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对性护理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80例口腔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应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交叉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取应对性护理,可降低口腔修复患者交叉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性化理念应用于重症肺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理念进行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肺部啰音消退时间、憋喘时间、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人性化理念应用于护理重症肺炎患者中,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次护理管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就诊该院进行手术患者110例,该院在2017年3月开始实施分层次护理管理模式,依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及护理管理模式差异,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分层次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自我效能变化情况及职业紧张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2.13%显著高于对照组78.19%(P <0.01);满意度为(9.85±0.2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度(6.87±1.26)分(P <0.01);中高级护理人员开展分层级护理模式前GSES量表评分为(2.35±0.71)分明显高于初级护理人员(P <0.05);在开展12个月后初级和中高级护理人员的GSES评分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通过分层次护理管理能够改善手术室手术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自我效能感,降低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救护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S管理在基层医院新生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11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而观察组则予以6S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家属对护理满意度及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比较,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6S护理管理模式可显著提升新生儿科护理效果及护理质量,进一步优化护患关系,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4年9月收治手术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在手术室护理中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二者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采用人性化护理不仅可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也可极大地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医院的社会效应,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挑选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50例。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8.00%(P <0.05)。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护士排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内科工作的护士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护士采用的为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护士则是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对两组护士工作状态以及整体效率进行评价,比较确定不同护理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护士的排班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士职业倦怠感低于对照组,同时个人成就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性化管理方法在护士排班中应用效果明显,对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具有积极的推动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对消化内科护理质量与护士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80例患者及20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016年1~6月)与实验组(2017年1~6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措施干预,实验组应用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个时间段内护理质量与护士及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得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护士满意度在工作环境、知识技能、护理纠纷等方面得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在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技能、护理服务质量等方面得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性化管理模式应用于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能改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提高护士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循证联合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7年11月就诊该院进行手术室手术患者128例,依据患者护理管理模式差异,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观察组采用循证联合预见性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穿刺成功率、事故发生率、护理质量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穿刺成功率96.92%及护理服务质量评分(23.67±3.16)均高于对照组(P <0.05);事故发生率4.62%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46%显著高于对照组72.31%(P <0.01)。结论手术室护理服务采用循证联合预见性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的服务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手术室收治手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两组,分别给予手术室细节护理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管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管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有助于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士长管理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门诊工作的14名护士与工作期间162例门诊患者作为护士长实施不同管理模式的实验对象。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模式,应用组在常规管理模式基础上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士与患者对管理模式的评价与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护士对管理模式满意度相比,应用组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对管理模式满意度相比于应用组更低,对照组对护理质量评分相比于应用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士长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可有效提高护士与患者的满意度,同时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慢性宫颈炎患者9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宫颈炎护理,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56%(43/45),高于对照组的82.22%(37/4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以及护理质量的平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有助于减轻慢性宫颈炎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以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89例泌尿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和研究人性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手术室护士30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法进行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管理方法进行护理管理,将两组的护理质量及医生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医生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理论考核合格率、技能考核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性化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之中,能够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热情,激发护士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保障手术室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取得了患者、医生均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手术室护理管理采用围生期亲情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入住该院进行剖宫产手术患者130例,作为主要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观察组采用围生期亲情护理服务结合常规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围生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新生儿并发症情况、产前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分值)、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3.07%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新生儿感染率及手术前SAS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术后SAS量表评分(25.49±1.28)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88%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53.85%(P <0.01)。结论在妇产科剖宫产手术的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引入围生期亲情护理服务能够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减轻患者焦虑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内科护理管理中运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出我院内科收治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将上述患者列入试验组、基础组,各组75例。基础组以传统的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试验组以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开展护理服务,评比两组护理管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在护理服务态度、护理环境、护理知识、护理技能方面的评分都显著高于基础组(P <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基础组(P <0.05)。结论内科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管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内科工作的6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采取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两组各有50例患者,分析比较两种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和认知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上述对比P <0.05,可见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管理在内科护理管理中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认知水平,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观察组,各7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乙型肝炎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管理中分层次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分层次管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比较2组实施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医师及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成就感满意度和护理操作技能、理论知识评分情况。结果实施护理管理后,观察组自评及他评非常积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及医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成就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操作技能及理论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开展分层次管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建立和谐护理关系,推动医院工作有序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比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实施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护理技能、专科护理、护理记录、环境设施、前期准备等方面的评估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病情预警时间、确诊时间、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应用于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效果显著,可提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