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联合硬腰麻醉法对自然分娩产妇镇痛效应,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自然分娩125例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进行无镇痛药物自然分娩,研究组62例给予罗哌卡因联合硬腰麻醉法进行自然分娩,对比分析两组分娩产妇的VAS评分,观察两组产妇不同产程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潜伏期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产妇在活跃期、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及第三产程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第二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3,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硬腰麻醉法对自然分娩产妇镇痛效应良好,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无痛分娩产程、分娩方式和母婴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年3月至2016年6月11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7例),其中对照组采取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取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进行无痛分娩。结果两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转剖宫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两组新生儿的心率计Apgar评分数据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产妇无痛分娩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降低产妇剖宫产发生率,而且不会对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马杰 《安徽医药》2016,20(3):572-573
目的 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活跃期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进展和母儿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例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格法随机分为分娩镇痛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分娩镇痛措施,分娩镇痛组在产妇进入活跃期时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进行自控镇痛,观察两组产妇疼痛程度(VAS评分)、产程进展及母儿分娩结局。结果 分娩镇痛组在活跃期、宫口近全时、宫口开全时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潜伏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分娩镇痛组活跃期明显缩短(P<0.05),剖腹产率显著降低(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镇痛组在分娩镇痛用药期间出现皮肤瘙痒、分娩后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结论 在产妇进入活跃期后进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效果确切,能明显减轻产妇分娩疼痛及加速活跃期,降低了社会因素引起的剖宫产率,对母儿无不良影响,是较为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及镇痛时机。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采用分娩镇痛下自然分娩的健康产妇12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62例.研究组产妇采用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产妇采用罗哌卡因麻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麻醉前及麻醉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比较两组镇痛显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对镇痛的满意度评分.结果:与镇痛前比较,研究组镇痛后3min、5min、10min、60min的V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同时间点比较,研究组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镇痛起效时间明显缩短,镇痛维持时间、产妇镇痛满意度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产妇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满意,产妇疼痛程度较低,产程时间明显缩短,对新生儿影响小,产妇的镇痛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16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实验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2组产妇的分娩、镇痛情况及胎儿情况。结果实验组镇痛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产程时间、顺产率及出血量均明显地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镇痛确切,对胎儿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无痛分娩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产妇100例,按照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产妇进行自然分娩,观察组产妇进行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无痛分娩,比较两组产妇镇痛效果、分娩情况和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镇痛有效率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的16.00%;观察组剖宫产、阴道助发生率产及第一产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总不良结局发生率10.00%与对照组的16.00%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无痛分娩可以有效缓解产妇分娩疼痛,有利于产妇分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腰麻-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180例单胎、足月、合并高血压的产妇自愿选择腰麻-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作为研究组,以同期分娩的180例单胎、足月正常产妇进行分娩镇痛为对照组。镇痛效果评定选用VAS评分系统,通过比较2组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产妇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及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进行母婴安全性的分析。结果腰麻-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分娩镇痛效果显著。与对照组相比,第2产程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分娩方式相比,研究组阴道助产例数多、顺产例数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血压相比,研究组血压受影响例数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麻-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镇痛效果满意,对母婴相对安全,提高了此病的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潜伏期腰硬联合麻醉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阴道分娩的初产妇9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n=49)在活跃期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组(n=49)在潜伏期腰硬联合麻醉。比较镇痛效果、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产妇并发症、产后抑郁症。结果 研究组镇痛前、宫口扩张7~8 cm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5 min、镇痛10 min、镇痛15 min、宫口扩张10 cm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第一产程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第二产程时间、出生1min Apgar评分、出生5 min Apgar评分、各项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产妇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7 d抑郁症发生率、产后42 d抑郁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初产妇阴道分娩中在潜伏期腰硬联合麻醉镇痛效果肯定,能缩短第一产程时间,减少产后抑郁症发生,对新生儿Apgar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浓度布比卡因硬膜外腔阻滞对分娩的镇痛效应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采用0.15%布比卡因腰段持续硬脊膜外腔麻醉。观察镇痛效应、产程、产力、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及失血量。结果:用药组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产妇活动正常,两组官缩、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血压、失血量均无显著差异(x±s,P>0.05)。结论:低浓度布比卡因硬膜外阻滞用于正常分娩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用于无痛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阴道分娩的产妇:60例为镇痛组(实验组),给予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进行硬膜外阻滞后经阴道分娩,选择同期常规阴道分娩产妇(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产妇的各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率。结果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中活跃期时间、产后出血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的镇痛是安全有效的,可明显降低产妇的疼痛程度与焦虑情绪,且对母婴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分娩的120例足月孕产妇为研究对象,自愿采取硬膜外阻滞麻醉行无痛分娩的60例足月孕妇设为观察组,拒绝使用硬膜外阻滞麻醉的60例足月产妇设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孕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孕产妇镇痛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产妇。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失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硬膜外阻滞麻醉行无痛分娩,镇痛效果好,产程时间明显缩短,对母婴影响较小,临床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3年2月于本院进行分娩的14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全部产妇按照是否进行分娩镇痛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未给予分娩镇痛,观察组产妇则给予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情况及胎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8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且对母婴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与硬膜外阻滞对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10 0例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 :CSEA组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组 ,经蛛网膜下腔注入罗哌卡因 2 5mg及芬太尼 2 0 μg ,作用消退后经硬膜外腔持续注入 0 12 5 %罗哌卡因溶液 (含芬太尼 2 μg/ml) ;EA组为硬膜外阻滞组。观察分娩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等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均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 ,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但CSEA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EA组 (P <0 0 1) ,两组患者第一、第二产程 ,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等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结论 两种分娩镇痛方法均安全有效 ,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更适宜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导乐分娩联合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择60例待产妇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n=30,传统分娩+硬膜外镇痛)和B组(观察组,n=30,导乐分娩+硬膜外镇痛).观察记录两组产程时间、疼痛的强度、分娩方式、阴道出血、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催产素使用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B组产程比A组缩短,镇痛效果优于A组(P<0.05);B组缩宫素使用率、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量均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乐分娩联合硬膜外麻醉镇痛效果更好,分娩中采取有效的全程陪伴护理措施,减轻产妇的紧张、焦虑情绪,明显缩短产程,减少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无痛分娩的效果及母婴结局.方法:将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分娩的产妇94例,按其所选分娩方式分为参照组47例行自然分娩,实验组47例行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无痛分娩.比较两组各产程时间、镇痛情况、分娩方式和新生儿情况.结果:实验组第一和第二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顺产率93.62%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1.82%,差异均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分娩时采取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无痛分娩效果显著,有利于缩短产程,缓解分娩痛感,提高顺产率.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药实践》2020,(3):188-191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在基层医院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住院分娩产妇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行硬膜外麻醉分娩,对照组未进行任何镇痛措施,观察两组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产后2 h出血量、麻醉镇痛效果和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较对照组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麻醉效果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采用硬膜外麻醉分娩方式的镇痛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产妇在生产过程中的疼痛程度,降低产后出血,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周丽燕 《北方药学》2014,(6):190-191
目的:研究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分娩产妇5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0例,观察组进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在分娩过程当中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以及剖宫产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能提高镇痛效果,缩短产程时间以及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1月来某院分娩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产妇分娩过程中行分娩镇痛处理,采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镇痛,对照组产妇未行分娩镇痛处理,对比两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窘迫与胎儿窘迫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18%、6%,对照组分别为1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76、0.7092,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中的效果可靠,不会对母婴产生不良影响,但可能延长第二产程。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药科学》2017,(23):122-124
目的观察左布比卡因联合布托啡诺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使用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产妇共2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左布比卡因进行硬膜外麻醉,研究组使用左布比卡因联合布托啡诺进行硬膜外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阵痛效果、不良反应和运动神经阻滞情况。结果在不同组别产妇镇痛效果对比中,两组产妇镇痛至宫口全开时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镇痛起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中,研究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对照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4%,经统计学对比分析有意义(χ~2=8.6792,P=0.0032<0.05),在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对比中,两组产妇达到最高平面时间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平面下降时间中,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左布比卡因联合布托啡诺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急诊剖宫产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急诊剖宫产ASA分级为Ⅰ~Ⅱ级单胎足月妊娠产妇,随机分为CSEA组(n=30)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和EA组(n=30)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麻醉效果、新生儿娩出Apgar评分、麻醉合并症及副反应。结果两组血流动力学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的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明显比EA组短(P<0.05);CSEA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EA组(P<0.01);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合并症及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EA起效快,麻醉效果确切,肌肉松驰好,副反应发生率低,是基层医院急诊剖宫产手术理想和安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