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临床医药实践》2017,(6):436-438
目的:研究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有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经皮单侧穿刺与双侧穿刺两组,经皮穿刺注入骨水泥进行研究并比较。在随访的12~24个月间定期拍摄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术后椎体的前部、中部以及后缘高度的变化。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判定患者腰背疼痛缓解情况。通过Oswestey功能障碍指数确定生活质量的高低。结果:单侧穿刺手术每个椎体需要手术时间为(43±20)min,双侧穿刺手术每个椎体需要手术时间为(56±27)min;在随访的12~24个月间,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结果为:单侧经皮穿刺手术术前分值为(7.8±2.1)分,术后分值为(2.1±1.7)分,最后一次访问结果的分值为(2.3±2.2)分;双侧经皮穿刺手术术前分值为(7.8±2.3)分,术后分值为(2.1±1.8)分,最后一次访问结果的分值为(2.1±1.8)分。结论:通过单侧或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相似,但是单侧经皮穿刺在手术时间、骨水泥的注入量、透视次数等方面优于双侧经皮穿刺术。  相似文献   

2.
王亚洲  麻文谦 《安徽医药》2020,24(6):1187-1191
目的探讨单侧弯角椎体成形术( PCV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6月收治的 60例胸腰椎 OVCF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弯角装置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治疗组( PCVP组) 30例,常规双侧穿刺 PVP治疗组( PVP组) 30例。记录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 X线曝光次数、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术前、术后 24 h、术后 3个月及末次随访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及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临床疗效,术后复查 X片或 CT评估骨水泥渗漏等相关并发症,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CVP组的手术时间、 X线曝光次数、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均少于常规双侧穿刺 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病人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 PCVP组 VAS评分术后 24 h(2.4±0.8)分、术后 3个月( 2.3±0.6)分及末次随访( 2.4±0.6)分均明显低于术前( 7.8±0.6)分(P<0.05)ODI术后 24 h(18.8±3.8)%、术后 3个月( 18.6±3.6)%及末次随访( 19.0±3.1)%均明显低于术前( 39.6±3.3)%(P<0.05);侧穿刺 PVP组 VAS评分术后 24 h(2.3±0.5)分、术后 3个月( 2.3±0.4)分及末次随访( 2.4±0.9)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常规双,(8.0±0.5)分( P<0.05)ODI术后 24 h(19.0±2.7)%、术后 3个月( 18.±3.3)%及末次随访( 19.1±2.3)%均明显低于术前( 40.5±4.2)%(P<0.05)。术后 24 h、术后 3个月及末次随访 VAS评分及 ODI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骨水泥渗漏 PCVP组发生 2例,渗漏率 6.7%;常规双侧穿刺 PVP组发生 6例,渗漏率 20.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CVP具有手术时间短、 X线曝光次数少、出血少的优势,治疗胸腰椎 OVCF可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前、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和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分为经皮椎体成形术组(PVP组)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组(PKP组),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SF-36量表行疼痛评分及健康状况评分,并观察患者椎体后凸角度、椎体压缩率及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相比,两组VAS评分显著降低,SF-36评分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后凸角度、椎体压缩率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6个月VAS评分、SF-36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及PKP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对于椎体复位,PKP较PVP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采取3种不同的穿刺方法,术后骨水泥的弥散情况及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收集2013年11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66例单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采取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平均随访6个月以上;按不同方法分为单侧组(18例)、双侧同平面组(28例)及双侧交叉平面组(20例),记录术前、术后1d以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根据CT图像计算术后骨水泥弥散容积及弥散的平衡性,记录骨水泥渗漏及邻近椎体骨折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的术后1d及终末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双侧入路组的术后1d的VAS评分均优于单侧入路组(P<0.05),远期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骨水泥弥散容积、骨水泥弥散的平衡度均优于单侧组(P<0.05);双侧组2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有效微创手术,单侧及双侧穿刺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双侧穿刺入路能更有效地缓解术后早期的疼痛,能使骨水泥弥散分布更加均匀充分。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科学》2016,(22):180-183
目的分析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4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61个椎体,其中20例31个椎体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进行治疗,另有20例30个椎体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进行治疗,观察比较PVP组和PKP组术前术后VAS评分情况及单个椎体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伤椎椎体高度变化、邻近椎体骨折情况。结果 PVP手术时间明显短于PKP,两组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和PKP组术后伤椎椎体高度增加与术后1年随访伤椎椎体高度丢失情况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骨水泥渗漏率为48.4%,明显高于PK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和PKP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分别为25%、20%,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PKP复位效果良好,骨水泥渗漏率明显低于PVP,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与PKP无明显差异,但其术后伤椎高度丢失明显,临床上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6.
尤涛  王福安 《安徽医药》2012,16(6):803-804
目的探讨Sky椎体成形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08年以来应用Sky椎体成形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30例,40个椎体,按Genant分级一级19个椎体、二级9个椎体、三级12个椎体。有外伤史18例、无外伤史12例。对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脊柱的后突角度及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 VAS评分由术前(8.4±2.1)分降低到术后(3.2±0.8)分;Cobb’s角由27°±8.2°减小到8°±4.3°;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仅2例椎体周缘有少许骨水泥渗出。术后平均随访4个月,所有患者疼痛症状均消失或有明显减轻,VAS评分(1.8±0.9)分,无椎体高度丢失。结论 Sky椎体成形器对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有良好治疗效果,且并发症较少,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智  周雪明  朱文雄  梁皓华  江铭 《中国医药》2012,7(11):1407-1408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9月至2010年7月本院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术前、术后2d、6个月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临床治疗效果,记录骨水泥注入量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随访6 ~ 12个月,术后6个月和术后2 d 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2.4±0.4)分、(4.4±0.5)分比(9.3±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07、4.9427,均P<0.01].术后6个月与术后2 d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注入量为2.9~4.5 ml,平均3.4ml.所有患者均无骨水泥渗漏导致的临床并发症.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不伴神经症状的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PVP组(经皮椎体成形术)和PKP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及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对比两组术前、术后及随访结束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高度(前缘、中央)、后凸Cobb角、椎管占位程度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VAS、ODI、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椎管占位程度及SF-36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KP在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椎管占位程度改善方面明显优于PK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VP和PKP治疗椎管占位<20%且无神经症状的不伴神经症状的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安全可行,二者各有优势,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9.
高建文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5):2277-2278
目的 总结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20例31个椎体)的临床资料,年龄59-83岁,平均67岁.椎体骨折位于T6--L4,术前对20例患者均拍摄X线片、CT及磁共振成像,手术采用局部麻醉,经双侧入路球囊扩张注射骨水泥14例,单侧注射6例,手术前后进行疼痛视觉评分(VAS)、椎体矢状面指数测量,进行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VAS由术前平均8.5分降为术后2.2分(终末随访为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体矢状面指数(SI)由术前平均55%恢复至术后89%(终末随访为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94%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1例术中发生少量骨水泥渗漏至椎体旁,经术后长期观察,未造成任何神经及血管并发症.结论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一种理想的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可行性并分析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采用PV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2例,13个伤椎。分别于术前,术后3d、1个月及终末随访时对患者的VAS评分进行评价;于术前、术后3d及终末随访时测量骨折椎体前、中部的高度和Cobb角。结果 12例手术均顺利,疼痛于术后72h内明显缓解。随访3~22个月,平均8.5个月。VAS评分由术前(8.2±0.9)分到术后3d(2.8±0.6)分术后1个月(2.6±0.7)分和最终随访(2.5±0.6)分(P〈0.01);手术椎体前中柱平均高度由术前(8.5±1.0)mm到术后3d(9.1±1.3)mm和最终随访(9.0±1.1)mm(P〉0.05);Cobb角平均由术前(27±4)°到术后3d(25±4)和最终随访(25±4)°(P〉0.05);2例2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泄漏。结论 PV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只要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其疗效与椎体高度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手术过程中的要点,寻求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25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和肿瘤导致的椎体溶骨性破坏的治疗应用了椎体成形术(PVP、PKP),通过术前术后的评分改变评价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等导致的椎体压缩骨折治疗效果。结果随访6月~2年,按VAS疼痛评分、椎体前缘、中部及后缘高度和cobb角的变化,优良率为94%。结论椎体成形术(PVP、PK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和肿瘤导致的椎体溶骨性破坏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使老年患者缓解疼痛、恢复良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董永强 《中国基层医药》2014,(17):2608-2610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7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采用PKP和PVP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椎体压缩率、Cobb's角恢复情况、疼痛缓解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椎体压缩率、Cobb's角均较治疗前改善(对照组t=2.39、2.21,观察组t=3.52、2.89,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t=2.34、2.14,均P<0.05)。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均较术前明显改善(t=3.91、3.84,均P<0.05),但两组改善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并发症占5.7%(2/35),低于对照组的22.9%(8/35)(χ2=4.20,P<0.05)。结论采用PVP及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但PKP治疗更有利于椎体高度及Cobb's角的恢复,且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佳。  相似文献   

13.
椎体成形术治疗压缩性骨折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0例,其中胸椎病变36例,腰椎病变44例,在C形臂X线机透视导向下,经皮穿刺病变椎体后注入3.0~6.5ml骨水泥(平均4.9ml)。术毕患者保持仰卧6h观察,抗感染治疗1—3d并复查平片或CT。观察止痛效果有效率和并发症。结果治疗80例93个椎体,均行单侧穿刺,64例疼痛完全缓解,17例明显缓解,4例部分缓解。术后CT证实少量骨水泥渗漏11例,随访6-18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无反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VP术治疗压缩性骨折不仅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疼痛,而且可长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药科学》2016,(14):205-208
目的探究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在脊椎肿瘤患者治疗领域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入院的脊椎肿瘤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均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再选取以往采用常规放疗、化疗治疗的脊椎肿瘤患者45例进行对照(对照组),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骨痛评分、脊柱稳定性、生活质量改变,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统计分析发现,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骨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及治疗效果更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所有患者脊柱稳定性良好,无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有7例出现椎体病理性压缩性骨折。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用于脊柱肿瘤患者的治疗中,临床疗效显著,且创伤小,并发症少,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并且还能降低椎体病理性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继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0例58~83岁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手术均成功,术后随访1年,疼痛缓解程度根据VAS评分与术前相比显著有差异性(P<0.001)术后椎体高度恢复>85%。术后当天,术后1月,术后1年疼痛缓解程度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椎体高度无明显变化,未见相邻椎体骨折。结论椎体成形术对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一种相对安全,简单易行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后及近期止痛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胸腰段单一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03例,PVP组48例,PKP组55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及骨水泥渗透率的不同。随访并比较2组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后凸畸形Cobb角的变化。结果103例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PVP组的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明显低于PKP组(P<0.05);PVP组骨水泥泄露率明显高于PKP组(P<0.05)。2组术后2 d,6个月,12个月VAS、ODI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各时间点椎体前缘高度PVP组明显低于PKP组(P<0.05),术后1年伤椎后凸畸形Cobb角平均纠正角度PVP组明显低于PKP组(P<0.01)。结论 PVP及PKP在治疗OVCFs中均取得满意临床疗效,均可明显缓解骨折引起的疼痛,PKP在恢复椎体高度及纠正后凸畸形方面具有优势,但PVP费用相对较低,且术中操作简单,值得进一步研究并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成形术治疗单纯囊性变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12例胸腰椎单纯囊性变Kümmell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其腰痛缓解成度,根据手术前后VAS评分进行评估。结果 PVP均获成功,骨水泥无明显渗漏。术后8h内12例患者腰痛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术后3d腰痛缓解率达85.0%。术后随访6~36个月,VA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7.5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1.0分。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单纯囊性变Kümmell病所致腰痛效果明显,骨水泥渗漏率更小,更安全。  相似文献   

18.
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外渗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外渗原因及防范方法.方法 经皮椎体成形术37例,57个椎体.椎体肿瘤15例,其中转移性肿瘤13例,椎体血管瘤2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15例;创伤性压缩性骨折7例.结果 22个椎体出现骨水泥外渗,其中渗入椎管内1例,椎间隙3例,椎体侧方1例,穿刺部位软组织3例,椎旁静脉14例.2例出现下肢神经症状,术后短期内恢复.随访1~6个月,患者对治疗结果均满意.结论 椎体成形术是治疗某些椎体病损的有效方法.避免骨水泥渗漏的措施包括术前确认椎体后缘是否完整,注意穿刺技术、操作程序、注入骨水泥的量和粘稠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龄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226例老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分析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226例患者中,13例术后疼痛未缓解,未缓解率为5.8%。术后患者的ADL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ADL评分逐渐升高。术后患者的ODI指数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龄椎体压缩性骨折创伤小、风险小,操作简单,止痛效果好,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老年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35例,采用PVP,对照组35例,采用PKP。观察两组术后12周及1年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及1年,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两组B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VAS评分及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及术后患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及术后患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及1年,两组患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VP和PKP治疗老年压缩性骨折患者均可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明显减轻疼痛,且PKP在纠正椎体后凸畸形及患椎前缘高度的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