前霉菌性上颌窦炎病例日益增多,视频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清理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临床上通过单纯0°鼻内镜无法完整清除窦腔内病变组织,70°镜下对于上颌窦前壁的病变亦不能较清晰暴露处理,通过中下鼻道联合开窗并使用带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鼻内窥镜下对上颌窦行双对孔手术在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国产杭州桐庐内窥镜尖端有限公司生产的鼻内窥镜及监视系统对42例真菌性上颌窦炎病例行鼻内镜手术,彻底清除鼻腔、鼻窦病变组织,扩大上颌窦自然口,并于下鼻道开窗,形成双对孔,使上颌窦得以充分引流。结果 术后随防访1~3年,全部病例均治愈,无复发;术前症状如鼻塞、流脓涕、血涕、鼻腔异味感及头痛症状消失;经鼻内镜检查,全部病例中鼻道、上颌窦口通畅,鼻腔及窦腔内黏膜正常,腔内无真菌团块及异常分泌物。结论 鼻内镜下行上颌窦双对孔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手术不同开窗方式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手术途径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40例已确诊慢性上颌窦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经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术治疗组(Ⅰ组)、经中鼻道上颌窦口开窗术治疗组(Ⅱ组)、双径路上颌窦病变清除术治疗组(Ⅲ组).通过术后回访比较鼻内镜下手术3种开窗方式治疗慢性上颌窦炎在各组中的手术途径及临床疗效.结果 3组共240例患者经治疗后鼻塞、流涕、嗅觉减退和头痛等症状均基本消失,术后经鼻内镜和鼻窦CT冠状位加水平位扫描复查,定期随访,其中Ⅰ组80例痊愈46例,好转30例,治愈率为57.5%,Ⅱ组120例痊愈78例,好转30例,治愈率为65%,Ⅲ组40例痊愈32例,好转8例,治愈率为80%,Ⅲ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Ⅰ组、Ⅱ组,各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术后的鼻腔-鼻窦结局测试评分显著优于Ⅰ组、Ⅱ组,各组手术前后的鼻腔-鼻窦结局测试评分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疗效确切,患者预后理想,而选择双径路开窗上颌窦病变清除术治疗更能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霉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霉菌性上颌窦炎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霉菌性上颌窦炎可以获得比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颌联合正畸矫正骨性上颌前突畸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用正颌手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上颌骨水平向发育过度畸形.方法 采用上颌前部骨切开术,结合术前,术后的固定正畸方法联合治疗.结果 12例患者治疗后取得较好的外观效果及咬合关系.结论 正颌外科结合正畸对于上颌前突畸形的治疗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上颌轻度前突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微钛钉种植体治疗,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A-horiz、Ui-horiz、Li-horiz、L6-horiz、U6-horiz、OB、OJ、U1-NA(mm)、L1-NB(mm)、SNA、SNB、ANB。结果治疗后A-horiz、Ui-horiz、Li-horiz、L6-horiz、OB、OJ、U1-NA(mm)、L1-NB(mm)、SNA、SNB、ANB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6-horiz治疗后比治疗前稍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微钛钉种植体支抗保持支抗稳定。结论微钛钉种植体治疗上颌轻度前突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明显,保持支抗磨牙稳定,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型上颌骨囊肿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999年2月至2008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25例大型上颌骨囊肿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5例大型上颌骨囊肿经口内牙龈沟切口翻瓣显露摘除或刮除囊肿及炎性病变组织,严密缝合口内龈瓣创口,骨创腔内放置引流管自下鼻道或鼻底开窗引出作负压引流3d左右,术后伤口一期愈合,无裂开和瘘口形成,追踪观察1~2.5年,病情未见复发。结论大型上颌骨囊肿手术,彻底清除囊性病变组织,选择有健康坚硬骨壁支持处的牙龈沟切口,严密对合缝合伤口,建立充分有效的负压引流,是防止术后伤口愈合不良、形成瘘口及病情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探讨颌内牵引钛钉对上颌骨矢状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某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23例上颌骨矢状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颌内牵引钛钉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患者进行4~6个月走访,治疗后患者咬合功能恢复正常,所有患者伤口愈合程度为I期。结论:颌内牵引钛钉对上颌骨矢状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咬合功能恢复好,手术创伤较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高分辨率CT影像学研究,探讨上颌窦气化与上颌窦炎的关系。方法对鼻部不适病例进行螺旋CT扫描,然后将观察的结果分成正常组和上颌窦炎组,每组80例,测量每组的上颌窦体积,分析上颌窦体积与上颌窦炎的关系。结果疾病组右侧上颌窦体积为(9.89±2.86)cm3,左侧上颌窦体积为(10.11±2.54)cm3,对照组的右侧上颌窦体积为(27.16±14.12)cm3,左侧上颌窦体积为(28.35±15.07)cm3,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颌窦气化程度与上颌窦炎存在着明显的关系,气化程度越低,上颌窦炎的发病率越高;反之,气化程度越高,上颌窦炎的发病率越低。  相似文献   

16.
刘文玮  苏长海 《天津医药》1992,20(6):350-352,F003
对50例上颌窦手术后半年至5年随访,随访结果30例症状消失,各鼻道通畅,无脓性分泌物。20例术后仍有症状者行鼻镜与鼻窦镜检查,部分病例并行电镜检查。其中,刮除窦腔全部粘膜8例,刮除部分粘膜12例。检查结果提示,术后再生粘膜的生理功能与术中是否损伤自然孔周围粘膜有关,远期效果与自然孔和对孔的通畅与否有宜接关系。良性肿瘤术后有结构完善的纤毛粘膜上皮生长。而恶性肿瘤手术后再生粘膜只见不典型粘膜上皮细胞,无纤毛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7.
何世海 《安徽医药》2014,18(3):499-501
目的 探讨高速涡轮钻分根拔除上颌第一磨牙的优越性.方法 将需要拔除上颌第一磨牙的96例病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高速涡轮钻分根拔牙(实验组,n=50),另一组采用传统劈凿分根拔牙(对照组,n=46),比较两组患者在拔牙时间、术中疼痛、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拔牙所用时间、术中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与劈凿分根法相比,涡轮钻分根法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拔牙术中的痛苦和拔牙术后的疼痛肿胀反应.结论 对于需要拔除上颌第一磨牙的患者,建议应用高速涡轮钻分根拔除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患者接受上颌快速扩弓联合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后上颌骨牙弓的覆牙合、覆盖及宽度的变化。方法本研究选取2003年2月至2008年1月期间于青岛市口腔医院进行治疗的患者37名(男性19名,女性18名),对患者分为4个不同的时期进行测量(治疗前,N1;进行上颌快速扩弓后,N2;固定治疗后,N3;保持1年后,N4)。分别测量每位患者的上颌尖牙间宽度、前磨牙间宽度、磨牙间宽度、覆盖和覆牙合。结果尖牙间宽度、前磨牙间宽度、磨牙间宽、覆盖、覆牙合分别净增(2.6±2.3)mm、(3.7±2.1)mm、(5.2±2.5)mm、(0.3±0.6)mm、(-0.1±1.6)mm,保持1年后,患者尖牙宽度复发率为47%,前磨牙间宽度为21%和磨牙间宽度为10%,覆盖复发率为9%,覆牙合为13%。结论患者经过上颌快速扩弓后,在固定矫治阶段复发明显,保持阶段也有一定程度的复发,其中尖牙宽度尤其明显。上颌快速扩弓能够显著减小覆牙合,增加覆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内侧壁泪前隐窝入路切除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手术径路及方法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治疗的62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的疗效。结果全部患者在鼻内镜下经鼻腔彻底清除了病变,保留了下鼻甲,保护了鼻泪管,无一例发生下鼻甲坏死及鼻泪管损伤。随访12~36个月,仅一例复发。结论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损伤小,窦腔暴露充分,并为术后内镜复查和处理复发病变提供了视窗。该手术方法安全、可靠,是一种操作容易掌握、效果较为理想的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小鼠颌下腺神经生长因子的提取及活性鉴定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提取纯化、活性鉴定进行了研究。将小鼠颌下腺组织匀浆、离心,取其上清,在不同pH和离子强度,依次通过两个离子交换纤维素层析柱,制得 2.5 S NGF纯品。其分子量约43.5 kD,3种主要组分的等电点分别为8.85、9.10和9.20。用鸡胚背根培养法证明其具有刺激神经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