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大鼠外翻肠囊模型考察荭草提取物在正常和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肠吸收特征.收集荭草提取物(5.0,10.0,20.0 mg·mL-1)在各肠段中的肠囊液,采用UPLC-TQD测定肠囊液中荭草素、异荭草素、牡荆素、原儿茶酸、山柰素-3-O-β-D-葡萄糖苷、槲皮苷6个化学成分的含量,计算吸收速率和累积吸收量,同时考察P-糖...  相似文献   

2.
黄连提取物在大鼠肠外翻实验中的吸收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用肠外翻模型研究黄连提取物不同剂量在大鼠不同肠段的体外肠吸收特征。方法:采用大鼠肠外翻模型,以小檗碱(berberine,BER)和巴马汀(palmatine,PAL)为黄连提取物中代表成分,用HPLC对其进行检测,计算BER和PAL的吸收参数来分析其在肠道的吸收特征。结果:不同剂量时黄连提取物中BER和PAL在各肠段均为线性吸收,R2均大于0.9,符合零级吸收速率;BER和PAL的吸收速率常数(Ka)均随黄连提取物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表明其为被动吸收。肠道不同部位的吸收实验表明,空肠对BER和PAL吸收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其次为回肠和结肠。结论:不同剂量黄连提取物中的BER和PAL在肠道不同部位吸收均符合零级吸收速率,其吸收形式可能为被动吸收。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肠外翻模型研究制吴茱萸提取物不同剂量在大鼠不同肠段的体外肠吸收特征及其与P-gp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肠外翻模型,以吴茱萸碱(evodiamine, Evo)和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 Rut)为制吴茱萸提取物中代表成分,用HPLC对其进行检测,计算Evo和Rut的吸收参数来分析其在肠道的吸收特征.结果:不同剂量时制吴茱萸提取物中Evo和Rut在各肠段经时吸收均为线性,符合零级吸收;Evo和Rut在空肠和回肠中的吸收速率常数(Kα)比较没有差异,符合主动转运;结肠中Evo低剂量Kα较低,但在中、高剂量时达到平衡,说明其为主动转运;Rut在结肠中的Kα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符合被动转运.在给药剂量为4mg/mL时,Evo和Rut在各肠段的吸收没有明显差异,加入P-gp抑制剂维拉帕米(verapamil, Ver, 100μM),对Evo和Rut的吸收没有明显影响.结论:制吴茱萸提取物中Evo和Rut为零级吸收,Evo在各肠段均为主动转运,Rut在空肠和回肠中为主动转运,在结肠中为被动转运.Evo和Rut的转运不受P-gp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肠外翻模型研究制吴茱萸提取物不同剂量在大鼠不同肠段的体外肠吸收特征及其与P-gp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肠外翻模型,以吴茱萸碱(evodiamine,Evo)和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Rut)为制吴茱萸提取物中代表成分,用HPLC对其进行检测,计算Evo和Rut的吸收参数来分析其在肠道的吸收特征。结果:不同剂量时制吴茱萸提取物中Evo和Rut在各肠段经时吸收均为线性,符合零级吸收;Evo和Rut在空肠和回肠中的吸收速率常数(Ka)比较没有差异,符合主动转运;结肠中Evo低剂量Ka较低,但在中、高剂量时达到平衡,说明其为主动转运;Rut在结肠中的Ka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符合被动转运。在给药剂量为4mg/mL时,Evo和Rut在各肠段的吸收没有明显差异,加入P-gp抑制剂维拉帕米(verapamil,Ver,100μM),对Evo和Rut的吸收没有明显影响。结论:制吴茱萸提取物中Evo和Rut为零级吸收,Evo在各肠段均为主动转运,Rut在空肠和回肠中为主动转运,在结肠中为被动转运。Evo和Rut的转运不受P-gp影响。  相似文献   

5.
谢玉敏  杨武  陆苑  郑林  陈思颖  黄勇 《中成药》2016,(4):770-776
目的研究荭草花Polygonum orientale L.提取物中原儿茶酸、花旗松素、山柰素-葡萄糖苷、槲皮苷、山柰素-鼠李糖苷在大鼠体内的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在体肠灌流模型,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UPLCESI-MS/MS)法测定这5种成分质量浓度。结果这些成分对p H值均不敏感,可能不是药物转运蛋白P-gp的底物;原儿茶酸、山柰素-葡萄糖苷、槲皮苷和山柰素-鼠李糖苷在高质量浓度下存在饱和现象;胆汁对原儿茶酸的吸收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山柰素-葡萄糖苷的吸收具有促进作用。结论荭草花提取物中这5种成分在整个肠段都有吸收,而且小肠优于结肠,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大孔树脂法与醇沉法对小叶榕水提液中荭草苷、异荭草苷、牡荆苷和异牡荆苷4个黄酮类成分吸收特征的影响.方法 通过大鼠肠外翻模型,以累积吸收量(Q)与吸收速率常数(Ka)为指标,采用HPLC-PDA测定不同药物质量浓度(8、16、32 mg·mL-1)下肠吸收液样品中荭草苷、异荭草苷、牡荆苷和异牡荆苷4个黄酮类成分...  相似文献   

7.
刘艺  程梅梅  董健健  周安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3):2571-2576
为了探究复方肝豆汤醇提物中主要化学成分的肠吸收特性,该文采用大鼠外翻肠囊模型,选择肝豆汤醇提物中盐酸小檗碱、槲皮素、山柰素、大黄酸、大黄酚、芦荟大黄素6种主要成分作为考察对象,评价各成分在不同肠段的吸收特征。结果表明,肝豆汤醇提物中6种成分均可进入肠囊,在高、中、低3种不同质量浓度的肝豆汤醇提物中,盐酸小檗碱、槲皮素、山柰素3种成分在不同肠段的吸收均为线性吸收,符合零级吸收速率,且在空肠与回肠中吸收速率常数K_a随着剂量增加均增加(P0.05),符合被动吸收;而大黄酸在空肠和回肠中的K_a随着剂量增加并无显著性差异,符合主动转运。大黄酚和芦荟大黄素2种成分在肠段中吸收均较差。提示肠囊对肝豆汤醇提物中药物成分吸收具有选择性,各成分在肠囊中的吸收特征并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8.
UPLC-PDA-ESI/MS分析荭草中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荭草药材中化学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UPLC-PDA-ESI/MS)分析方法.方法:采用ACQUITY UPLC系统,BEH C18色谱柱(2.1mm×100 mm,1.7μm),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3 mL·min-1,梯度洗脱,检测波长190~400nm,柱温45 ℃.Waters电喷雾三重四级质谱仪,负离子检测模式,ESI喷雾电压3 kV,去溶剂气温度350 ℃,去溶剂气流量750 L·h-1(N2),锥孔气流量50 L·h-1(N2),扫描范围m/z 100~1000.结果:荭草中化学成分获得了较好的分离和检测,共鉴定出1个酚酸类成分和11个黄酮类成分.结论:方法灵敏度高、分离度好,适用于荭草药材中化学成分的快速定性鉴定.  相似文献   

9.
荭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9,他引:28  
目的:研究荭草Polygonum orientale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聚酰胺柱色谱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杨梅苷(myricitrinⅠ)、木犀草素(luteolinⅡ)、没食子酸(gallicacidⅢ)、儿茶素(catechinⅣ)、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acidⅤ)、对羟基桂皮酸(p hy droxycinnamicacidⅥ)。结论: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黄勇  张治蓉  郑林  何峰  陈慧  王永林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2):3189-3193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鼠静脉注射复方荭草后组织器官中原儿茶酸、异荭草素和野黄芩苷含量的UPLC-MS/MS分析方法,研究3种指标成分在大鼠体内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Acquity UPLC系统,BEH C18柱(2.1 mm×50mm,1.7 μm,美国Waters公司),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35 mL·min-1.采用电喷雾电离源(ESI),扫描方式为多反应离子监测(MRM);组织样本采用机械匀浆、甲醇沉淀处理供测定.结果:3种成分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准确度、日内和日间精密度、提取回收率均符合生物样品的分析要求.大鼠注射复方荭草后原儿茶酸、异荭草素和野黄芩苷主要分布在肾、肺、心等器官中,在脑中分布最少.结论:指标成分分布研究表明,大鼠静脉给予注射用复方荭草后,体内分布具有不均衡的特征,血流充沛组织的分布相对较多;药物在体内各组织器官消除迅速,无蓄积情况;建立的方法可特异、灵敏、快速地同时测定大鼠组织中的原儿茶酸、异荭草素和野黄芩苷.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活性成分N-p-香豆酰酪胺含量的测定方法.为水红花子质量控制提供新的评价指标.方法:采用HPLC,色谱柱为Agilent C_(18)(4.6 mm ×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检测波长为290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25℃.结果:N-p-香豆酰酪胺的进样鼍在0.038~0.190μg线性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98.7%,RSD 2.4%.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水红花子中N-p-香豆酰酪胺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快速发现车前子吸收成分群的肠外翻模型,为选择车前子质量控制指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鼠肠外翻模型,收集3个浓度车前子提取物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肠囊液样品,用HPLC和LC-MS"进行检测分析,并计算其有效成分京尼平苷酸的累积吸收量.结果:车前子中6种成分均可进入肠囊,在90 min后能全部检测到;不同浓度车前子中京尼平苷酸在各肠段均为线性吸收,R<'2>均大于0.9,符合零级吸收速率;京尼平苷酸在空肠、回肠中的吸收速率常数(K<,a>)随着车前子提取物浓度增加而增加(P<0.05),符合被动吸收.结论:肠囊对药物成分吸收有选择性,回肠与空肠相比可更多、更快地给出吸收成分信息,选择肠外翻法90 min的样品检测车前子吸收成分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不同采收期荭草中荭草素、异荭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C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50 nm,流速1.0 mL· min -1.结果:荭草素在0.068 2 ~0.682 μg(r=0.999 7)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94%,RSD 1.08%;异荭草素在0.386~3.860 μg(r=0.999 3)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67%,RSD 1.09%.结论:方法简便、快捷、准确的特点,可用于荭草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研究葫芦素B胆盐磷脂混合胶束(Cu B-SDC/PLC-MMs) 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并与葫芦素B混悬液进行对比。该研究采用外翻肠囊法制备离体肠吸收模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葫芦素B的含量,研究Cu B-SDC/PLC-MMs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吸收状况,并考察不同质量浓度对肠吸收的影响。结果显示Cu B-SDC/PLC-MMs在不同肠段不同浓度下的吸收均为线性吸收(R2均大于0.9),符合零级吸收,且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随着药液中葫芦素B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提示其吸收机制可能为被动吸收。Cu B-SDC/PLC-MMs在回肠段吸收最好,且各肠段的吸收均高于葫芦素B混悬液。磷脂胆盐混合胶束能显著增强葫芦素B的肠吸收,该肠吸收的研究为其进一步合理固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离体不定根的高效诱导与悬浮培养,实现何首乌资源的永续利用。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蔗糖和植物生长物质,筛选从幼茎有效诱导不定根的最适培养基;采用正交试验筛选不定根悬浮培养的最适培养基;对悬浮培养的不定根进行继代培养并测定生长曲线,同时对不定根中的主要有效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能够从幼茎有效诱导不定根的最适培养基为MS+蔗糖 40 g·L-1+α-萘乙酸 2.0 mg·L-1+6-卞基腺嘌呤 0.2 mg·L-1;不定根悬浮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 MS+蔗糖30 g·L-1+α-萘乙酸 2.0 mg·L-1+生根粉 0.2 mg·L-1;经过检测,发现不定根同样含有何首乌药材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该实验实现了何首乌不定根的高效诱导与培养,为中药资源的永续利用研究提供了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炒白芍提取物中芍药苷(Pae)在大鼠不同肠段的肠外翻囊模型中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及其与P-gp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肠外翻囊模型,以Pae为炒白芍提取物中代表成分,用HPLC对其进行检测,计算Pae的肠吸收动力学参数,分析Pae的肠吸收特征.结果:炒白芍提取物不同浓度时Pae在不同肠段的吸收均为线性吸收,其回归相关系数的平方(R~2)均>0.9以上,符合零级吸收;其Ka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其为被动吸收.Pae在不同肠段吸收总趋势为空肠>回肠>结肠.炒白芍提取物与维拉帕米(Ver)合用时,Pae在回肠中吸收显著增加(P<0.05);口服炒白芍提取物后,在回肠段对fho 123的外排量增加(P<0.01).结论:Pae在肠道中吸收为零级吸收,吸收机制为被动吸收.Pae可能为P-gp底物,炒白芍提取物能诱导肠道中P-gp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外翻肠囊法发现元胡止痛片吸收成分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发现元胡止痛片吸收成分群的外翻肠囊模型法,研究元胡止痛片主要化学成分的吸收特性。方法:采用大鼠外翻肠囊模型,收集3个浓度元胡止痛片饮片提取物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肠囊液样品,用HPLC进行检测分析,并计算其有效成分的累计吸收量,同时比较元胡止痛片样品与吸收成分间比例。结果:元胡止痛片中8个成分可进入肠囊,分别为原阿片碱、盐酸巴马汀、盐酸黄连碱、欧前胡素、盐酸小檗碱、白当归素、α-别隐品碱、延胡索乙素,此8个成分在空肠、回肠中的吸收速率常数(Ka)随着元胡止痛片提取物浓度增加而增加(P<0.05),符合被动吸收。结论:肠囊对药物成分吸收有选择性,选择外翻肠囊法可评价元胡止痛片多成分的肠吸收特性。  相似文献   

18.
郑林  李靖  陈慧  王永林  王爱民  黄勇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7):2585-2588
目的:研究荭草中花穗、带叶嫩枝和粗茎对H2O2诱导H9c2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抗心肌缺血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建立荭草中花穗、带叶嫩枝和粗茎的UPLC指纹图谱,对色谱峰进行归属确认,同时观测荭草中花穗、带叶嫩枝和粗茎不同配比组合物对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应用MTF法作为浓度筛选和细胞存活率判定指标,并检测丙二醛含量),将各组合物活性信息与其相应的UPLC指纹图谱化学信息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推测药效物质基础.结果:荭草中带叶嫩枝和花穗对H2O2诱导H9c2心肌细胞氧化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谱效相关性研究发现,3~5,11 ~14,18 ~ 19,21 ~ 25号色谱峰与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结论:通过谱效研究,推测了荭草抗氧化损伤的活性成分,为荭草药材深层次研究开发奠定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