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功能与核仁组成区 …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探讨结核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功能及核仁组成相关嗜银蛋白(AgNORs)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红细胞花环试验以及AgNORs测定方法,对59例肺结核患者和50名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了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C3b受体花环率(E-C3bRR)与红细胞循环免疫复合物花环率(E-ICR),AgNORs面积(GA),核面积(NA)及GA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组人促红素(rH-EPO)对慢性肾衰患者体内氧自由基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测定19例老年慢性肾衰尿毒症期患者rH-EPO治疗前后血浆MDA、SOD及红细胞GSH-Px含量。结果 rH-EPO治疗后慢性肾衰病人MDA含量降低,SOD、GSH-Px活性升高。结论 rH-EPO纠正肾性贫血同时,可清除体内氧自由基,提高抗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监测70 例(LC及OC各35 例)胆囊结石患者术前、术后第一天、术后第三天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BL)亚群、补体C3 及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变化并行对比研究。结果 OC组术后第三天成熟的T淋巴细胞(CD3)、辅助性T细胞(CD4)、CD4/抑制性T淋巴细胞(CD8)比值较术前明显下降(P< 0.05 或P< 0.01),且两组相比较,OC组明显低于LC组(P< 0.01),OC组术后第一天或/和第三天C3、IL-6、TNF较术前明显升高( P< 0.01)。且两组比较OC组明显高于LC组(P< 0.01)。结论 LC对机体免疫及细胞因子水平影响较小,这构成了LC术后恢复较快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作者系统比较了20例血透患者应用醋酸盐和无醋酸碳酸氢盐透析液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变化,结果发现:①透析后两组患者外周血IL-6均有升高,但醋酸盐组更为显著;②TNF在醋酸盐透析后明显升高,前后差异显著(P<0.05),而无醋酸碳酸氢盐组改变不明显;③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04/CD8比值)活性均升高,但前者以CD4的升高为主,后者以CD8的降低为主,可能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④通过测定治疗前后β2-微球蛋白(β2-M)的水平,未发现与IL-6有直接的联系。作者认为无醋酸碳酸氢盐透析液有其独特的优点,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PBL)凋亡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分离1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L,体外单独或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域重组HBcAg(rHBcA)共培养,用荧光素YOPRO-1和Hoechst33342对PBL染色,观察PBL中凋亡细胞比例。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L体外培养48小时后,无论自发性还是由SEB或<rHBcAg诱导的PBL凋亡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rHBcAg诱导的PBL凋亡率最高,达24.6%。血清HBeAs阳性组患者PBL凋亡率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患者。慢性轻度和中度肝炎PBL凋亡率又高于慢性重度或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PBL凋亡可能是HBV持续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IFN-γ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作为基因佐剂,观察其与pcDNA3-ROP1(pc-ROP1) DNA共同免疫小鼠所诱导的免疫应答。方法 将IFN-γ基因片段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双酶切鉴定,获得pcIFN 重组子;碱裂解法大量制备,经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每只鼠注射pcIFN、pc-ROP1 各100μg,两周后同量加强免疫一次,以pcDNA3空质粒及生理盐水组为对照。分别于免疫后第30 天、50 天、70天共三次用MTT法测定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及NK细胞活性;双夹心ELISA 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2及酶法测定NO含量;ELISA法测定IgG抗体滴度。结果 构建成功的作用下,该两项指标均明显提高,且IFN-γ、IL-2 及NO水平均较不加佐剂组显著提高(P< 0.01);而对IgG抗体滴度无显著影响(P> 0.05。结论 IFN-γ基因佐剂具有协同pc-ROP1DNA免疫的作用,可增强免疫鼠细胞免疫应答,IFN-γ、IL-2细胞因子及NO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痰液中细胞因子和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浓度及糖皮质激素对其影响。方法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痰液中白细胞介素(IL)5、IL8、ECP浓度及嗜酸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哮喘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ECP浓度由(500.3±49.6)μg/L降至(59.8±10.9)μg/L,嗜酸细胞数由(11.6±1.7)×10-2降至(4.1±0.7)×10-2,IL5浓度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COPD患者IL5浓度下降不明显。结论哮喘气道炎症与嗜酸细胞激活、ECP和IL5释放增多有关。COPD气道炎症以嗜中性粒细胞数增高为主。哮喘病人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可调节炎性细胞数量和功能,抑制细胞因子生成,从而抑制气道炎症,治疗效果优于COPD患者。  相似文献   

8.
分析一组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和淋巴细胞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高血压(EH)组39例,正常对照(NC)组41例,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AngⅡ、ET,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NO。结果EH患者血浆和淋巴细胞中ET均高于NC组(P分别<0.05和<0.01),NO低于NC组(P分别<0.05和<0.01)。除血浆ET和NO外,各指标改变EHⅡ期较Ⅰ期明显(P分别<0.05和<0.01)。逐步回归分析表明,EH组平均动脉压(MAP)与血浆及淋巴细胞中AngⅡ、ET呈正相关,与NO负相关(r分别=0.67,0.81,P均<0.01);EH组血浆和淋巴细胞中NO与AngⅡ、ET均呈负相关(r分别=-0.651,-0.725,P均<0.01)。结论淋巴细胞反映血管内皮细胞内分泌功能比血浆更为敏感,与MAP相关性更好,AngⅡ、ET和NO三者分泌失平衡,是EH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酶标技术及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了36例阻塞性黄疸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自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结果显示恶性阻塞住黄疸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处于紊乱状态,T4细胞减少,T8细胞增多,T4/T8降低;SIL-2R含量增加,与良性阻塞性黄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免疫功能明显受抑,是术后发生感染及脓毒血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哮喘患者TH亚群的失衡及与相关细胞因子,肺通所功能改?…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分析哮喘患者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平衡的变化及与相关细胞因子、血清总IgE、外周血哮酸细胞及肺通气功能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测定20例哮喘患者外周血TH亚群、PBMC培养上清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含量、血清总IgE、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及肺通气功能,并与10名健康正常者的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