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为研究立体栽培对老鸦瓣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探索老鸦瓣立体栽培的可行性,于老鸦瓣生长旺期采用LI-3100型叶面积仪测量立体栽培上、中、下3层与对照植株总叶面积并用LI-6400XT型光合仪测定叶片光合参数,测定各器官生物量及其生物量分配;并于采收期收获地下子鳞茎后进行子鳞茎更新方式及产量分析。结果表明,立体栽培中层光照强度最低,老鸦瓣叶生物量所占比例最高,而子鳞茎总鲜重与子鳞茎总干重及产量增幅(鲜重)均为各处理中最低,且显著低于对照,其中子鳞茎鲜重比对照降低22.84%。立体栽培下层光强适中,老鸦瓣净光合速率及水分利用率高,鳞茎所占生物量比例最高,且下层子鳞茎总鲜重、子鳞茎总干重及产量增幅(鲜重)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综合老鸦瓣生物量、光合特性及产量指标,总体上立体栽培条件下老鸦瓣生长状况与非立体栽培条件下无显著差异。相同土地面积的立体栽培产量比对照提高了161.66%(鲜重)、141.35%(干重)。通过大棚立体栽培可提高空间利用率,有效提高老鸦瓣产量,同时实现老鸦瓣高密度种植。 相似文献
2.
3.
不同等级老鸦瓣生长繁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等级老鸦瓣光合特性及生长繁殖特点,为其繁殖方案制定及高产栽培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种球质量设4个级别处理,即1级(质量2.0 g)、2级(质量为1.0~2.0 g)、3级(质量为0.5~1.0 g)和4级(质量0.5 g),于生长旺期测量各处理老鸦瓣生长指标,统计各处理开花和结实率,同时采用LI-6400XT型便携式光合仪测量叶片光合基本参数,并于收获期统计各处理的产量、繁殖系数及质量增幅。结果随着种球质量增加,老鸦瓣各项生长指标均呈现上升趋势。3级和4级种球比1级和2级种球具有较高光合效率,增产效果明显,质量增幅分别达286.37%、1 18.56%。种球大于1.0 g时具有较高的开花率和结果率。结论 3级和4级种球增产效果明显,作繁殖种球最佳,供生产商品鳞茎;1级和2级种球可用于种子生产。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证了摘花可以提高贝母产量及折干率,以孕蕾初期摘蕾效果最好。并且观察了摘花对植株生长的影响,为摘花有增产效果,提供形态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老鸦瓣鳞茎为材料,探索(4±0.5) ℃冷藏过程中的形态和生理变化及冷藏对栽后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周的冷藏期内淀粉含量和淀粉酶活力呈下降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后降,于第6周达到峰值。可溶性糖含量及还原糖含量逐渐上升,其中可溶性糖含量在冷藏初期上升缓慢,在4~8周急剧上升,并于第8周达到峰值。冷藏处理的鳞茎于第6周生根,较室温处理提前2周,但后期新生根的数量显著低于室温处理;贮藏过程中冷藏处理的芯芽长度始终大于室温处理,但差异不显著。冷藏处理利于鳞茎提前出苗,并显著缩短出苗时间且利于苗齐,但对出苗率影响不明显;冷藏后花发育不正常,结果率为0;冷藏能够延长老鸦瓣生育期并提高鳞茎产量。综上所述,初步认为(4±0.5) ℃冷藏6~8周为老鸦瓣鳞茎打破休眠的关键时期;冷藏能够延长老鸦瓣生育期并提高鳞茎产量。 相似文献
6.
光强对老鸦瓣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不同光强条件(23%,45%,63%,78%,100%自然光强)对老鸦瓣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从而确定适宜老鸦瓣生长的光强。方法:于盛果期测量各处理老鸦瓣叶面积及生物量指标;统计各处理植株开花结果比例;采用LI-6400XT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量叶片光合基本参数、光响应曲线,并进一步计算出响应曲线特征参数;采用LI-6400XT配套的荧光叶室测定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23%光强及全光照处理的植株生物量显著低于其余各处理而78%光强处理植株生物量最高。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老鸦瓣结果率下降,败育率升高;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都显著降低,而表观量子效率(AQY)升高。23%,45%光强处理下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但表观量子效率高于其他处理;全光照和78%光强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最高且二者差异不显著。78%光强处理下Fv/Fm,Fv’/Fm’,ΦPSⅡ,ETR,qP均最高。结论:老鸦瓣对光强的适应范围较广,但78%左右光强最适宜老鸦瓣生长。 相似文献
7.
药用植物老鸦瓣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但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基础还较薄弱。为开展老鸦瓣相关功能基因表达量的分析检测,需要选择适宜的内参基因以提高实验结果准确性。从老鸦瓣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出8个候选内参基因(ACT,TUA,CYP,GAPDH,UBQ,UBI,EF1α,UBC),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检测候选内参基因在老鸦瓣鳞茎、叶、花以及芽茎不同发育阶段中的表达水平。应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软件以及RefFinder网站综合评估内参基因稳定性。结果表明8个候选内参基因中UBC的Ct变化范围最小,表达水平最稳定,适合作为内参基因;GeNorm和NormFinder软件分析结果显示UBC和UBI的稳定性相对较好;BestKeeper评估CYP和UBC表达较稳定;RefFinder网站综合排序稳定性最好的基因为UBC和UBI,而ACT在所有软件评估中稳定性最差。分别以稳定性最好的UBC,UBI和最差的ACT为内参基因检测老鸦瓣GBSS基因的表达,GBSS基因在UBC和UBI校正下表达模式相同,以ACT为内参时表达趋势有较大差异,进一步验证了筛选结果的可靠性,表明UBC和UBI均适合作为老鸦瓣不同器官和芽茎不同发育时期基因表达研究的内参基因。该研究筛选得到的稳定内参基因UBC和UBI为后续开展老鸦瓣中关键基因表达分析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老鸦瓣鳞茎芯芽和子茎(芽茎顶端膨大形成的子鳞茎)为外植体,探索噻苯隆(TDZ)和α-萘乙酸(NAA)诱导老鸦瓣外植体直接成芽的方法,建立老鸦瓣器官途径丛生芽组培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芯芽和子茎在MS+ TDZ 2.0 mg·L-1+NAA 2.0 mg·L-1和MS+TDZ 2.0 mg·L-1+NAA 4.0 mg·L-1培养基中可直接诱导不定芽,芽诱导率分别为72.92%,79.22%;利用子茎不定芽在MS+TDZ 0.2 mg·L-1+ NAA 0.2 mg·L-1培养基中可进行丛生芽增殖,增殖系数2.23,形成的芽体健壮,叶色嫩绿;增殖后的丛生芽在含有IBA 1.0 mg·L-1的MS培养基中即可生根,生根率52.6%,平均3~5条根。利用老鸦瓣芯芽和子茎,筛选出了老鸦瓣芯芽和子茎直接诱导不定芽及丛生芽增殖和生根的最适培养基,建立了器官途径丛生芽组培体系。 相似文献
9.
老鸦瓣传粉生物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对老鸦瓣进行系统的传粉生物学研究,了解其传粉生殖特性,为今后实现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于老鸦瓣盛花期观察花部性状;采用不同花粉活力检测方法动态检测花粉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动态测定柱头授性;估算老鸦瓣花粉-胚珠比(P/O),计算杂交指数值(OCI),依据Dafni及Cruden标准判断老鸦瓣繁育系统类型;进行野外繁育系统验证实验及访花昆虫观察。结果:老鸦瓣花具有典型的百合科花部特征;花药未炸裂前已有一定比例的具活性花粉,在刚开放的1~3 d活力最高,但直至花凋谢时,仍有一部分花粉具有活力,柱头在花开放当天授性最强,随后的5 d内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老鸦瓣繁育系统类型为兼性异交,隧蜂属昆虫为老鸦瓣主要传粉昆虫。结论:老鸦瓣属兼性异交类型,异交为主,自交为辅,昆虫为老鸦瓣传粉媒介,风力对老鸦瓣传粉是否起作用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0.
老鸦瓣芽茎组织培养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建立老鸦瓣芽茎愈伤组织诱导及丛生芽增殖体系。方法 以老鸦瓣冷藏芯芽产生的芽茎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考察不同质量浓度6-BA、NAA对愈伤诱导、分化及丛生芽增殖的影响。结果 芽茎诱导愈伤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2.0 mg/L,愈伤诱导率78.54%,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在原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增殖后即可进行芽分化;愈伤分化不定芽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2 mg/L,芽诱导率为66.21%;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2 mg/L,增殖系数2.48。结论 筛选出芽茎诱导愈伤、分化不定芽及丛生芽增殖的培养基,初步建立了老鸦瓣芽茎组织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1.
老鸦瓣种子生理及其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究老鸦瓣种子生理特性,提高种子萌发率。方法:解剖观察老鸦瓣种子内部结构;浸种法测定种子吸水曲线;动态观察不同层积处理对种胚发育的影响;统计不同培养条件下破眠种子萌发率及萌发指数;白菜籽生物鉴定法检测老鸦瓣种子萌发抑制物。结果:刚成熟老鸦瓣种子胚率仅为10%左右;种皮无透水障碍;300 mg.L-1赤霉素浸泡处理24 h后,25℃恒温层积70 d再转入5℃低温层积种胚成熟最快;破眠种子在10,15℃黑暗条件下萌发率最高,萌发指数最大;老鸦瓣干种存在一定的醇溶性萌发抑制物质。结论:老鸦瓣种子属综合休眠型,但以胚形态休眠为主,变温层积处理可有效打破种胚休眠,破眠种子在10,15℃黑暗环境下萌发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紫果西番莲的茎与叶进行鉴别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别与显微鉴别法对药材进行研究。结果:紫果西番莲茎横切面皮层有少量草酸钙簇晶;韧皮部含有众多草酸钙簇晶,外侧有纤维群散在;木质部导管常单个散在或2~3个相聚;髓部较宽,约占横切面半径的3/4。叶主脉维管束外韧型,断续排列成环;薄壁细胞可见方晶。粉末中螺纹导管、纤维和草酸钙簇晶众多,可见方晶。结论:紫果西番莲生药学特征明显,可为其鉴别及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不同干燥方法对光慈姑加工性能和品质的影响,为光慈姑规范化加工方法提供依据,研究了普通晾晒、蒸制、水煮、恒温烘干(40,50,60℃)等8种不同干燥方法对光慈姑外观性状、折干率、硬度、复水率及水分、灰分、浸出物和多糖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晾晒及40℃恒温干燥的光慈姑复水率最佳,但所需时间长、折干率小、硬度大,色泽差,且组织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形和皱缩;60℃恒温干燥的光慈姑干燥时间短、含水量低、多糖含量高,但其他各项指标均较差。烫制处理(蒸制和水煮)后的光慈姑虽干燥时间缩短、外观品质较佳,但浸出物及多糖含量降低。50℃恒温干燥光慈姑外观品质与市售光慈姑较接近,硬度最小,折干率最大,复水率较高,浸出物及多糖含量较高,且水分、灰分含量适中。综合考虑,建议选择50℃恒温干燥的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缩短了干燥时间,还能保证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