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癌症是当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医学模式逐渐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模式“,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心理因素对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转归有着重要的影响,进而日益关注社会心理与癌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脑出血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也是一种多危险因素的疾病,随着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发展,心理社会因素与脑出血发生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脑出血与正常人的生活事件、A型性格评定等方面进行对照研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特点,为脑出血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和生命。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据资料统计,乳腺癌发病率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1]。从世界范围来看,乳腺癌已经成为了全球妇女首发的恶性肿瘤,并且发病越来越年轻化,但病因尚不明确,乳腺癌的发生与发展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等密切相关,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随着居民生活模式和生活环境的快速转变,女性生殖、生育、心理和生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衍变,护理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其治疗均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对癌症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增强他们对疾病作斗争的信心,促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是癌症病人心理护理目的和内容,对延长患者生命有重要作用。现将我们在实践中观察到的癌症患者心理及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简述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5.
许虹 《河北医药》2013,35(5):789-790
癌症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多发病,近年来随着环境、饮食、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癌症患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癌症患者的心理负担超过心脑血管疾病成为致死原因的第一位.正因为如此,癌症患者的心理负担往往加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心理问题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与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有着密切关系[1].同时作为恶性肿瘤重要治疗手段的化疗是一种应激原,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健康,化疗前的过度担心与焦虑可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可干扰化疗的效果及预后.从心理和生理上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念,并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本研究究旨在通过观察对结直肠癌患者实施早期姑息治疗和心理干预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与恶性肿瘤相关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方法 运用心理评定量表对60例已明确诊断的恶性肿瘤患者及55例一般情况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分别进行测评,包括生活事件评定量表(LE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在病前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频数及刺激量、神经质得分、消极应对方式得分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而内外向得分、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主观社会支持及支持的利用度得分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恶性肿瘤发病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为负性生活事件的频数、神经质人格、主观社会支持.结论 心理社会因素是恶性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加强对某些个体的心理社会干预.  相似文献   

7.
社会、家庭因素对药物滥用者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的建立,社会心理因素作为疾病的危险因素已经获得大量的证据,流行病学的调查资料表明,社会心理因素与药物滥用的发生与流行有关,而导致药物滥用的社会心理因素却因人而异.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家庭环境、社会支持等方面的不良状况都有可能诱发吸毒行为[1].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健康"概念、疾病谱和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药物的开发、慢性病的临床研究、药物或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卫生医疗决策等领域都开始涉及QOL的内容.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QOL列为新一代健康指标. 人们认识到QOL和生存时间同样重要, 而且QOL可以更为全面地评价疾病的影响[1].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心理因素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1].有的放矢的心理护理是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康复的重要手段[2].临床上护士多采用量表评定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逐渐开始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效果评价,但心理护理的措施非常局限,大多数停留在支持性心理治疗的水平.现将国内近10年来有关癌症患者心理护理研究的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现代科学及医学的发展,已使传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大大降低,而心身疾病的发病率,即非传染性疾病呈上升的趋势.脑卒中、冠心病、高血压、恶性肿瘤、糖尿病等已成为危及人类生命的主要"杀手".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心身疾病与人的情绪、个性、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以及社会压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目前特别倡导大心理健康观,即充分考虑社会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的健康与疾病产生的重要影响.所以,我们在关注军人的心身健康时,就很有必要追本溯源,探讨心理应激与军人心理健康的关系问题.这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医学模式与心理护理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对患者的认识亦发生了深刻地变化,由偏重于躯体因素同时转向患者的心理创伤和反应,由着眼于生物学因素分析转向重视社会因素的作用。疾病谱和死亡谱的研究表明,现代造成大量死亡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癌症等)都是多因素致病,无数研究已充分证实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病程和转归中均起到重要作用,心理护理在患者接受治疗的康复过程中无疑起着重要作用[1]。1现代医学模式对心理护理的要求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现代疾病是综合多因素致病,要…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的城市化、老龄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迅速上升,已成为我国越来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心脑血管疾病(CCVD)是严重的慢性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国内多项死因分析研究表明,CCVD的病死率已跃居我国居民全部死因的前3位,而且已成为中老年女性最主要的死因[2-4].CCVD不但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重大威胁,而且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3.
如今的医学模式已经开始由单纯的生物医学转向生物、心理和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同时制约着人类的健康和疾病,有时其中某个因素起主导作用,但三者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因此,健康的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即不仅要拥有健康的体魄,更要拥有健康的心理,正如2000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健康体魄 健康心理=美好人生”。治疗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延长患者的生命,同时也要注重生命质量的提高。医学模式和健康概念发生此种转变,绝非无稽之谈。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的社会压力也在日益的加重,心理是否健康受到了严重的考…  相似文献   

14.
中药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经过历史的积淀,许多中药清热解毒、抗菌抑菌的作用被慢慢挖掘出来,在治疗疾病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皮肤病是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发病率较高,严重者也可能会危及生命.中医药治疗皮肤病,具有资源丰富、疗效确切、价廉易得等优点.近年来,中药越来越受到国际医药界的重视,但关于中药不良反应的事件频繁发生,引起了社会对中药安全性的担忧[2-4].本文通过分析中药在治疗皮肤病中的不良反应类型,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孙荣惜 《淮海医药》2004,22(2):138-138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因素、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影响日趋受到人们的重视,围绝经期综合征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围绝经期妇女处于特殊的社会家庭地位,有复杂的心理社会因素,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应用心理疏导,积极调动患本身“自我调节,自我维持,自我改善系统”的能动作用,是缓解和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马居峰 《中国医药指南》2010,8(19):347-348,F0003
<正>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不仅与生物环境因素有关,而且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健康教育对维护老年人的健康有重要意义[1]。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群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不仅追求疾病要获得满意的诊治,还追求精神、心理上的舒适、安慰,治疗上的参与性、选择性,高效、低耗等多元化的服务需求[1].近年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欧美一些国家正在推广[2],它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术后康复速度,使许多疾病的临床治疗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3].我们将快速康复理念运用在术后患者早期恢复中,通过对术后早期饮水、早期活动的评估,为患者实施个性化的专业护理,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8.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目前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居第二位[1],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为胃癌、肝癌、食管癌、肺癌和肠癌.研究表明,恶性肿瘤患者易发生焦虑[2],由心理因素引起不良情绪是影响癌症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3].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观察以及根据其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解决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使其乐观地面对疾病.对于晚期患者使其有尊严、安详、无撼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旅程具有重要意义,但不能忽略他们的生理需要.  相似文献   

19.
现代科学及医学的发展,已使传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大大降低,而心身疾病的发病率,即非传染性疾病呈上升的趋势。脑卒中、冠心病、高血压、恶性肿瘤、糖尿病等已成为危及人类生命的主要“杀手”。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心身疾病与人的情绪、个性、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以及社会压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目前特别倡导大心理健康观,即充分考虑社会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的健康与疾病产生的重要影响。所以,我们在关注军人的心身健康时,就很有必要追本溯源,探讨心理应激与军人心理健康的关系问题。这对临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工作已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模式,即是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1],重视对人的无限关怀[2].在护理实践中,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生命与健康,患者权利与要求,患者人格与尊严的关注.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与护理教育,充分体现人文护理的理念[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