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 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 消心痛等)及治疗组(阿司匹林 低分子肝素钙),疗程为一周。结果 1 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67%,对照组为63.33%(P<0.05),观察4 周治疗组无1 例发生心肌梗死,对照发生2例(6.67%);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能更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心肌梗塞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ACL300全自动血凝仪测定低分子肝素(LMWH)进行评价,并对国产低分子肝素钙与进口参比制剂速避凝进行人体生物等效性对比。方法采用Heparin试剂盒在ACL300全自动血凝仪上测定血浆中LMWH抗Xa因子活性。结果日内精密度(变异系数,CV)均<10%,日间精密度中的高值、中值CV<10%,低值>10%(21.0%),携带污染率<0.4%,LMWH浓度在0.00 IUAXa/m l和1.0 IUAXa/m l内线性良好;国产低分子肝素钙与参比制剂的血药峰值时间(Tm ax)分别为(2.97±0.53)h和(3.31±0.69)h,血药峰值浓度(Cm ax)分别为(0.68±0.08)IUAXa/m l和(0.64±0.09)IUAXa/m l,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5.38±0.79)(IUAXa/m l).h和(5.03±0.73)(IUAXa/m l).h。结论ACL300全自动血凝仪测定LMWH时的精密度、携带污染率和线性良好,经生物等效性计算程序处理,相同剂量被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为生物等效制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LMWH)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即给予阿司匹林150mg·d-1口服加常规抗心绞痛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2次·d-1,疗程10d。结果 10d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8%,对照组为64.2%(P<0.05;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1.4%,对照组为46.4%(P<0.0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更有效、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并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替代普通肝素(UFH)抗凝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106例AMI患者经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后,随机分为LMWH组(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2次/d)和静脉UFH组(普通肝素静脉泵入24h后改为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2次/d),1周后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治疗(PCI)。观察临床再通率、血管开通率、急性期并发症、出血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①LMWH组与静脉UFH组相比,临床再通率(82.1%vs78.0%)、血管开通率(78.9%vs75.0%)高,临床再通病例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8.70%vs12.8%)低,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LMWH组出血并发症明显低于静脉UFH组(7.14%vs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PCI后均予LMWH抗凝治疗,30d内无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瑞替普酶并LMWH用于AMI再灌注治疗是安全、有效、方便的,LMWH用于PCI后抗凝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64例COPD急性加重期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结果:治疗5~7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P<0.01),PaO2升高、PaCO2下降(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可使Fgb下降,PaO2升高,PaCO2降低。  相似文献   

6.
入选符合标准的患者96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单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恢复的评分情况。治疗组有效率(81.3%)明显高于对照组(50.0%),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进展型脑干梗死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阻止了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临床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在恶性肿瘤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中长期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恶性肿瘤并DVT患者82例随机分为长期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组40例和常规(华法林维持)治疗组42例,治疗时间持续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血小板数值变化和血栓再发生率.结果 LMWH组在治疗3个月内出血发生率为22.5%.5.0%患者出现血小板低于正常值;常规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内出血发生率为26.2%,2.4%患者出现血小板低于正常值,二组差异均无显著性.但LMWH组在治疗12个月时血栓再发生率为7.5%,常规治疗组为23.8%,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恶性肿瘤合并DVT患者,长期应用LMWH更为方便有效、血栓复发率更低.  相似文献   

8.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钙(天普洛宁)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中的作用。方法:8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及治疗组(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疗程为1周,随诊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心血管总事件、心电图改变、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和阿司匹林能更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8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 对照组40例。两组均应用低分子右旋糖苷静脉滴注,抵克力得口服,观察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结果 观察组在用 药后24h、1、2、4w末显效率分别为30.1%、54.2%、80.2%、91.2%,分别高于对照组(24h、1、2w末,P<0.01,4w末P<0 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 早期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单纯常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 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 ( LMWH)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 ( SMI)的疗效。方法 6 0例 SMI患者随机分为 L MWH组和普通肝素( HP)组 ,每组各 30例 ,在服用抗心肌缺血基础药物的同时 ,LMWH组加用 LMWH 5 0 0 0 Axa IU,腹壁皮下注射 ,2次 /d,连用 7天 ;HP组加用普通肝素 6 2 5 0 U,方法同 LMWH组。观察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和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 LMWH组总有效率 ( 86 .7% )明显优于 HP组 ( P<0 .0 5 ) ;2 4小时心肌缺血发作次数、心肌缺血总时间及缺血总负荷明显降低 ( P<0 .0 5 ) ,同时 PT、APTT的延长也明显低于 HP组 ( P<0 .0 5 ) ,纤维蛋白原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LMWH治疗 SMI的疗效较普通肝素更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柴胡当归散治疗少阳太阴合病证乙肝肝硬化腹水的疗效,为柴胡当归散治疗乙肝硬化腹水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柳州市中医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113例在消化科收治的少阳太阴合病证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柴胡当归散,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综合疗效(水肿、腹围、24 h尿量、体重)、腹胀缓解时间、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6.49%,对照组总有效率80.36%,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腹胀缓解时间、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柴胡当归散治疗少阳太阴合病证乙肝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低分子肝素治疗脓毒症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脓毒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4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 低分子肝素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住重症监护治 疗病房(ICU)时间和28 d病死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计数(PLT)变化。结果 低分子肝素治疗组随治疗时间的延长,APACHEⅡ评分 和IL-6水平均下降,治疗后7 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而常规治疗组呈现先降后升 的趋势;治疗后7 d低分子肝素治疗组APACHE Ⅱ评分和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均<0.05)。 低分子肝素治疗组住ICU时间为(9.92±6.81)d,28 d病死率为40.9%,均低于常规治疗组(12.85±9.14)d 和50.0%,但差异无显著性。低分子肝素治疗组治疗后SOD明显升高[(159.13±99.31)kU/L比(318.38± 254.29)kU/L],MDA明显下降[(17.72±14.89)μmol/L比(6.62±5.53)μmol/L];常规治疗组则均呈相反 的变化趋势[SOD(180.99±169.40)kU/L比(135.16±107.73)kU/L;MDA(17.25±15.74)μmol/L比 (20.77±16.87)μmol/L];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白陶 土部分凝血酶原时间(KPTT)、纤维蛋白原(FIB)、PLT水平治疗前后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 疗脓毒症可抑制炎性介质和氧自由基的释放,临床应用安全,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caspase-12水平,探讨其表达与患者肝脏炎症的关系.方法 8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均行常规综合治疗48周,根据治疗后患者肝脏炎症活动度分为进展组17例和未进展组66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干预治疗乙肝肝硬化营养不良患者的短期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4例乙肝肝硬化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人体测量学指标、肝功能指标及营养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BMI、MAC、TSF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ALT、AST、TBIL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P、ALB、P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营养干预可显著改善乙肝肝硬化营养不良患者的人体测量学、肝功能及营养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缺铁性贫血(IDA)患者的血液进行检测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5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10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IDA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非缺铁性贫血(NIDA)患者,根据是否并发IDA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肝功能、血常规、肝硬化患者止凝血试验和血小板参数测定,并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清蛋白、胆红素、胆汁酸、碱性磷酸酶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均低于对照组,叶酸(F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计数(RBC)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数(PLT)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IDA的患者进行血液检测,对评估肝脏的损坏程度及疾病的诊断具有重大意义,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比较单用阿德福韦酯与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12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63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成联合组和单用组。联合组31例,同时使用阿德福韦酯及苦参素26周,随后继续单用阿德福韦酯26周。单用组32例,单用阿德福韦酯10mg/d,疗程52周。定期检测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两组在治疗结束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ALT复常率在12、26、52周差异无显著性(P>0.05)。联合组HBVDNA阴转率在12周时为19.4%,单用组为12.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第26周(54.8%vs28.1%),52周(64.5%vs46.9%)时,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组与单用组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12周时无明显差异,在第26周(25.8%vs9.4%),52周(38.7%vs18.8%)时,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阿德福韦酯和苦参素联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性与...  相似文献   

17.
对比磺达肝癸钠与低分子肝素(LMWH)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11月至2010年8月本院确诊的ACS患者105例,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均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他汀类、氯吡格雷、肠溶阿司匹林等基础药物治疗;在基础治疗上磺达肝癸钠组(50例)每日1次皮下注射磺达肝癸钠2.5 mg,LMWH组(55例)每日2次皮下注射LMWH 0.4 ml,均连用3~8 d.观察两组治疗期间的临床疗效,以及7 d、30 d时心血管事件和治疗期间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磺达肝癸钠组与LMWH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0%比92.7%,P>0.05);7 d、30 d时心血管事件(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和再发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7 d:4.0%比7.3%,30 d:8.0%比10.9%,均P>0.05);两组均未发生大出血,磺达肝癸钠组轻微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LMWH组(2.0%比32.7%,P<0.01).结论 应用磺达肝癸钠治疗ACS具有不劣于LMWH的疗效,而且有着良好的安全性,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凝血、纤溶和抗凝指标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情进展中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于该院确诊的乙型肝炎患者164例,根据病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66例)、肝硬化组(51例)、肝癌组(21例)、肝衰竭组(26例),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组PT、APTT、TT、FI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组比较,肝硬化组、肝衰竭组PT、APTT及TT水平升高,而FIB水平显著下降(P<0.05),肝癌组PT、APTT、FIB均显著升高(P<0.05)。除肝癌组外,D-D及FDP水平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升高(P<0.05),AT-Ⅲ水平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下降(P<0.05)。结论随着慢性乙型肝炎病情的进展,凝血、纤溶和抗凝指标发生变化,有效监测这些指标对了解肝脏疾病进展、治疗和预后判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低分子肝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 (LMWH)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 2 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二组 ,对照组 12例 ,给予降糖以及洛丁新和肠溶阿斯匹林口服治疗。观察组 11例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结果 :治疗 6周后观测二组尿蛋白、血浆蛋白、肌酐清除率、血脂、纤维蛋白原及浮肿程度均较治疗前改善 ,而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及P <0 .0 5 ) ,凝血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 :LMWH可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的蛋白尿和浮肿 ,而无明显出血等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LMWH)、普通肝素(H)与阿斯匹林单独及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病人的疗效。方法:UAP患者156例,随机分为1)阿斯匹林(ASP)组,2)阿斯匹林加普通肝素(ASP+H)组,3)阿斯匹林加低分子肝素(ASP+LMWH)组。疗程7天并随访观察3-6个月。结果:ASP+LMWH组心绞痛缓解率显著高于ASP组(91.8%vs58.2%,P<0.001),与ASP+H组(80.8%)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随访观察期间,ASP+LMWH组心绞痛复发率显著低于ASP组和ASP+H组(12.0%vs40.6%、40.5%)。ASP组共有7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6例猝死,ASP+H组共有2例发生出血倾向。三组药物治疗前后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阿斯匹林加低分子肝素较单用阿斯匹林或加用普通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更好,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