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7日龄新生SD大鼠共12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HIBD组、抗MIF中和抗体干预组(anti-MIF组,缺氧缺血后即予抗MIF中和抗体5 mg·kg-1腹腔注射),每组40只.于HIBD模型制成后6 h、12 h、24 h,3 d及7 d处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观察各组脑缺血侧皮质区MIF及核因子-κB(NF-κB)蛋白的表达,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缺血侧脑组织匀浆TNF-α水平.结果 HIBD组新生大鼠脑组织皮质区MIF、TNF-α表达均在缺氧缺血6 h明显增加,24 h达高峰(Pa<0.01),7 d时恢复正常,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BD组NF-κB表达在缺氧缺血6 h开始增加,24 h达高峰,并维持至3 d(Pa<0.01),7 d降至正常,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ti-MIF组大鼠脑组织MIF、NF-κB、TNF-α的表达与HIBD组比较,在各个实验时间点均有降低(Pa<0.01).结论 MIF可能通过调控NF-κB的途径影响其脑皮质TNF-α水平,从而介导缺氧缺血后新生大鼠脑组织的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伊达拉奉(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对新生Harlequin(Hq)小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新生9日龄雄性Hq小鼠随机分为伊达拉奉治疗组(n=16)与对照组(n=17)。小鼠在动脉结扎缺氧后分别即刻经腹腔注射伊达拉奉(10 mg/kg)或相同体积9 g/L盐水。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在缺氧缺血(HI)后3 h和24 h检测硝基酪氨酸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分别采用蛋白印迹及荧光分光光度法在HI后24 h测定硝基酪氨酸的形成和半胱天冬酶的活性,HI后72 h采用神经病理学评分和测定梗死体积评价脑损伤的程度。结果HI后大脑皮层、海马、纹状体和丘脑均可见梗死灶,伊达拉奉治疗可明显减少大脑各区域的损伤程度,脑梗死体积与对照组相比减少52.8%(P<0.001)。伊达拉奉治疗可明显减少硝基酪氨酸与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但对半胱天冬酶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伊达拉奉对新生鼠HIBD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减少自由基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神经细胞凋亡和胱天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的影响。方法7日龄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常温组(HIBD组)和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亚低温处理组(亚低温组)。HIBD组行左颈总动脉结扎后.吸入氧氮混合气持续2h;亚低温组将HIBD新生鼠维持于31-32℃亚低温8h。用TUNEL法和荧光四肽底物(ACDEVDAMC)法分别检测假手术组、HIBD组和亚低温组的凋亡细胞百分率和Caspase-3活性水平。结果与HIBD组比较,亚低温组和假手术组的凋亡细胞百分率和Caspase-3活性水平显著降低。结论亚低温可减弱新生鼠HIBDCaspase-3活性.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外源性褪黑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干预后不同时间点肾上腺组织中褪黑素受体1及糖皮质激素受体mRNA和血浆皮质酮水平的变化.方法 7日龄SD火鼠随机分为治疗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常压低体积分数氧建立HIBD模型.治疗组新生大鼠腹腔注射褪黑素10 mg/kg;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新生大鼠注射乙醇载体溶液(0.05 g/L)10 mg/kg;正常组不作任何干顶.各组分别于HIBD完成2、4、8、12、24、48 h 6个时间点摘取其肾上腺组织,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法半定量测定各组褪黑素受体1及糖皮质激素受体mRNA的表达;暴露心脏,右心室采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血浆皮质酮水平.结果 模型组2 h肾上腺组织中褪黑素受体1及精皮质激素受体mRNA表达下调,血浆皮质酮水平显著升高,4 h达高峰(Pa<0.05);治疗组血浆皮质酬及肾上腺组织中褪黑素受体1变化均不明显(Pa>0.05),糖皮质激素受体在24 h恢复正常生理水平.结论 缺氧缺血应激反应刺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过度兴奋,引发机体的应激损伤,血浆皮质酮和肾上腺组织的精皮质激素受体参与HIBD的病理生理过程,外源性褪黑索可能通过自身受体调控应激激素,降低内源性皮质酮水平,使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上调,减轻HIBD后的过度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72只5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NS)组、褪黑素组、缺氧缺血+生理盐水(HINS)组、缺氧缺血(HI)褪黑素组。各组大鼠分别在HIBD后24 h、72 h、7周处死,取脑经免疫组化染色计数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IL)-1β蛋白水平。HIBD后7周以恐惧测试(fear condition test)和高空十字架测试(elevated plus maze test)评估大鼠记忆能力和抗焦虑能力。结果 HIBD后72 h、7周时,HI褪黑素组皮质区的galectin-3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HI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BD后24 h、72 h,HI褪黑色素组的TNF-α和IL-1β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HIN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恐惧测试中,在声音刺激前HI褪黑素组与HINS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声音刺激后,HI褪黑素组的恐惧百分数高于HI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空十字架测试中HI褪黑素组进入开放臂的次数和停留时间百分数均少于HI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褪黑素对HIBD后大脑损伤有短期和长期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对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的重要修复作用已引起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但bFGF对于增强脑损伤后神经再生和修复能力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巢蛋白(nestin)是一种中间丝蛋白,是胚胎神经干细胞的特征性标记,神经系统发生病变或损伤引起再生时可诱导其再表达。该研究旨在探讨外源性bFGF对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nestin表达的影响及bFGF对新生大鼠HIBD后的神经修复机制,为临床应用bFGF奠定理论基础。方法:84只新生7日龄SD大鼠,分为3组,每组28只①假手术组;②缺氧缺血组;③bFGF干预组。结扎大鼠左侧颈总动脉和行8%低氧暴露制备新生大鼠HIBD模型。假手术组仅游离左颈总动脉但不结扎和行缺氧处理。bFGF干预组大鼠缺氧缺血后立即给予bFGF腹腔注射,4000U/kg,每天1次。每组再随机分为缺氧缺血后3,12,24h,3,7,14d组处死,每组4只。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estin蛋白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nestin蛋白在海马、室管膜弱表达,在皮质不表达。nestin蛋白在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后的表达增强,nestin蛋白7d达高峰。经bFGF干预后nestin蛋白表达较缺氧缺血组增高,缺氧缺血后1d时有统计学差异,持续至14d(P<0.05)。结论:外源性bFGF可以明显增加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后nestin蛋白表达,在缺氧缺血脑损伤后的神经元再生与修复中发挥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低温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Zhu CL  Wang XY  Cheng XY  Qiu L  Hu SH  Yang JL  Xu FL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12):911-915
目的 探讨全身低温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结扎 7日龄Wistar大鼠左侧颈总动脉后吸入 7 7%氧气 6 0min制成脑缺氧缺血 (HI)模型 ,随机分成低温组(30℃ ,n =18)和常温组 (36℃ ,n =18)给予维持恒定目标温度 10h。在HI后 2 4h ,每组 8只取脑进行匀浆用于半胱天冬酶 2 ,3(caspase 2 ,3)活性测定和Western蛋白印迹检查 ,其余每组 10只在HI后 72h处死 ,取脑进行石蜡包埋 ,冠状切片 10 μm用于活性caspase 3,凋亡诱导因子 (AIF) ,发夹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 (HPP)检测凋亡及相关因子 ,微管相关蛋白 2 (MAP 2 )免疫组化染色用于计算脑梗塞体积和海马CA1神经元丢失 ,HE染色计算脑损伤积分。结果 常温组在HI后 2 4h损伤侧大脑半球caspase 2 ,3的活性 [(2 7 7± 14 7)、(94 9± 5 3 1) pmol/(min·mg蛋白 ) ]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7 6± 0 7)、(12 9± 0 5 ) pmol/(min·mg蛋白 ) ]和低温干预组 [(7 9± 3 4 )、(2 1 1± 18 7)pmol/(min·mg蛋白 ) ],P <0 0 1;而低温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Western蛋白印迹结果显示低温组caspase 3的激活受到明显抑制。免疫组化显示常温组活性caspase 3及AIF的阳性细胞数(中位数 14 8 5 ;2 2 /视野 )明显高于低温组 (中位数 4 8 5 ;9/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神经干细胞的影响以及Epo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72只新生7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HIBD组和干预组,每组24只。结扎大鼠右侧颈总动脉和8%低氧暴露2h制备新生大鼠HIBD模型。对照组仅游离右侧颈总动脉,不予结扎和缺氧处理。干预组大鼠缺氧缺血后立即腹腔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5000IU/kg,每天1次,连用3d。HIBD组大鼠缺氧缺血后连续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3d。每组随机取8只分别于术后4、7、14d处死。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不同时点海马齿状回巢蛋白(nestin)标记阳性细胞的变化。结果各时点HIBD组nestin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增加(P<0.05);各时点干预组nestin阳性细胞较对照组和HIBD组均增加(P<0.05)。3组大鼠海马齿状回区nestin阳性细胞数均于术后7d达高峰。结论早期给予rh-Epo可促使新生鼠HIBD后海马齿状回区nestin表达增加,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再生,在HIBD后神经再生、修复中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和自由基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80只7日龄新生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缺氧缺血组.缺氧缺血组动物先行左侧颈总动脉结扎术,将动物置于37℃恒温的密闭容器中,吸入80 mL/L氧气和920 mL/L氮气的混合气体2.5 h,建立HIBD动物模型.分别于缺氧后6 h、24 h、48 h、72 h、5 d处死各组动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脑组织神经元凋亡,分光光度法检测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和谷胱苷肽还原酶(GOD-PX)酶活力,ELISA法检测GSK-3β水平.结果 缺氧缺血组新生大鼠脑组织神经元凋亡率于缺氧缺血后6、24、48和72 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a <0.05).缺氧缺血组MDA和GSK-3β水平于缺氧缺血后6、24、48和72 h显著高于对照组(Pa <0.05),至5 d 2组比较差异不显著.SOD水平和GOD-PX酶活力于缺氧缺血后6、24、48 h显著低于对照组(Pa <0.05).神经元凋亡率与MDA和GSK-3β水平呈正相关,与SOD水平和GOD-PX酶活力呈负相关.结论 新生大鼠HIBD后24~72 h为脑损伤高峰期,GSK-3β与自由基损伤参与了缺氧缺血后神经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神经干细胞的影响以及Epo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 72只新生7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HIBD组和干预组,每组24只.结扎大鼠右侧颈总动脉和8%低氧暴露2 h制备新生大鼠HIBD模型.对照组仅游离右侧颈总动脉,不予结扎和缺氧处理.干预组大鼠缺氧缺血后立即腹腔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5000 IU/kg,每天1次,连用3 d.HIBD组大鼠缺氧缺血后连续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3 d.每组随机取8只分别于术后4、7、14 d处死.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不同时点海马齿状回巢蛋白(nestin)标记阳性细胞的变化.结果 各时点HIBD组nestin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增加(P<0.05);各时点干预组nestin阳性细胞较对照组和HIBD组均增加(P<0.05).3组大鼠海马齿状回区nestin阳性细胞数均于术后7 d达高峰.结论 早期给予rh-Epo可促使新生鼠HIBD后海马齿状回区nestin表达增加,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再生,在HIBD后神经再生、修复中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在新生大鼠HIBD晚期的蛋 白表达情况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其影响。方法:采用新 生大鼠HIBD模型,新生7 d龄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HIBD组、假手术组、对照组(生理 盐水治疗)及bFGF治疗组。分别于缺氧缺血(HI)后2周、3周或4周处死大鼠,用免疫组织化学 染色方法观察脑组织Caspase-3的表达情况,用TUNEL法观察神经细胞DNA断裂情况。 结果:①HI后2周和3周时左脑凋亡细胞数高于假手术组(P<0.05);②HI后 2周和3周时脑组织Caspase-3平均光密度值(0.39±0.04, 0.38±0.04)明 显高于相应假手术组(0.36±0.01, 0.36±0.02),差异有显著性(P< 0.05);③bFGF组于治疗3周后Caspase-3平均光密度值(0.36±0.09)低于对照 组(0.37±0.04)和HIBD组(0.38±0.04),差异有显著性(P<0.05) ;④bFGF治疗3周后TUNEL阳性细胞数(4.20±1.30)亦明显少于对照组(9.80± 1.92)和HIBD组(8.00±1.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aspase-3参与了新生大鼠HIBD过程,并持续活化;bFGF可能通过下调HIBD模型 鼠脑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及阻止其随后的DNA断裂,从而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HIBD新生大鼠活性Caspase-3表达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D)后24h内脑组织活性Caspase-3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7d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HIBD组 ,HIBD组分别观察到缺血缺氧后3h,6h,12h,24h。以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各组活性Caspase-3的表达。结果:随时间推移缺血缺氧后24h内活性Caspase-3阳性染色由细胞质性转向细胞核性,活性Caspase-3阳性染色细胞明显皱缩。HIBD组受损侧枕部皮质区活性Caspase-3阳性细胞数于缺血缺氧3h增多,6h有所下降,12h再次增多,并于24h达高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或 0.01);海马回CA1区 活性Caspase-3阳性细胞数则随时间延长而增多,并于24h达高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1 或 0.05)。Western Blot方法亦示HI后3h开始损伤侧脑组织中出现Caspase-3表达,6h时表达减弱、12h再次增高。结论:以活性Caspase-3作为HIBD导致脑细胞凋亡的指标,可观察到HIBD后24h内凋亡二次增多的动态变化现象,为掌握 抗凋亡制剂治疗HIE 的时机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钙依赖中性蛋白酶Calpain的活化可引起神经元凋亡,其抑制剂3(MDL28170)对成年动物脑缺血有治疗作用,但尚不清楚MDL28170对新生动物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是否也有治疗作用。本研究观察了MDL28170对新生大鼠HIBD后海马CA1区Caspase3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HIBD模型组(n=40)、干预组(n=40)及对照组(n=8),干预组在HI后0h、2h、4h予腹腔注射MDL2817050mg/kg,模型组和对照组同时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干预组和模型组大鼠在HI后6h、12h、24h、48h、72h各处死8只,用免疫组化染色和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分别检测海马CA1区Caspase3的表达和神经凋亡。结果:HIBD组大鼠损伤侧海马CA1区Caspase3阳性细胞在HI后6h时较对照组增多(13.4±3.5/HPvs2.6±0.6/HP,P=0.028),于48h(27.1±4.1/HP)达到高峰,72h仍高于对照组(22.6±4.8/HP,P<0.001);TUNEL阳性细胞于HI后6h开始增多,12h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25.0±1.7/HPvs2.3±1.5/HP,P<0.001),48h(67.8±2.6/HP)到达高峰,72h仍处于较高水平(44.3±6.8/HP)。MDL28170干预可明显减少Caspase3及TUNEL阳性细胞数量,与模型组比较48h内差异有显著性,72h以后作用不明显。结论:MDL28170可通过抑制海马CA1区Caspase3的表达,减少脑细胞凋亡,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高压氧(HBO)对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的治疗疗效,分析其机制。方法32只7日龄Wistar大鼠制成HIBD模型,随机分为HIBD组(n=12)、HBO早治组(n=12)、HBO晚治组(n=8),并设假手术组(n=12)。HBO早治组与晚治组分别于造模后4 h1、4 d应用HBO。各组动物(除HBO晚治组)于14日龄治疗结束后各处死6只,余同HBO晚治组喂养至28日龄,避暗法测试学习记忆能力后于30日龄处死。以脑组织海马CA1区形态学及学习记忆能力来判断干预效果。结果(1)HE染色:HIBD组各时间点左侧大脑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排列紊乱、疏松,层次不清,与假手术组及HBO早治组差异明显;HBO晚治组与HIBD组相似,但神经元数目较之多。(2)微管相关蛋白(MAP-2)灰度值免疫组化定量:HIBD组不同时间点MAP-2阳性表达不同程度下降,与假手术组及HBO早治组差异显著(P<0.01);HBO晚治组也较假手术组及早治组下降(P<0.01),但较HIBD组表达多(P<0.05)。(3)学习记忆能力测试:HIBD组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P<0.05),而HBO早治组与晚治组均高于HIBD组。结论不论早期或晚期应用HBO治疗均能不同程度地减轻HIBD所致的海马CA1区组织学损伤,改善由HIBD引起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但早期治疗明显优于晚期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 IBD)后脑内负责葡萄糖转运的两个重要蛋白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与葡萄糖转运蛋白-3(GLUT-3)表达的变化,揭示H IBD后脑内能量衰竭的发病机制。方法:将30只7日龄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5)、假手术对照组(n=5)和H IBD组(n=20)。H IBD组大鼠模型的制备参照R ice。方法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后8%低氧暴露1 h。假手术对照组只分离右侧颈动脉,不予结扎和缺氧。缺氧缺血后1,3,5,10 d各处死5只H IBD大鼠,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脑内GLUT1及GLUT3表达,并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结果:正常新生大鼠脑内微血管即可见GLUT1表达。H IBD后1 d,缺血侧半球GLUT1表达略有增加,3 d达高峰,至5 d时仍高于正常,10 d基本恢复正常水平。H IBD后1 d,GLUT3表达无明显变化,3 d时GLUT3表达已明显减少,5 d时进一步减少,10 d时仍显著低于对照组。GLUT3表达减少最显著的部位为海马CA1区。结论:H IBD后脑内GLUT1和GLUT3的表达异常可导致脑能量代谢途径改变,加重缺氧缺血后神经元的损伤及影响损伤神经元的修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细胞凋亡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亚低温治疗是HIE最有前途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观察缺氧缺血后凋亡通路上关键成分的变化,探讨亚低温减轻新生大鼠脑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7日龄SD清洁级大鼠, 建立新生大鼠HIBD标准模型。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常温缺氧缺血组 (IN, 肛温=37℃)和亚低温缺氧缺血组 (IH,肛温=33℃)。采用TUNEL结合苏木素-伊红染色、神经元Nissl染色等方法检测脑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加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线粒体及胞浆细胞色素C蛋白改变;分别用RT-PCR和显色底物法检测caspase-3 mRNA表达及其酶活性改变。结果:IN组海马CA1区TUNEL阳性锥体细胞明显增多,DNA电泳梯状条带明显;72 h亚低温治疗显著降低脑细胞凋亡发生率,与常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6.4±1.7 vs 25.3±1.5,P<0.01)。IN组胞浆Cyt c水平6 h开始明显升高,72 h达高峰,而线粒体内Cyt c水平则出现相应的下降;亚低温治疗组胞浆Cyt c水平降低和对应线粒体Cyt c水平的升高,以24 h、48 h和72 h最为明显,与IN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HIBD后24 h组结扎侧脑组织caspase-3 mRNA表达明显增加,亚低温治疗显著降低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以48 h、72 h 治疗组最明显(P<0.05),而caspase-3酶活性却在24 h达高峰,亚低温治疗可明显降低HIBD 后24 h 的caspase-3酶活性,与常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42±0.5 RFU vs 34.7±3.2 RFU ,P< 0.01)。结论:亚低温治疗能够显著降低HIBD后细胞凋亡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作用于凋亡通路的多个部位:减少Cyt c释放,减轻或抑制caspase-3表达及其蛋白酶活性等。[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1):37-4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和凋亡诱导因子(AIF)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皮质细胞线粒体、胞质、胞核中的动态变化,探讨PARP-1诱导AIF核转位的机制和AIF在HIBD中的作用.方法 新生7 d 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和缺氧缺血(HI)组.每组按观测时间点的不同分为3 h、6 h、12 h、24 h、3 d、7 d 6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在每个时间点将大鼠断头取皮质脑组织匀浆,行亚细胞器分离,用Western blot方法 测不同时间点亚细胞器中AIF、PARP-1的动态变化.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染色法检测相应时间点光镜下脑皮质组织的凋亡细胞数.结果 1.HI后AIF在脑皮质亚细胞器中的表达变化:假手术组各个时间点的线粒体内均有AIF表达,且无量的变化,在胞质内有少量表达,而在胞核内无表达;HI组线粒体内AIF 3 h开始增加,6 h达到高峰后下降,7 d时基本降至正常,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F到胞质和胞核转位从HI后3 h开始增加,24 h胞质、胞核内均达到高峰,随后下降,到7 d时仍高于假手术组(P<0.05).2.PARP-1仅在各组胞核中有少量表达,但在胞质、线粒体内无表达.3.HI后3 h结扎侧脑皮质开始有少量的凋亡细胞增加,24 h达高峰,随后下降.结论 AIF在HIBD新生大鼠线粒体、胞质、胞核内均是增加的,胞质、胞核内表达高峰滞后于线粒体;AIF在其胞质、胞核内转位趋势与脑皮质凋亡细胞数变化在时间上一致;PARP-1不能转位到线粒体内直接诱导AIF的核转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神经干细胞巢蛋白(nestin)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修复作用机制。方法7日龄新生SD大鼠84只,建立HIBD模型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氧缺血组及NGF干预组各28只。神经生长因子干预组腹腔内注射NGF(6000U/kg/d),缺氧缺血组同步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GF对新生大鼠HIBD后不同时间内Nestin及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12、24h,3、7、14d,NGF干预组在大脑皮质、海马和室旁区的Nestin表达高于缺氧缺血组(P<0.05),且高峰提前到3d。HIBD后即刻、3、12、24h及3d,NGF干预组在大脑皮质、海马区VEGF的表达高于缺氧缺血组(P<0.05),且高峰提前到3h。结论NGF对HIBD具有神经修复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nestin及VEGF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