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不良反应报告情况,为临床提供安全、合理的用药参考。方法:对我院2001年~2008年120例不良反应报告归纳、分析、总结。结果:120例ADR报告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ADR,占75例(62.50%);年龄在60岁以上人群更易发生ADR,占37例(30.83%);中药制剂引起的ADR最多,占50例(41.67%);ADR表现以皮肤、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58例次(40.85%);给药途径中,以静脉滴注给药引起ADR最多,占52例(42.33%);ADR发生的时间以0.5h~24h发生的最多47例(39.17%)。结论:加强ADR监测力度,安全、合理、有效使用药品,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我院2008年药物不良反应(ADR)的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和警示.方法 对65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的ADR发生率最高,为75.38%(49/65);ADR的临床表现以胃肠道反应最为常见,有25例,占不良反应的38.46%.结论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进一步推进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报告工作的开展.方法:对我院2006年收集到的78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回顾性分析.结果:静脉滴注用药57例,占73.1%;由抗菌药物引发的ADR58例,占74.3%;皮肤类不良反应40例,占51.3%;0~9岁的儿童31例,占39.7%;喹诺酮类17例,占29.3%;头孢菌素类16例,占27.6%.结论: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报告和监测,合理谨慎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统计分析住院病人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2003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的住院患者ADR监测报告110例,对年龄分布、ADR因果关系、严重程度分级、转归、药物情况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结果:患者年龄分布广泛(2~92岁),≥65岁者占27例(24.55%);肯定ADR 17例,很可能为ADR 58例,可能ADR 31例,可疑4例;重度ADR占20.91%,中度占77.27%,轻度占1.82%,全部治愈;ADR发生率为抗菌药物77.27%,中药制剂14.55%,其他8.18%;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常见(48.84%),血液系统最严重(3.1%)。结论:我院住院患者中老年人ADR发生率最高;发生ADR最多的是抗菌药物,其中以头孢菌素类占首位,ADR以皮肤及其附件的不良反应为主,处方时需注意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总结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促进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2008~2009年收集的52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2例ADR病例报告中,抗感染类药物引起的ADR为22例,占42.31%,居首位;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系统损害最为常见,为19例,占36.54%;口服给药途径为34例,占65.38%,口服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结论临床应谨慎用药,以减少及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合理用药,提高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情况与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年11月~2009年3月收集的7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分析。结果:我院ADR报告中,以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最多,ADR涉及的药品种类及例次中,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占首位;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应慎用中药注射剂。重视ADR的监测工作,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2007年1月~12月,我市共收集上报221例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病例报告,占上报总数的6.60%.现将221例ADR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减少和避免严重的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集上报的110份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由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所占比例最高(46.15%),其次为循环系统药物;临床表现主要为药物性皮疹、瘙痒、胃肠道反应,其次为发热、寒战、头痛、头晕等;静脉注射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81.8%)。结论: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进一步加强ADR的监测、通报和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评价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到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468例,为提高ADR监测水平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类统计,对468例报告就年龄与性别分布、给药途径、药品分类和累及器官系统进行统计评价.结果 468例ADR涉及127个药品品种,抗感染药引起ADR 215例,占45.55%;皮肤损害最多,有245例,占51.90%;新的和严重的ADR 28例,占5.98%.结论 ADR的发生率与患者的年龄、用药途径、临床用药频率密切相关,应加强严重ADR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临床表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2012年临床各科室上报的447例抗菌药物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447例抗菌药物ADR中静脉滴注为412例(92.2%);头孢菌素类为211例(47.2%),其次是氟喹诺酮类为94例(21.0%);ADR累及器管和(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为270例(60.4%),消化系统为126例(28.2%)。结论:医院应加强ADR监测工作,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8~2009年上报的56份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物种类、涉及脏器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静脉滴注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51例,占91.07%);心血管系统用药引发ADR的比例最高(24例,占42.86%),其次为抗感染药物与能量、输液类药;中药注射液是引发ADR的主要心血管系统用药(15例,占26.79%)。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损害。结论应加强药物使用的规范管理和加强ADR监测意识,完善相关报告分析制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ADR报告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14年上报的12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20例ADR报告中,涉及药物共有70个品种,其中抗微生物药引起的ADR最多,约占44.4%;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静脉给药方式引发的ADR最多,约占81.7%。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重视安全合理用药,以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诊科428例抗菌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报告的相关因素,了解抗生素ADR/ADE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临床护理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集到的428例抗生素ADR/ADE报告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428例抗菌药品ADR/ADE报告中,女性多于男性,〈15岁患儿占14.26%,〉50岁患者占61.68%;头孢菌素类居首位占55.85%;静脉点滴占89.96%;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全身性损害等。结论加强抗生素ADR/ADE监测及护理工作,减少或者避免ADR/ADE的发生,确保临床护理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提高ADR监测工作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9月上报的143例ADR,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种类、抗感染药物类别,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具体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3例ADR中,女性(90例)多于男性(53例);由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数量居首位,有121例(84.62%);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有134例(83.2%);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结论应进一步加强本院ADR的监测和宣传工作,提高专业人员责任意识,减少ADR的发生,以保证药物在临床中安全有效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我院6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丹 《华西医学》2010,(1):101-10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8月收集到的67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报告ADR例数最多的部门为新生儿,有51例(76.12%);0~28 d年龄段患儿ADR发生率较高(52.23%),且男性高于女性;静脉给药方式是导致ADR的主要因素(97.01%);ADR发生率最高的为抗感染药(80.56%),其中绝大多数是由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引发;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88.41%)。结论:儿童用药更应该加强ADR的监测,提高ADR报告的质量,合理、规范使用药物,尤其是抗菌药物,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收集到的79例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我院ADR报告中,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最多(43.2%),其次为中药制剂(17.1%)。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最常见(39.8%),其次为循环系统(27.1%)和免疫系统(19.5%)。39例报告来源于临床药师,40例报告来源于临床医生。结论应加强专业人员的业务和服务素质培养,并展开全方位的ADR监测工作,以减少和避免ADR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To assess the incidence of hospital admissions related to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s) in France and the frequency of preventable ADRs in France,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among a representative randomly selected sample of medical wards in public hospitals between December 2006 and June 2007; all patients admitted during a 2‐week period were included. An ADR‐related hospitalization case was defined as a hospital admission because of an ADR, and an independent committee reviewed and validated all potential cases. Preventability was assessed using the French ADR preventability scale. Data were extrapolated to the population of France. Among 2692 admissions, 97 were related to an ADR (incidence 3.6%,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2.8–4.4]). Patients admitted for an ADR were significantly older than those admitted for other reasons (P < 0.001). A third (32.0%) of ADR‐related hospitalizations were ‘preventable’, 16.5% ‘potentially preventable’. Drug interactions accounted for 29.9% of ADR‐related hospitalizations. The most frequent causes of ADR‐related hospitalizations were vascular disorders (20.6%), mainly bleeding complications,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orders (11.3%),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nd general disorders (9.3%). Antithrombotic and antineoplastic agents were the most frequently involved (12.6% each), followed by diuretics and analgesics (9.0% each). Vitamin‐K‐antagonists (VKAs) were the most common drugs associated with admission. The estimated annual number of ADR‐related hospitalizations in France was 143 915 (95% CI [112 063–175 766]). ADRs were a significant cause of hospital admission in 2006–2007, in particular those due to VKAs. As new oral anticoagulants (NOACs) have been marketed, more attention needs to be paid to ensure a safe use of antithrombotic agents.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门急诊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01例门急诊静脉治疗药品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1例ADR中,50岁及以上者较多,占总例数的25.74%;与抗感染药物有关的ADR最多见,占总例数的85.15%,其次为循环系统用药和中药制剂等。ADR发生频率最高的3种药品是加替沙星、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ADR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最为常见,其次是心血管系统表现和静脉炎。结论临床用药应全面考虑药物不良反应,合理使用各类药物,尽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2005-2011年上报的3 704例抗感染药物ADR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ADR分类、药品的药理分类、ADR涉及的系统或器官及临床表现、药品剂型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 704例ADR报告中,以<11岁年龄段患者最多,占26.92%;男女比例相近,其中21岁以下和70岁以上年龄段发生ADR的男性更多于女性。发生ADR抗感染药物中以β内酰胺类出现频次最多(55.02%),且有增多趋势;其次为氟喹诺酮类(25.00%)。注射剂型引起的ADR最常见,占85.29%。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表现最为常见,占35.05%。结论临床用药应注意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恰当地选择剂型和给药途径,注重未成年人和70岁以上老年人(尤其是男性)抗感染药物ADR的监测。  相似文献   

20.
二甲双胍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娜  徐珽  唐尧 《华西医学》2011,(11):1608-1610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方法 检索1994年- 2011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二甲双胍所致不良反应个案报道的文献,得到符合条件的文献29篇共33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3例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内分泌系统(48.5%),皮肤及附件(18.2%),变态反应(15.2%),消化系统(9.1%),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