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免疫法、化学法便潜血试验对消化道出血性疾病误诊的原因,探讨免疫法、化学法粪便潜血试验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消化内科粪便样品300例,使用化学法和免疫法分别检测,对潜血试验结果比较,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免疫法和化学法阳性率及真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免疫法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应慎重,而对于下消化道出血性疾病则是首选,应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于粪便常规检查和体检普查项目,并结合受检者自身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以免造成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化学法及免疫法两种粪隐血试验对中老年人消化道出血的筛查价值。方法采用化学法(CFOBT)及免疫法(IFOBT)粪隐血试验对1159例军队中老年干部(军队组)和3585例地方中老年人(地方组)进行筛检,结果阳性者进一步检查确诊,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①军队组与地方组粪隐血试验阳性分别是144例(12.4%)和246例(6.9%),其中CFOBT阳性为63例(43.7%)和227例(92.3%);IFOBT阳性为118例(81.9%)和109例(44.3%),而双项检查法均阳性分别为37例(25.7%)和90例(36.6%);军队组与地方组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分别有62例(43.1%)和173例(70.3%),下消化道出血分别为82例(56.9%)和54例(22.0%)。②两组上消化道出血阳性率CFOBT高于IFOB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消化道出血阳性率IFOBT高于CFOB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CFOBT诊断下消化道出血,地方组阳性率比军队组高(P<0.05)。结论诊断上消化道出血CFOBT优于IFOBT;诊断下消化道出血IFOBT优于CFOBT。同时采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17,(11):149-151
目的对胃液潜血的检测方法的进行研究,更好的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科今年接收的100份胃液标本,分别采用转铁蛋白法、金标法、化学法三种方法检测胃液标本中的潜血指标,对比三种方法真阳性率。结果转铁蛋白法真阳性率为96.8%(92/95),金标法真阳性率为80.9%(71/95),化学法真阳性率为87.6%(83/95),转铁蛋白法的真阳性率显著高于金标法和化学法,三种方法真阳性率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胃液潜血的检测中,转铁蛋白法真阳性率最高与临床诊断最相符,减少了免疫法和化学法出现假阴性假阳性的出现,避免由于方法学检测因素造成的漏诊和误诊,对临床诊断最有参考价值,应该得到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三种便潜血试验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便潜血试验是诊断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及筛选诊断胃肠道肿瘤的重要手段。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便潜血的方法基本上分为免疫法和化学法,每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本文以胶体金试纸条法和联苯胺法及隐血试纸带法临床应用的效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粪便隐血试验是临床监测消化道出血性疾病和筛查消化道肿瘤的有效手段。过去我院一直使用化学法检测粪便潜血,这种方法简单、方便,但干扰因素多,灵敏度和特异性较低,常出现假阳性反应。近年来沿用了免疫法,免疫法检测粪便潜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关于免疫法和化学法粪便隐血实验对象消化道易出血疾病进行筛查的价值比较。方法本文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经过大肠镜,明确诊断为下消化道易出血病症的200例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人员,对于所有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和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同时结合临床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相关的结果,并进行比对。结果免疫法,隐血试验检测大肠息肉、结直肠癌、炎症性肠疾病的阳性率明显比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更高,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免役法粪便隐血实验和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与大肠癌解剖位置没有关联,P>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对于筛查结直肠癌、腺瘤性息肉等相关肠道易出血类疾病,具有典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筛查效果优于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并评价转铁蛋白(Tf)/血红蛋白(Hb)联合免疫法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消化道出血性疾病提供辅助诊断依据。方法用联合免疫法和化学法分别对11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和65例阴性对照粪便标本进行检测。查阅病历资料,以内镜检测为金标准,探讨其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化学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是57.1%、96.9%、97.0%、56.8%,而联合免疫法分别为96.4%、98.5%、99.1%、94.1%,化学法检出限高于联合免疫法。结论联合免疫法是目前检测粪便隐血的较好方法,可有效提高上消化道出血及大肠肿瘤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同时检测在上消化道微量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50例健康人、70例胃镜检查门诊患者的粪便,用血红蛋白/转铁蛋白(Hb/Tf)二合一试纸检测.结果 健康组阳性率为0;胃镜诊断出7例溃疡,Hb法和Tf法阳性率分别为42.8%、28.6%,联合检测为42.8%,63例胃炎中,浅表性胃炎和非浅表性胃炎Hb法和Tf法阳性率分别为0、0、12.5%、23.3%,非浅表性胃炎Hb/Tf联合检测为25.0%.Hb/Tf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2.9%、87.6%、17.6%、96.1%.结论 同时检测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对诊断上消化道微量出血性疾病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胶体金免疫法和化学邻甲苯胺法进行大便潜血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2~12月消化科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取新鲜大便标本,分别采用胶体金免疫法和化学法(邻甲苯胺法)进行大便潜血检查.结果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化学法阳性检出率高于免疫法阳性检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下消化道出血患者,免疫法阳性检出率为100%,高于化学法阳性检出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阳性检出率均为0.结论 胶体金免疫法和邻甲苯胺化学法各有利弊,2种检验方法应同时开展,相互对照补充,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粪便隐血试验是临床诊断和监测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一项重要常规检查项目,其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传统的化学法,另一类是免疫法。化学法检测类隐血试验简单、方便,但干拢因素多,易受饮食(肉类、蔬菜、药物、铁剂等)的影响,灵敏度和特异性较低,常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联合检测粪便潜血在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应用单克隆双抗体胶体金法检测粪便中血红蛋白(Hb)与转铁蛋白(Tf)。统计比较两种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的效果。结果:联合检测方式诊断效果显著高于转铁蛋白以及血红蛋白单独检测方式,误诊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粪便中的血红蛋白与转铁蛋白能够大幅提高消化道出血的阳性检出率,同单一诊断相比,更具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患者使用达比加群酯治疗后凝血状况的变化,以及肝肾功能变化对凝血指标和出血情况的影响,为临床更好地使用达比加群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中日友好医院2017年4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住院期间使用达比加群的患者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分析患者的凝血指标、肝肾情况、出血情况,分析达比加群酯对这些指标的影响。结果:共收集患者247例,男性139例(56.28%),女性108例(43.72%),平均(72.11±29.26)岁。共有189例患者测定了便潜血,其中免疫法检测阳性或弱阳性患者32例(16.93%),化学法检测阳性或弱阳性患者30例(15.87%)。共有220例患者测定了尿红细胞(高倍镜),其中阳性患者30例(13.64%)。患者服用达比加群前后TT、APTT值变化十分明显。肾功能对APTT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CrCL>50 mL·min-1的患者免疫法、化学法便潜血阳性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6.77%,15.48%,尿红细胞阳性患者比例为1.08%;30 ≤ CrCL ≤ 50 mL·min-1的患者免疫法、化学法便潜血阳性的患者比例均为25.00%,尿红细胞阳性患者比例为9.52%;CrCL<30 mL·min-1的患者免疫法、化学法便潜血阳性的患者比例均为22.00%,尿红细胞阳性患者比例为25.00%。肾功能损伤的患者出血风险增加,应注意应密切监测。ALT或AST一项或两项均升高组的患者服用达比加群后,免疫法、化学法便潜血阳性的患者比例均为29.17%,尿红细胞阳性患者比例为26.93%。相比于正常组患者分别升高了2倍和2.03倍,而尿红细胞阳性患者比例升高了2.22倍。结论:高龄、有出血史等高危患者使用达比加群时注意凝血功能监测,当APTT升高2倍以上时,注意是否有隐匿性出血。肾功能对APTT无明显影响,肝酶异常时APTT延长。肝肾异常患者使用达比加群时出血风险增大,注意监测。  相似文献   

13.
刘璟  游进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6):2475-2476
目的研究抗核抗体(ANA)、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ENA)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169例为观察组,80例体检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胶体金法检测两组ANA、ENA阳性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健康对照组ANA和ENA阳性率分别为62.1%(105/169)、26.6%(45/169)、5.0%(4/80)、1.3%(1/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03、23.217,P<0.01);女性与男性ANA、ENA阳性率分别为74.3%(84/113)、31.9%(36/113)、37.5%(21/56)、16.1%(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94、4.091,P<0.05)。结论 ANA、ENA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中具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指常规消化内镜检查(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镜与结肠镜)和X线小肠钡剂检查(口服钡剂或钡剂灌肠造影)或小肠CT不能明确病因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消化道出血。OGIB可分为显性出血(黑便、血便或呕血等肉眼可见的出血)和隐性出血(反复发作的缺铁性贫血和便潜血试验阳性),总体占消化道出血的3%~5%~([1])。大多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黄土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合轻度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4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合轻度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到观察组(n=70例)和对照组(n=7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黄土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潜血转阴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潜血转阴时间分别为(4.53±1.15)d、(6.77±1.28)d;两组比较,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68/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50/70),其两组比较,P <0.05。结论黄土汤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疗效显著,与常规奥美拉唑联合应用效果更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采用粪隐血试验筛查中老年人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5655例门诊、住院及常规体检的军队和地方中老年人同时进行化学法粪隐血试验(CFOBT)及免疫法粪隐血试验(IFOBT),阳性者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进一步行相关医技检查确诊.结果 本组粪隐血试验阳性548例,其中CFOBT阳性316例,检出率为5.59%,IFOBT阳性232例,检出率为4.10%,经临床、消化道内镜、腹部彩超及其他医技检查证实为上消化道疾病295例,占53.83%,主要有急性胃黏膜病变、消化性溃疡、胃癌等;下消化道疾病201例,占36.68%,主要有痔、结肠息肉、结(直)肠癌等;其他疾病52例,占9.49%,主要有急性胃肠炎、肾功能不全、非消化系肿瘤等.结论 消化道出血性疾病在中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常规用CFOBT和IFOBT 2种方法检测可筛查上、下消化道隐性出血,早期发现相关疾病,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便潜血免疫学试验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秀  王金萍 《天津医药》1997,25(4):247-248
便潜血试验呈阳性反应常见于消化道肿瘤、炎症、痔疮、溃疡、息肉及鼻腔或牙龈出血等疾病。过去沿用的化学法便潜血试验,当粪便中含有大量肉类、绿色蔬菜或服用铁剂和维生素C时,结果也可呈阳性反应。免疫学便潜血试验”,基本克服了化学潜血法的缺点,而且其特异性较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抗核抗体谱(ANAs)及其联合检测对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诊断价值。方法笔者所在医院1095例疑似AI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血清标本,以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其ANA,以免疫印迹法(IBT)检测其ANAs,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ANA、ANAs及其联合检测对AID的诊断价值。结果 1095例受检者血清标本中,ANA检测阳性率为46.67%(511/1095),ANAs检测阳性率为44.75%(490/1095),两者符合率为75.80%,一致性为κ=0.511(P<0.05)。ANA阳性标本荧光核型以核颗粒型、核均质型、混合型为主,ANA(+)/ANAs(+)标本荧光核型中,着丝点型、核颗粒型、混合型阳性率较高。不同荧光滴度ANA阳性率、ANAs阳性率均存在差异,随着荧光滴度的增高,ANA阳性降低(P<0.05),ANAs阳性率升高(P<0.05)。ANAs阳性标本特异性抗体类型以Ro-52、SS-A和nRNP/Sm为主,ANAs(+)/ANA(+)标本中Ro-52、SS-A和nRNP/Sm阳性比例较高,ANAs(+)/ANA(-)标本中,Scl-70、PM-Scl、PCNA阳性比例较高。ANA+ANAs检出率显著高于ANA、ANAs检出率(P均<0.05)。结论 ANA、ANAs检测均对AID具有一定诊断价值,联合检测可提高AID检出率,降低漏检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化学法及免疫法两种粪隐血试验对中老年人消化道出血的筛查价值。方法采用化学法(CFOBT)及免疫法(IFOBT)粪隐血试验对1159例军队中老年干部(军队组)和3585例地方中老年人(地方组)进行筛检,结果阳性者进一步检查确诊,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①军队组与地方组粪隐血试验阳性分别是144例(12.4%)和246例(6.9%),其中CFOBT阳性为63例(43.7%)和227例(92.3%);IFOBT阳性为118例(81.9%)和109例(44.3%),而双项检查法均阳性分别为37例(25.7%)和90例(36.6%);军队组与地方组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分别有62例(43.1%)和173例(7n3%),下消化道出血分别为82例(56.9%)和54例(22.0%)。②两组上消化道出血阳性率CFOBT高于IFOB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消化道出血阳性率IFOBT高于CFOB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CFOBT诊断下消化道出血,地方组阳性率比军队组高(P〈0.05)。结论诊断上消化道出血CFOBT优于IFOBT;诊断下消化道出血IFOBT优于CFOBT。同时采用两种粪隐血试验筛查消化道隐性出血及相关疾病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消化道出血是小儿常见急症之一。我院1986~1990年收治消化道出血患几304例,其中病因诊断明确者213例,确诊率为70.06%,现将资料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男219例,女85例,男:女=2.6∶1;年龄最小2天,最大14岁,其中以学龄儿童为多见,占40.4%。临床表现主要以便血为主,其中柏油样便106例,新鲜血便70例,便血+呕血86例,呕血42例。全部病例经粪潜血试验证实。血常规检查均有不同程度贫血,其中轻度40例,中度187例,重度77例。二、病因分析小儿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复杂,包括消化道本身病变,全身性疾病(出凝血机能障碍的血液病和毛细血管渗透性异常)的局部表现,先天性畸形等。详见附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