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联合药物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治疗效果.方法 13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分为两组,A组64例为腹腔镜下行保守性手术,B组72例为腹腔镜下行保守性手术后加用中药治疗.结果 A组有4例发生PEP,发生率为6.25%,血β-HCG转阴时间为(28.0±1.7)d,B组无一例发生PEP,血β-HCG转阴时间为(12.3±1.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联合药物可有效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前后应用氨甲蝶呤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效果。方法120例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A组62例和B组58例,A组患者术前肌内注射甲氨蝶呤70mg,B组术甲氨蝶呤70mg。结果A组术后发生1例,发生率为1.6%,B组无PEP的发生,两组的PE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血清B-HCG值均有大幅度下降,且术后第1、3、5、12天两组血清β—HCG的下降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前、术后使用MTX均能减少PEP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钟肇梅  刘洁 《医药导报》2007,26(1):47-48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MTX)、米非司酮对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时间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保守性治疗输卵管妊娠310例;A组90 例,进行单纯保守性手术,B组116例,保守性手术加单次肌内注射MTX 50 mg;C组104例,保守性手术加单次口服米非司酮200 mg .治疗后定期监测血β-HCG,并分析其下降时间.结果 A组中有15例HCG下降缓慢,第10天加用MTX;B组均成功;C组中有8例因HCG下降缓慢,第10天加用MTX;B组术后血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明显短于A组和C组. 结论 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单次肌注MTX可加快术后血β-HCG下降速度,而米非司酮无此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和甲氨喋呤(MTX)作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辅助药物来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作用。方法将85例行腹腔镜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未破裂患者分成两组,病灶残腔注射MTX20mg组48例为观察组1组,口服米非司酮组37例为观察2组。结果 85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PEP,发生率2.35%。异位妊娠保守性手术中预防性应用米非司酮后PEP发生率为2.7%,而MTX组PEP发生率为2.1%,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血β-HCG均有大幅度下降,术后1﹑3﹑12天血β-HCG下降两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PEP组血清β-HCG下降率低于50%,与非PEP组下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12天PEP组血清β-HCG下降率明显低于非PEP组(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的同时,绒毛种植部位注射MTX和术后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均可降低PEP发生率,都可用于PEP的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对比中药宫外孕Ⅱ号方加味与氨甲喋呤(Methotrexate,MTX)辅助防治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tent Ectopic Pregnancy,PEP)的疗效。方法60例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服用中药宫外孕Ⅱ号方加味,对照组用MTX 40 mg于术中病灶注射。结果两组病例均无PEP发生,术后第1天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β-HCG)均有大幅度下降,且术后1、3、5、12 d血β-HCG的下降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宫外孕Ⅱ号方加味防治P-EP的疗效与MTX等同,但中药宫外孕Ⅱ号方毒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6.
输卵管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秀平  常美英 《河北医药》2009,31(12):1462-1463
目的探讨输卵管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防范与治疗。方法206例腹腔镜下输卵管保守性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持续性输卵管妊娠(PEP组)患者与非持续性输卵管妊娠(非PEP组)患者进行术前24h内孕酮、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β-HCG)水平的比较。结果PEP组术前血清p—HCG值、孕酮平均值显著高于非P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24h内血清孕酮、血清B—HCG值联合测定对于是否有可能发生持续性输卵管妊娠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可筛选出可能发生持续性输卵管妊娠的高危患者,从而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tent ectop ic pregnancy,PEP)的发生原因及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永煤集团总医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患者75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PEP的发生与妊娠物直径有关,异位包块直径〈2cm保守性手术后的患者发生PEP几率高。盆腔粘连组PEP发生率高于盆腔正常组;手术者的技能、方法与PEP有关,腹腔镜组PEP的发生率与经腹组PEP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输卵管伞部挤压术比输卵管开窗取胚术PEP发生率高;术前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 ic gonado tropin,β-HCG)水平越高,PEP发生率越高;术前孕酮(Proges-terone)水平越高,PEP发生率越高;术中是否预防性应用氨甲喋呤(MTX)与PEP有关,应用MTX组PEP发生率显著低于未应用组。结论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是安全有效的,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提高手术技巧;输卵管妊娠物直径、部位及盆腔粘连情况、术前血β-HCG水平及孕酮水平等因素均与PEP的发生密切相关;术前和术后严密监测血β-HCG变化,术中预防性使用MTX,可降低术后PE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及术后并发症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率,术后监测血β—HCG值及追加米非司酮的必要性。方法对103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进行保守性手术,术后监测血β-HCG值的变化,并对其中53例患者术后追加米非司酮治疗。结果术后未用米非司酮组持续性异位妊娠率12%,追加米非司酮组持续性异位妊娠率为0;两组术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p亚单位(β—HCG)值恢复正常时间平均13.2d,两组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及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术后监测血β—HCG值可尽早发现持续性异位妊娠.术后追加米非司酮可降低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两种方法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tent ectopic pregnancy,PEP)的临床效果。方法腹腔镜下胚胎清除术同时行黄体剥除术72例为A组;胚胎清除后局部注射甲氨喋呤(MTX)50mg,未行黄体剥除56例为B组。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术后第2天第4天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幅度、降至正常所需时间、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率。结果术中失血量、术后第2天第4天血β-HCG降幅,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血β-HCG值降至正常所需时间、PEP发生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管腔内注射MTX50mg预防PEP的效果优于黄体剥除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d3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变化幅度在输卵管妊娠介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监测70例接受介入放射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依术后d3、d6血β—HCG变化情况,追踪观察其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可能性并加以分析。结果:70例接受介入放射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中有40例一次性治疗成功,其d3血B—HCG下降幅度均〉10%,9例下降幅度〈10%的又发展成持续性异位妊娠,统计学比较发现两者d3血β—HCG下降幅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21例持续上升,其中18例再次MTX加强治疗后成功治愈,3例上升后自行下降。结论:介入术后d3血β—HCG下降幅度能很好地预测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患者甲氨蝶呤(MTX)化疗后血β-HCG变化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患者40例。将治疗期间血β-HCG值变化分别绘制成曲线图,并按图形不同特点分为3组,即失败组、下降组和折线组。统计患者年龄、停经天数、血β-HCG值、入院期间B超所示附件区包块的最大径线、血β-HCG峰值与峰值前谷值比率、治疗总天数等。结果:失败组与折线组血β-HCG峰值与峰值前谷值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折线组治疗总天数明显多于下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β–HCG变化特点,对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判定、治疗方案调整、用药指导等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2种非手术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将异位妊娠并有非手术治疗指征的孕妇52例,随机分为2组。A组27例采用甲氨蝶呤(MTX)单次肌内注射并口服米非司酮;B组25例给予MTX(50mg/m2)单次肌内注射。监测2组血β-hCG水平和附件包块大小情况。结果 A组治愈率、血β-hCG下降≥15%、包块缩小≥30%、血β-hCG转阴时间及附件包块消失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X联合米非司酮用药治疗异位妊娠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柯玲 《青岛医药卫生》2008,40(3):174-175
目的观察氨甲蝶呤(MTX)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64例:MTX0.4mg/kg,肌肉注射,1天1次,连用5天,米非司酮50mg/次,口服,1天2次,连服6天;对照组63例:MTX0.4mg/kg,肌肉注射,1天1次,连用5天。治疗期间严密观察腹疼、阴道流血和生命体征改变。结果在阴道流血和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异位妊娠包块吸收时间上,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甲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止孕消瘾汤联合甲氨喋呤(MTX)及米非司酮保守治疗未破损型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未破损型异位妊娠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止孕消瘕汤联合MTX联合米非司酮和对照组MTX联合米非司酮,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在年龄、血13-HCG、包块直径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治疗组30例,11例显效,17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30例,4例显将效,21例有效,有效率为83.3%,两组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对未破损型异位妊娠均有效,止孕消瘾汤联合MTX联合米非司酮是保守治疗未破损型异位妊娠安全、经济、成功率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黄体剥除并用甲氨喋呤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疗效.方法 将162例有生育要求的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82例,对照组80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均腹腔镜下行胚胎清除后局部注射甲氨喋呤25 mg,观察组术中同时行黄体剥除,对照组未行黄体剥除.两组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1d、3 d、7 d检测血β-HCG值,观察...  相似文献   

16.
血β-HCG浓度与宫外孕药物保守治疗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宫外孕药物保守治疗的指征及方案。方法选取115例宫外孕住院患者,根据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浓度不同分3组,A组β-HCG≤5000U/L予氨甲喋呤(MTX)+米非司酮;B组β-HCG5000~8000U/L及C组β-HCG〉8000U/L予MTX+米非司酮+5-氟尿嘧啶(5-FU)药物治疗,对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①115例患者,成功107例,失败8例,总治愈率93.04%,无一例严重不良反应;②β-HCG≤5000U/L96例,成功91例,成功率94.79%,β-HCG〉5000U/L 19例,成功16例,成功率84.21%,二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B组β例,成功12例,成功率92.31%;C组6例,成功4例,成功率66.67%,B、C组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显示宫外孕药物保守治疗效果满意,其指征可适当放宽至β-HCG≤5000U/L,并应根据β-HCG值、B超检查等综合考虑选择不同药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梁健健  王娟  吕军 《中国药房》2005,16(22):1721-1722
目的:研究单剂量肌肉注射氨甲蝶呤(MTX)治疗异位妊娠(EP)的药动学及药效学,为给药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8名EP患者单剂量肌肉注射MTX50mg/m2后的血药浓度;观察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治疗前、后的变化和用B超检查异位妊娠包块的大小。结果:单剂量肌肉注射MTX后体内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服药后1.90h血药浓度达峰值,峰浓度为2.31μmol/L;治疗后β-HCG恢复正常时间为(24.8±10)d,有生育要求者的输卵管通畅率为75%。结论:治疗异位妊娠单剂量肌肉注射MTX50mg/m2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途径注射甲氨蝶呤(MTX)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 我院确诊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A组:米非司酮+中药;B组:MTX单次肌肉注射+米非司酮+中药;C组:经后穹窿穿刺盆腔注射MTX 50 mg+米非司酮+中药.用药期间观察患者一般生命体征,治疗后第4、7和10天复查测血β-HCG.治疗后1周B超监测包块大小,并记录患者β-HCG转阴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C组有45例患者达到治愈标准,治愈率达90.0%,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C组血β-HCG转阴时间、患者住院时间均较A、B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治疗输卵管妊娠,经后穹窿穿刺盆腔注射MTX疗效优于肌肉注射MTX,成功率达90%,并具有简单、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