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手术中作脑血管造影能够帮助术者看清AVM是否切净,如有残余病灶可按造影时所放置的标记如(血管夹)继续手术直至病灶切除完全为止。术中栓塞也可借助造影了解被栓塞的血管闭合程度。本文报道术中用此法成功治疗的19例AVM 及动脉瘤病例。  相似文献   

2.
作者报告烟雰病合并颅内动脉瘤1例,并结合文献讨论其发病机制和手术指征.女、42岁,入院前2个月突感头痛、呕吐,伴左侧轻偏瘫,感觉迟钝和同向偏育.经右侧颈动脉和椎动脉造影,见颈内动脉C-1段闭塞'脑底部有Moyamoya血管,后交通动脉增粗,在基底动脉分叉处和右大脑后动脉(交通动脉前段)各有一动脉瘤.左侧颈动脉造影,见左大脑前动脉A-1段闭塞,脑底部亦见有Moyamoya血管.未见硬脑膜血管参与脑的血供,决定直接手术.经右额颞开颅,术中见有  相似文献   

3.
多普勒超声技术不仅用来判断颅外血管的闭塞,亦可在神经血管手术时应用。然而,手术中使用TC—多普勒,可测定颅内血管血流的速度,从而了解颅内血管血液动力学的情况。因此,本文着重介绍了TC—多普勒对健康人颅内血管血流速变的测定结果以及应用于颅内AVM的有关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膜瘤合并颅内动脉瘤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脑膜瘤合并颅内动脉的临床资料,其中鞍结节复发脑膜瘤合并颈内动脉-眼动脉瘤1例,予切除肿瘤,并栓塞动脉瘤;嗅沟脑膜瘤合并前交通动脉瘤1例,予一次性切除脑膜瘤并夹闭动脉瘤。结果脑膜瘤达SimpsonⅣ级切除1例,SimpsonⅠ级切除1例;动脉瘤达致密栓塞1例,手术完全夹闭1例。术后病人症状部分改善。结论脑膜瘤合并颅内动脉瘤临床少见,术前常规行脑血管检查有助于减少发生意外。两种合并病灶的手术策略需个体化设计,可一次性或分两次治疗。  相似文献   

5.
例1女,50岁。因双眼视力下降伴头痛20月,右侧肢体瘫痪12月入院。检查:左眼内斜,左上睑下垂伴失明,左视乳头边界清楚苍白,右侧视乳头边界模糊。右侧肢体瘫痪伴痛觉减退。左颈动脉造影见颅中窝8cm直径肿瘤染色,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囊状动脉瘤。手术发现肿瘤位...  相似文献   

6.
颅内血管畸形合并脑动脉瘤,早在1925年已有文献记载。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发现率在增长。作者对经脑血管造影明确病因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91例进行了研究,发现颅内血管畸形合并脑动脉瘤6例,其中3例是在手术过程中偶然发现的,现报告如下:例1:患者,男,41岁.1983年11月4日凌晨睡眠中突然头痛,呕吐,1小时后神志不清,左上下肢活动受限。当地医院按SAH治疗1月后病情好转。四个月后出现发作性抽搐,每次发作从左上肢开始,随后波及全身。持续十几分钟抽止,每月发作2~3次,而来我院。查体:神清合作,左鼻唇沟浅.伸舌…  相似文献   

7.
例1男性,46岁。因“间断头痛3年”入院。3年前曾因突发头痛查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来我院查头颅MRI,考虑为多发动脉瘤。经螺旋CT及全脑DSA证实为:左前交通、前动脉胼周胼缘分叉部动脉瘤。行冠状切口左额开颅,沿纵裂向鞍部探查,在鸡冠处、大脑镰上发现一直径约1cm的脑膜瘤。手术行肿瘤全切、动脉瘤夹闭切除。随访3年,患者已正常生活工作。例2女性,58岁。因“突发摔倒、意识丧失1d”入院。入院查体:嗜睡,言语流利,四肢肌力4级,颈抵抗( )、颌下三指。急诊查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入院后查头颅M…  相似文献   

8.
动静脉畸形合并颅内动脉瘤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动静脉畸形合并颅内动脉瘤病人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探讨动静脉畸形合并存在颅内动脉瘤时的临床分型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天坛医院1995年-2002年之间所收治动静脉畸形合并颅内动脉瘤病人的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本组20例病人诊断为动静脉畸形合并颅内动脉瘤。其中11例表现为颅内出血:7例为动静脉畸形出血,2例为破裂动脉瘤出血,另有2例出血原因不详。临床上分为四型:(1)动脉瘤在动静脉畸形主要供血动脉主干的近端;(2)动脉瘤在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的远端;(3)动脉瘤在动静脉畸形内部;(4)动脉瘤与动静脉畸形无关。所有的病变均行手术治疗。结论动静脉畸形合并颅内动脉瘤病人发生颅内出血的风险较高,建议对这两种病变行积极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10.
脑瘤合并颅内动脉瘤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现象,现将我们收治的2例报告于下,并结合文献作一复习,以供参考。 例1 女,52岁。因左眼外展受限2年余,视力减退伴头痛1年余,左侧肢体活动障碍1年于1980年10月16日入院。检查:意识模糊,右眼一公尺内可见手指,左眼仅存光感。双侧视乳头苍白,左侧边界清  相似文献   

11.
脑肿瘤合并颅内动脉瘤较少见,死亡率高。我们收治2例,报告如下。例1 女,35岁。头痛、视力下降3个月于1985 年10月9日入院。检查:视力左1.0,右0.1,眼底示左视乳头水肿,右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脑电图右颞局灶异常。头颅 CT 扫描:右颞有4.5cm×4.2cm×6.0cm 高密度影,鞍内右侧可见0.9cm 圆形高密度影。双侧颈内动脉造影发现右颞叶底有5cm×5cm大血管染色肿瘤,右颈内动脉—眼动脉有约1cm 直  相似文献   

12.
大脑中动脉闭塞合并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8例大脑中动脉闭塞合并颅内动脉瘤,男6例,女2例,平均年龄58岁。7例动脉瘤破裂出血之前无脑缺血症状,仅1例动脉瘤破裂前有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病史。8例动脉瘤均发生于大脑中动脉闭塞同侧。动脉瘤分布部位:前交通支动脉2例,后交通动脉3例,大脑前动脉1例,大脑后动脉,颈内动脉 C_2段各1例。脑血管造影可见大脑中动脉闭塞均在中动脉起始部,大脑中动脉分布区有充分代偿供血且动脉瘤的载瘤动脉为代偿供血的主要动脉.我们认为,大脑中动脉闭塞以后可以导致其它脑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后者又可以加剧动脉血管壁的变性损伤,最终形成动脉瘤。  相似文献   

13.
作者于1981年收治1例巨大颅内动脉瘤并发慢性颅内血肿,经手术成功治愈,复习文献报告以下: 患者 男,25岁,因头痛5月伴右眼球突出2月,右眼失明7天,于1981年9月17日入院,自1981年4月开始有头痛,每当劳动时加剧,隔3月后右眼球逐渐突出,胀痛,并在右额,眼眶逐渐隆起。入院前7天右眼失明,过去无头部、眼眶部外伤史。检查:神志清楚,血压120/80mmHg,心肺(-),右  相似文献   

14.
急诊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颅内血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总结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颅内血肿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颅内血肿病人的显微手术时机、手术入路、术中和术后的处理等。结果术后恢复良好14例,单侧动眼神经麻痹2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2例。结论早期诊断及显微手术处理可以提高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颅内血肿病人的生存率及改善预后。术中操作轻柔,施行控制性降压,暂时阻断载瘤动脉等措施可有效地预防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合并眼部症状的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四年间收治的73例合并眼部症状的颅内动脉瘤病例。所有患者均经DSA或CTA检查明确诊断后施行动脉瘤瘤颈夹闭手术或介入栓塞治疗,重点分析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及瘤顶指向与眼部症状的关系,随访观察术后眼部症状改善情况。结果73例合并眼部症状的动脉瘤患者中表现为颅神经麻痹58例,视力下降37例,眼痛34例,视野改变9例,眼底改变11例。43例经动脉瘤颈夹闭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症状消失或有较大程度改善的24例,占55.8%。30例经介入栓塞治疗的患者,术后症状消失或有较大程度改善8例,占26.7%。动脉瘤瘤颈夹闭手术治疗组眼部症状疗效优于介入栓塞治疗组( P<0.01)。结论近半数颅内动脉瘤伴有眼部临床表现,其中以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眼动脉段和后交通动脉段动脉瘤最多见。眼部症状以动眼神经麻痹最为常见,及时发现以眼部表现为首发症状的动脉瘤,对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就眼部症状治疗效果而言,动脉瘤瘤颈夹闭手术优于介入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16.
1病历摘要(图1)男,因颜面及四肢末端肥大5年,突发剧烈头痛10h入院。既往史:诊断垂体腺瘤5年未治疗;高血压病史3年,最高达170/110mmHg;  相似文献   

17.
颅内细菌性动脉瘤破裂是细菌性心内膜炎病例行瓣膜置换术后可能发生的严重的、常是致命的并发症.急诊瓣膜置换术已较常用于严重细菌性心内膜炎病例,在这种情况下,术后主要死亡原因已不是循环功能代偿不全,而是神经系统的并发症.约有30-50%病例发生此类并发症,其中包括脑梗塞、脑脓肿、脑膜炎以及由于细菌栓子的侵袭使血管壁受损而形成的细菌性动脉瘤.据估计,在细菌性心内膜炎病例中,有4%-15%发生细菌性颅内动脉瘤,而在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病例中,有高达25%的病人可能需要施行瓣膜置换术.许多病例报告已提到、因细菌性心内膜炎而施行瓣膜置换术的病例术后突然死亡,可能是由于真菌性动脉瘤破裂所致.  相似文献   

18.
In等[1 ]发现约7%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具有无症状性动脉瘤.我们发现1例患者『司时患有右侧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段的无症状性囊状动脉瘤和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的高度狭窄,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吕明 《中国卒中杂志》2018,13(10):1050-1050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