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通过调查观察护理干预对青年卒中患者的抑郁心理及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给予96例青年脑卒中伴抑郁症患者急性期系统化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组及常规治疗组的抑郁心理改善情况及神经功能康复情况。结果:青年脑卒中急性期,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抑郁程度明显改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青年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抑郁心理,并提高神经功能的恢复,护理干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59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对比两组HAMD评分。结果观察组的HAMD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患者满意度高,护理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心理,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张薇 《中国医药指南》2023,(12):142-144
目的 探讨认知性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纳入对象为本院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共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认知性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SRS评分和HAMD评分变化情况以及护理后PSQI评分情况。结果 经过不同护理,观察组患者SSRS评分和HAMD评分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PSQI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实施认知性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推荐患者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老年抑郁症实施认知性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认知性心理护理。结果实施认知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护理后SDS、SAS分值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性心理疏导,有助于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复,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对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心理的循证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7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生活指导、用药护理及基础心理护理,观察组则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HAMA以及CPSS、GSE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HAMD以及CP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G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为脑卒中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加强心理疏导,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自我效能感,值得在临床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6.
赵英敏 《中国处方药》2014,(12):147-147
目的分析和研究心理护理对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再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焦虑状况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焦虑情况改变情况,分析两组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焦虑状况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心理焦虑状况得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状况,缓解患者负面心理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3个月后,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以及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利于延长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辅助改善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精神科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患有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共计268例,依据就诊顺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以4周为观察周期,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并做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PSQI量表内各项指标评分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治疗期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以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有积极意义,能有可行性及借鉴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住院抑郁症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将66例住院抑郁症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结合精神科常规护理、支持性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抗抑郁药物治疗结合精神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干预前后分别对每例患者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宗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病情恢复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MD、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提高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心理认知护理干预实施与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认知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情绪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经过护理认知心理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SA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有效改善,两组之间的数据相比差异(P0.05)。结论:抑郁症的病因较为复杂,治疗抑郁症的目的就是降低自杀率和病残率,彻底消除临床症状,预防疾病复发,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其中心理认知护理是针对心理状态和认知的一种护理方法,并且心理认知护理实施在抑郁症患者中取得很好的效果,提升治疗的依从性个积极性,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关翠娟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820-182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抑郁症状缓解程度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7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及基础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和基础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表(HAMA)、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CN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2周后HAMD评分、HAMA评分、CNS评分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干预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的抑郁症状善神经功能,有助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伴随焦虑抑郁情绪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64例脑卒中伴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全部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另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之前,两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之后,两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各自护理之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针对脑卒中患者存在的焦虑抑郁情绪,为其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抑郁焦虑情况,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3.
施玉莲 《淮海医药》2013,(6):566-567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分对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2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MMSE及WMS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康复护理干预后MMSE及WMS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加快神经功能的恢复,延缓认知功能障碍的进展,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慢性精神分裂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00例慢性精神分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入院时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每组患者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干预,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变化情况。结果通过本文研究可以看出,护理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认知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实施心理行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促进患者病情好转,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孟秀红 《上海医药》2013,(16):28-29
目的:观察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综合护理疗效。方法:对干预组86例脑卒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出院时的疗效。结果:干预组基本恢复占总数的5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采取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临床护理于一体的综合干预,有助于疾病的恢复和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于2008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72例,均经临床确诊,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加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可以显著降低其HAMD评分,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陶慧娥 《中国药业》2013,22(11):67-68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用于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医院诊治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80例,均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康复护理干预),每组40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标准、Barthel指数量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对两组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ADL)、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ADL和NIHSS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妇女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于2012年12月~2014年11月某院收治的更年期妇女抑郁症患者中选择116例为本次治疗对象,均给予口服米氮平治疗。根据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心理状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更年期指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更年期症状严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及SCL-90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同时低于本组治疗前,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更年期妇女抑郁症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消除抑郁症状,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病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实施早期护理干预。于干预前、干预后应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Fugl-Meyer(FMA)评分法评定肢体运动功能,并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ADL、FMA评分均有一定程度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袁小辉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4):3799-380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疗法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抑郁和焦虑等不良心理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2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69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39例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治疗4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抑郁和焦虑评分情况及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SDS和SAS平均评分及抑郁和焦虑发生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改善脑卒中恢复期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