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HIV感染孕产妇进行母婴传播阻断后对分娩时孕妇出血以及对婴儿的影响.方法 对58例HIV感染并在我院分娩的孕产妇分娩情况进行分析,孕期均行母婴传播阻断,观察分娩时孕妇出血以及新生儿情况,并随机选择同期没有感染HIV的孕产妇58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HIV感染孕产妇胎儿窘迫、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早产及低体重儿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58例婴儿出生后18个月检测HIV抗体均为阴性.结论 HIV感染孕妇经抗病毒药物治疗+选择性剖宫产+人工喂养+新生儿预防用药等措施后,母婴传播阻断的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2.
赵萍 《大家健康》2015,(1):89-90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孕产妇的母婴阻断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8例HIV感染孕妇进行母婴阻断及产科处理的临床观察。结果:出生活产婴儿28例(早产儿2例),未检出新生儿HIV抗体阳性,失访1例,余27例(96.43%)新生儿两次HIV抗体均为阴性。结论:对HIV感染孕产妇采取正确规范的母婴阻断措施可有效降低HIV母婴传播、控制儿童HIV/AIDS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HIV感染在昭通市孕产妇中流行情况,金标法在孕产妇HIV抗体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采集2008~2010年住院、门诊做围产保健、人工流产的孕产妇5883例,常规采用金标法进行艾滋病病毒(HIV)抗体初筛,出现待复检者,用3种不同产地的试剂进行检测,2种以上结果为待复检者送昭通市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复检确诊,同时每年随机取850例初筛过的血清共2550例送疾控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进行检测.结果:5883份血清标本共检出HIV抗体阳性12例(2008年3例;2009年4例;2010年5例),阳性率0.20%.12例初筛为待复检者,经确诊试验确认均为阳性,2538例初筛结果为阴性者经ELISA法检测均为阴性.结论:HIV感染在昭通市孕产妇中流行情况属低流行,呈逐年上长趋势,金标法完全可以用于孕产妇HIV抗体的常规初筛检测.  相似文献   

4.
对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产妇进行咨询与健康教育,减少感染妇女非意愿妊娠,实施母婴传播阻断干预,是降低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率的有效方法.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12月对确诊妊娠的孕妇进行HIV咨询自愿知情检测筛查,我院筛查HIV抗体待确认者,由云南省昭通市疾控中心确认HIV感染,并出具HIV阳性检验报告的孕妇患者7例.  相似文献   

5.
陈春  王庆  罗红权  朱巧英 《四川医学》2007,28(12):1337-1338
目的 了解成都市部分妇女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及艾滋病(AIDS)感染情况。方法 我院“HIV抗体初筛实验室”对22507份妇女血清标本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并将初筛阳性的标本送往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做确认实验。其后,对所有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这22507份标本中,HIV抗体阳性的标本有5例,阳性率为0.022%;年龄分布,20~30岁感染者3例,30~40岁感染者2例;受检查类型分布,孕产妇4例,一般妇女1例;感染者户籍均为暂住和流动人口。结论 做好妇女人群中的HIV抗体初筛工作,能控制AIDS在高危人群流行一定时间后,向一般人群扩散蔓延,并有效防止和降低HIV母婴传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贵州省黔南州预防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及母婴阻断效果,为进一步开展与推广感染艾滋病病毒孕产妇母婴阻断的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2010年我州三个艾滋病示范区通过自愿咨询检测发现的27例HIV感染孕产妇进行综合干预措施(人工终止妊娠或抗病毒治疗+住院分娩+人工喂养指导)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HIV阳性的孕产妇中有8例人工终止妊娠(29.63%),19例住院分娩(9例阴道分娩、10例剖腹产)所生儿童均采用人工喂养(国家项目补贴3000元/例奶粉),其中18例孕产妇及所生新生儿予抗病毒治疗,所生儿童有16例满12月龄或18月龄HIV抗体检测阴性,1例于2月龄因“腹泻”死亡,1例于1+月龄因意外窒息死亡,母婴阻断成功率达94.12%.1例孕产妇及所生新生儿拒绝抗病毒治疗(母亲已死亡,儿童送人失访).结论贵州省黔南州HIV感染孕产妇母婴传播的综合干预措施是有效的,通过对HIV抗体阳性的孕产妇做好围产期保健,实施综合性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HIV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生率,值得大力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江川县自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以来,孕产妇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及母婴传播情况.方法 在全县范围开展婚前及孕产妇HIV自愿咨询与检测或由医务人员主动提供的咨询与检测,对婚检确认HIV抗体阳性的妇女提供随访服务,对确认的阳性孕产妇实施预防性干预阻断措施,对阳性孕产妇分娩婴儿进行干预、随访,并于12、18个月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 自2005年1月~2010年12月,江川县共有14341名孕产妇接受了HIV自愿咨询检测,确认HIV阳性11人,阳性率为0.07%.HIV阳性孕产妇中,经吸毒传播一例,占9.09%,经性传播10例,占90.91%,孕产妇的HIV阳性检出率在全市处于平稳低流行态势.经实施母婴阻断措施后,满18个月儿童6例,全部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在艾滋病疫情相对低发地区,通过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并提供综合干预措施,可掌握当地孕产妇人群中HIV的感染状况,并可有效降低HIV母婴传播率.  相似文献   

8.
农村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关键技术,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率.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场干预试验,探索提高孕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率的措施.采用临床研究方法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实验研究,将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HIV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新生儿两种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方案(齐多夫定(AZT)与耐韦拉平(NVP)联合方案和单一NVP方案)阻断治疗,并实施住院分娩、人工喂养等措施.结果获得了促进农村妇女孕早、中期HIV抗体自愿咨询检测综合策略.通过干预,研究点妇女孕28周前HIV抗体检测率、孕28周前自愿咨询检测率分别上升了50.4%和60.9%;研究点研究期间接受HIV母婴阻断系列服务122例,完成112例婴儿追踪随访,阻断成功107例,阻断成功率达到95.5%,AZT+NVP联合方案母婴传播率降至1.8%,单一NVP方案母婴传播率降至7.0%.结论促进农村妇女孕早、中期HIV抗体自愿咨询检测综合措施与抗病毒治疗,结合住院分娩和婴儿人工喂养能显著地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率.  相似文献   

9.
苏静 《基层医学论坛》2013,(34):4567-4568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的措施及其效果,控制儿童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发生流行。方法对我院2007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的26例HIV阳性孕产妇及所产婴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HIV阳性孕产妇2例自愿终止妊娠,余24例均实施药物阻断,所产新生儿除1例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阻断成功率95.83%。结论综合性HIV母婴阻断措施是降低HIV母婴传播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台山市孕检人群HIV流行情况及HIV母婴阻断效果.方法 对2004.9-2010.12台山市孕检人群进行HIV检测,对发现的HIV阳性孕妇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对选择继续妊娠的HIV阳性孕妇提供阻断并随访,分析阻断效果.结果 54184例接受HIV检测孕妇,82例HIV阳性(83孕次),阳性率为0.15%.性传播是其感染HIV的主要途径(95.3%).通过性途径感染HIV的孕妇中,92.3%的现配偶或前性伴为静脉吸毒者.终止妊娠46例,继续妊娠的37孕次中,母子均服用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组为32例,仅子女服用药物组为3例,母子均未服药组为2例.所分娩的37名婴儿均进行人工喂养,其中3例失访,24例婴儿18个月检测HIV阴性,3例婴儿在接受HIV检测前死亡(母子均未服药组、仅子女服药组、母子均服药组各一例),7例仍在随访之中.结论 台山孕检人群中HIV感染率较高,且未见明显下降.应及早发现孕产妇HIV感染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并对分娩的婴儿进行HIV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某地孕产妇艾滋病阳性率较高的可能原因,分析结果的真实性.方法 对县医院的业务副院长、内科、外科、妇产科负责人和医生进行了访谈,了解该医院利用雅培快速诊断试纸开展HIV抗体筛查的具体情况,查阅了该院所有患者(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科)的HIV抗体筛查记录,并调阅HIV抗体筛查阳性的孕产妇病历,共13例,对其进行了追踪调查.结果 该县吸毒人群HIV感染率较高,被调查的阳性孕产妇的配偶多数有吸毒史.结论 医务人员对孕产妇开展HIV检测有选择性,县医院孕产妇艾滋病检测阳性率结果不能代表当地孕产妇艾滋病流行的真实水平.  相似文献   

12.
廖凤兰 《当代医学》2010,16(25):21-22
目的探讨阻断艾滋病(AID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母婴垂直传播的具体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28例足月妊娠合并AIDS/HIV感染患者,对孕产期阻断母婴传播措施方面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28例孕妇分娩的29例婴儿,随访9~12月龄婴儿29例,随访率100%,检测HIV抗体阴性27例;随访≥18月龄的婴儿2例,检测HIV抗体阳性1例,(婴儿HIV感染者),垂直传播率3.45%(1/29)。结论对于HIV感染的孕妇,应做好围产期保健,采取在孕产期前接受抗病毒治疗等母婴阻断措施,使母血病毒载量显著降低,最大限度降低HIV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HIV感染及艾滋病(AIDS)在人群的发病状况和流行情况.对来我院住院及门诊的病人和体检人员,常规采用EILSA法进行初筛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反应者送广西区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检确诊.结果 8010例血清标本共检出HIV抗体阳性21例,阳性率为0.26%.其中静脉吸毒者5例,占23.8%,性病者3例,占14.2%,孕产妇4例,占19.0%,普通人群9例,占42.8%.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临翔区开展孕产妇HIV(艾滋病)自愿咨询与检测,对确诊感染HIV病毒阳性孕产妇进行监测分析,探讨HIV感染因素,为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区范围内所有孕产妇采取自愿咨询和HIV抗体检测,对每个自愿进行HIV抗体检测的孕产妇进行面对面的咨询调查。结论HIV阳性孕产妇主要是一些知识层次较低,生活贫困的人。临翔区妇幼保健院建立了监测网络,对50例阳性孕产妇实施预防性干预措施,进行艾滋病母婴阻断服务,有效的遏止了艾滋病的流行和蔓延。结果50例孕产妇HIV感染的主要因素是性传播、吸毒及输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艾滋病高发地区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es,HIV)感染孕产妇在孕早中期接受HIV抗体检测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05年1月~2008年12月,对在广西、新疆、云南省的4个县(市)、区发现的812名HIV感染孕产妇进行抗体检测时期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HIV感染孕产妇孕旱中期抗体检测比例为41.26%,家庭有固定收入、AIDS及PMTCT知识正确回答率高、接受过检测前咨询的孕产妇检测比例高,而配偶在外打工的孕产妇检测比例低。结论我国部分艾滋病高发地区HIV感染孕产妇在孕早中期的检测比例亟待提高。MTCT结合孕产妇日常保健,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孕产妇的保健意识,鼓励配偶参与,以提高孕早中期检测比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2008年—2010年红河州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进行动态分析和评估,发现薄弱环节和问题,分析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为调整策略和措施、合理分配财政和技术资源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卫生部、云南省及红河州《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收集数据,并严格对数据进行质控。结果 2008年—2010年孕产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任务均超额完成;孕产妇孕期HIV抗体检测率、孕产妇HIV抗体检测覆盖率、随访管理的HIV感染孕产妇分娩儿童满18个月龄进行HIV抗体检测的比例、HIV感染孕产妇配偶或固定性伴HIV抗体检测率及艾滋病母婴阻断的各项干预措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0年全州HIV感染孕产妇配偶或固定性伴HIV抗体检测率、HIV感染孕产妇采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比例、HIV感染产妇所生婴儿人工喂养率已达目标要求;HIV感染孕产妇妊娠结局主要以分娩、人工终止妊娠为主;HIV感染孕产妇在县(市、区)级助产机构分娩的人数较多;HIV感染孕产妇以阴道分娩及择期剖宫产为分娩的主要方式。结论我州妇幼保健体系,尤其是体系中的核心妇幼保健机构面临挑战;应通过创新工作机制,优化管理模式,加强业务管理,探索新的适宜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来做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HIV阳性孕产妇的新生儿予以HIV的阻断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设定阻断技术路线,对HIV阳性孕产妇根据孕期实施不同的阻断措施,并对采取完全阻断、不完全阻断及未采取阻断措施的新生儿HIV的阴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5年至2010年各年度有关HIV母婴阻断传播的咨询率逐年上升,HIV阳性检出率为0.3%~0.6%;共114名HIV阳性孕产妇,87例(76.3%)选择继续妊娠者中85例围生儿存活。87例中51例采用了完全阻断措施,其新生儿HIV阴性率为98.0%;29例予以不完全阻断措施,其新生儿HIV阴性率为72.4%;未采取阻断7例(1例失访),新生儿HIV阴性率为0。结论:根据孕期时间实施完全阻断措施可有效降低HIV母婴传播率,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对遏制婴儿和儿童人群艾滋病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蒙春莲  潘莲花 《广西医学》2015,37(3):401-402
目的 探讨HIV/AIDS孕妇经规范抗病毒治疗后不同分娩方式对婴儿传播的影响. 方法 对孕期已进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 HAART)的HIV/AIDS孕妇入院后无剖宫产指征者100例行阴道分娩,有剖宫产指征者100例行剖宫产,两组婴儿均早期抗病毒治疗及行人工喂养. 婴儿出生后 12 个月、18 个月检测 HIV 感染情况. 结果 100 例HIV/AIDS孕产妇阴道分娩者中, HIV阳性婴儿1例,阴性99例,100例剖宫产婴儿HIV均为阴性. 两组婴儿HI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孕期行HAART,婴儿进行人工喂养,HIV/AIDS孕产妇经阴道分娩或剖宫产其母婴传播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在医护人员对HIV孕产妇母婴阻断中进行护理工作时职业暴露的风险,提出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HIV孕产妇对其进行母婴阻断,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对职业暴露的医护人员进行统计,分析防护比率;结果:工作伴随职业暴露的12例医护人员均无发生HIV感染;结论:为保证所有在职业暴露的医护人员不发生感染,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同时,要求医护人员要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以保证HIV孕产妇母婴阻断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严格贯彻执行《郸城县实施母婴阻断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工作方案(试行)》的实施,大力加强与宣传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阻断工作,笔者对我院2458名孕产妇进行了快速艾滋病抗体枪测,现将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