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干  赵晓昆  刘任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12):111-111,113
目的:探讨带血运转移皮瓣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大尿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带血运翻转皮瓣结合带蒂旋转皮瓣术修复治疗尿道下裂术后32例患者,38个较大尿瘘口。结果:一次性手术成功率94.74%。有2例失败,失败率5.26%,再次修补完全成功。结论:带蒂旋转皮瓣术具有血运好,缝合瘘口边缘皮肤及覆盖瘘口的皮肤张力小,并发症减少。  相似文献   

2.
对 9例踝周及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病例 ,取小腿带腓肠神经及伴行血管蒂筋膜皮瓣逆行转位修复 ,皮瓣面积最大 15cm× 8cm ,最小 3.5cm× 5 .5cm。结果 ,9例皮瓣全部成活 ,效果满意。结果提示逆行的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筋膜皮瓣血供充分 ,操作简便 ,不牺牲主要血管 ,可有效地修复踝周及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3.
足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足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术式并总结其临床效果。方法:用足背皮神经(内侧、外侧、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3.0cmx3.5cmx5.0cmX8.0cm)28例(远端蒂皮瓣11例,近端17例)。皮瓣大小4.0cmX4.5cm-5.0cm-9.0cm。结果:本组皮瓣均成活,2例皮瓣远端边缘坏死约2mm,换药后创面愈合;术后随访3~12个月,皮瓣颜色、质地、厚薄与受区周围皮肤接近,感觉正常,足部功能良好。结论:足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血供丰富,切取方法简单,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粱成义  吕德森 《黑龙江医学》2008,32(11):836-837
目的探讨行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严重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严重缺损;带蒂皮瓣设计面积为6.0cm×9.0cm~10cm×20cm。结果本组中4例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例患者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换药处理后,创面Ⅱ期愈合。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外形功能良好。结论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充分,皮瓣切取面积大,是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严重缺损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胸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及前臂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皮瓣成活率。方法:加强对行改良胸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及前臂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47例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1例患者术后1周皮瓣部分撕脱出血,5周断蒂;其余患者4周左右断蒂;5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顺利愈合,其余皮瓣全部成活。结论:通过对47例改良胸腹部皮瓣的患者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及观察,使患者的手指及肘、腕、肩关节功能锻炼得到了最好的康复,取得了较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左手掌外伤性皮肤缺损约8×7cm~2,伤后70小时急诊行左前臂岛状逆行皮瓣移植术。皮瓣面积约10×9 cm~2,血管蒂长约4cm,旋转180°,术后血运良好,无明显水肿,伤口一期愈合。该种皮瓣质地良好,不须吻合血管,成功率高。手术时血管蒂长度以掌横纹至创缘距离加1.5cm、皮瓣大小以创面放大0.5~1.0cm~2为宜。旋转方向及角度应认真设计,注意从筋膜和肌膜层之间解剖,切实证明掌血管弓无损伤与畸形。污染伤口清创要彻底,并用1‰新洁尔灭溶液浸泡。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应用掌背动脉皮支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26指皮肤缺损患者,分别采用第2、3、4掌背动脉皮支筋膜蒂皮瓣给予修复,皮瓣切取面积为:2.0 cm×4.0 cm~3.0 cm×5.5 cm。结果:术后18例26指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时间为3个月~1年,皮瓣外形良好,不臃肿,感觉可。供区创面均Ⅰ期愈合,创口呈线性瘢痕,皮瓣少许色素沉着。结论:掌背动脉皮支筋膜蒂皮瓣切取方便、损伤小,是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翔 《中外医疗》2010,29(22):78-78
目的观察应用带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为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方法自2002~2009年来应用带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为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32例,皮瓣面积最小4cm×7cm,最大为7cm×14cm。均为带血管蒂转移。结果 30例皮瓣术后全部存活,术后随访6个月~1年,效果满意。其中1例皮瓣术后坏死,行游离髂腹股沟皮瓣移植修复,1例部分坏死,行植皮术创面修复。结论内踝上皮支皮瓣带蒂转移是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带隐神经足底内侧动脉蒂联合皮瓣修复对侧足底前跖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4月,采用带隐神经足底内侧动脉蒂联合皮瓣修复对侧足底前跖区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交腿皮瓣转移5例,游离皮瓣7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40岁。成人(11例)联合皮瓣切取范围12cm×7cm~13cm×10cm,儿童(1例)联合皮瓣切取范围8.5cm×6cm,供区游离植皮。交腿皮瓣3~4周断蒂。结果术后所有皮瓣全部成活,12例均获随访6~12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外形良好。再造前跖区两点辨别觉6~9mm。患肢活动自如,皮瓣无溃疡发生。结论带隐神经足底内侧动脉蒂联合皮瓣可修复对侧足底前跖区较大皮肤软组织缺损,切取面积大,皮瓣质地外观好,可恢复有效两点辨别觉,操作较复杂是其缺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远端蒂筋膜皮瓣修复肢体电烧伤深度创面的方法 .方法 :应用前臂和小腿远端蒂筋膜皮瓣修复肢体电烧伤患者 10例 ,11个皮瓣 .其中前臂远端蒂筋膜皮瓣 5个 ,小腿远端蒂筋膜皮瓣 6个 ,皮瓣面积最小 6cm× 3cm ,最大 16cm× 7cm (包括蒂长 ) .筋膜蒂宽 2~ 3cm ,长 3~ 8cm不等 .皮瓣长宽比为 2~ 3 5∶1,最大旋转弧度为 180° .结果 :临床应用 11个皮瓣 ,全部成活 8个 ,随访 0 5~ 2a ,外形和功能较为满意 ;3个皮瓣皮肤发生部分或全部坏死 .结论 :远端蒂筋膜皮瓣是修复肢体电烧伤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手腕部接触性电击伤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时有发生 ,其损伤程序多累及皮肤深层组织 ,难以自行修复 ,常用腹部带蒂皮瓣的方法进行修复。现将我院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腕深度电击伤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自 1995年~ 1998年 ,共收治电击伤病人 12 7例 ,其中手腕部电击伤 76例 ,占 6 0 % ,行腹部带蒂皮瓣修复者 2 6例 ,约占 2 2 % ,皮瓣成活率 10 0 % ,外形良好 ,有效地降低了致残率。2 护理2 .1 心理护理 病人因突然受伤 ,且伴剧烈疼痛 ,入院后大部分要行修复术 ,甚至截肢 ,极大的精神压力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心理 ,患者对所要进…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肛管周围皮肤缺损致肛门顽固性狭窄,对14例此类患者采用"V-Y"皮瓣推移治疗,住院天数平均12天,结果表明V-Y皮瓣推移治疗肛管缺损临床效果显著,疗程短,疗效确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及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1例,创面范围4.5 cm×3.0 cm~9.0 cm×10.0 cm,皮瓣大小6.0 cm×3.0 cm~12.0 cm×11.0 cm,皮最大旋转120°~180°。蒂部带1~2 cm皮条,明道转移,直接缝合。供区移植自体中厚皮片。观察皮瓣成活及腓肠神经分布区皮肤感觉丢失及疼痛性神经瘤发生情况。结果21例患者中,14例皮瓣完全成活;7例远端早期肿胀、淤血,及时处理后,其中3例皮瓣存活,二期缝合;1例经换药后愈合;3例出现部分坏死,经1~2周换药,创面植皮后愈合。21例患者术后均有足外侧感觉减退。随访3~12个月,皮瓣外形较满意,色泽、弹性好。无痛性神经瘤发生。结论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解剖恒定,损伤小,手术操作简单,是修复踝部及足跟皮肤软组织创面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减少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血循环障碍及重建感觉的方法。 [方法 ]皮瓣设计成球拍状 ,蒂上保留 1 5~ 2cm宽的皮肤 ,切开旋转点至创面的皮肤明道转移 ,大隐静脉于蒂部远端结扎 ,隐神经断端与受区皮神经吻合。临床应用 1 5例 ,皮瓣面积最大 2 1cm× 1 0cm ,最小 6cm× 4cm。 [结果 ]1 4例皮瓣全部成活 ,1例皮瓣部分坏死 ,3例吻合神经者恢复了感觉。 [结论 ]改进后的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 ,血循环障碍少见 ,可恢复感觉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皮瓣在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临床应用中的优越性。方法首先切开皮瓣内外侧缘至深筋膜,切开皮瓣近端寻找并切断结扎小隐静脉,切断腓肠神经,将包含有小隐静脉、腓肠神经的皮瓣由深筋膜下一起向远端掀起。于小腿中正线切开皮肤、皮下至外踝上5cm,切取筋膜蒂宽2cm~3cm,此时筋膜皮瓣仅有一蒂和小腿相连。观察皮瓣血运,创面彻底止血,打皮下隧道或切开皮肤至受区,翻转皮瓣,调整好位置,皮瓣与受区皮缘相缝合。结果19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24个月,皮肤质地、外形良好,恢复正常功能。结论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皮瓣在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中,有很大的优越性,在基层医院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王清 《吉林医学》2013,(33):7065-7066
目的:探讨总结下肢外伤患者行带蒂皮瓣修复术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23例因下肢外伤行带蒂皮瓣修复术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该类患者的护理要点,并用满意度评价其效果。结果:23例患者行带蒂皮瓣修复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其中有1例术后皮瓣远端皮肤出现少许水泡肤色紫红,经换药处理后愈合。所有患者外观及功能恢复均满意。结论:正确合理的围术期护理在带蒂皮瓣移植术的整个过程至关重要,有力地促进皮瓣成活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指外伤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海珠 《吉林医学》2010,(27):4826-4826
目的:探讨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指外伤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加强对行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32例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皮瓣断蒂时间为21~22d,平均住院天数为26d,因皮瓣血运障碍2例,感染1例,其余皮瓣完全成活。结论:通过对32例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患者的术前、术后的悉心护理及观察病情,使患者患指的功能得到最好的康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带指背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手指皮肤缺损,尤其是残端骨外露很常见,常伴有骨、关节、肌腱等深层组织损伤或外露,通常需皮瓣移位,甚至残端骨短缩,才能完成创面的覆盖。自2002年2月—2007年5月,我们应用指背筋膜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和残端创面覆盖63例85指,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3例85指,男42例,女21例;年龄16~58岁,中位年龄32岁。手指皮肤缺损伴肌腱外露37例,残端骨外露26例。指背筋膜顺行岛状皮瓣修复邻指近节掌背侧皮肤缺损28例32指,指被筋膜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指中、末节掌背侧皮肤缺损及指端缺损35例53指。1.2手术方法1.2.1皮瓣设计:(1)带指背神经筋膜蒂顺行岛状皮瓣,根据皮瓣缺损情况,选择合适的邻指作为皮瓣供区,皮瓣以邻近伤指侧的指背中外1/2交界处为筋膜蒂的轴线,以掌背动脉的远端穿支为旋转点,距指蹼缘以近约1.0cm处,皮瓣可切取至轴心线两侧1.0~1.5cm,不应超过侧正中线。(2)带指背神经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首先确定皮瓣的蒂部,远侧指间关节以近背侧均可为皮瓣的蒂部,带指背神经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以指背中外1/2交界处为筋膜蒂的轴线。1.2.2皮瓣切取:筋膜蒂部皮肤“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旋髂浅动脉带蒂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58例应用旋髂浅动脉带蒂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要点。结果:54例皮瓣基本存活,3例断蒂前出现静脉危象,1例断蒂前出现静脉危象,断蒂后5个皮瓣远端及周围小片皮肤坏死。术后均随诊1年以上,皮瓣感觉恢复S0级10块,S1级23块,S2级25块。结论:对应用旋髂浅动脉带蒂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皮肤准备、舒适护理、环境护理、皮瓣观察处护理及早期功能锻炼等,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9例小腿下1/3踝关节周围皮肤坏死及缺损的患者,行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术,皮瓣面积6 cm×5cm~12 cm×8 cm,平均9 cm×6.5 cm.结果 8例全部成活一期愈合,1例皮瓣部分皮肤坏死经换药愈合.随诊时间6个月~2年,平均11个月,术后足内侧皮肤感觉早期减退,6个月恢复,皮肤质地优良、耐磨,外观良好.结论 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取材方便,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动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