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下肢静脉疾病特别是下肢静脉血栓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有其特别之处。下肢深静脉梗阻性改变主要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发病率很高,以往诊断主要依靠一般理化检查和血管造影,前者缺乏准确性,后者有损伤。近几年来,各种无损伤检查相继应用于临床,尤其是高频彩色多普勒,为客观了解病人的血管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方法,弥补了应用血管造影检查所造成的损伤和并发症多的不足。[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下肢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DFI观察患者下肢部位的血管狭窄状况,血栓和血斑存在的位置、大小等特征,血管内膜厚度及光滑程度及静脉瓣情况,并检查患者血流回声等状况,同时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经CDFI扫描检查,诊断出74例下肢血管病患者中下肢部位静脉瓣功能不全患者15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19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4例、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9例、下肢静脉曲张溃疡患者11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并股动静脉瘘患者11例,腹股沟部恶性淋巴瘤、血管正常患者2例;共检查出71例下肢血管疾病患者,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74例)比较,准确率95.95%。结论 CDFI对下肢血管疾病患者诊断结果准确,无手术创伤,操作简单,可行重复性检查,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CDFI在急性下肢血管疾病诊断、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6例下肢血管急诊患者的CDFI检查结果 ,总结不同疾病的二维、CDFI、PW声像图特征。结果 :CDFI对下肢血管急性疾病检查符合率 1 0 0 %,通过二维、CDFI、PW特征性表现 ,可对下肢血管急性疾病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假性动脉瘤、动脉栓塞、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等 )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结论 :CDFI可为下肢血管急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是下肢血管疾病急诊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CDFI在急性下肢血管疾病诊断、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下肢血管急诊患者的CDFI检查结果,总结不同疾病的二维、CDFI、PW声像图特征.结果:CDFI对下肢血管急性疾病检查符合率100 %,通过二维、CDFI、PW特征性表现,可对下肢血管急性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假性动脉瘤、动脉栓塞、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等)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结论:CDFI可为下肢血管急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信息,是下肢血管疾病急诊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实时图像合成(SonoCT)技术联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应用SonoCT技术联合CDFI和常规超声联合CDFI对5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双侧下肢动脉进行检查,测量血管内径、收缩期最大流速、内中膜厚度、斑块大小及数目,并与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对照,比较两种方法对动脉病变的诊断效果。结果sonocT技术联合CDFI在二维图像质量、血流图像质量及血流参数上与传统方法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onoCT技术联合CDFI检查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的硬化斑块、狭窄、闭塞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与常规二维超声相比,SonoCT技术联合CDFI提高了对下肢动脉血管斑块、狭窄、闭塞的检出率,可明确精神分裂症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部位和程度,对该类疾病的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移床-运动追踪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以及移床技术的优势。方法:对36例临床疑有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行移床一运动追踪三维动态增强MRA检查.其中急性下肢动脉闭塞症5例检查后行急诊手术。慢性下肢动脉闭塞31例,其中10例行数字减影(DSA)检查。10例可评价病例以DSA作为金标准进行效果评价。结果:36例病人均获得清晰图像.满意显示了下肢动脉的正常结构和疾病分布情况。将每条下肢分为14段血管节段观察,15例可评价病例共观察420段动脉节段,显示可比动脉节段102段。与DSA比较。两者诊断符合率为93.14%(95/102)。MRA诊断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100%。结论:移床一运动追踪MRA与DSA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能全面、准确地评价下肢动脉病变的程度和范围,是一种可靠、无创、有应用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MRA与DSA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对一组确诊为2型糖尿病经多普勒超声明确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分别行双下肢MRA和DSA检查,经过2位放射专家分别对获得的MRA图像做评估,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RA在下肢远端血管流出道显示上优于DSA,但是MRA存在的静脉重叠影响诊断的准确性。结论小腿加压MRA可以用来作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术前诊断和术后随访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彩色多普勒(CDFI)能动态、清晰地显示血管结构及其血流动力学状况,是血管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估测较为可靠的依据,已逐渐成为诊断血管疾病的主要手段。2004年12月-2006年1月,我们采用CDFI对下肢静脉血管疾病进行检查,旨在探讨其对下肢静脉血管疾病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9.
与传统的血管造影方法相比 ,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是一种全新的无创伤的检查技术 ,最早仅用于头颈部 ,近年来运用范围正向全身各部位拓展。在下肢血管方面 MRA的优势也逐步得到临床医师的认可。笔者对 6 4例用 MRA方法检查的下肢血管与彩超 ,血管造影及手术结果比较 ,对其检查方法、诊断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作一评价。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收集 1995年 6月~ 2 0 0 0年 10月资料完整的下肢 MRA检查患者 6 4例 ,男性 4 0例 ,女性 2 4例 ;年龄4 8± 9.6岁 (9~ 72岁 )。其中动脉检查 2 8例 ,静脉检查 2 0例 ,动静脉均检查 16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CT血管造影(CTA)与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0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A、MR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CTA和MRA诊断糖尿病患者膝上动脉、膝下动脉病变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结果:DSA检查所有患者双下肢血管共显示狭窄血管452段,其中膝上动脉354段,膝下动脉98段;CTA检查显示狭窄动脉416段,膝上动脉345段,膝下动脉71段;MRA检查显示狭窄动脉441段,膝上动脉349段,膝下动脉92段;CTA对膝下动脉、双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敏感度、准确率均明显低于MR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与MRA均是诊断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方法,对于膝上动脉病变的诊断方面无明显差异,但MRA在膝下动脉病变诊断的准确度及敏感度方面优于CTA。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诊断下肢糖尿病足(D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确诊为下肢DF患者28例行MRA和DSA两种不同的影像学方法诊断,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诊断结果。结果本组28例患者,均将下肢6个解剖段,共显示168段下肢动脉血管;以DSA检查为"金标准",MRA诊断162段符合,符合率为96.434%,敏感性为97.85%,特异性为94.67%;MRA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程度的符合率为87.64%。结论 MRA作为临床中诊断下肢糖尿病足的重要无创影像学方法,对临床早期干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广霞  韩秋  李素梅  荣俊芳 《中外医疗》2010,29(33):175-175,177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血管造影(CTA)在下肢动脉粥样硬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临床怀疑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在4周内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下肢CTA检查,分析2者相关性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A符合性以CTA为标准,CDFI对下肢动脉系统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敏感性为87.6%,特异性为94.1%,符合率为84.3%。结论 CDFI对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可靠性好,CTA为脑血管狭窄提供进一步有效的检查手段,CDFI与CTA互补应用可为下肢动脉疾病的诊治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 MRA)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PAOD)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接受手术治疗的PAOD患者103例(579段血管),术前全部行双下肢动脉3D CE MRA检查,将重建后图像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评估该方法对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显示情况。 结果:103例患者579段血管,图像显示清晰,其中盆段206段,大腿段196段,小腿段177段,3D CE MRA诊断重度动脉狭窄及闭塞(狭窄度≥70%)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6%和95.4%,与手术结果符合率83.7%;按节段划分3D CE MRA对小腿段重度狭窄诊断的灵敏度最高(100%),对大腿段重度狭窄病变诊断的特异度最高(97%)。结论:3D CE MRA对不同程度血管狭窄和不同节段血管狭窄度分级的判定与手术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可用于指导PAOD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3T磁共振血管成像(3.0-Telsa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T MRA)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的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大血管彩超结果,对下肢血管狭窄>50%的46例2型糖尿病患者做3T MRA检查,并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作为对照,评价其对髂总、股、小腿和足动脉等4段血管病变诊断的意义。结果 3T MRA能完整显示整个下肢PAD,对踝以上动脉血管病变显像清晰,且病变分布广泛、远端重于近端、呈多节段性狭阻。3T MRA显示的股动脉、小腿动脉的狭窄>50%病变节段数与DSA无明显差异(P=0.965,P=0.846),但其诊断的足部动脉狭阻节段数明显多于DSA(P=0.006)。3T MRA诊断狭窄>50%的动脉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股动脉皆为100%,小腿动脉为95.62%和100%,足动脉为100%和72.22%。两种方法诊断不同节段动脉病变的κ值依次为:股动脉1.000(P<0.001),小腿动脉0.949(P<0.001),足部动脉0.635(P<0.05)。结论 3T MRA可清楚显示糖尿病患者踝以上的动脉病变,对股及小腿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与DSA类似,但对足部动脉可能有夸大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往诊断主要靠下肢静脉造影。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的应用,为下肢静脉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检查手段。笔者对56例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同时行CDFI及下肢顺行静脉造影(以下简称AV)检查,  相似文献   

16.
赵蕊 《中外医疗》2013,32(16):177-178
目的探讨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对在该院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资料,观察二维(2D)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情况。结果下肢动脉粥样硬化A组、B组和C组患者在2D、CDFI及脉冲多普勒显像上差异明显,与正常对照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既可清晰地2D上显示患者血管病变的解剖结构改变,还可借助CDFI获取详细的下肢血管内血流动力的信息,是目前无创性检查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首选检查手段,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何文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7):615-616
肺血栓栓塞症(PTE)的栓子常源于肢体静脉血栓,尤其是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因此,对下肢深静脉检查具有重要意义。血管超声检查已成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临床应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无创性血管造影技术”。CDFI既具有高分辨力的二维超声功能。通过直接观察血栓、探头压迫观察或挤压远端肢体及Valsalva试验,可发现95%以上的下肢DVT。静脉不能被压陷或静脉腔内无血流信号为下肢DVT的特定征象和诊断依据。CDFI是检查下肢DVT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三维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具有成像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伪影少等特点,能够准确显示下肢三段的血管狭窄程度和病变范围,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影像诊断信息.本文对有下肢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行MRA检查并进行相关评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3T超高强磁场磁共振团注法三维动态增强MRA(3D DCE MRA)在腹部、盆腔及下肢血管成像中的应用。方法:使用GE EXCITE Ⅱ3.0T双梯度超导磁共振,采用体线圈、移床技术、高压注射器团注对比剂,对30例腹部至下肢血管受检者行3D DCE MRA检查,对所有受检者的原始图像在工作站利用ADW4.2软件进行MIP和REFORMAT重建并进行成像质量的评价。结果:30例受检者的腹部至下肢血管成像均获得满意效果,血管清晰,病变明确,其中12例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经手术证实与3D DCE MRA显示的血管病变相符。结论:3D DCE MRA是一种新的、有效的腹部至下肢血管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S MRA)的技术特点和其在诊断下肢动脉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12例下肢血管疾病行3D CES MRA检查的患者,其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78例,动脉栓塞24例,动脉瘤4例,血管瘤6例.经静脉注入GD-DTPA,三维FSPGR序列冠状位扫描,采用三段移床法扫描,用最大密度投影法重建血管.根据其下肢血管显示情况分优、良和差3个评价等级.结果 后处理后下肢动脉显示优者104例,良者6例,差者2例,具有非常高的显像成功率.发现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102例,动脉瘤4例,血管瘤6例.以手术结果 和DSA做比较,3D CES MRA对于显示血管病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为97.32%.结论 三维增强MRA对下肢大血管病变显示良好,在血管侧支循环方面甚至优于DSA.三段移床动态扫描腹盆部及下肢血管,能一次全程显示从腹主动脉分叉到足部的动脉血管树,更直观、整体,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