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前列腺癌细胞转移潜能与KAI1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运用Northem印迹杂交检测KAI1基因在不同转移潜能人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表达,以甲基化分析与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研究KAI1低表达的机制。结果:在转移性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和PC3M中不论其转移潜能强弱,KAI1 mRNA表达均降低。甲基化分析未发现KAI1基因5’-启动子部位CC^m5GGGG甲基  相似文献   

2.
人卵巢癌3AO细胞不同转移潜能克隆株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不同转移潜能的卵巢癌克隆细胞株。方法:通过克隆技术和细胞电泳,从卵巢癌细胞系3AO中筛选出3个电泳率差异较大的克隆亚系(A1、A5和A11)。并通过生长曲线、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移动实验、体外侵袭实验,比较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侵袭转移能力。结果:A1的电泳速度最快, 为(15.30±0.67)μm/s,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为20.55 h,软琼脂集落形成数及侵袭人工基底膜的细胞数多于其他两者,为高转移潜能克隆株。A11的电泳速度为(6.20±0.72)μm/s,群体倍增时间为38.48 h,软琼脂集落形成数及侵袭人工基底膜的细胞数少于其他两者,为低转移潜能克隆株。结论:此异质性克隆系统来自同一肿瘤母系,遗传背景相似,却具有不同的转移潜能,为研究肿瘤转移机制和克隆肿瘤转移相关基因提供了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前列腺癌转移小鼠模型,筛选同一标本来源的转移性和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方法采用皮下注射DU145细胞悬液、肾包膜下组织块移植、原位细胞悬液注射法对BNX小鼠接种(或注射)组织块(或细胞悬液),观察各种方法所致的成瘤及转移情况,并采用RT-PCR初步对比分析MAPK4、SELM、IL-6、Stanniocalcin2、Serpin1、Caveline-1、Laminin4、AL793338在小鼠体内的转移性和非转移性前列腺癌的表达情况。结果①皮下注射DU145细胞悬液的BNX小鼠均成瘤,但未发现明确转移;肾包膜下组织块移植小鼠均成瘤,肠系膜淋巴结均发生转移;而原位细胞悬液注射法小鼠均成瘤,并都伴有肠系膜、腹股沟淋巴结,3只小鼠发现肝、肺转移。②RT-PCR结果示MAPK4、SELM、IL-6、Stanniocalcin2、Serpin1、Laminin4的目的条带在前列腺转移癌中与原位癌中有差异。结论原位注射细胞悬液可能是有效的前列腺癌转移模型制作方法,采用该法在小鼠中获得转移性和非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成功率较高。RT-PCR结果分析证实,转移灶的IL-6、MAPK4、SELM表达量与原位灶相比表达降低,Stanniocalcin2、Serpin1和Laminin4表达量相对增加。  相似文献   

4.
人胃癌裸鼠胃原位移植转移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建立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转移模型 .方法 :用人胃癌细胞悬殊液接种于裸鼠皮下 ,形成稳定传代的皮下移植瘤 ,将皮下移植瘤组织再接种于裸鼠胃浆膜下 ,称为间接胃原位移植模型 ,并与直接用细胞悬液接种于裸鼠胃浆膜下、皮下、腹腔、尾静脉的移植瘤模型比较 ,观察移植肿瘤的生长状况、移植成功率和自发转移的发生率及组织学变化及细胞动力学改变等生物学特性 .结果 :肿瘤组织块保留了人胃腺癌的组织学特片 ,尾静脉注射与直接原位接种成瘤率均为6 0 % ,间接原位接种模型移植成瘤率为 80 % ,皮下与腹腔接种成瘤率均为 10 0 % .间接胃原位移植模型肝脏转移率为6 0 % ,直接胃原位移植模型肝脏转移率为 33.3% (P <0 .0 5 )尾静脉移植瘤模型仅见肝脏转移 ,实验过程中裸鼠衰竭处死后的肺脏经连续组织切片未见瘤细胞侵袭 .移植瘤细胞具有分泌CEA的功能 ,细胞动力学检测显示以五倍体细胞为主 .结论 :人胃癌裸鼠皮下 -胃原位移植瘤模型的生物学行学与人胃癌自然生长和转移过程相似 ,为研究人胃癌转移机制提供了理想的模型 .  相似文献   

5.
人前列腺癌细胞骨转移潜能差异表达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ong DX  Chen AM  Guo FJ  Liao H  Xie BZ  Zhu B  Chen C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7):1197-1201
目的 研究人前列腺癌不同骨转移潜能细胞株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图谱,筛选前列腺癌骨转移相关蛋白并探讨其功能.方法 应用蛋白质组学和免疫印迹等.方法比较和筛选来源相同但具有不同骨转移潜能的前列腺癌细胞株(PC-3/骨转移亚克隆T3B/淋巴结转移亚克隆P2-4)的蛋白质表达差异.构建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真核表达载体Pgenesil-1/HMGB1siRNA转染至高骨转移潜能的T3B细胞中,通过动物实验观察HMGB1对前列腺癌细胞骨转移的影响.结果 蛋白质组学技术获得6个有意义的蛋白质,分别参与细胞骨架构成、转录调控、磷酸化过程和物质代谢等功能.成功构建siRNA表达载体Pgenesil-1/HMGB1siRNA,转染后可使T3B细胞HMGB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动物实验显示,抑制HMGB1表达可明显降低T3B细胞的骨转移能力(P<0.05).结论 高骨转移潜能的前列腺癌细胞株中存在与前列腺癌骨转移相关的蛋白质,HMGB1与前列腺癌骨转移密切相关.应用siRNA干扰技术能有效地抑制HMGB1基因的表达,同时也能有效抑制前列癌细胞的骨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6.
人鼻咽癌自发性高淋巴道转移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Huang J  Tang W  Yao Y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10):725-728
目的在裸鼠体内建立人鼻咽癌自发性高淋巴道转移模型,并研究该癌细胞的有关生物学特性。方法将鼻咽癌单克隆细胞株(CNE2ZH5)移植于裸鼠皮下,待裸鼠发生转移时,取其淋巴结转移灶癌细胞再次移植裸鼠皮下传代,重复传9代后,观察各代裸鼠的转移率和转移途径;各代癌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癌细胞生长因子和受体表达的变化;裸鼠体内移植瘤增殖指数及瘤重和体积倍增时间的变化。结果癌细胞在裸鼠体内传9代后,各代裸鼠的淋巴结转移率一直稳定在85%以上,且转移途径较为单一;各代癌细胞的体内外增殖能力不断增强。结论建立了人鼻咽癌自发性高淋巴道转移模型;鼻咽癌细胞在裸鼠体内演进中转移能力和增殖能力均不断增强,两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人胃癌高转移模型,用人胃癌组织块SGC-7901原位移植于SCID小鼠,第4周末移植瘤向淋巴结和肝脏等器官转移,转移率达66.7%,第6周末转移率高达100%。结果提示,SCID小鼠原位移植人胃癌组织块后短期内即可发生胃癌转移,且转移率高,可能成为肿瘤转移机制及其防护研究的较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胃癌裸鼠原位移植和转移模型,并比较三种不同方法的结果。方法:将胃癌肿瘤细胞悬液、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块和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块种植于裸鼠胃壁,形成原位移植瘤,观察和比较三种方法所建立的模型肿瘤生长状况、移植成功率和自发转移的发生率。常规HE染色,观察胃癌原位移植瘤、胃癌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的病理切片。结果:细胞悬液种植的原位胃癌成瘤率为50%,淋巴结广泛转移率为37.5%,肝转移发生率为25%;皮下瘤块的原位成瘤率为100%,淋巴结广泛转移率为62.5%,肝转移发生率为50%,腹水形成率为6.25%;而胃癌裸鼠原位移植块再次原位移植的原位成瘤率达100%,淋巴结广泛转移率为87.5%,肝转移发生率为75%,腹水形成率为12.5%。细胞悬液成瘤时间较皮下肿瘤组织块和胃癌裸鼠原位移植块再次移植延迟2—3周,而后两者无差异。结论:三种原位移植和转移模型均具有人胃癌自然生长过程的特点,以胃癌裸鼠原位移植块再次移植为最优,且更具有人胃癌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9.
张政  张欣  付启航  岳悦  王雷雷  陈辉  徐阳阳 《重庆医学》2021,50(10):1765-1768,1772
目的 探讨瘤丝注射法建立C57BL6前列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应用价值,并与传统的前列腺原位癌成瘤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取36只7周龄(18~20 g)雄性C57BL6近交系小鼠,将其分成A、B、C 3组,每组12只,A组为瘤丝注射组、B组为细胞注射组、C组为肿块移植组.观察每组小鼠的成瘤情况、转移情况、周围组织浸润情况、...  相似文献   

10.
傅然  胡国华  汤为学 《医学争鸣》2009,(19):1919-1922
目的:获得高侵袭性喉癌细胞株,为建立高转移喉癌动物模型奠定基础.方法:改良侵袭实验筛选出高低两种侵袭潜能细胞亚群,通过生长曲线、倍增时间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种细胞的生长和周期差异;采用侵袭实验、迁移实验检测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差异;各取5只裸鼠进行动物实验检测体内肿瘤生长和转移能力的差异.结果:经过改良侵袭实验筛选出了高低两种侵袭潜能细胞亚群,倍增时间分别为(31.6±1.1),(60.2±11.1)h(P〈0.05);增殖指数分别为(27.6±0.5)%,(16.3±0.8)%(P〈0.01);高低亚群侵袭细胞数分别为210.2±12.9和11.6±5.0(P〈0.01),迁移细胞数分别为229.8±12.1和6.0±4.5(P〈0.01).动物实验中,高低侵袭组在裸鼠体内的成瘤时间分别为2,4wk,病理活检高侵袭组3只同侧腘窝淋巴结转移、4只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1只对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低侵袭组1只同侧腹股沟淋巴结反应性增生,2只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瘤重分别为(17.0±3.0),(9.7±3.8)mg(P〈0.05);瘤内血管数分别为21.2±4.0,1.4±0.9(P〈0.01).结论:成功从喉癌同一亲本细胞系中分离得到了高低两种侵袭潜能细胞亚群,高侵袭性亚群的恶性程度高于低侵袭性亚群.  相似文献   

11.
不同转移潜能人前列腺癌细胞中KAI1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前列腺癌细胞转移潜能与KAI1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运用Northern印迹杂交检测KAI1基因在不同转移潜能人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表达,以甲基化分析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研究KAI1低表达的机制.结果:在转移性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和PC3M中不论其转移潜能强弱,KAI1 mRNA表达均降低.甲基化分析未发现KAI1基因5'-启动子部位CCm5CGGG甲基化.PCR-SSCP分析显示:KAI1基因第7外显子在PC3和PC3M均显示异常带,PC3M较弱.结论:KAI1基因表达降低与人前列腺癌的转移有关,但其转移潜能的强弱可能不取决于KAI1的调控.KAI1基因的低表达与5'-启动子部位CCm5CGGG甲基化无关,可能与该基因的突变失活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激素递减法对LNCaP细胞进行去雄环境培养,建立雄激素非依赖的LNCaP细胞(LNCaP-AI)亚系并予以鉴定.方法:利用活性炭处理的血清培养模拟去雄细胞环境,逐步递减培养基中激素10 d,后完全在非雄培养,共连续培养3个月,直到LNCaP细胞重新进入快速生长期,利用CCK-8法、放免法、RT-PCR法分别测定细胞生长曲线、PSA及雄激素(AR)表达情况.结果:LNCaP细胞在激素递减后,生长缓慢,呈神经内分泌样改变和成簇生长,经过共3个月的连续非雄培养,细胞重新恢复以前的形态及生长.CCK-8测定提示LNCaP-AI细胞能够在去雄环境中生长,放免法提示LNCaP-AI细胞能够在去雄环境中恢复分泌PSA功能,RT-PCR方法提示LNCaP-AI细胞显著高表达AR.结论:激素递减方法可以3个月左右有效地建立雄激素非依赖的LNCaP细胞亚系.  相似文献   

13.
裸鼠前列腺原位肿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勇  张林琳  贺大林  李翔  宁亮  侯惠莲 《医学争鸣》2005,26(19):1797-1799
目的: 建立一种裸鼠前列腺癌原位模型. 方法: 在10只裸鼠下腹部切口,显露膀胱和前列腺,用1 mL TB针筒、29G针头在其前列腺左右腹侧叶包膜下接种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50 μL,共计6×106个,以建立原位肿瘤模型,观察裸小鼠生命体征变化. 于濒死状态下处死,并取原位肿瘤、膀胱、盆腔淋巴结、肺脏和肝脏标本,用40 g/L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和HE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X线照射显示骨骼转移情况. 结果: 10只裸鼠中有6只模型建立成功. 接种后14 d左右,可触及前列腺部位有黄豆大小的包块,质硬. 19 d后出现恶液质,解剖后发现前列腺部位有包块生长,直径约在0.8~1.5 cm,其中2例侵及膀胱. 肝脏泛黄、被膜皱缩,镜下呈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理改变. 结论: 小鼠前列腺原位移植瘤模型建立成功.  相似文献   

14.
The most frequent cause of death of patients with osteosarcoma is the metastasis of tumour cells. In spite of successful control of the primary tumour, the mortality of the patients due to metastatic spread is more than 30% within 5 years. Recent studies about osteosarcoma metastatic mechanism are based on osteosarcoma matrilineal cell lines. For further studies of metastatic mechanism of osteosarcoma the establishment of a better metastatic experimental model of osteosarcoma is needed.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在人前列腺癌细胞、肺癌细胞和人黑色素瘤细胞系中的转移抑制作用.方法:应用Northern blot杂交法检测8种不同转移潜能人癌细胞中(PC3,PC3M,PAa,PG,WM35,WM1341b,WM983a和WM451) nm23基因的表达.结果:nm23 mRNA在8种不同转移潜能的人癌细胞中都有表达,且nm23表达水平也未见差异.结论:nm23基因可能与这些细胞系(前列腺癌细胞、肺癌细胞及黑色素瘤) 的转移抑制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原位移植裸鼠模型,筛选同一标本来源的转移性和非转移性肾细胞癌(RCC).方法:采用皮下移植法、细胞悬液原位注射法、肾周筋膜内法、组织块原位移植肾包膜下法对BALB/c裸小鼠接种(或注射)RCC组织块(或细胞悬液),观察各种方法的成瘤及转移情况,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初步对比分析了VEGF、bFGF、P16、Bcl-2、C-met在裸小鼠体内的转移性和非转移RCC的表达情况.结果:(1)组织块原位移植肾包膜下法成瘤率及转移率最高,分别为73.3%(11/15)、20%(3/15).(2)与原发灶相比,转移灶中VEGF表达明显升高(P<0.05),C-met表达明显降低(P<0.05),bFGF、Bcl-2、P16表达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组织块原位移植肾包膜下法是切实有效的RCC转移模型制作方法.采用该法在裸鼠中获得了人转移性和非转移RCC,免疫组化分析证实了转移性RCC中新血管生成因子VEGF表达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7.
前列腺癌组织中核干因子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核干因子(nucleostemin gene,NS)基因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S在PCa及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在PCa中的表达水平与血清PSA的关系。结果45例PCa组织标本中,NS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80.0%(36/45)。20例BPH组织中均未见阳性表达。在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PCa组织中NS蛋白阳性表达例数分别为4、19、13例。NS蛋白表达与PCa恶性程度呈正相关(r=0.954,P〈0.05),与患者血清PS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237,P〉0.05)。结论NS蛋白表达与PCa的分级密切相关,可作为一种诊断PCa的新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