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解剖和观察了83例成人尸体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及其与下腔静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关系;测量了80例外科干的长度及其上、下端的宽度,及外科于上、下端与下腔静脉的间距。 发现①83例肠系膜上静脉中3例无外科干,5例外科干短于2cm。②18例外科干左侧有口径与其相等或几乎相等的粗大的小肠静脉。③33例外科干的前、后方有肠系膜上动脉分支越过。④多数肠系膜上动、静脉相并行且动脉居静脉左侧。完全或基本符合肠腔分流术条件的外科干共59例占71.08±4.97%。  相似文献   

2.
<正> 用外科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方法很多。近三十年来,门腔分流术和肠腔分流术的术式有了很大的发展。1964年,Gillot~1对肠系膜上静脉进行了详细的解剖,并将静脉可供吻合的一段称为外科干。对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以下简称外科干)及周围结构的了解,是直接关系到肠腔分流术的成败,目前虽有报导~(2-7),但有些例数过少,有些资料不全。本文的目的是提供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的解剖学资料,为肠腔分流术提供必要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前治疗门脉高压症常用分流术有门腔分流术,脾肾静脉、脾门静脉分流术及肠腔分流术等,其中肠腔分流术,由Regnolds和Clatwarthy五十年代首倡以来,一系列国内外医务工作者相继对肠腔分流术疗效进行观察,他们都认为此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其减压效果好,脑病并发率及术后死亡率低,故在临床推荐应用,同时,为了解决此术解剖学变异的难题,法国解剖学家Gillot在1964年对肠系膜上静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报道,并首先将该静脉可供吻合的一段命名为外科干,此后,  相似文献   

4.
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及下腔静脉下段的应用解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解剖了30具成人尸体,对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下腔静脉下段的位置、长度、外径、两者的相互关系以及前者与肠系膜上动脉分支后者与腹主动脉分支的关系等进行了观察测量。认为国人的外科干至少80%能满足手术中行肠腔静脉吻合术应具备的四点要求。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为肠系膜上静脉胰后干切除及血管重建提供形态学基础。 方法 选取男、女性标本各50例,切除胰十二指肠后,测量肠系膜上静脉胰后干的长度和向上纵向折叠长度,以推算肿瘤手术时可切除的静脉的最大长度。 结果 肠系膜上静脉胰后干长度男、女性分别为(3.5±0.8)cm和(3.3±0.6) cm;长度大于3.0 cm的分别为80%(40例)和76.0%(38例)。切除胰十二指肠后,胰腺钩突以下肠系膜上静脉向上纵向折叠长度为4.0~5.1cm。 结论 胰头肿瘤合并受浸润胰后干切除后,血管重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8.
我们用广州地区收集的成人尸体100具(男76,女24),解剖后在原位对肠系膜下静脉的类型、汇注及交通支进行了观测。结果如下:1.肠系膜下静脉的类型:肠系膜下静脉起自直肠上静脉,越小骨盆上口后进入腹腔,在腹膜后沿输尿管内侧上行,沿途接受来自乙状结肠、降结肠和结肠左曲的静脉支形成基本模式。根据这些静脉支汇入肠系膜下静脉时所形成的一级属支的数  相似文献   

9.
10.
腹腔干通常在主动脉裂孔的稍下方起自腹主动脉的前壁,而肠系膜上动脉在腹腔干的稍下方起自腹主动脉的前壁.在对1具成年男尸腹部解剖的过程中,发现腹腔干与肠系膜上动脉共干,并且存在多处腹主动脉的其他脏支变异,此类变异实属罕见,现具体描述如下. 该例标本腹腔干与肠系膜上动脉共干起于腹主动脉的前壁,起始处距膈主动脉裂孔 21.9 mm,血管(动脉)外径为15.6 mm.在共干29.6 mm后,发出腹腔干,此处腹腔干的外径为11.0mm,腹腔干向右前走行15.0 mm后,相继发出脾动脉和肝总动脉.而正常情况下腹腔干的分支 胃左动脉从腹主动脉发出,起始处位于膈主动脉裂孔的下缘,腹主动脉的右前壁,外径为3.6mm.正常情况下腹主动脉的分支 膈下动脉起于胃左动脉,膈下动脉的起始处距胃左动脉的起点处为12.2 mm,外径为2.6 mm.脾动脉在胃的后方,沿胰的上缘向左走行到达脾门,在脾门附近发出胃网膜左动脉、胃短动脉和胃后动脉.肝总动脉在肝门静脉的左前方行向肝门,在肝门附近,肝总动脉直接发出肝左动脉和肝右动脉,然后移行为胃十二指肠动脉,正常情况下肝固有动脉的分支 胃右动脉由肝右动脉发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MVT)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总结11例MVT的诊治经验,从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11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初诊表现为急腹症,症状和体征不相符,9例误诊,2例术前确诊,全部行手术治疗,7例治愈,4例死亡。结论 本病临床少见,易误诊。B超检查对诊断有帮助,CT是较敏感的检查,对诊断有积极作用。应早期手术治疗,术中和术后抗凝治疗、防止复发,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为临床经半球间手术入路中保留大的桥静脉的需要,解剖、观察、测量了25例静脉内填充蓝色乳胶的成人脑的大脑上静脉。对额叶静脉、中央前沟静脉、中央沟静脉、中央后沟静脉、顶枕叶静脉的数量、外径、桥静脉、贴段及主干静脉的相对无属支段长度进行了详细观察并讨论了有关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Henle干和外科干的解剖观察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肠腔分流术提供Henle干和外科干的解剖学资料。方法 :用常规解剖学方法观察与测量了成人尸体Henle干的合成、类型、长度和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的长度、外径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结果 :Henle干的合成以胃结肠干为主 ,占 74 .0 % ,外科干的长度约为 3.88cm ,Henle干汇入外科干的角度约为 115 .0°,回结肠静脉汇入外科干的角度约为 14 0 .0° ,Henle干与十二指肠下曲的距离约为 2 .70cm ,外科干中点与下腔静脉间距约为 2 .37cm。结论 :适于进行肠腔分流术的外科干占 6 0 .9% ,尤以上界为Henle干的外科干较宜进行肠腔分流术。  相似文献   

14.
采用恒压固定的方法,研究兔肠系膜上静脉(SMV)的形态特点及门脲同压时的压力峰值对其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SMV的管壁形态与人脐带静脉的结构很相似,是介于股动脉与股静脉之间的结构,在4kPa内压固定下,内弹力膜被拉直,管壁变薄,管壁平滑甩层厚度由51.6800μm变为32.3260μmxleqsynwta ta mh 1.9146μm变为3.4980μm,短径上0.7884μm变为0.5228μm  相似文献   

15.
1 腹腔干与肠系膜上动脉共干伴其它动脉变异较少见,我们在尸体解剖中发现一例.老年男性尸体,腹内脏器未见明显异常.在第一腰椎上缘水平由腹主动脉前壁发出一外径12mm的动脉干,此干向左下行约25mm后分成两支,其中一支延续为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外径9mm.另一支起始部外径10mm,在肝胃韧带及肝十二指肠韧带内向右上行约17mm后又分成两支:一支为脾动脉,起始部外径8mm;另一支为肝总动脉,起始处外径7mm,分出后沿胆总管左侧上行,距起始部10mm处,在其上缘发出胃右动脉.与胃右动脉相对处在肝总动脉下缘发出一极短的动脉干,此干发出后立即分成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和胃网膜右动脉,二者均经十二指肠上部后方下降.胃左动脉在腹腔肠系膜上动脉干起点上方约9mm处直接起自主动脉前壁,起始部外径3mm.另外此标本左肾动脉为两支.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解剖学教学过程当中,在一例中年男性尸体标本上发现肝总动脉起始部与腹腔干形态分支变异。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在解剖1成年女尸中,发现其肝总动脉发自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为胃脾动脉干型。为积累资料及提供临床医生参考,现报道如下。该例腹主动脉平第12胸椎高度穿出膈肌主动脉裂孔处自其前壁发出胃脾动脉干,外径3.84 mm,干长10.16 mm。在胰颈上方分出脾动脉和胃左动脉2条分支,以后的分支及走行均属正常。距离胃脾动脉干下方8.80 mm,自腹主动脉右前壁发出肝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共干,外径5.92 mm,干长9.94 mm。并于胰颈后方再分出肠系膜上动脉(外径5.18 mm)和肝总动脉  相似文献   

18.
上胸段交感干切断术的微创外科解剖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索胸交感干及其周围的显微解剖,为交感干切断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28例成人胸腔标本,在放大5×25倍手术显微镜下,对交感干及其周围组织进行逐层显微解剖、观察及测量。结果:星状神经节(颈胸神经节)及T2 ̄T5神经节的长径依次是(21.5±3.2)、(10.6±2.8)、(8.5±3.1)、(8.2±2.7)和(7.1±1.8)mm。T2 ̄T5神经节出现在相应肋间水平的发生率依次是92.7%、85.5%、40.0%、36.4%。旁路纤维只在T1或T2及T2或T3之间发现,出现率分别是69.1%、49.1%。结论:针对手汗症、头面多汗症治疗以及复合性局部疼痛综合症的交感干切断手术,只需切断节间束纤维及其旁路上传纤维即可,其余交感干的相关结构应尽量保护。  相似文献   

19.
<正> 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共干起始的变异比较少见,据蔡德享等(解剖学通报2(1):42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晚期结肠癌病人肠系膜淋巴结内高内皮微静脉超微结构的变化及其对淋巴细胞进入肠系膜淋巴结的影响。方法: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晚期结肠癌病人肠系膜淋巴结内高内皮微静脉的超微结构。结果:晚期结肠癌病人的肠系膜淋巴结内,高内皮微静脉管壁内皮细胞的细胞核出现大量齿状切迹,细胞膜出现大量脂状突起。质膜小泡,AWeibel-Palade小体,高尔基复合体减少,线粒体多出现肿胀,扩张,部分基膜不完整。高内皮微静脉管壁内少见淋巴细胞穿越。结论:晚期结肠癌病人肠系膜淋巴结内,高内皮微静脉的超微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导致淋巴细胞进入肠系膜淋巴结的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