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朱国锋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430-431
目的分析ICU内影响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20例心脏停搏并于我院行心肺复苏抢救的患者,分为自主循环恢复(ROSC)组与自主循环未恢复(Non-ROSC)组,分析患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结果原发病(P<0.05)、心脏停搏形式(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年龄及心脏停搏时间点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原发病、心脏停搏形式是影响ICU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孙鹏 《中国医药指南》2014,(34):159-160
目的探究不同心肺复苏程序对院前急救心脏停搏的影响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135例院前心脏停搏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68例行气囊-面罩通气法复苏,对照组67例行气管插管通气法复苏,分析两组复苏效果。结果研究组心肺复苏成功率为35.29%,高于对照组20.90%(P<0.05);研究组建立通气、自主心跳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气管插管通气法复苏相比,气囊-面罩通气法无需停止胸外心脏按压,可有效促进心脏停搏患者肺部通气换气。  相似文献   

3.
目的 考察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2月至2011年3月急诊科收治的心脏停搏患者75例,进行了心肺复苏术.结果 经过心肺复苏术,75例患者神智清晰,其中50例息者生活能完全自理.结论 严格操作的心肺复苏术对于心脏停搏患者提高复苏概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急诊科心肺复苏2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英  张弛  张杰 《中国医药》2006,1(7):395-397
目的 探讨急诊科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诊科1996年7月至2005年6月间243例心肺复苏病例,分析复苏过程中各因素对复苏结果的影响。结果 心肺复苏243例中成功54例;复苏方法中通气方式、给药途径、肾上腺素剂量、人工循环辅助装置的使用对复苏结果有影响;心脏停搏的发生地点、时间与复苏结果有关;开始复苏时的心电图表现与复苏结果有关。结论 ①心脏停搏时通气方式的选择应首选球囊。面罩通气,一期复苏失败后尽快改为气管插管通气。(函外周静脉穿刺易操作、并发症少。且不需要中断心肺复苏,可以取得满意效果。③本组资料常规剂量组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中等剂量及大剂量组,可能与后者心肺复苏时间延长有关。④使用人工循环辅助装置,心肺复苏成功率不满意。⑤发生在院内的心脏停搏患者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发生于院外的患者;院内日问发生的心脏停搏复苏成功率高于夜间发生的患者;院内目击下的心脏停搏复苏成功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院前急救规范运用心肺复苏术在心脏停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6年2月~2019年2月某院收治100例心脏停搏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收治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采取常规心肺复苏治疗与规范运用心肺复苏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1)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4.0%VS92.0%)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患者自主心跳恢复时间比对照组患者少,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规范运用心肺复苏术在心脏停搏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极大的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并缩短了自主心跳恢复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脑肺复苏患者临床特点及复苏成功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50例心脏呼吸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心脑肺复苏成功患者12例,复苏失败患者38例.整理复苏成功案例的临床资料,数据分析采用t/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患者年龄、抢救地点、复苏时间、瞳孔变化、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及复苏后多脏器功能不全数目与心脑肺复苏成功具有相关性(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复苏时间、瞳孔变化及复苏后多脏器功能不全数目为心脑肺复苏术成功与否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心脑肺复苏患者复苏成功影响因素为复苏时间、瞳孔变化及复苏后多脏器功能不全数目,快速有效的心脑肺复苏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而复苏成功后密切关注患者各脏器功能恢复情况和功能评估情况对于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院内心脏停搏心肺复苏(CPR)后昏迷幸存者神经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51例室颤所致的心脏停搏患者,在心肺复苏成功自主循环恢复后,随机接受亚低温治疗(中心体温降至32~34℃,并维持24h)或常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复苏后第1d、3d和7d时GCS评分以及6个月时神经功能良好率和病死率。结果在心肺复苏后第7天,亚低温组患者GCS评分明显高于常温组(P<0.05);在复苏后6个月,亚低温组53.8%(14/26)患者神经功能良好(脑功能分级为1或2),明显高于常温组24%(P=0.029);亚低温组6个月时病死率为34.6%(9/26),明显低于常温组64%(P=0.036)。结论亚低温治疗有助于改善院内心脏停搏心肺复苏后幸存者的神经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心肺复苏1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志强 《中国医药》2006,1(12):716-717
目的探讨心脏停搏的临床救治经验,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抢救的102例心脏停搏息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心肺复苏的因素。结果102例患者复苏成功11例。结论心脏停搏患者复苏成功与患者原发疾病,心肺复苏及时、方法正确,尽早气管插管和电除颤,合理使用复苏药物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心脏停搏院前救治效果的影响因素,以进一步提高院前救治整体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急救中心接诊的60例心脏停搏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所有患者院前心肺复苏术抢救,按照急救反应时间、有无旁观者、有无电颤、呼吸方式的选择等进行分类,分析上述条件差异对心脏停搏患者的疗效影响。结果 60例心脏停搏患者的院前救治心肺复苏抢救中,抢救有效9例(15.00%),其中男性5例(8.33%),女性4例(6.67%)。结论在心脏停搏患者的院前救治过程中,呼救反应时间≤10 min、有旁观者参与救治、早期使用电除颤等对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机在早产儿心脏停搏急救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断、治疗的80例早产儿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儿不同复苏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徒手心肺复苏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心肺复苏机持续心肺复苏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95%复苏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95%对我院疗效满意,高于对照组(65%)(P<0.05);实验组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17.5%)(P<0.05);实验组收缩压为(76.4±5.5)mm Hg、心率为(89.4±4.6)次/分、血氧饱和度为(87±6.7)%,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呼吸频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早产儿心脏停搏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心肺复苏机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术在心脏停搏、呼吸骤停患儿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1月至2014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心脏停搏、呼吸骤停患儿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心肺复苏术进行复苏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60例患儿初步心肺复苏成功32例,复苏率为53.33%,最终存活患儿26例,存活率为43.33%;10 min、10~20 min、>20 min内实施心肺复苏患儿的复苏率分别为60.61%、40.91%、18.75%,最终存活率分别为48.48%、27.27%、6.25%。结论及时的实施心肺复苏术可以提高患儿的初步复苏率以及最终存活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影响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亮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2):162-163
目的 总结分析影响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脑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心跳呼吸骤停并行心肺脑复苏抢救病例53例,分析心跳呼吸骤停病因与影响复苏成功的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53例中死亡35例,成功18例。复苏成功组和失败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的项目:实施心肺脑复苏开始时间超过6min(P=0.003),院外实施心肺脑复苏术者(P=0.001),70岁以上患者(P=0.023),有心脏病基础病(P=0.019),特重型颅脑外伤(P=0.0012),脑出血(P=0.029)。无显著统计学差异项目:性别、心肺复苏持续时间、除颤使用次数、肾上腺素使用剂量及次数等。结论 影响心肺脑复苏成功的危险因素包括:院外、心跳呼吸骤停时间超过6min、特重型颅脑外伤、有心脏病等基础病变、脑出血及年龄大于70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本院救治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特点及心肺复苏结果,探讨如何提高心肺复苏术(CPR)后患者CPR成功率及脑复苏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5月本院救治的167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CPR病因;根据患者发病地点不同,将其分为急诊室组和普通病房组,比较CPR及脑复苏成功率。结果167例患者中,不明原因猝死所占比例最高(33.5%),其次为其他内科疾病(21.6%)和心血管疾病(18.6%)。脑复苏成功率为6.7%,自主循环恢复及脑复苏成功率最高为电击伤,分别为38.1%和28.6%。急诊室CPR成功率及脑复苏成功率均高于普通病房(P<0.05)。结论CPR及脑复苏成功率较低,加强急救知识普及、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的急救技术对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心脏停搏的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心肺复苏术展开规范性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患者50例(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接诊),其中25例为对照组选择我急救中心常规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术展开救治,另25例为观察组,行院前急救规范运用心肺复苏术展开治疗,对两组患者救治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结果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4.00%(21/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17/25),差异非常显著(P<0.05)。结论对出现心脏停搏的患者,以我中心规范操作的心肺复苏术进行院前急救,使得患者的抢救成功概率有所提高,使得患者生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张钛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9):171-172
目的:总结院内心肺脑复苏的经验。方法:选择104例院内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参照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CPR)指南进行院内心肺脑复苏术。结果:心肺脑复苏成功24例,死亡80例。结论:早呼救、早CPR、早除颤、早进一步生命支持(ACLS)是提高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柯友洋 《首都医药》2007,14(10):33-34
目的总结分析1996年以来心肺脑复苏病人35例,探索复苏下血液循环时间对救治成功的影响。方法对35例心跳骤停经心肺脑复苏成功、自主循环恢复并能维持的患者,收入ICU病房继续治疗,并对抢救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心肺脑成功复苏患者中,24例完全康复出院,8例因脑部原发性疾病尚有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3例呈植物人状态。结论心肺脑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后患者的病死率仍高,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复苏时间、基础疾病、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给药途径及用药间隔、复苏后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肺复苏术后溶栓治疗经验.方法 观察组来源于本院近 5 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肺复苏术后溶栓的患者,入选共有 22 例患者,其中男性 17 例(77.2%),女性 5 例.年龄≤ 69 岁.从心脏停搏至开始心肺复苏术的时间≤3min;人均除颤 2.8 次,均行胸外按压,气管插管 2 例(9.09%).自主循环恢复时间≤ 10min 10 例(45.4%),10~15min 8 例(36.4%),16~20min 4例(18.18%).溶栓距发病时间(172±92)min,溶栓后出血4例(18.18%),对照组选同期(近5 年)我院心肌梗死患者22 例,年龄、性别、发病距溶栓开始时间及溶栓药物均与实验组相同.观察二者溶栓后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未见危及生命的出血,两组对照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对于心脏停搏时间<3min、心肺复苏 20min内恢复自主循环的AMI 患者,静脉溶栓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CU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49例心脏停搏ICU患者为观察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复苏成功率、抢救措施和其他临床资料。结果所有49例ICU心脏停搏心肺复苏患者中,39例患者死亡,10例患者抢救成功,且不同复苏开始时间以及院前院内心脏停搏患者抢救成功率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ICU心脏停搏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通常较低,特别是院前出现心脏停搏症状的患者,因此,各个医院应强化急救体系建设,缩短复苏时间,普及心肺复苏知识,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肺复苏术后溶栓治疗经验。方法观察组来源于本院近5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肺复苏术后溶栓的患者,入选共有22例患者,其中男性17例(77.2%),女性5例。年龄≤69岁。从心脏停搏至开始心肺复苏术的时间≤3min;人均除颤2.8次,均行胸外按压,气管插管2例(9.09%)。自主循环恢复时间≤10min 10例(45.4%),10~15min 8例(36.4%),16~20min 4例(18.18%)。溶栓距发病时间(172±92)min,溶栓后出血4例(18.18%),对照组选同期(近5年)我院心肌梗死患者22例,年龄、性别、发病距溶栓开始时间及溶栓药物均与实验组相同。观察二者溶栓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未见危及生命的出血,两组对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心脏停搏时间<3min、心肺复苏20min内恢复自主循环的AMI患者,静脉溶栓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20.
心肺复苏术是指在心搏呼吸骤停、意识丧失的意外情况发生时,迅速而有效地给予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使其呼吸和循环得以恢复。社区急救是提高猝死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急救成功的关键是前10分钟,而前10分钟内的急救技术,普通群众通过培训也可以掌握。在专业人员到达之前,急救需要患者家属、社区居民和目击者及时参与,其时效性大于其后的专业抢救。因此,向社会公众推广和普及心肺复苏等相关急救知识,规范社区急救流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心肺复苏术相关急救知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