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丽 《现代保健》2012,(13):85-86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将200 例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苏醒期护理,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行全麻腹部手术的5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期心率、血压、躁动情况。结果 (1)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基础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苏醒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躁动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具有显著效果,有利于避免患者的血压、心率急速上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术室改进护理模式对胸外科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程度的效果.方法:将胸外科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改进的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按传统护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血压、心率(HR)及躁动程度.结果:观察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基础值与苏醒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SBP、DBP、HR基础值与苏醒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苏醒期对照组SBP、DBP、HR均低于观察组.观察组躁动总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改进护理模式对减轻胸外科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减少术后意外事件的发生均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减轻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和术后恢复,探讨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对苏醒躁动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应激指标及苏醒躁动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心率及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两组心率及血压均有所提升,且观察组提升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应激反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应激反应指标均有所提升,且观察组提升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躁动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99,P<0.05)。结论 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用于手术麻醉患者中,有利于稳定患者血压,减轻患者术中应激反应,降低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将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6年6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本院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其基础上进行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从而将两组患者的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干预结束之后,可以明显的看到实验组的护理效果要优于对照组的效果,实验组不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并且各方面的指标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进行完手术之后,进行有效的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其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节化护理措施对全麻下腹部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于本院行全麻下腹部手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细节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以及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疼痛评分为(1.16±1.11)分,低于对照组的(4.36±2.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化护理措施可降低全麻下腹部手术患者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对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具有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麻苏醒期患者应用的效果及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106例全麻苏醒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后对两组患者躁动发生情况、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及护理满意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躁动发生率为9.43%,低于对照组的3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7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在全麻苏醒期患者中应用,可减轻患者躁动、焦虑及抑郁等不良行为,对患者心理状态有明显改善作用,同时对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有提升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胸外科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循证护理。方法:将12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60例采取传统的护理模式,实验组60例在传统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并对两种护理模式产生的不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6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基础值与苏醒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SBP、DBP、HR基础值与苏醒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外科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护理工作中,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弥补传统的护理模式不足,提高手术室护理的预见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麻醉苏醒护理对手术室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情况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腹部手术全麻患者86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2月,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3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全麻苏醒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躁动情况、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躁动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参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全麻患者实施麻醉苏醒护理,有效预防躁动,改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不同润滑剂导尿对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俊红 《职业与健康》2010,26(14):1676-1677
目的观察术前置导尿管对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情况的影响,探寻适宜的术前置导尿管润滑剂,提高医疗质量。方法 110例全麻下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n=56)用利宁凝胶做润滑剂行导尿术;对照组(n=54)液体石蜡做润滑剂行导尿术,比较2组患者在全麻苏醒期的躁动程度。结果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观察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811,P0.01);导管脱出率,观察组(8%)明显低于对照组(24.1%)P0.05;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观察组(94.6%)和对照组(9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后用利宁凝胶做润滑剂置导尿管可明显降低患者的麻醉苏醒期躁动程度,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气管内麻醉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躁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总躁动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气管内麻醉患儿,可降低患儿躁动情况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麻醉病人苏醒前烦躁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62例麻醉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1例,比较护理后两组病人心率和血压情况、苏醒前的烦躁发生情况和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病人的心率、血压、SAS评分和SDS评分以及烦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强麻醉病人苏醒前烦躁护理,提升麻醉病人的护理质量,帮助其平稳度过麻醉苏醒期,预防躁动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的苏醒与康复,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讨论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方法和措施,讨论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收治的腹部常规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则采用苏醒护理作为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苏醒期心率以及血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实验组患者苏醒期的躁动发生率为8.00%,对照组为36.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苏醒护理应用到手术室手术麻醉中,能够有效避免患者苏醒时发生心率过快或高血压等状况,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低体温导向的循证护理在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行全麻手术的200例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低体温导向的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应激反应及苏醒质量。结果 两组的皮质醇(COR)水平在T0~T3时呈升高趋势,观察组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导管拔除时间、PACU滞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体温导向的循证护理可减轻全麻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提升麻醉恢复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学工程》2016,(12):1679-1680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对小儿咽喉手术后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本院儿科接受全身麻醉后实施咽喉手术的100例患儿,按照患儿手术期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在手术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手术期间给予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儿在麻醉恢复期的躁动发生率及在恢复室中的停留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恢复室停留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麻醉恢复期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咽喉手术采用舒适护理,可有效降低患儿麻醉恢复期的躁动发生率,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行全身麻醉手术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麻醉苏醒护理,观察组给予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气管拔管时的生命体征指标以及苏醒指标、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 气管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护理干预对降低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以我院2012年5月至10月间128例行优质护理干预的全麻患者为护理组,以我院2012年1月至5月间133例行普通常规护理的全麻患者为常规组,对比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 常规组患者苏醒期发生躁动54例,发生率为40.60%;护理组患者苏醒期发生躁动22例,发生率为17.19%,显著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可极大地降低全麻苏醒期患者的躁动发生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于我院行全麻下老年骨科手术的患者8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麻醉前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研究组麻醉前给予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术后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认知功能。结果研究组苏醒时间为(19.64±5.08)min,低于对照组的(34.79±5.86)min(P0.05);研究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7天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缩短全麻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苏醒时间,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减轻认知功能受麻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王俊梅 《医疗装备》2021,(2):165-16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对术后躁动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56例,根据盲抽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予以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躁动情况、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Riker镇静-躁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可改善围手术期指标,减轻术后疼痛程度,预防术后躁动的发生,且并发症发生率略低,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围术期保温对胃癌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12月行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保温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监测两组患者围术期不同时间点肛温,对两组患完全清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及术后寒战、躁动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保温组患者术中、术毕及出室时肛温均高于对照组(P0.05);保温组患者完全清醒时间和气管拔管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保温组患者寒战、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保温护理可减少胃癌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低体温、苏醒延迟、寒颤及躁动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