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了解2012年无锡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状况及疾病负担,为制定防控策略和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PYLL)和减寿率(PYLL率)等指标对2012年无锡市死因监测系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无锡市居民因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粗死亡率分别为85.24/10万、133.21/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48.64/10万、77.43/10万,均在65 ~69岁组迅速升高.去除心脑血管疾病死因后,居民期望寿命可增加5.07岁.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PYLL(PYLL率)分别为22 139.83人年(4.71‰),32 435.97人年(6.90‰).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无锡市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尤其是老年人和中青年男性,应加强防控措施,减少疾病危险和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建德市下涯镇2005年至2010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现况调查方法,对11个村500余居民进行死因调查。全部死亡病例进行登记、填卡和死因推断;死亡者根本死因进行ICD-10编码。采用SPSS13.0和Excel2003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地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累计死亡206例,占全部死亡数的41.20%;从60岁组开始,病死率随着年龄增长持续升高;不同年龄段心脑血管疾病死因脑梗死都为第1位;心脑血管疾病病死率,男性∶女性=105∶101,基本相近;地区分布也表现出较大差异,以下涯村最高。结论本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年龄和地区分布差异较大,应根据分布特征开展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根据某医院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病例死因构成,探讨本地区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特点,为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某医院2007年至2011年死亡的471例心脑血管疾病病例进行死亡原因分析。结果 2007年至2011年珠海市某医院脑血管病出院病例4023例,死亡病例数235例,平均病死率为5.8%;心血管病出院病例7577例,死亡病例数236例,平均病死率为3.1%。脑出血为首位死亡原因,其构成比为34.8%,缺血性心脏病为第二位死亡原因,其构成比为32.7%。心脑血管疾病男女死亡病例数性别比为1.7∶1,男性死亡病例数明显高于女性。结论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居民的健康,是主要疾病负担之一,中老年是高发人群,应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流行特征,采取合理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联合用药情况。方法对138例心脑血管病患者住院治疗315条医嘱用药情况进行监测,并进行分析,总结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合理的联合用药。结果 301条药物的联合应用合理,14条医嘱存在不合理情况。结论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药物治疗时,应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合理的联合应用,以提高药物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吴欢  张一英 《上海医药》2013,(24):42-44
目的 :了解嘉定区华亭镇2012年社区人群中心脑血管病发病现状及变化趋势,探索降低社区人群心脑血管病发病的措施。方法:利用防治条线汇总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华亭镇2012年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为247.95/10万,死亡率为292.66/10万。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最高,男性高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60岁以上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88.52%。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华亭镇社区居民的慢性病之一,加强60岁以上人群心脑血管病防治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凌静  卢芳芳  陈博 《中国药房》2010,(12):1097-1099
目的:分析某军队疗养院康复中心2007~2009年心脑血管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和趋势,为合理使用心脑血管类药物及其基本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2009年该院康复中心心脑血管类药物的种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2009年该院心脑血管类药物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总体呈增长趋势,最常用的是脑血管、脑代谢、促智药及抗高血压药。其中心脑血管类基本药物占心脑血管类药物的94.8%。脑血管、脑代谢及促智药以奥拉西坦、血栓通临床应用较广,抗高血压药以氨氯地平应用较广。结论:心脑血管类基本药物分类复杂、种类多、临床应用广泛、市场需求潜力大,仍需加强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对甘露醇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与更新认识,其临床应用日益拓宽,口服用药更为广泛,本文就其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应用作一浅述。 1 治疗心血管疾病 1.1 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心律失常 丁东,付道存报道对静脉再通疗法(IVCR)后再灌注心律失常(RA)发生率高进行研究,认为与氧自由基的大量产生有关。该资料应用尿激酶100U(1h滴完)后,用20%甘露醇0.5g/kg~1.0g/kg,10滴/min~15滴/min,静脉滴注,预防AMI再灌注心律失常,以症状、心电图、心肌酶及溶栓再通标准衡量。结果:治疗组21例中,静脉再通疗法16例,其中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6例,占静脉再通疗法患者的37.5%;对照组20例,静脉再通疗法14例,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12例,发生率85.7%,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 1.2 顽固性心绞痛 甘露醇对心肌缺血时产生的  相似文献   

8.
9.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而高脂血症、高粘血症、高血压又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我科自2004年3月至2006年3月,应用脑心通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取得满意疗效。临床观察证明,步长脑心通胶囊具有降低血脂、降低血粘度、稳定血压的作用。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选择我院2004年3月至2006年3月因健康体检发现的高脂血症、高粘血症和高血压门诊患者328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脂血症、高粘血症和高血压,其中男226例,女102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6岁。1·2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给予脑心通胶囊口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河北石家庄地区日最高气温与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关系,找出高危因素,进行有效防治。方法收集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的心脑血管病例死亡报告卡,由河北气象台提供相应期间逐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压,相对湿度,风速等6项气象要素,运用计算机进行各气象要素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单因素及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气温,气压与死亡的关系显著,全年以夏季病死率最高,8月份是全年发病人数最多的月份。结论夏季日最高气温升高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一个危险因素,因此夏季积极治疗心脑血管病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老年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DM)可促进动脉硬化的发展,在DM人群中并发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均高于相应人群,同时,胰岛素分泌不足可促使动脉硬化发展.DM合并心脑动脉硬化是DM死亡的主要因素.本文根据我院住院患者DM合并心脑血管疾病6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2.
海员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近年来,海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有逐年增高之势,严重威胁海运职工的健康,为掌握海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因素,保障船员身心健康,由此对海员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因素进行调查。方法 我们从1997-1999年对2464名海员作健康体检,另随机抽选出428名陆地单位男性职工作对照。结果 高血压占21.5%,高脂血症占24.6%,糖尿病占3.5%,冠心病占10.52%。结论 海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陆地人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老年骨质疏松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旨在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衡水市人民医院207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双能X线骨密度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骨量减低)和非骨质疏松组(骨量正常),应用单因素相关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患者BMI指数、血压、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清钙、血清酶指标,并使用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探究冠心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骨质疏松组BMI、空腹血糖、总肝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一氧化氮、内皮素、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高于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血清钙、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低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骨密度、血清钙、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均与BMI、空腹血糖、总肝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一氧化氮、内皮素、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成反比,与低密度脂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成正比;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高BMI指数、高一氧化氮、内皮素、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低超氧化物歧化酶、高血糖、高血脂、低血清钙、低血清酶是冠心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病与体重指数、血糖水平、血脂水平、一氧化氮、内皮素、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血清钙、血清酶密切相关,临床上应该加以重视,及早采取干预措施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梁雪茵 《今日药学》2012,22(7):437-439,444
目的探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药注射剂所致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和预防方法。方法查阅本院2005-06~2011-12收集的有关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药注射剂所致药品不良反应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0例患者中,女性为男性的1.75倍;5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87例(79.09%);全部为静脉滴注给药;参麦注射液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例数最多,为33例(30.00%);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变态反应最多,共93例(72.66%)。结论医药工作者应重视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坚持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其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心理问题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定并加以比较。结果经比较,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护理措施之后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实施护理措施之前,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是解决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临床中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血脂对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8年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脂对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方法对948例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分为血脂正常组和血脂增高组,进行8年随访观察。结果血脂增高组共503例,其中总胆固醇(TCH)增高256例,三酰甘油(TG)增高169例,两项都增高161例,β-脂蛋白(LDL)增高231例,三项同时增高135例。发生冠心病145例,心肌梗死11例,脑动脉硬化66例,脑血栓35例,脑出血10例,脑梗死13例,高血压病115例,其他疾病74例,无临床诊断疾病34例。血脂正常组共445例,发生冠心病81例,心肌梗死2例,脑动脉硬化59例,脑血栓5例,脑出血1例,脑梗死2例,高血压病72例,其他疾病139例,无临床诊断疾病84例。两组发病情况,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脂增高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呈正相关,血脂是诱发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戴昌萍  王玮琴 《中国药师》2013,16(8):1219-1221
目的:分析我院心脑血管疾病用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排序和ABC分析法,对我院2010 ~2012年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使用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主要以口服为主;国产和合资药品成为医院心脑血管药品的用药主流;3年我院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品中用药频度排名前3的分别为抗高血压药、周围血管扩张药和降血脂药,占总用药频度的85%;ABC分析法表明,A类药品14种,占销售金额比例为72%;B类药品15种,占销售金额的19%;C类药品54种,占销售金额9%,A类药品主要为日用药金额较高的品种.结论:我院心脑血管疾病用药结构基本合理,部分用药尚存在不合理之处,亟待干预,以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使消费者更好地了解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提倡合理用药、选择恰当的药物进行治疗。方法对广州某社区医院的拜阿司匹林心脑血管临床应用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大部分心脑血管患者对阿司匹林的认知程度不深,存在滥用和不合理使用现象。结论针对这些现象,结合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及适用条件等进行分析,提出患者应该如何应用选择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治疗,为合理安全使用阿司匹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的通称。 心血管疾病属于循环系统疾病,以冠心病为主,又称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供应心肌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动脉血管变窄,心肌供血不足造成的。此外,心脏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都属于心血管病。脑血管疾病则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的以脑部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俗称脑中风。该病常见于中年以上人群的急性发作,严重者可发生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是目前造成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疾病。常见的脑血管病大致可以分为出血性脑中风和缺血性脑中风。世界心脏联合会宣布,全世界每3个死亡的人中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而80%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自于中低收入国家和地区,且这些国家和地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仍继续呈上升之势。心脑血管疾病每年至少造成全球1700万人死亡,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敌人(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我国,每年都有3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平均每10秒就有1人死亡。2013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2013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提要》显示,国内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合计死亡率位居首位,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民众健康的第一杀手。  相似文献   

20.
关磊  姜杰  宋晓昀 《河北医药》2016,(3):441-443
目的:了解大连市心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的病种构成及就医情况,为制订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年大连市医疗单位心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年合计报告心脑血管疾病住院病例161838例,其中男50.14%(81141/161838),女49.86%(80697/161838)。高血压患者18.97%(30697/161838),冠心病患者30.8%(49839/161838),脑血管病患者50.24%(81302/161838)。高血压患者中Ⅰ期、Ⅱ期、Ⅲ期、其他高血压病例分别占0.59%、3.1%、84.89%、11.42%。冠心病病例中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心源性猝死、其他冠心病分别占11.24%、47.13%、0.12%、41.52%;脑血管病患者中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其他脑血管病分别占7.78%、47.4%、39.11%、5.71%。结论住院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以45岁以上人群为主;心源性猝死、出血性卒中、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