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拟金菊利咽饮对呼吸衰竭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n=50)给予自拟金菊利咽饮护理,对照组(n=50)给予0.25%碳酸氢钠溶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口臭情况和口腔唾液pH值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臭护理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6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口腔唾液pH值6.6~7.1占比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2.00%,pH值≤6.6、≥7.26.00%、4.00%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1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精力、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金菊利咽饮可有效去除口臭,平衡口腔唾液pH值,对黏膜刺激小,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刘会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671-673
目的探讨口腔pH值变化与口腔并发症之间的关系,寻找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回归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月1日我院收治的疑似为口腔并发症患者283例,对243例疑似口腔并发症患者用精密试纸测量口腔pH值,筛选出罹患口腔并发症患者136例,依据患者医院随机将136例样本分为行常规护理(生理盐水漱口)的对照组68例和行常规护理加2%碳酸氢钠液口腔护理的干预组68例。分别在6:00a.m.、14:00p.m.和22:00p.m.三个口腔护理时间段前后进行pH值测定。重点观察记录两组pH值动态变化与并发症发病情况之间的关系,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口腔并发症患者口腔pH值整体呈酸性(4.0~5.8pH);107例进一步诊断为无口腔并发症患者中,口腔pH值异常患者13例,占总数的9.1%,136例口腔并发症患者pH值异常患者136例,占总数的100%。136例口腔并发症患者口腔明显感染患者41例,占136例的30.4%,说明口腔pH值异常与口腔感染有直接关系;在护理干预效果上,干预组口腔感染治愈率达到了89.33%,对照组则为75.6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口腔唾液经测定pH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患者治愈天数上,干预组平均为9.23d,对照组为5.82d,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并发症患者口腔pH值一般呈酸性状态。对口腔pH值异常患者行常规护理加2%碳酸氢钠液口腔护理相较于单一的常规护理效果更为确切,能够抑制口腔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中经口气管插管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治疗组(n=25)。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0.9%氯化钠常规口腔护理及冲洗方法,治疗组25例患者采用康复新液口腔护理及口腔冲洗法。观察两组患者在口腔异味、口腔溃疡及口腔炎等指标上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口腔异味、口腔溃疡和口腔炎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康复新液常规口腔护理及口腔冲洗法实施口腔护理技术操作,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传统0.9%氯化钠进行口腔护理的方法,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eck口腔评分在老年重症气管插管患者综合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重症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口腔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基于Beck口腔评分的口腔护理,比较两组口腔护理的效果。结果口腔护理第3、5天时,观察组口臭、菌斑指数、软垢指数评分及Beck口腔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VAP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Beck口腔评分的口腔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口腔护理质量,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科学》2017,(8):116-118
目的探讨银翘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方在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常规护理组42例。观察组采用银翘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分别评价治疗后护理效果。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情况优于常规护理组,其持续时间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应程度较轻(P<0.05),产生副作用的例数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银翘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方能够有效地减轻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减轻痛苦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科学》2017,(16):181-184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24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干预组(n=121)与对照组(n=120)。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方法;干预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口腔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住院期间焦虑、抑郁状况。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术后患者的伤口愈合率91.74%、口腔功能恢复率95.04%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80.83%、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88%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均有明显改善,且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问卷调查,干预组对总满意度为93.39%,明显高于对照组(2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27,P<0.05)。结论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明显促进患者的伤口愈合与口腔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焦虑、抑郁心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使患者更好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李玮 《抗感染药学》2019,16(6):1052-1054
目的:评价3%碳酸氢钠液潄口与氟康唑胶囊联用对口腔真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白斑面积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口腔真菌感染患者84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用3%碳酸氢钠液潄口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氟康唑胶囊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口腔pH值及白斑面积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8.5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口腔pH值与白斑面积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口腔pH值高于对照组,白斑面积测得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3%碳酸氢钠液潄口与氟康唑胶囊口服治疗口腔真菌感染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不仅能提高口腔pH值同时改善了口腔白斑面积。  相似文献   

8.
张萍 《中国医药指南》2014,(28):305-306
目的比较酸性氧化电位水、氯己定、生理盐水在气管切开患者的口腔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72例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单盲随机对照方法,分为A、B、C3组,每组24例,A组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进行口腔护理,B组采用氯己定溶液进行口腔护理,C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观察3组患者口咽部细菌数、口腔pH值、口腔清洁度及口腔炎的发生率。结果 A、B组口腔异味、舌苔厚度、炎症、口腔细菌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3组患者口腔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口咽部及痰细菌培养以革兰阴性茵为主,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结论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进行口腔护理,能更加有效地减轻口腔及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程序化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口腔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化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程序化预见性护理干预,包括化疗前全面评估口腔黏膜状况,结合口腔pH值制定个性化漱口方案;化疗期间个体化健康指导;保持病室整洁,加强环境保护;均衡营养支持和全程心理支持.化疗后第3、5、10、15天采集患者口腔、硬颚、舌面舌下唾液分泌物进行涂片检查,并监测pH值.同时于化疗后第3周统计两组患者口腔感染的发生率及感染程度.应用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化疗后第3、5、10、15天口腔、硬颚、舌面舌下唾液分泌物pH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口腔内环境酸碱度更接近弱碱性,更有利于破坏真菌感染环境,预防口腔感染方面更具优势.化疗后第3周,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满足患者基本生理需要的基础上,科学实施程序化全方位预见性口腔护理,能有效降低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口腔感染的程度及全身感染率,改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化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促进病情的转归,临床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绿茶液在消化道术后患者口腔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2010年10月至2011年8月本科收治的74例消化道术后患者(观察组)以绿茶液进行口腔护理;以2009年12月至2010年9月在本科术后的63例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者为对照组。均按常规口腔护理方法进行清洗口腔,2次/d,观察患者口腔的清洁度、湿润性、口腔异味、口腔炎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口腔清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305,P>0.05),观察组患者口腔的湿润性高,口腔异味、口腔炎症发生率降低;患者感到口气清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绿茶液清洗消化道术后患者的口腔,不仅能消除口臭、口垢,也能清除病菌,排除异物,减少口腔炎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口腔抽吸接头在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行机械通气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病例均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患者以口腔抽吸接头护理口腔;对照组30例,患者以传统方法护理口腔。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口腔异味4例(13.3%)、口腔炎症3例(10.0%)、VAP 2例(6.7%),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口腔抽吸接头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口腔护理能有效减少细菌定植,对改善口腔环境、预防和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CU患者合并口腔疾病患者用金银花含漱液进行口腔护理的疗效。方法选择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因不同原发疾病在ICU监护的患者,将患有口腔疾病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研究组用金银花含漱液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患者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观察比对两组患者的牙龈炎、牙龈出血等的纠正程度,再用口气检测计测试口气异味度,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的牙龈炎、牙龈出血、口气异味度降低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监护的重症患者,有口腔合并症患者用金银花含漱液进行口腔护理效果良好,并可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口腔门诊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口腔门诊患者3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0例,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加用心理护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自评表评定两组患者护理干预过程中心理状态,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值在干预后第1周(21.7±3.3)分,第2周(18.6±3.7)分,第1个月(13.2±3.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口腔门诊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口腔疾病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禁食患者的口腔护理干预中,复方两面针漱口液与生理盐水对口腔清洁度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泉州市正骨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接诊的禁食患者100例,通过随机抽签法排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分别采用生理盐水、自制复方两面针漱口液进行口腔擦拭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生物学指标、口腔黏膜并发症以及口干和舒适度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前口腔菌落数、牙齿清洁度、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后口腔菌落数、牙齿清洁度低于对照组,pH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口腔溃疡病变发生率、口腔异味测评结果、舌苔白厚与舌苔黄厚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口干测评结果低于对照组,舒适度测评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两面针漱口液可更好的保证禁食患者的口腔健康情况,控制菌落数、并发症与口干症状,提升口腔pH值、牙齿清洁度与舒适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口腔黏膜炎儿童患者的口腔pH值变化情况与并发症的关系,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检测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80例急性口腔黏膜炎患儿口腔唾液的PH值范围,并根据各自的PH值情况施以相应的口腔护理措施.结果 急性口腔黏膜炎患儿的口腔唾液PH值多数异常(P<0.001);根据各自PH值的不同施以相应的口腔护理措施后,口腔黏膜病损及全身病情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 通过选用与各自口腔唾液PH值相适应的漱口水及时清洁口腔,有效纠正口腔pH值异常,可预防或减少口腔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糖皮质激素引发的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开展护理干预的作用与意义。方法因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而就诊的60例口腔念珠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特殊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口腔念珠菌转阴时间、满意度和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念珠菌转阴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皮质激素引发的口腔念珠菌病患者采用特殊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降低了患者口腔念珠菌转阴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及相关知识知晓率,避免激素滥用导致真菌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科学》2016,(8):160-163
目的探讨种植牙患者采用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0月~2012年6月收治的接受人工牙种植手术患者86例,将其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等两个组别,各组别患者均为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护理,观察组患者均采用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联合常规健康教育护理,观察比较两种健康教育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护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与护理前相比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与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随访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3年内种植牙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等均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种植牙患者采用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可有效缓解或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种植牙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芩漱口液对危重患者口腔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78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应用黄芩漱口液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应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口腔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口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口腔异味发生率、口腔真菌感染率低于对照组,退苔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菌斑指数以及牙龈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黄芩漱口液对危重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可有效维护患者口腔健康,降低口腔异味以及口腔感染等发生率,对提高患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牙膏在危重患者不同口腔护理方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危重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口腔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牙膏并根据不同患者情况采取不同的口腔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异味、口腔炎、VA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09、10.91、6.27,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口腔细菌阴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7,P<0.01)。结论牙膏可应用于需要进行口腔护理的患者,并且在不同口腔护理方法中都能达到清洁口腔、减少口腔炎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分析整体护理流程措施在口腔种植治疗中的作用与价值。方法248例接受口腔种植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2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患者应用整体护理流程,对两组患者的种植成功率、满意率以及护理工作效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种植成功率为76.6%,试验组种植成功率为95.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84.7%,试验组患者满意率为98.4%,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种植的护理工作中,应用整体护理流程有助于提高治疗成功率、提高对治疗过程的满意度、降低护理工作中的失误,促进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效率的提高,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