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在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的住院患者中随机选取200例,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微生物检验,对比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程度也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强化微生物检验,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及感染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和研究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价值。方法我们选取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患者308例,按盲目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154例与对照组154例。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微生物检验控制患者感染。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感染率与感染病情程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感染病情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微生物检验应用于临床控制感染中,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应该在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微生物检验管理,收集整理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率。结果观察组的院内感染率为2.0%,低于对照组的院内感染率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院内感染监控管理中落实微生物检验工作利于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住院患者560例,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微生物进行检验,合理监控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中有108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38.57%,研究组中有26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9.29%;研究组治疗及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病情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减少感染,保障患者的就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技术对住院患者感染的控制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412例住院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的前提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206例患者。对照组给予经验性用药,观察组给予微生物检验进行针对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感染的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轻度感染率、中度感染率、重度感染率分别为26.21%、11.17%、5.34%,对照组分别为27.18%、22.33%、16.99%。观察组感染的几率较低、程度较轻。与对照组比较(P0.05),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微生物检验技术能够较好地控制住院患者感染情况,表现为降低患者感染率以及感染程度,间接提升患者治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药实践》2017,(4):319-320
目的:探究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微生物检验,控制患者感染。对比两组患者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感染率为8.3%,对照组为30.0%,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感染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微生物检验应用至感染控制中,有助于控制感染发生率,降低感染程度,促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感染控制中微生物检验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控制感染提供有利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患者一共10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2月1日至2017年3月2日,将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者实施微生物检验,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检验,将两组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感染程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10.00%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住院患者感染程度与对照组感染程度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通过实施微生物检验,将其应用在感染控制工作中,利于发现传染源,将传播途径切断,从而达到保护易感人群的效果,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微生物检验技术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132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针对临床用药经验进行用药,观察组使用微生物检验技术按照检验结果进行用药,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状况、控制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感染率为10.61%,对照组为24.24%,经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投诉事件发生率为3.03%,医患纠纷发生率为1.52%,治愈率为96.97%,对照组投诉事件发生率为12.12%,医患纠纷发生率为10.61%,治愈率为86.36%,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微生物检验技术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微生物检验技术在感染控制中的价值、效果等进行分析.方法 抽取600例临床住院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A、B两组,平均每组300例,A组病人采用常规的临床治疗和护理;B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再利用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对患者的感染现象进行监控.并且对两组病患在住院治疗的全部过程中出现感染现象的详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300例患者中有122例病患被感染,感染率为40.6%,而B组300例患者中仅有29例患者出现感染情况,感染率仅为9.6%,B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出现感染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122例感染病患中,其中感染病情严重的有21例,中度感染的患者有79例,轻度感染的病患有22例,而B组29例出现感染情况的患者中,其中感染病情严重的有2例,中度感染的患者有12例,轻度感染的病患有15例,B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出现感染现象的患者病情明显轻于A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微生物检验技术能够预防医院感染现象,对住院的病患采用微生物检验的方法,能够减少患者出现感染情况,预防和监控感染情况的发生,使病人免于承受不必要的痛苦,使患者能够迅速恢复健康,微生物检验技术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戴剑萍 《现代医药卫生》2013,(22):3475-3476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减少I类手术切口感染率的影响。方法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I类切口手术住院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方案和措施,回顾对比两组相关资料。结果对照组切口感染6例,感染率为6.0%;观察组切口感染1例,感染率为1.0%,两组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手术室护理干预在I类切口手术中的应用,可明显降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中心联合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接受的感染患者中,抽取26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微生物检验技术对医院感染进行控制,观察两组医院感染轻重程度以及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Ⅰ、Ⅱ、Ⅲ级感染均低于对照组,且医院感染控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感染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应用微生物检验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降低感染的轻重程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患者预防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于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接受检验的中段尿路感染患者中抽取160例,共制作160株大肠埃希菌标本,根据双盲、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各组均制作80株大肠埃希菌标本,对照组根据临床经验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参照微生物检验结果,予以对症用药治疗方式,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继而探讨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患者预防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轻度感染率、中度感染率及重度感染率相较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经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9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微生物检验能够有效提升临床诊疗的临床价值,针对感染性疾病有较强的感染控制效果,有利于促进病原菌监测,强化传播途径的预测分析,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策略。方法根据"双盲随机分组原则"将本院接收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2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进行无质量控制的常规微生物检验,之后进行对症治疗,观察组实施质量控制下的微生物检验,根据结果进行对症治疗。分析两组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将两组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致病菌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临床应用中加强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可在明确致病原因后实施对症治疗,促进治疗有效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在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34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67)和对照组(n=67),对照组行常规性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先进行微生物检测,然后依照检测结果进行抗生素治疗。分析134例病原菌类型,对比两组感染率、治疗总有效率及复发情况。结果 134例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28株,其中G+菌46株(35.94%),G-菌43株(33.59%),真菌39株(30.47%);观察组总感染率、复发率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可以准确诊断病原菌类型,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感染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探讨微生物检验在医院尿路感染中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发生尿路感染的住院患者150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进行微生物检验后给药治疗,对照组不进行微生物检验由临床医师凭自身经验给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度感染以及重度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尿路感染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有助于提高对尿路感染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6.
潘红 《中国医药指南》2013,(36):470-470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我院感染科门诊收集的380例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随机分为行微生物检验后作针对性治疗的观察组和未经微生物检验,根据经验评估后直接用药的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控制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重度感染和中度感染例数上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说明微生物检验确定病因和传播渠道,有助于降低感染率。结论微生物检验能够能在控制医院感染、监测病原菌、预测传播途径以及对易感人群监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微生物检验可明显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临床治愈率。建议加强微生物检验在现代医学中研究和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减少普外科患者手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本研究资料收集于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普外科手术患者,共6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组,各组为3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前提下,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记录与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肺部感染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肺部感染率、护理满意度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住院时间明显更短,肺部感染率明显更低,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外科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少手术后肺部感染,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入住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重症监护病房内给予预防性护理可以有效减少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开展护理管理后收治的住院患者759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往年同期未开展护理管理时收治患者693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开展护理管理前后医院感染控制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率与医患(护患)纠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病房内实施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情况,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基层医院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6例阑尾炎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手术切口感染预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2.3%)和黏连性肠梗阻(2.3%)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8.6%、20.9%),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切口感染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