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应用于门诊抽血室中的效果及预防交叉感染的意义。方法:选取某院门诊抽血室2017年3月~2018年7月接诊5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对比两组防范措施掌握情况与安全防范认知度,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护患纠纷及医源性感染发生率,同时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防范措施掌握情况、安全防范认知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护患纠纷及医源性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8.80%、90.40%(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的实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增强患者风险防范意识,预防交叉感染,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某院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内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给予风险管理,另随机选取在2012年之前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的风险事故发生情况、护患纠纷发生情况、投诉情况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在手术室发生风险事故、2例患者发生护患纠纷、2例患者投诉、95例患者对护理服务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各占总数的1%、2%、2%、95%;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在手术室发生风险事故、5例患者发生护患纠纷、9例患者投诉、80例患者对护理服务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各占总数的6%、5%、9%、8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管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和投诉率,并大大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广大医护人员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肝胆外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肝胆外科危重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n=40)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n=40)给予常规管理措施,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非计划拔管、护患纠纷、意外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护患纠纷、意外事件发生率7.50%、2.50%、5.00%明显低于对照组37.50%、20.00%、3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50%/77.50%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外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有太多风险事件,应加强风险管理工作,改善护患关系,避免意外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进行护理管理的8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0例,观察组患者在护理管理中给予风险管理,对照组患者没有给予风险管理,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9.0%、81.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不仅能提升护理满意度,而且也能降低护理风险,有助于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风险管理在NICU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的9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对研究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参照组实施传统护理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考评结果、新生儿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参照组与研究组的新生儿风险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8.89%和8.89%,家属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0.45±1.87)与(95.56±1.48),研究组的NICU护理质量考评结果、新生儿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NICU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风险管理能显著提升护理效果,降低新生儿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形成,值得推广应用于NICU病房.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将对妇产科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从而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妇产科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照组妇产科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妇产科患者在进行上述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给予无缝隙护理管理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护理后满意度情况以及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前与对照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况无明显差异,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经护理后,焦虑自评量平均值、抑郁自评量平均值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均较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患者具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5.00%,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妇产科患者进行无缝隙护理管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最终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及其管理的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进入到我院进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患者130例,对这130例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在护理中寻找安全隐患,并且采取风险管理的措施,研究采取风险管理的效果。结果在对130例患者实施风险管理之前,11例患者与护理人员出现了护患纠纷,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为8.5%。出现14件风险事件,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10.8%。112例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过程比较满意,患者的满意率为86.2%。在对130例患者实施风险管理之后,6例患者与护理人员出现了护患纠纷,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为4.6%。出现4件风险事件,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3.1%。128例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过程比较满意,患者的满意率为98.5%。患者在风险管理前后的护患纠纷的发生率,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消化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并且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能够有效的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率,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和对策。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150例外科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75例,应用风险管理方法)和对照组(75例,应用常规护理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外科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总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总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外科患者进行风险管理能够显著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提高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总满意度评分。  相似文献   

9.
李瑞  陈宁 《中国医药指南》2014,(22):331-332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2008年3月前于我院就诊的588例手术患者为对照组,再随机选取2008年3月至今的588例患者为研究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和纠纷事件的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4.76%,纠纷事件发生率为2.38%;对照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19%,纠纷事件发生率为0.68%。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及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了,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P均<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管理具有良好效果,值得在卫生管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流行性出血热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7年5月所收治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2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14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护理满意度以及心理应激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14.2%相对参照组64.2%较少,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 <0.05),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35.7%相比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2.8%较低,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 <0.05),研究组患者心理应激水平相对参照组患者心理应激水平较低,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 <0.05)。结论对于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给予优质护理相对常规护理临床护理效果较好,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在产科护理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某院从2015年1月开始在产科护理管理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以1年为限,对护理风险管理实施效果进行观察,并且比较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满意度为9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4%;观察组护理后意外事件、护理纠纷、护理缺陷发生率分别为2%、0%、4%,对照组分别为8%、6%、16%。结论:在产科护理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降低护理风险,保证患者安全,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抽取某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住院的110例患者未实施风险管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并抽取同期实施风险管理的11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后,在护理质量评分高于未实施风险管理的对照组,风险投诉和护理差错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5.5%明显高于对照组80.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降低风险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根据社区护理经验,探讨护理管理模式,提高社区护理质量。方法:总结过去社区护理管理的经验,通过问卷调查社区护理质量以及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果:病人满意度评分在2.68~2.92之间(满分为5分);满意度调查600人非常满意167人(28%),基本满意344人(57%),不满意89人(15%),不满意的主要因素是沟通不够;就诊人数由2006年的5212人次/年增加到2010年35147人次/年。结论:社区护理质量是保证社区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质量管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高患者对社区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才能做好人民满意的社区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护理工作展开对比研究,了解风险管理在日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优化护理模式,提升我院护理有效性。方法选取180例患者与60名护理人员,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在护理质量各项因素上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风险管理能够对护理中易出现的风险项目起到预防作用,适合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70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的方法,对观察组患者运用危机管理的方法,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控制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危机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观察,采用危机管理的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确保护理的安全,该种管理方法值得在急诊护理临床上广泛性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在眼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某院眼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将患者进行分组观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同时对观察组50例患者给予护理安全管理。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事故、护理管理、护理临床满意程度分别是94.5%、93.3%、87.2%、93.7%、84.2%,对照组的护理也均符合标准,但是护理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情况五项数据的百分比分别为84.2%、80.2%、71.2%、81.7%、6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者眼科护理过程中,加强护理安全会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管理路径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影响情况。方法分析我院护士3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护理管理路径指导,包括加强责任制管理、规范专科护理流程、强化护理细节管理、加强个性化护理管理。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指导。指导周期为3个月,3个月后比较护理能力、病房管理、患者满意度和医务人员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能力、病房管理、患者满意度和医务人员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护理管理路径可以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病房管理、患者满意度和医务人员满意度,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实施分组护理和层级管理后对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我院124名护理人员(6个病区),实施分组护理和层级管理,并对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进行分析。结果在护理质量相关指标基础性护理、治疗性护理、应急性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上,实施后均较实施前分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和分层级护理实施前,患者总满意率为83.0%;实施后患者总满意率为95.0%;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分组护理和层级管理可明显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值得推广虚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某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1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8例(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98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2.04%(2/98)、护患纠纷投诉率1.02%(1/9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7.98±1.31)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以上指标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极大地降低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并增强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加强风险管理在临床护理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增强护士的风险意识,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建立健全护理安全体系,完善护理工作流程和应急预案。结果住院患者满意率保持在98%以上,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对护理质量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